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抛锚式教学的《燃烧与灭火》教学设计

来源 :中学化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oyuan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教学设计思路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课题1《燃烧与灭火》,隶属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中“化学与社会发展”主题的“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内容标准。课程标准指出化学科学的发展,增进了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但某些化学现象可能影响人类的生活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而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用大量具体的真实事件引导学生体会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认识学习化学的重要性。
  本节教材包含三项内容: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以及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简介。本课题共需两课时,此设计为第一课时。本节课主要通过抛锚式教学,引导学生基于真实事件,探究得出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经过几个月化学学习,在知识上,学生已经了解到碳、硫、磷、铁、蜡烛等在空气或氧气中能够燃烧,但是对燃烧的实质及灭火的原理却是一知半解。在方法上,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实验探究的基本过程及简单的实验操作,在教师的引导下可以自行设计实验开展探究活动。在情感上,燃烧和灭火是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件,通过化学知识学习深入认识它们,参与与它们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欣赏化学的魅力。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而是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的过程。抛锚式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基于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创设学习情境,引导学生运用原有知识尝试理解情境中的现象或活动,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与讨论形成概念和理解,并体验和思考问题。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被形象地比喻为“抛锚”,决定整个教学的内容和进程。本节课通过一个真实的新闻事件《烈火毒车》,向同学们抛出两个“锚”。新闻视频是关于高速公路上一车黄磷自燃的火灾事故,在开场熊熊烈火中抛出第一个“锚”——黄磷为什么会燃烧,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引导学生通过互动交流、实验探究得出燃烧的条件。继续播放视频,抛出第二个“锚”——怎样扑灭大火,面对火灾,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得出灭火的原理。通过抛锚式教学,使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经历探究过程,感受化学的魅力,提高科学素养。
  二、教学设计方案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了解燃烧与灭火的联系以及灭火方法。 能运用燃烧的知识和灭火的原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过程与方法:设计实验,探究得出燃烧所需要的条件,体验探究过程,学习探究方法。进一步提高归纳总结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体验探究的乐趣,培养合作与交流的意识。
  2.教学过程
  附:情境素材:CCTV-10《走近科学》栏目2007年1月29日20:30播出的《烈火毒车》
  2006年8月29日, 17点57分,湖南省常德市武陵区消防中队的警报突然响了起来,在207国道的一辆货车上发生了火灾。18时零4分,20多名特勤消防官兵赶往了事发现场,当消防车行驶到距离着火地点还有几百米的地方时,战士们就已经能看到远处车上冒出的滚滚浓烟,经过了解知道,在发生事故的车上装载着整整123桶平均每桶250kg的黄磷。此时正值盛夏,室外温度高达40℃,情况非常紧急!
  消防官兵首先分析事故原因,黄磷在30度以上就会发生自燃。找出火灾源头后,消防队员决定用水灭火,但是很快消防队员就发现当水覆盖在黄磷上时,火灾可以被短暂控制,然而水一旦蒸发,黄磷又与空气接触,便又燃烧起来。火灾现场位于郊区,那里没有可以用于救火的水源。火灾刻不容缓,经过多次讨论研究,最后,消防官兵找到泄漏的黄磷桶,并把它们转移下来,把泄漏的黄磷桶放在盆中用潮湿泥土严密地封闭起来,并采取一种整体保护措施,就地取材,用大量的泥土填充黄磷桶之间的空隙。这样,不仅压灭了流火,还阻断了黄磷桶之间的接触。经过五个多小时的奋战,大火终于被扑灭了。因为黄磷是有毒物品,会对泥土和当地的水源产生污染,事故后环保部门安全转移被污染的泥土。
  (收稿日期:2013-11-18)
其他文献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这就决定了电解质相关概念在中学化学课程中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它涉及物质的分类、质量守恒、电荷守恒、化学平衡、电化学基础、离子反应及方程式、溶液酸碱性、化学计算等多个核心概念,每一个核心概念并不是一次性地全部完成教学,而是形成了概念系列,即“电解质概念群”。  根据学习方法的不同,电解质相关概念可分为物质性概念和程序性概念
期刊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2“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一节中,通过“Ba(OH)2·8H2O晶体与NH4Cl晶体的反应”这个典型实验,让学生认识和感受化学反应中的吸热现象。笔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当环境温度略高时,烧杯和玻璃片往往无法粘在一起,且产生的氨气扩散到空气中,污染环境。基于以上考虑,笔者多次实验,创新设计了一套集科学性、趣味性、观赏性于一体的封闭式装置。  一、实验原理 
期刊
1. CO  碳原子电子层结构为:1s22s22p1x2p1y,氧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为:1s22s22p2x2p1y2p1z。碳原子2个未成对的2p电子可与氧原子的2个未成对电子形成1个σ键和1个π键,氧原子的1对已成对的2p2x电子对还可与碳原子的2pz空轨道形成一个配位键(用“→”表示)。所以CO的电子式为∶CO∶。碳氧原子之间实际上是共用3对电子。写成点式结构为:∶CO∶。  2. NO  氮
期刊
通过研究近几年的高考题发现,高考对同分异构体的考查一直是情有独钟,它是全国各省市高考命题的重点和难点。高考对它的考查主要有两种方式:同分异构体的判断和书写。高考命题的载体基本上分为两类:一种是烃(烷烃、烯烃与芳香烃),考查角度为烃的一卤取代和二卤取代;二是烃的含氧衍生物(醇、醛、羧酸、酯)等,往往带有一定的限定条件(如已知它能与钠反应产生氢气或核磁共振氢谱的信号强度比等)。下面,我们分类重点分析与
期刊
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论与实践双重价值使其成为命题的热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规律、计算是不变的宗旨,不断变化的是考查的背景与视角,本文结合典型例题,归纳整理对氧化还原反应知识考查的趋向。  一、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特殊性视角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包括电子得失和共用电子对的偏移),特征表现在反应中元素价态的变化,氧化还原反应的构成通式为:氧化剂+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产物,通式可作为强弱性质判
期刊
NA题是高考选择题中的一种常见题型,原理是由一种已知量来推测某一未知量。虽然原理简单,但是出题者在设置问题时,往往在一些细节问题上设置陷阱,稍不留意就会掉进出题人的陷阱,因为这类题型涉及的考点极为广泛,并且比较能考查学生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备受命题人的青睐,但却是考生失分较高的题目,现笔者将此类题目常见的陷阱模式进行总结,来揭开此类题目面纱,攻破这一高考难点。  一、陷阱汇总  陷阱5共价
期刊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Na 与H2O 的反应实验是初中高中碱金属一章节中的经典实验。在高中经典实验“金属钠与水的反应”中,教学演示实验往往是这样做的,从煤油中取出一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干净表面的煤油后,用小刀切取绿豆大小的一小块金属钠.切口呈现银白色的金属光泽,但光泽迅速消失、变暗,原因是钠与空气中的氧气迅速反应。将这小块钠投入注有水的表面皿或烧杯中,水中,钠浮于水面,剧烈反应,急速游动,并熔成一个
期刊
一、原始化学问题的涵义  原始问题,是指自然界及社会生活、生产中客观存在、能够反映科学概念、规律本质且未被加工的典型科学现象和事实。原始问题具有客观性、复杂性、已知条件的隐蔽性、思考问题的多向性以及解决问题的最佳性等特点。原始问题的解决过程可以分为三个连续的环节,首先是认识问题;然后是进一步分析原始问题,抽象为科学模型,又称为“科学建模”过程;最后是在建模的基础上,选择适用的解决方法,运用技能技巧
期刊
氮及其化合物是中学化学必修的重要物质, 在复习过程中强调基础的同时还应进行适当的延伸,及时发现和解决学习中存在的疑点,这对提高综合应变能力至关重要。  疑点一:氮元素是活泼的非金属元素,为什么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  解析从氮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氨很稳定,不易分解;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硝酸是强酸等方面进行判断,氮元素是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氮气分子中存在氮氮三键,很难被破坏,所以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  
期刊
所谓批判性思维,是对所观察到的事物真实性、精确性、性质与价值进行个人的判断。例如,洞察辩论中的假设或谬误,衡量竞争双方的证据,识破误导顾客的广告,考察文章或演讲中的前后逻辑性等,其组成主要包括批判精神和批判性思维技能两个方面。批判性思维是具有极强自主意识和科学精神的,是认识深化和创造的基础。批判性思维就是敢于批判前人,否定权威,善于从真理中找问题,从一般寻常中见不寻常。正因为有了牛顿对苹果落地常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