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匠心的殷派核雕

来源 :现代苏州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tigert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把刻刀一粒核,运筹帷幄见功夫。谈起核雕,吴门桥街道四季晶华社区的殷毅军娓娓道来,自幼生活在手艺环境中的殷毅军,深深热爱并用心钻研着雕刻艺术。他的曾祖父殷根福创立了殷派十八罗汉,祖父殷荣生继承罗汉头的神韵雕法,而殷毅军传承家学,从小在祖父殷荣生绘制设计样稿的场景中耳濡目染,触类旁通学會了多门雕刻技法。这些年来,他秉持一颗匠人之心,用心去完成每一件作品,赋予核雕生机与灵气,传承守护殷派核雕的根与魂。
  雕核的家族故事
  苏州太湖边的舟山村自古就是出雕工艺匠之地。殷根福,清末舟山村核雕艺人,擅长橄榄核雕,亦会雕象牙、竹刻,刀笔粗犷,大刀铲削,形简意赅。当年殷根福闻名海上,被古玩业誉为“殷派”。据《苏州市志》记载:殷根福最早学习竹雕,在上海老城隍庙开设永兴斋象牙店。一次从一位广东船工手中获得一些橄榄核,他用以雕刻成“罗汉头”,串成手串,放在店里出售,旋即售空,从此殷根福便专事橄榄核雕,当时在上海仅此一家。殷根福所创立的罗汉头像,挺刀爽劲,厚朴凝重,18个罗汉各有千秋。1931年殷根福创作的第一条殷派十八罗汉手串,也为后来的核雕款式提供了一个经典参照。
  此后,殷根福之子殷荣生、之女殷雪芸继承了殷氏核雕技艺,且各有所长。据了解,殷荣生在上海滩生活了整整50个春秋,他在父亲的永兴斋工作坊学习并接手店面。当他从父亲手中接过刻刀的那一刻,他就做好了要传承好殷派核雕技艺的决心。他不用笔在核上描摹,而是直接在核上奏刀,先定位五刀,鼻子一刀、眼睛两刀、耳朵两刀,然后在整体与局部中迂回过刀,刀法果敢,且保留刀痕。解放后,前店后坊的形式不复存在,之后殷荣生进入上海一家化工厂上班,利用业余时间做核雕。退休后他便回到舟山村老家,成为村上工艺厂的外聘核雕师傅。
  现今殷氏核雕第四代传人殷毅军,乃殷根福曾孙,传承了家族的高超技艺,并大胆地进行了革新。今年53岁的殷毅军,出生于光福镇舟山村。他是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苏州市民间工艺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光福核雕)市级代表性传承人。他16岁初中毕业后,利用假期跟着祖父殷荣生学习核雕技艺。“每年寒暑假,我都会去舟山爷爷奶奶家,记得那时爷爷一大早就起来做核雕了,做得非常认真。我闲着没事,就拿起爷爷的刻刀‘依葫芦画瓢’。我用了两个暑假的时间,将十八罗汉头像的基本雕刻技法学会了,很是兴奋。”殷毅军回想,当年祖父殷荣生实践了核雕的种种可能性,他的生命隐藏在刀法与线条中。殷派罗汉,讲究的是工整立体,形神兼备,当年用于雕刻的工具也不像今天这样丰富多样,所以对雕刻者的技艺和思路是十分苛刻的。
  1985年殷毅军利用上班之余,跟着姑祖母殷雪芸学习核雕。当年姑祖母在苏州工艺美术研究所上班,手上有一些活儿,便会找殷毅军帮忙。到了1996年,殷毅军所在的单位关门,他失业没了收入,从此一心放在核雕上,并慢慢有了作为。2012年,他有了“殷氏核雕工艺传习所”,前来跟他学习的学徒越来越多。殷毅军的核雕,吸收了石雕、玉雕、木雕、竹刻、微雕等艺术精华,在保持果核外形的前提下,无论浮雕、圆雕、透雕均以“精、细、奇、巧”取胜,呈现出苏式核雕的韵味。他刻画的罗汉等人物刀法简练、神态逼真,即使将其放大数十倍,仍栩栩如生。
  勤于创作,巧于变通
  想象力是核雕艺术创作的灵魂,进而将形、神、理、趣融于方寸之间。作品《新生》,宛如春日的一朵橄榄花。这是殷毅军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创作而成。有一年苏州的虫灾十分严重,他在运河边走着走着,看到了一棵遭受虫蛀的灌木,后来经过打药,发出了新芽,一茬又一茬、一春又一春,让他深有感触。于是他以此为灵感进行艺术再创作,将橄榄核开片刻成虫蛀的枯叶,撒落在地与真实虫蛀叶片巧妙地展陈在一起,并用完整的橄榄核制成新发树芽,体现真实场景的同时又充分展现作者的艺术修养。貌似秋天,实则春天,也寓意手艺人的春天已到来。
  殷毅军接受过大专教育,并乐于钻研。他参加苏州市传统工艺美术高级人才理论提高班培训,参加2010年装饰图案高级研修班学习。每年11至12月,他还在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学院进行授课。此外,他多次参加非遗展示展览和对外文化交流活动,核雕《殷氏十八罗汉头像》被苏州工艺美术博物馆收藏,核雕《一团和气》经北京文化发展基金会评议并收藏,核雕《佛手瓜》被吉林省工艺美术馆收藏……
  如今,吴门桥街道四季晶华社区有他的工作室兼文化会客厅,慕名而来的朋友喜欢与殷毅军聊核雕艺术,聊创意思路。而目前殷毅军正着手雕刻《运河十景》系列作品。他对当代核雕有着自己的看法:“传统技艺是艺术创作的基础,将它传承下去需要师傅带徒弟的模式,但我和传统教徒弟的方法不一样,我不束缚每个人的思想,在掌握了基本技艺后,每个人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去尽可能地发挥,遇到问题再一起讨论。”核雕的传承与创新需要手艺人守望初心,少一些功利主义的追求,多一些不为什么的坚持。
其他文献
博物馆,是一座城历史与文化的印痕。博物馆里的文物承载着城市的灿烂文明,传承着城市的历史文化,更是滋养城市文化血脉的“甘泉”。这个季节,来体验一场与众不同的博物馆之旅吧,与千百年来遗存的文物“对话”,感知历史的脉搏;悠游博物馆周边,探寻街巷深处的诗意。  苏州路线一  苏扇博物馆、中国昆曲博物馆、苏州评弹博物馆  看点:街巷里的苏式传承  在平江历史街区,除了老房子老建筑,其实在巷弄之间还有不少值得
期刊
遇见常熟,是一种天赐的缘分。在虞山看一眼日出,去尚湖边等待夕阳,  在街头巷尾偶遇不可多得的江南风韵,都会让你一秒爱上这座城。  青山、绿水、古城墙;街巷、园林、古寺庙;古琴、评弹、藏书阁……一座小小的城市,却能够满足人们对江南所有的想象。  用腳去丈量“江南福地”常熟,在清晨,去虞山脚下吃一碗常熟面,于午后,到吴市老街看看原味常熟,傍晚时分,去尚湖边欣赏斜阳……其实,这座千年古城每一处景致都蕴藏
期刊
苏州湾地下空间,近日通过整体竣工验收。用不了多久,就可以去吴中太湖新城地下逛街了!  认识一下这个地下空间  地下空间位于苏州吴中太湖新城休闲商务区,北起友翔路、南邻苏州湾南端距太湖32米,南北呈“T”字形,长900多米,宽90到100多米,总占地面积约10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30万平方米,总投资32亿元。整个空间共地下三层,局部地上一层为出入口及观景平台,地下一层为商场,地下二、三层均为地下停
期刊
曾有业内人士评价:苏州整体金融环境非常好,政府和金融就像“水”和“鱼”的关系,一方面,政府积极打造金融生态,鼓励创新;另一方面,苏州的银行业经过多年激烈竞争,经营水平相互促进,金融集聚,在服务、产品、管理创新等方面均如鱼得水,引领前行。  有这样一家金融机构,伴随着一座新城的成长。27年前,中国农业银行苏州工业园区支行来到美丽的金鸡湖畔,从开发建设到招商引资,再到转型升级,致力服务地方主流经济、主
期刊
如果说,有一处地方,能够让你瞬间进入一座城市的文化肌理,了解它“性格”的構成与渊源,那博物馆就是最好的地方。城市有它的许多面,苏州也有着太多名扬天下的关键词,其中,曲艺与丝绸,代表着它最文艺的一面,而关于这方面的博物馆,我们也不能错过。  寻昆曲听评弹,在行走中“通曲达艺”  春末夏初,平江路边游人如织,此时正是闲逛老街的好时候。中张家巷14号的全晋会馆成为了体验古城魅力同时,了解昆曲文化的最佳地
期刊
谈起博物馆,人们往往会习惯性地将它定位为收藏保管文物的地方。其实呢,博物馆的第一重要职能是教育。也可以说,教育已经成为当今博物馆的一项核心功能。今天,无论国际还是国内,在博物馆的定义中,都把博物馆的“教育”功能放在首位,这理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和探讨研究。  苏州各大博物馆的教育,正在经历从“知识灌输”到“探索发现”、从“系统知识”到“经验和体验”的转变。其中有着一些在教育功能方面比较突出且值得借鉴的
期刊
小满,夏季的第二个节气。每年5月20日到22日之间是太阳到达黄经60°时为小满。《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对小满作出解释:“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这时北方地区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已开始饱满,但还没有成熟,约相当乳熟后期,所以叫小满。小满节气含义与农耕社会息息相关,因此小满民俗充满了“农”的味道。  南方地区的农谚赋予小满以新的寓意:“小满不满,干断田坎” “小满不满,芒种不管”。把“满”用来
期刊
吴中风雅何处寻?你可以走走苏州的大街小巷,可以看看那些枕河人家,可以听听软糯的吴侬软语,可以品尝精致讲究的苏式菜肴……  当然,也可以在博物馆里寻觅吴地与古城的风韵。  雅物里的吴地兴盛  春夏之交,最是江南好风景。2021年4月30日,“下江南——故宫博物院藏乾隆时期文物展”在吴中博物馆正式启幕。本次“下江南——故宫博物院藏乾隆时期文物展”是吴中博物馆与故宫博物院的首次合作,精选故宫博物院所藏与
期刊
好物哪里买?好吃哪里寻?好玩哪里逛?答案就在苏州高新区。  4月30日,“五五购物节——高新欢乐购”暨第三届高新购物节启动仪式在龙湖狮山天街举行,持续2个月的高新区消费盛宴正式拉开帷幕。  首创大规模商业节庆活动  “五五购物节”,作为上海首创的大规模节庆活动,时间贯穿劳动节、儿童节、端午节等多个重点节日,将持续到6月30日,上海市各大电商平台、商业企业、品牌企业、中端产品等将广泛参与,通过线上引
期刊
常熟,古称琴川,是一座具有3000多年文明史、1700年建城史的江南城市,是吴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早于1986年就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常熟,先贤们留下的文化,既是有形也是无形,我们可以在历史长河中窥探究竟,也可在城市发展中寻得踪影。这里的文化,是珍贵的遗产,被一代代常熟人精心呵护着。同样也滋养着生活于此的人们,让他们可以在时代进程里,在文化传承中,感悟江南文脉的源远流长。  妙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