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资本的主体性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tou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全球化的今天,资本已经成为主体性存在,本文主要研究的是马克思资本的主体性质。从理论分析的角度对资本的内涵、资本的主体性特征、资本获得主体性的原因和资本主体的目的进行分析,并引申出资本主体性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引发人们的思考。
  【关键词】:马克思;资本;主体性
  一、资本的内涵及其主体性特征
  (一)资本的内涵
  在物质实体上,是过去劳动的凝结和物化,是可以用货币衡量的物质财富。资本不能自动增值,需要依附于一定的载体,资本增值过程是一个运动过程,在此过程中资本要物化为某种有效的具体财富或财富组合,寄予一定的载体。资本既是一种社会关系,也是一个历史范畴。
  (二)资本的主体性特征
  1、资本主体具有“脱域性”。
  “脱域性”其实主要就是资本的“扩张性”。“脱域”是指“社会关系从彼此互动的地域性关联中,从通过对不确定的时间的无限穿越而被重构的关联中脱离出来”。上海大学的张雄教授将吉登斯的“脱域”概念引进资本批判理论。他认为资本的“脱域性”有以下三个特点:“1、资本不知道国家界限的存在,它总是从周围吮吸着剩余,从而使周围变得衰弱;2、资本能以抽象符号的形式从单纯的物质运动领域到精神意识领域,从屈服现实的经济规律脱域到按照心的规律读写的范畴形式;3、资本构造了以资本为中轴的特定的社会制度,激活资本的绝对界限,资本便成为绝对的存在”。虽然马克思没有明确提出“脱域”一词,但是在马克思的论述中已经包含了这样的含义。
  2、资本主体具有“残酷性”。
  资本最明显的特征是资本的残酷性,赤裸裸的剥夺,冷漠的金钱交易,资本和劳动力是现代社会两大特殊的商品。劳动力的特殊性,在于其价格从根本上来说,并不是由他们创造的价值所决定的,而是完全取决于劳动力市场和科技水平,劳动力市场一直是处于永恒的买方市场,并且随着科技日趋发达,顶尖人才的数量有限,而普通劳动力跟不上科技发展的步伐,失业率也就越来越高。所以劳动力是弱势群体,剩余价值剥削在劳动力市场中就这么被决定了。
  3、资本主体具有“普遍的虚假性”。
  资本主体的外观—虚假的普遍性。资产阶级的经济学家和历史学家不断的宣传资本主义制度的胜利,急于宣布历史的终结他们急于判共产主义死刑,这一切主要还是因为资本主体具有普遍性的虚假面目。马克思就为我们揭示了资本所具有的虚假面目。首先他指出资本被作为社会的公认的普遍性和力量。在马克思的眼中,资本主义是存在有生产的极限的。资本所造成的生产资料的垄断性的私有制和社会化大生产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必然要爆发周期性的经济危机;资本主体对人的异化,对人的主宰,对大自然的空前掠夺,都会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的觉醒而发生革命性的变化。资本所包含的内在矛盾必然要揭穿资本主体的普遍性的虚假面目。
  二、资本主体性的原因及目的
  资本成为主体的原因恰恰就是因为它本身不会进行自我增值而又不得不进行自我增值,否则就会灭亡的命运,也就是资本实际上是一个不断自我繁殖,不断增值的过程。资本必须先由货币形式转变为商品形式,即资本通过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来进行商品的生产,然后把商品卖出去,这样资本家才能收回他们的资本和利润,但是为了实现资本的不断增值,还要不断的将资本和利润再进行投入和生产,资本必须成为永不停歇的“價值增值运动”的主体,也就是资本不断的从一种形式转化成另一种形式,在这样的运动中永远不能停止,从而变成一个自动的主体。
  三、资本成为主体的后果
  所谓资本拜物教,就是由于资本主义商品生产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生产的最高形式,商品拜物教和货币拜物教在这个阶段也发展到最普遍的地步,更重要的是,由于货币到资本的转化,就产生了资本拜物教。资本拜物教就是把资本的价值增值看作是资本本身的一种错误观念。马克思批判资本拜物教,认为他们只看到资本作为物质实体的一面,而没有看到它们作为社会关系实体的一面,也没有看清其作为价值运动主体的一面。这是有其原因的,对于大众来说,只有作为物质实体的资本才可以真切的感受到,而作为社会关系总和和價值运动主体的资本,它是“可感可见但又超感觉”的,我们无法用肉眼观察到它,一切拜物教都是根源于此。
  其次,资本的异化,资本由客体属性逆转为客体对主体的控制并直接变为主体性存在,严重后果还在于:在物质品流动领域,资本通过交换价值和等价原则制度把世界编订为一个定量价值的同一性存在,有了资本,似乎可以兑换一切、占有一切、改变一切和创造一切。
  总之,资本创造了无数的社会财富,也产生出无穷的经济问题、生态问题与社会问题。资本在现代社会中的话语权仍然存在,它的问题已经成为了我们时代的真正问题。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M].人民出版社,2004.
  [2]刘梅.马克思资本主体论研究[M].人民出版社,2014.
  [3]王磊.马克思的资本主体性思想及其启示初探[D].华中科技大学,2009.
  [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其他文献
【摘要】:大学学生会是学校联系学生的桥梁和纽带,作为先进集体的代表,它坚持党的领导,并在党的指示下,團委的指导下,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群众性组织。学生会同时紧紧围绕学校展开工作,通过开展创作比赛、文艺晚会、运动会,社会实践、志愿者服务、社会公益等活动,以此达到提高自身能力,服务同学、促进全校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创造积极良好的学习气氛和校园氛围的目标。这个目标引导全校学生刻苦求学
期刊
【摘要】:高职院校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是“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时代要求。采用学分制的弹性教学管理制度,解决了学生因为创业而延迟毕业,从而不敢创业的心理。学分制转换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实施环境,这种教学管理理念是一种创新的教育理念。  【关键词】:学分制;创新创业;职业院校  一、引言  应用型高职院校是面向区域经济,以培养适应社会需求,具备创新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应
期刊
【摘要】:在英语学习中,听、说、读、写、译是最为基本的五个环节,虽然说当前大学生在书面英语上表现不错,但是在口头英语上能力薄弱已成为不争的事实,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很多。笔者就以学生的视角,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索,同时提出改进建议,旨在提高大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真正做到学为所用。  【关键词】:英语口语;大学生;问题对策  一、大学生英语口语难题现状  根据笔者的学习经验,结合前人的观点,认为当前大学生
期刊
【摘要】: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我國的文学体系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不仅人们的文学视野更加开阔,而且人们的文学素养也得到了巨大的提升,人们不再满足于现阶段的文学视角,都在努力追寻更高的文学天空。但是从近代文学发展的角度来看,我国的文学发展已经逐渐的走向了“情感时代”,文学的感性因素在不断地增强,理性因素在逐渐的流失,现代的人在思考文学的时候,没有相对准确的价值观,缺少了必要的理性分析,导致现
期刊
【摘要】:英语教育一直是国内教育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从小学一直到大学,学生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英语的学习之上。但是在英语的教学以及学习过程中,处理好中国文化与其的冲突一直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以高等院校的英语教育为例,近些年很多英语老师都出现了‘中国文化失语’的现象,具体表现为他们不具备向外宣传本民族文化以及跨国交流的能力,这已经影响到了高校英语教育的课程质量。所以说正确剖析这一现象的原
期刊
【摘要】:在东汉末年是一个动乱的年代,道家、佛教的兴起,对儒学的地位产生了强烈冲击,儒家思想的地位已经不如西汉那样稳固。《古诗十九首》受道家影响颇深,道家关注生命,追求精神自由,这些思想在《古诗十九首》之中都有所体现,其中对于生命的关注和追求及时行乐表现的最为深刻,也最為频繁。儒与道两种思想交织于诗歌之中,也必然存在着冲突与矛盾。  【关键词】:生命意识,及时行乐,儒道矛盾  (一)强烈的生命意识
期刊
【摘要】:幸福,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幸福观“包含着人的价值渴望与价值追求,构成人的内在动机,是一个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认识结果。人们对幸福的认识是可以塑造、培养与提升的,幸福观体现、展示并影响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确立”。  大学生幸福观教育是以大学生群体为对象,他们的幸福观不仅影响自身的发展和未来,也对我国的进步和发展起到直接的作用,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结合相关学科,对大学生幸福观的
期刊
【摘要】:民国由满清过渡而来,它的官僚阶层当然要以清末的官僚为基础。而处于清末民国时期的士大夫阶层,面对天下大乱的形式,审时度势,于历史浮沉中或退或进,自有抉择,他们的抉择既可以反映时代更替的历史,也反映了各自之间不同的心理。  【关键词】:民国;清吏;态度;行动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革命、议和一直绵延至1912年,直到2月,清帝退位,后来袁世凯成为大总统,满清民国的鼎革才逐渐完成。民国由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文献梳理,对五代孟知祥修筑成都羊马城的事件进行了考述,并通过考察五代羊马城的形制、方位等,指出了当时的政治、军事背景以及孟知祥筑城的用心。  【关键词】:成都;羊马城;方位;原因  之前,由于相关文献对成都羊马城的记载有差异,许多史料包括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只是对成都羊马城笼统以“成都城”概括之。由于资料不足,以及成都羊马城城址尚无考古发现,所以前人所做的专门研究较少。本文拟在
期刊
【摘要】:福州船政局是我国最早的近代造船工业,是洋务运动中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创办者左宗棠等人,是当时中国精英阶层典型代表。通过分析福州船政局在创办思想上对西学东渐思潮的继承与发展,介绍船政局重要人物的思想,研究近代史上中国精英阶层社会心态的变化,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关键词】:社会心态;西学东渐;福州船政局  一.船政局创办的社会心态背景  (一)救亡图存的迫切需要  晚清时的中国在日新月异的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