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的幸福感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kisok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纳兰,就是清初第一大才子纳兰容若,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个典型的高富帅。高,官高。他十八岁乡试中举,二十二岁在皇帝面前考试考了个第七名,年纪轻轻便做了皇帝的贴身侍卫。王国维是这样评价他的:“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那么,这么一个完美的男子,他,应该很幸福吧?
  答案是否定的。从他的词可以看出来:“待不思量,不许孤眠不断肠。”“此夜红楼,天上人间一样愁。”“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一派凄婉惆怅。容若知道,这皇帝近侍的称号,明的是为了安抚功臣,暗地里只是为了阻止他父子俩的权势进一步扩张,万一发生不测,皇上还可以把他直接处置,明明志在文学,却不得不做一个武夫。所以,他怎么免得了“壯志难酬,英雄寂寞”的悲伤。“空负凌云万丈志,一生襟抱未曾开”便是他内心的悲慨。他的词,便多了一种寡欢的气息。他拥有婚姻,也曾不缺爱情,但心爱的人被召入宫,成了他服务的皇上的妃子,虽然同在人间,却如同生死相隔,这是怎样的无奈? “料得重圆密誓,难尽寸裂柔肠。”正妻卢氏去世的哀伤,将他失意的心几度吹凉。悼亡词成了他的词作中拔地而起的高峰。在苏子叹息“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之后,纳兰容若的泪水再一次湿遍了自己的衣襟,润红了我们的双眼。
  这样一个人,怎么会不幸福?他的父亲纳兰明珠也很奇怪:“这孩子,什么都有了,为什么还是不幸福?”这个善于权术的大学士最终也没读懂儿子的内心。“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我有时想,纳兰自己也未必能明白,他自己并不幸福。
  是的,纳兰走了。他留下丰富的诗词,也留下忧郁的背影,为我们探究幸福感,提供了一道侧门——
  幸福感是什么?
  是显赫的地位,光鲜的工作?是丰裕的物质生活?这是被不少人视为基础甚至标准的,不是有人说“宁愿在宝马里哭泣,也不愿在自行车上欢笑”吗?而锦衣玉食的纳兰却用他忧郁的诗句告诉我们,即使是用金子做成的,宝石装饰的鸟笼,它的华贵、富丽,也不属于鸟儿。对于鸟儿来说,它的翅膀属于天空,它的声音,属于森林。
  纳兰给了我们一种什么样的幸福感呢?应该是精神、理想世界的实现。
  责任编辑:蒋建伟
  美术插图:段 明
其他文献
“咔嚓”……  “哗啦啦”……  一株竹子在半夜三更被拦腰折断了,压在它身上的雪顷刻间纷纷陨落。其实,山谷里的任何竹木花草,生命的起起落落,时时刻刻都在律动、抗争,发生着变化。  山民说,夏天里,新竹已长得像模像样了,我们上山为了将它们的竹梢钩去,自己把身子挺了又挺,脚尖踮了又踮,双眼瞧了又瞧,为的就是让竹子在自然灾害面前少受损失。然而,人在数丈高的竹子面前,也算是渺小的啊。  安吉山民无可奈何地
期刊
直到山腰上的蘑菇石进入我的视野,才看出一座山的味道。  这山叫梵净山。从字面上解:梵者,妙也;净者,不着一丝尘埃。不知这场域是不是南海观音参禅修炼的地方。但隐隐觉得,但凡得道的菩萨,往往会把一座大山乃至几个山脉作为他做功课的场所,远比文人结庐的草堂大了去了。  而我一眼看上了蘑菇石,尽管只是山中的一个微点。说是蘑菇,其实是由两块石头垒成的。远看,像长在悬崖上的黑蘑菇,走近了,才看清上边的大而厚实,
期刊
记得小时候,语文课本里有一篇文章叫作《威尼斯的船》,那上面描写的水上城镇的独特风光十分让人羡慕,所以,过去如果说起水上城市,我唯一能想到的就是意大利的威尼斯,后来才听说,原来在我们中国也有好几座著名的水上城镇。  乌镇在外的名声虽然很大,但却始终不改它内敛、含蓄的本色,所以它名声虽大,其实地方并不算大,还只是一个镇的规模罢了,并且它是飞机、火车都不通的,好像是怕这两个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太快,奔跑中带
期刊
雷达先生走了,清明节前的五天,准确时间,是2018年3月31日下午三时。  雷达先生是个治学严谨、风趣幽默的人。印象深刻的是十多年前去京参加散文年会,到会的著名作家有梁晓声、王剑冰、雷达、郑彦英等等,会议期间,又搞了几堂文学讲座,其中有一堂是雷达先生主讲的,开讲之前课室的荧屏上打出了一行“关于文学创作的机电思考” 的醒目大字。我盯着荧屏发蒙,猜测了老半天也不解其意。我从不敢怀疑那是笔误或打错字,我
期刊
40年前,在“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季节里,同样放麦假的二哥从工作的学校借了张行的小说《武陵山下》回来,作为晚休前的消遣。  刚上三四年级的我,除了上学的课本外对别的书并没什么接触。一天拾完小麦后,偶尔在哥哥们的床上滚来滚去,突然摸到小说《武陵山下》,看到封面上蓝天映衬,雪山脚下,一名解放军身穿绿色军装,佩带红色领章帽徽,腰束武装带,手持望远镜,好不威武雄壮!  打开书,我才知道:在遥远的湘西山
期刊
初春时节,我随婺城区戏曲家协会开展“走读白沙”采风行动,再次来到沙畈乡亭久村,在祖郭殿这个地方观看白沙老爷卢文台墓地。卢文台墓地就在一个荒废了的学校旁边,面对熟悉的操场、熟悉的民房,还有熟悉的古樟树,这一切都曾深深印刻在我的脑海中。因为,在这里,我曾经以代课老师的身份,与高儒、亭久等地的孩子们相处了半年时间。  这个学校,就是曾经的高丁完小。  目睹着熟悉的一切,我的内心思绪万千。二十五年前的生活
期刊
“寒瓜方卧垄,秋蒲正满陂。紫茄纷烂漫,绿芋都参差。”诗人沈约诗中描述的寒瓜,其实就是西瓜,一种极其普通的水果品种。据明代徐光启《农政全书》载:西瓜,种出西域,故之名。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其实,西瓜还有一个更好听的名字——青门绿玉房,活脱脱一件唯美艺术品。  西瓜种在瓜地里,一般都离家较远,因此西瓜成熟时节需要搭个瓜棚夜里好看瓜。几根毛竹竿一搭,塑料布或茅草一盖,简易瓜棚就诞生了。邻居家种了一片瓜地,
期刊
许多年来,我一想到那个地方,想到那个可怕的画面,就惊悚起来。  在我们黔北老家的大山上,生长着一种叫盐肤木的果子,可入药,学名叫五信子。9月成熟,二十几元一斤,如果摘到一斤,就是半年的学费。这项成果还得归功于我父亲,他年年都去摘至少七八斤果子来卖,可以作为我和弟弟的学费,还可以为家里办点其他事。这在当时艰苦的条件下,如抓到一棵救命的稻草。  13岁那年秋天,一个周日,我向父母说我出门去割草,其实是
期刊
十里八乡的乡亲们都知道,杨家的巧玉姑娘生得俊,手更巧。爹娘疼着她,不让裹着莲足的她出去风吹日晒,她也只能窝在小木楼里做女红。只是,每天下午,她总要到屋后的这条小河边站一站。  她觉得这小河就像姑娘的丹凤眼呢。那清凌凌的河水是婉转的秋波,那丛生的芦苇就是浓浓的睫毛,密密地遮掩着少女的心思。她喜欢这条弯弯的小河,尤其是深秋。当荻花铺天盖地袭来时,她会站上一整个下午,看夕阳慢慢坠落,看荻花在晚霞中被镀上
期刊
人人都说家乡好。离家在外漂泊三十余年,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说起家乡桫椤塬,我都是两眼放光。  桫椤塬,是平凉市崆峒区最东边的一个偏远乡镇,在平凉市崆峒区、泾川县和庆阳市镇原县三地交界处,可谓“鸡鸣三县”,人文厚重,民风朴实。因为桫椤乡与其他乡镇之间隔着一条泾河,或是一条沟(当地人叫涧),加之上世纪70年代前泾河上没有桥,桫椤塬与外界不通公路,所以,大多数人没有出过塬。我也一样,在十五岁之前没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