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孟子的文章中《齐桓晋文之事》是较难较复杂的一篇,笔者对此文的论证特点进行了几种教学设计。
【关键词】齐桓晋文之事;论证特点;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5-0107-02
在孟子的文章中《齐桓晋文之事》是较难较复杂的一篇,读者欣赏和赞美孟子机智辩才之后,却要么说不出全文的说理过程,要么会纳闷孟子为什么要绕那么多的弯子?为什么不顺着开头齐桓晋文的想称霸来批评宣王不施仁政的缺点,为什么不从文章后半部分“邹人与楚人战,则王以为熟胜”开始说得简短明了?为什么,好多次宣王问话,孟子竟然拒答或故意言他?我们可通过讨论课型,顺着这些疑惑不解处、难点挑战处确定学点,进行学法设计,来完成预设教学任务和非预设教学内容。
预设任务:认识本文缘同化异的逻辑智慧,分析缘同化异的根本原因;理解孟子重视仁是因为重视人。
非预设任务:学生发现和提出的关于论证的任何问题,包括类似于本文第一段那些问题,包括孟子的在其他文章中的说理特征,包括孟子的仁的思想,甚至包括孟子的形象问题。
预设和非预设是相对的,或通过预设内容而发现更高更新更具有挑战性的非预设内容,或通过非预设内容的讨论水到渠成地完成预设任务。若预设和非预设产生矛盾时,要么有勇气放弃预设任务,让学生乘兴思考讨论非预设话题,要么允许给非预设任务提供最大权力的陈述和辩解机会。
预设和非预设不仅体现在“主导”和主体的关系中,也体现在“主导”自身的进一步思考中,还体现在“主体”对不同问题的关注先后中。
这一方案以老师提前公布的讨论题为主,给学生一定的独立思考时间,可提前一天布置中心讨论题,课前课中并重,老师在学生讨论基础上进行提高和深化。
(1)熟读、复述
(2)为了仁政孟子在哪几方面对宣王进行了说服或暗示启发?这是个概括性很强的问题,学生可能有不同的概括,如:
①宣王有没有实行仁政的个人素质、愿不愿实行仁政和如何实施仁政三个方面。
宣王有没有实行仁政的个人素质的问题,孟子的回答是肯定的a首先肯定宣王之德“可以保民”,然后用衅钟之事引出宣王仁的素质,诱使宣王对百姓进行关注,使宣王认识到自己是一个有仁爱之心的君主,有更多潜在仁心的君主。向这样的君主建议实施仁政,要比单纯把仁政当做手段的君主要容易得多。愿不愿实施仁政的问题,孟子从“故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到“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求鱼”,“必有后灾”,再到“邹人与楚人战……熟胜”的议论三个步骤,解决了“愿不愿”的问题。如何施行仁政,就是盂子回答宣王的最一个问题,于是完成了三个方面的说服。
②内部需要和实现霸业两个方面。
内部需要与实现霸业,又有两个方面的理解:个人需要和国家需要;国内需要和称霸需要。因而仁政不但是称霸的需要,而且是治理国家的需要,还是作为君主的个人的需要,只有这三个方面的统一,才能真正实现仁政。
③引导暗示和直接劝说两个方面。
引导暗示是关于宣王人品的展示,仁君形象的自我塑,解决有没有素质实行仁政的问题,劝说部分通过前文所述的那三个步骤解决愿不愿实行仁政的问题。
对学生的概括进行讨论之后,老师可提出更能反映孟子思想、孟子的逻辑智慧的概括,如:
④仁政的目的意义和策略意义两个方面。
纵观全文,在逻辑总体上,在国家意义上,实行不实行仁政是个策略问题;在逻辑起点上,在人的意义上,实行不实行仁政是一个君王的本色问题,也就是一个目的和境界的问题。孟子深知在策略层面也许能较快地说服宣王选择仁政,但假如宣王还有其他手段实现王道就有可能放弃仁政,因而必须在目的层面强化宣对仁的认同,使宣王对仁政的选择是一个持久的,不可更改的选择。也许只有齐宣王这样有怜悯之心的人才能接受仁政,因而文章的前半部分更多地利用和发掘了许多很具宣王个人色彩的材料,在人的意义、人的境界上对宣王的“仁”进行了充分的肯定。在策略层面,通过“缘木求鱼”的设喻和“邹楚之战”的类比,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证了仁政是王道的必要前提。
(3)孟子和宣王存在哪些分歧,其根本分歧是什么?
目的层面和策略层面都存在着分歧,策略层面的分歧直接明鲜,但不难消除,目的层面似乎看不出什么分歧,其实分歧较深且隐蔽,它是宣王和孟子之间的根本分歧。只有把仁政当做逻辑的起点,才能把仁政贯彻到底,而宣王即使接受仁政,也可能只把它当做逻辑链条中的一个环节。总而言之,宣王惦记着如何称王称霸,孟子琢磨着如何让宣王施行仁政。
(4)孟子是怎么处理这些分歧的?一方面,不承认根本分歧,在目的层面寻找宣王更多仁的证据证明宣王和孟子的一致,通过巧妙的对答来暗示宣王自己是一个仁君,在内心深处发掘他仁的自觉,而且觉得孟子是他的知音。另一方面却将本来就很明显的策略层面的分歧故意夸大,暗示宣王目前不愿实行仁政,指出“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求鱼”,“必有后灾”。分歧越大却越容易让宣王放弃以往的作法,批评再激烈也是对作法的批评,而不是对人的批评,因而宣王自然会欣然接受。处理这两大分歧的顺序是先目的层面,后策略层面。于是就会形成这样的逻辑:“您真是一个富有仁爱之心的君主,但您目前的这种做法不合适。”在宣王听来是这样的逻辑:“只要我改变目前的做法,我不仅是个有仁爱之心的君主,而且是一个会有更大作为的君主”。自然这一逻辑过程是激发宣王改变现实的过程。若先策略层面后目的层面,就会是这样的逻辑:“您目前的这种做法不合适,但您真是一个富有仁爱之心的君主。”宣王听罢会这样认为:“尽管我目前的做法不合适,但我仍是一个富有仁爱之心的君主。”因而这是一个容易使宣王对目前作法产生满足的逻辑。真正的分歧在仁的目的层面上,被孟子这样的缘同化异的一评说,却让宣王认为分歧在策略层上,在最容易取得一致的层面上。先给人定位,然后给策略定位的这种缘同化异的逻辑过程,既是孟子的追求,也是宣王的主动选择,那么全文是这样的逻辑:缘同一化异-趋同。于是起码能实现最低企图:宣王把仁政当作手段,来实现他王道的目的,孟子则把宣王的王道当作手段,来实现仁政的目的。
设计也可以将《齐桓晋文之事》與《庄暴见孟子》、《孟子见梁襄王》的论证结构进行对比,找出异同。这一方案,可完全交给学生,以课外研究为主,课内总结讨论为辅,要求每一位同学以书面形式采用说明体或议论体,讲评这个课外作业时,不用结论的正确与否来评价学生的文章,而用是否自圆其说来评价。也许这一方案能使学生更深刻的认识孟子的说理智慧。
【关键词】齐桓晋文之事;论证特点;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5-0107-02
在孟子的文章中《齐桓晋文之事》是较难较复杂的一篇,读者欣赏和赞美孟子机智辩才之后,却要么说不出全文的说理过程,要么会纳闷孟子为什么要绕那么多的弯子?为什么不顺着开头齐桓晋文的想称霸来批评宣王不施仁政的缺点,为什么不从文章后半部分“邹人与楚人战,则王以为熟胜”开始说得简短明了?为什么,好多次宣王问话,孟子竟然拒答或故意言他?我们可通过讨论课型,顺着这些疑惑不解处、难点挑战处确定学点,进行学法设计,来完成预设教学任务和非预设教学内容。
预设任务:认识本文缘同化异的逻辑智慧,分析缘同化异的根本原因;理解孟子重视仁是因为重视人。
非预设任务:学生发现和提出的关于论证的任何问题,包括类似于本文第一段那些问题,包括孟子的在其他文章中的说理特征,包括孟子的仁的思想,甚至包括孟子的形象问题。
预设和非预设是相对的,或通过预设内容而发现更高更新更具有挑战性的非预设内容,或通过非预设内容的讨论水到渠成地完成预设任务。若预设和非预设产生矛盾时,要么有勇气放弃预设任务,让学生乘兴思考讨论非预设话题,要么允许给非预设任务提供最大权力的陈述和辩解机会。
预设和非预设不仅体现在“主导”和主体的关系中,也体现在“主导”自身的进一步思考中,还体现在“主体”对不同问题的关注先后中。
这一方案以老师提前公布的讨论题为主,给学生一定的独立思考时间,可提前一天布置中心讨论题,课前课中并重,老师在学生讨论基础上进行提高和深化。
(1)熟读、复述
(2)为了仁政孟子在哪几方面对宣王进行了说服或暗示启发?这是个概括性很强的问题,学生可能有不同的概括,如:
①宣王有没有实行仁政的个人素质、愿不愿实行仁政和如何实施仁政三个方面。
宣王有没有实行仁政的个人素质的问题,孟子的回答是肯定的a首先肯定宣王之德“可以保民”,然后用衅钟之事引出宣王仁的素质,诱使宣王对百姓进行关注,使宣王认识到自己是一个有仁爱之心的君主,有更多潜在仁心的君主。向这样的君主建议实施仁政,要比单纯把仁政当做手段的君主要容易得多。愿不愿实施仁政的问题,孟子从“故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到“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求鱼”,“必有后灾”,再到“邹人与楚人战……熟胜”的议论三个步骤,解决了“愿不愿”的问题。如何施行仁政,就是盂子回答宣王的最一个问题,于是完成了三个方面的说服。
②内部需要和实现霸业两个方面。
内部需要与实现霸业,又有两个方面的理解:个人需要和国家需要;国内需要和称霸需要。因而仁政不但是称霸的需要,而且是治理国家的需要,还是作为君主的个人的需要,只有这三个方面的统一,才能真正实现仁政。
③引导暗示和直接劝说两个方面。
引导暗示是关于宣王人品的展示,仁君形象的自我塑,解决有没有素质实行仁政的问题,劝说部分通过前文所述的那三个步骤解决愿不愿实行仁政的问题。
对学生的概括进行讨论之后,老师可提出更能反映孟子思想、孟子的逻辑智慧的概括,如:
④仁政的目的意义和策略意义两个方面。
纵观全文,在逻辑总体上,在国家意义上,实行不实行仁政是个策略问题;在逻辑起点上,在人的意义上,实行不实行仁政是一个君王的本色问题,也就是一个目的和境界的问题。孟子深知在策略层面也许能较快地说服宣王选择仁政,但假如宣王还有其他手段实现王道就有可能放弃仁政,因而必须在目的层面强化宣对仁的认同,使宣王对仁政的选择是一个持久的,不可更改的选择。也许只有齐宣王这样有怜悯之心的人才能接受仁政,因而文章的前半部分更多地利用和发掘了许多很具宣王个人色彩的材料,在人的意义、人的境界上对宣王的“仁”进行了充分的肯定。在策略层面,通过“缘木求鱼”的设喻和“邹楚之战”的类比,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证了仁政是王道的必要前提。
(3)孟子和宣王存在哪些分歧,其根本分歧是什么?
目的层面和策略层面都存在着分歧,策略层面的分歧直接明鲜,但不难消除,目的层面似乎看不出什么分歧,其实分歧较深且隐蔽,它是宣王和孟子之间的根本分歧。只有把仁政当做逻辑的起点,才能把仁政贯彻到底,而宣王即使接受仁政,也可能只把它当做逻辑链条中的一个环节。总而言之,宣王惦记着如何称王称霸,孟子琢磨着如何让宣王施行仁政。
(4)孟子是怎么处理这些分歧的?一方面,不承认根本分歧,在目的层面寻找宣王更多仁的证据证明宣王和孟子的一致,通过巧妙的对答来暗示宣王自己是一个仁君,在内心深处发掘他仁的自觉,而且觉得孟子是他的知音。另一方面却将本来就很明显的策略层面的分歧故意夸大,暗示宣王目前不愿实行仁政,指出“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求鱼”,“必有后灾”。分歧越大却越容易让宣王放弃以往的作法,批评再激烈也是对作法的批评,而不是对人的批评,因而宣王自然会欣然接受。处理这两大分歧的顺序是先目的层面,后策略层面。于是就会形成这样的逻辑:“您真是一个富有仁爱之心的君主,但您目前的这种做法不合适。”在宣王听来是这样的逻辑:“只要我改变目前的做法,我不仅是个有仁爱之心的君主,而且是一个会有更大作为的君主”。自然这一逻辑过程是激发宣王改变现实的过程。若先策略层面后目的层面,就会是这样的逻辑:“您目前的这种做法不合适,但您真是一个富有仁爱之心的君主。”宣王听罢会这样认为:“尽管我目前的做法不合适,但我仍是一个富有仁爱之心的君主。”因而这是一个容易使宣王对目前作法产生满足的逻辑。真正的分歧在仁的目的层面上,被孟子这样的缘同化异的一评说,却让宣王认为分歧在策略层上,在最容易取得一致的层面上。先给人定位,然后给策略定位的这种缘同化异的逻辑过程,既是孟子的追求,也是宣王的主动选择,那么全文是这样的逻辑:缘同一化异-趋同。于是起码能实现最低企图:宣王把仁政当作手段,来实现他王道的目的,孟子则把宣王的王道当作手段,来实现仁政的目的。
设计也可以将《齐桓晋文之事》與《庄暴见孟子》、《孟子见梁襄王》的论证结构进行对比,找出异同。这一方案,可完全交给学生,以课外研究为主,课内总结讨论为辅,要求每一位同学以书面形式采用说明体或议论体,讲评这个课外作业时,不用结论的正确与否来评价学生的文章,而用是否自圆其说来评价。也许这一方案能使学生更深刻的认识孟子的说理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