后大套

来源 :鹿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h_fan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黄河,这条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她在中游的风沙之区流过时,也许心疼这块儿风沙肆虐、干冷贫瘠的不毛之地上的生灵,因此给予特别眷顾,馈赠给他们河套平原,而后大套又是河套平原的掌上明珠。河套文明依傍着黄河走来,黄河之于河套儿女,恩泽深厚。
  河套,又俗称“后大套”,她是黄河的“宠儿”。大自然以神奇的伟力,造就了后大套这块儿膏腴、豐美、厚实的“塞上江南”。
  自古以来后大套以她独有的黄天厚土,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河套儿女。
  后大套是我的家乡,是生我养我的故土。
  河套儿女,无论走多远,这块儿沃土,永远是我们灵魂的港湾。我们喝着黄河水,吃着后套麦黍长大,血液里流淌着的是诚实厚道、豁达磊落、吃苦耐劳的特有品性,胸怀里奔腾的是自强不息、有容乃大的浩然正气和格局。
  2
  后大套是中华民族农牧业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自古以来,她承载了太多的民族更替、文化交融,也见证了太多的地理变迁、气候更迭。
  后大套的文明是两千多年来各民族兄弟姐妹共同开发、建设的结果。
  战国以前,河套地区是游牧民族的疆域,先后在河套地区活跃的部落有荤粥、土方、鬼方、羌方、猃狁、林胡、娄烦、戎、狄、匈奴等。战国时,与河套毗邻的秦、魏都向北扩展领土,扩张至云中、九原等地区筑城戍边,垦田安土。秦汉统一后,都曾将匈奴驱赶到阴山以北,继续在河套地区实行军屯和移民政策。此时有大量的农业人口迁入河套,在这里大面积地开垦农田。
  西汉时期的河套已经变为阡陌纵横、鸡犬相闻的繁庶农耕之地。据史书记载,西汉末年河套地区总人口已达15.4万,仅朔方郡就有3438户,合计13.6万余人。《汉书·王莽传》载:“遗尚书大夫赵并使劳北边,还言五原北假膏壤殖谷,异时置田官。乃以并为田禾将军,以戍卒屯田北假,以助军粮。”
  公元前57年,匈奴内乱,五单于为争位而打打杀杀,后来走投无路的呼韩邪单于联合汉朝的力量,采取西汉友好之策略,接受西汉皇帝的册封,双方维持和平六十余年。连年的争战终于平息,河套地区终于出现了“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的安稳局面,“昭君出塞”这一胡汉和亲的千古佳话就发生于此。
  王莽执政后,一改汉朝与匈奴休戚与共的和亲政策,破坏了汉匈的友好关系,再次挑起了汉匈争端。东汉初期,匈奴侵扰不断,汉匈征战不停,双方你进我退,打打和和。公元48年春,匈奴第二次分裂为南北二部,南匈奴附汉入居河套地区,汉匈间保持了半个多世纪的和平友好关系。政治和边防不稳,偏偏老天又来添乱,东汉时期恰逢气候连年干旱寒冷,致使毗邻河套的乌兰布和沙漠植被大量枯死,原来的固定沙丘变成流沙,滚滚东袭,以致逐渐淹没了黄河步道,使荒漠、草原向东移了90到100公里,侵扰了整个河套地区。
  中原群雄割据,边关狼烟四起,天灾人祸最终造成河套地区农业废弃,人民逃亡,东汉末年人口与西汉中期相比减少了90%以上。
  从东汉末年到隋朝建立的400余年间,整个中国陷于分裂战乱中。这个时期先后有匈奴、鲜卑、羯、氐、羌五个少数民族,在北方建立了16个政权。北方经济经过五胡长期侵扰后,到北朝时稍有转机。在整个北朝142年间,我国北方地区由十六国割据战乱,逐渐进入安定时期。拓跋鲜卑崛起于河套,建立北魏政权,在河套地区设置军镇和郡县,稍后又和柔然争战,河套地区仍然持续战祸。
  隋唐王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各民族第二次政治上的统一,也标志着河套历史第二个周期的开始。这个时期,正当6世纪末到9世纪中叶,是我国气候相对温暖湿润的时期,也是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鼎盛阶段。隋唐两朝重视河套地区边防,唐朝统治的289年间,始终保有河套,北边强族不得南入。这个阶段总体上讲,统一的国家休养生息,重视农耕,大兴水利,恢复了农牧业经济,出现了人畜两旺的繁荣景象,河套地区农牧业经济出现了第二次高潮。
  隋唐时期,中央政府在北部边疆发生的民族争战,主要是和突厥、回鹘、吐蕃、党项、契丹之间进行的,河套地区首当其冲,注定摆脱不了战祸罹难。安史之乱导致唐朝由盛转衰,由于战乱,河套地区人口减少,秦汉至唐初的垦田撂荒,农牧业衰退,河套地区经济再次走向衰落。
  唐之后,随着全国政治经济中心由北方转至东南方,王朝多在南方建都,造成北部边防从西到东全线紧张。从公元10世纪中叶到明朝灭亡的650多年间,夏、宋、辽、金、蒙古在河套地区进行着不间断的、你死我亡的争夺战,除去元朝统一的一百年,其余时间,河套地区战祸连绵,造成的环境和经济双重破坏不可胜言。
  元、明、清三代是统一的封建王朝,如果从蒙古灭夏1227年到1911年算总共684年,这段时期的绝大部分年份,河套地区都是在统一的政权管辖之下的。只是在明朝建立后不足百年,原来退到漠北的残元势力再入河套,展开了长达200年的搜套、争套、弃套、防套的“拉锯战”。
  总而言之,河套地区近千年来饱受战争涂炭,天灾人祸所造成的生态恶化和经济衰退不可逆转。
  3
  河套地区农业经济迎来的历史大转变,以及后大套农业经济再次崛起的大浪潮,是从清朝中期逐渐兴起的开渠治水、移民垦荒开始的。
  黄河是后大套的创造之母,说到清朝中期农业水利的大开发,首先要了解黄河在这个时期的变迁情况。据《水经注》记载:黄河从西卓资山以西,呈东北向滚滚而来,自磴口西侧河流折而北上,经补隆淖西直至哈腾套海林场北,分出一支向地势低缓的东面流去,这一支历史上叫“南河”。黄河的主流继续北上,直到被阴山阻挡而东折,形成一支叫“北河”,即“乌加河故道”。北河沿狼山、白云常合山与乌拉山之间向东流,经包头的石门河与南河汇合。
  后来黄河主河道一直往南变迁,在后套平原形成了7条黄河故道,这些故道经过大自然冲刷和人类150多年的开发治理,形成了南北宽200至300多里,东西长400至600多里的良田沃土。   道光30年(1850年),黄河北河因泥沙淤积而断流,原有的南北二河并做南河一流至今。北河断流这个自然大事件,绝对称得上是后大套地理、经济上的一次重大事件,她对后套自然资源形成和后来的土地开发、农业经济发展均有着十分重要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黄河在阴山南麓逶迤东流,气候和地理因素造成她多次决口和向南改道,长期以来形成许多湖泊和大面积的沼泽地。主流南移后,受气候因素影响地下水位下降,这些故道上的湖泊和沼泽地,逐渐缩小或风干变为待开发的肥田沃土。故道上自然形成和人工開发的沟渠河道,又为后来开渠引水创造了有利的自然条件。与此同时,内地由于水旱之灾连年频发,晋、冀、鲁、豫、陕、甘等周边省份的农民流离失所,无以为生,为了活命纷纷进套谋生。由于人口众多,时间跨度长,一直以来为河套挖渠垦田提供了充足的廉价劳动力。
  清朝时期对蒙古诸部实行盟旗制度,领地范围划为蒙地,与汉族居地分而治之。清朝前期在蒙地实行封禁政策,初期严厉,康熙时期一度松弛。后来虽紧,但由于国力衰退,土地兼并加剧,小农破产,流民日益变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加之列强侵扰,在这种内外交困的形势下,清廷的封禁政策在实际中被迫放宽。蒙古王公为获取地租也在暗中私自招垦,容留内地人开垦蒙地。
  清廷公开放垦蒙地最具代表性的行动有两次:一是道光八年(1828年),特许开放后套缠金地(临河北及西)招商垦种的决定。二是光绪二十八年(1903年),派贻谷为“钦命督办蒙旗垦务大臣”,到绥远蒙西实行放垦蒙地的行动。从1828年至1903年的70多年中,后大套陆陆续续兴起了一些小规模的开渠制水、垦荒耕田的浪潮,而大规模的开发治理则是在清末贻谷办垦以后掀起的。
  贻谷办垦在河套地区影响深远,其功过是非历史自有评判。由于国家强行赎买河套渠道和耕地,有利于统一灌溉管理,并对渠道进行了大规模的整治护理,增加了灌溉面积,增加了财政收入,缓解了清廷的财政困难。不利的是触动了地商和蒙汉人民的利益,引发了抗垦斗争,激化了民族矛盾;更为严重的后果是,大大加剧了河套地区的生态破坏和土地沙漠化程度。
  从秦汉时期延续至今的灌溉农业,一直是河套地区全部经济的依托。清末民国以来,后大套的劳动人民,掀起了一浪又一浪挖渠治水的劳动热潮。道光、咸丰时期,后套移民逐年增多,他们在利用黄河决口形成的天然渠道(塔布渠)、旧河道(乌加河)、天然壕沟(黄济渠)的基础上,进行疏浚、整治、开挖新渠道,开展大规模的引水灌溉。
  从道光初到光绪末80多年间,多股地方商户在后套建成影响至今的水利根基和农业命脉“八大渠”。先有川人郭有元开渠放地,又有甄玉、侯应奎、王同春、郑田、杨姓等地方商户紧步于后。八大渠均为私人所开,光绪25年(1903年)贻谷放垦后收回归公,民国时由于管理不善,灌溉面积缩减。
  在后大套众多开渠拓土的地商中,河北人王同春是最为著名和影响甚大的一个传奇式人物。
  民国23年,著名史学家顾颉刚先生在《禹贡》地理杂志上发表《王同春开发河套记》一文,文中介绍:“河套共有八大干渠,每渠周围数百里,他一个人就开辟了五个,拥有良田一万余顷,牛犋七十个。”“绥远一省只有十八个县,而五原、临河、安北三县是王同春开发的。一个不识字的人能够赤手空拳创出这番大事业来,那不够我们的纪念?”正是有了王同春等前辈的艰苦拓荒,后大套才由一个沙碱遍地、红柳漫野的荒芜之地,变成了一个糜子、小麦、高粱飘香的养人之地,王同春被河套老百姓尊为“河神”。
  民国时期,建设开发后套地区的力量,还有晋军屯垦队和段绳武创办的移民垦殖新村。1932年,山西、绥远发布《失业军人垦殖优待办法》,选派1040人组成屯垦队。1934年,阎锡山的晋军屯垦队在后套地区设置垦区,专管屯垦事宜、在五原境内设两区八乡,垦丁每104人组成一个新农村,每一新村给地100至200顷,每村修寨驻墙使之成为军事据点。
  民国22年冬至24年夏,引退下来的北洋军将领段绳武,组织冀、鲁、豫黄泛区灾民分四批330余户、1100多人移民到包头南海子和五原新公中(永利乡)两地,建成两大“河北新村”。这些移民垦殖荒野、建房筑舍,扎根在后套大地,成为开发后大套的新鲜血液。
  4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河套人民在旧中国留下的一穷二白、满目疮痍的“烂摊子”上,从政治、经济、文化等诸方面入手,开展了全面的社会主义改造。
  农业是后大套经济的命脉,发展和振兴后套地区的经济活力,首要的任务是要搞好农田水利建设。那个时候,刚刚从旧社会走过来的后套灌溉农业的基础还十分脆弱,河渠治理和农田管理尚处在小、散、乱的低级阶段。由于长期处于民间治理,农田水利建设即无科学论证,又无统筹规划,更无强有力的统一领导和可持续发展的物资保障,以致于所开渠道错综复杂,农田灌溉盲目粗放,水资源浪费严重,使用效率十分低下。
  民国几十年的乱开乱垦、乱排乱放,终于致乌加河退水湮断,各大支干渠退水排不出去,渠水长时间积于渠道和田野,造成耕地盐碱化程度加剧,土壤肥力减退,河套地区自古以来引以为豪的灌溉农业陷入困境。
  解放后,为了彻底改变农业生产和水利设施基础功能落后的面貌,解决长期制约本地区农业生产力发展的关键难题,英雄的巴彦淖尔人民在河套大地上,发起了两次可歌可泣、伟大壮阔的“挖渠战役”。
  1958年11月15日,由两万多民工组成的第一批劳动大军开到黄河畔,打响了开挖主干渠的“第一枪”。1961年5月13日,黄河拦河大坝成功合龙。1967年6月,总干渠完成全部土方开挖,实现全线贯通,黄河水从三盛公水利枢纽引至三湖河,全长230公里。
  此次战役耗时十年,前后投入十多万劳动大军,在生产生活条件异常困难的情况下,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大无畏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战冰雪斗严寒,手挖肩挑,日夜苦战,终于挖通总排干,使黄河水通过总干渠在河套灌区实现了可控调节和全域覆盖。工程使河套灌溉面积由354万亩发展到1026多亩,粮食产量由1956年的8.26亿斤,跃升到现在的60亿斤。
  第二次伟大战役是疏通和改造总排干。此次战役分两步完成:第一次是1956年,集中两万民工,对乌加河古旧渠道集中进行开挖改造,两年后实现通水。通水后经过十多年的使用,渠道的退水功能逐渐下降,不能满足全面退水的需要。第二次于1975年11月7日开始,在当时的盟委第一书记兼总指挥李贵的带领下,15万民工,从西起杭锦后旗太阳庙公社,东至乌拉特前旗乌梁素海全程二百多公里的战线上,发起了疏通总排干的大会战。战役举全盟之力,采取人海战术挑灯夜战。各级领导身先士卒,靠前指挥,集中优势兵力,迅速形成万众鏖战总排干的磅礴之势。此次战役只用了70多天就胜利完成,疏通全长248公里渠道,全部1150多万方工程土方,如果一方一方连接起来长达11500公里,可以从内蒙到海南岛铺个来回。
  总排干疏通后,灌区排水量由1.5亿立方增加到4.97亿立方,土壤含盐量显著下降。全盟粮食产量由1975年的40.4万吨,增加到1976年的49万吨,农民纯收入增加13%。
  河套人民开挖总干渠和总排干的主体工程,基本都在冬春季农闲时间进行。劳动者们住泥棚、凉房、羊圈,啃窝头咽咸菜,在寒天冻地的工地上,冰冷刺骨的泥水中,硬是靠一把铁锹、一根扁担和一对箩筐,用血肉之躯担出了两条名扬史册的大干渠。那种战天斗地、艰苦卓绝的苦干实干精神,大无畏的革命奉献精神,惊天地泣鬼神!其光辉业绩与山河同在,与日月炳辉,她永远是激励后辈河套儿女不竭的精神财富和动力之源。
  河渠水纵横,沃野土藏金,200年的时光,在茫茫的河套大地上,纵横的河渠融合了多少后套儿女的血汗。回望历史,抚今追昔,后大套的历史,事实上就是一部挖渠垦荒的奋斗史。
其他文献
小春手里握着砖头面对眼前的三只狗,感觉腿有点软。  领头的是一条黑狗,那是村北头贾大龙家的看门狗。贾大龙在村里是一霸,仗着跟镇里的某大领导有拐着八个弯的亲戚关系,在村里耀武扬威,高吼二叫,除了村长谁也不放在眼里。他的儿子贾二龙在村里也是嚣张得不得了,以贾二龙为首的几个孩子喜欢追杀村里的猫狗鸡鸭,只要发现了就穷追不舍,把村子变成了狩猎场。  去年他们合伙追杀了不知道谁家的一只鸡,在村里的大路上现场拔
期刊
凝望  从未如此凝望谁  除了遥远的你  但你的目光如此炽热  火红的玫瑰燃成了烈焰  灼伤了我的眼  也灼伤了往事  那些美丽的往事  一夜白头  你的身影  你的身影  如雾中的远山  时隐时现  时而真切  好似春风拂过脸庞  时而渺茫  仿佛山谷深处的琴音  琴韵悠长,烟雾幽转  我听见的莫非只是  自己内心深处的回音  珠贝  你在我心里埋下一个错误  像针,像刺  但我无力拔出  不是
期刊
1  我爬上家门前那条长长的坡道,向西走三百米,再向北走二百米,便是叔叔经常会在假日里去拜访的清河养老院。此前我从未去过那里,仅仅只是知道名字。  周日是一个大晴天。  上午七点,我们用过早饭,稍做准备便走出了家门。  十月的阳光依然还留有八月的余热,叔叔拉着我的小手,很自然地走到向阳一侧,用他宽厚的身躯在坡道上拉出了长长的阴影,将我带到了一处被绿荫围满的地方。  清河养老院坐落在一片陈旧的住宅区
期刊
1  2011年6月份,我和妹妹跟随父母来到了山东青岛,那是一段对于我来说极其光怪陆离的日子,尽管印象中我们的旅途全程与阴天相伴,但是这并不影响那短短的几天在我的回忆中发酵出荒诞而怪异的光芒。我们先是住到了一家极其简陋的旅馆——如果那几间被垃圾堆和泥水环绕的平房可以被称之为旅馆的话,如今再回想起来那天,我会觉得我进入了一个阴暗逼仄的角落,阳光照不进来,而青岛恰逢雨季,小旅馆昏暗的水泥地走廊里弥漫着
期刊
我25岁,不工作,每天昼伏夜出,就在家看球赌球。我5岁就看球了,是真懂这个,老能赢钱,算起来收入比我爸高得多,但我妈老看我不顺眼,在她的眼里,在这个家,从人到狗都是我学习的对象。这次二哥回家,我妈安排二哥跟我谈心。  二哥是我童年的玩伴,大伯家的。记忆中也就比我大三四岁的样子,从小成绩就好。我俩十几年没见了,听我妈说他现在是公务员,很风光,让我好好跟他学学。但一见面,我大吃一惊,头发掉了一大半,剩
期刊
秋之气象:饱满、圆润、悲壮、凄美。  杜甫之“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王勃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范仲淹“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皆勾勒出秋日景象。  稀落的秋叶,极像人至暮年的残发,复杂而纠结;秋天的叶是蜷曲的,有着“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羞涩感。垂垂老矣的态,如岁月里渐失风骨的佝偻,一路引吭向下向远向死的生命悲歌。  人生代代无穷已, 年年岁岁花相似,生命
期刊
1  在中国历史上,铁的处境像现在这样落魄,是从来没有过的。  前不久,国家淘汰过剩产能,我是有机会离开铁,并可以获得一笔不小的补贴,开启全新的人生。后来,不断地有人追问,当时为什么没离开。这一切皆原于我与铁的情缘,与铁的诗意生活,彼此难以从对方的身体里剥离开去,我只能与它相依为命,共挡风雨。这大概就是我最终选择没有离开的原因吧。  现在想来,我与铁走到这一步,不是无缘无故的。在我的童年,我就比别
期刊
1  我的失眠症越发严重了。  墙上的挂钟“当当”敲了两声,提醒我已在床上虚度三小时光阴。在这燠热的初夏,全无倦意的我静静听着星星跟虫儿私语,看那清亮的月光流水般泻入窗户,把灰色的影子投射在天花板上。  浮荡的影子慢慢涨大,越发不似自己的轮廓,它仿佛属于另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人。  这个人是阿海吗?  算起来,打他从香巴拉大酒店的天台一跃而下,于今已有二十多日。  我的失眠便是自那时开始的。  医生开
期刊
古碾村  古碾村静静地掩映在山脚下,一些散淡的羊是这  个季节的几处闲笔。  古碾村因古碾而得名,吱呀的推碾声已经在小山  洼里飘荡了几百年了。古碾村的岁月一如碾盘上  的纹路 故乡在很远很远的地方。带上镰刀和火  种从塬上出发,一路北上,让灯捻细的日子,耕  种出麦子的金黄与四季的飘香。  碾子推出了一个村庄,  碾子推出鸡鸣狗吠翠烟袅袅。  登上山脊,凝望四野  ——那山那云  那银灰色的莜麦
期刊
从多伦诺尔的一座大院里,走出来我和大宝。我七岁,大宝八岁,他长我一岁。我们背着书包去上学。我们的书包是花布做的,我的是白地红花,他的是白地蓝花,我们走在五十七年前清澈的晨光里,身上开着绚丽的花。  和大宝的相识或者说熟悉,也可能比这还要早,也可能是在我们大院门口那个小铺里。那个小铺是一个姓林的老头开的,我们就管它叫老林小铺。老林小铺先经历公私合营,又经过公家独营,后来就成了国家的,没老林什么事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