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是“手”的最佳操练场

来源 :中华家教·幼儿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fafaale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厨房的工作,全都要靠灵活的巧手。对孩子来说,每一件工作都是设计精良的游戏。幼儿时期正是孩子们发展“手眼协调”的关键期,既然他们看得手痒,不如分一点小小的工作给他们做吧!
  孩子刚开始进厨房绝不是对“烹饪”好奇,而全是为了“探险”。家里所有抽屉、柜子都被他们翻过了,每个抽屉有些什么早就不稀奇,稀奇的是那些永远不准翻的。而厨房的抽屉永远放着最吸引他们的物品:发出铿铿锵锵声响的餐具、一整包塑胶袋、一大包吸管、烹调用品、纸巾、橡皮筋……说真的,大人都爱逛卖场,这抽屉之于小小孩,不就是一个小型卖场吗?如果我是他们,真的也好想冲进来翻翻找找!
  小男孩真的也爱走进厨房!但绝不是真的爱上“烹饪”,而是爱上那些需要动“手”的工作。厨房的工作,从择菜、刨皮、洗菜、切菜,到下锅、盛饭、盛菜、舀汤……全都要靠灵活的巧手。对我家孩子来说,每一件工作都是设计最精良的游戏。真的,孩子沉浸在使用双手的成就感里,意想不到的安静、乖巧,即使在我看来极为简单无聊的动作,孩子也能一遍又一遍地重复,一点也不厌烦。他的脸上洋溢着愉悦的笑容,眼睛里露出满足的光芒。
  煮面的时候,我顺手将一些干面条放在塑胶盘子里,孩子们可能都曾经做过相同的“傻”事,把一条一条的干面条折断再折断,一直折到无法折断的小碎片才罢手。“妈妈,我做好了!”孩子折完一整盘的小面条,我也差不多煮好面了!哇!此时的孩子真的好可爱!
  “每一个儿童都有一种内在的冲动,指引他去做一些重要的动作。”未能依照内在潜能去做一些特定的动作,他便将失去习得某些特定能力的机会,而且孩子们上了幼儿园,爱做、会做的事情就更多了;剥豆荚、剥蛋壳、剥虾、削萝卜皮……这些工作几乎是抢着来做。这又让我想起蒙台梭利曾提出的理论,学习过程包含三部分:脑、感觉器官、运动器官(手),这三部分要互相配合,学习才得以发生,难怪孩子这么喜爱用“手”做事!
  孩子最爱做的主题都和“吃”有关。做比萨、意大利面、汉堡、薯条、巧克力、精致小西点、别致的蛋糕……每次做完,“小猪们”都垂涎欲滴,“如果真的可以吃该有多好!”因此,星期五的晚上,我们喜欢玩“手工饼干”。当孩子遇到“面团”,就会找到对黏土的熟悉感,此时,“面团”当然不只是面团,而是供孩子随性捏塑、发挥创意的“黏土”,是一种“可以吃的黏土”!当然比黏土更有趣、更吸引人!可以吃的黏土制造出多次惊喜,每个人都绞尽脑汁想要做出空前绝后的造型,只要有人做出让人跌破眼镜的造型,就会引发一阵阵惊呼!
其他文献
我是在一个亲子互动体验节目上看到林志颖父子的。林志颖对待孩子的方法体现了台湾教育的普遍观念:温柔式教育,轻声说、耐心说。林志颖认为跟孩子交流,就要用孩子的角度和方式。  温柔但坚持原则  林志颖宠爱孩子但不溺爱。从孩子小时候起,他就在孩子心里树立了一个原则:即使不情愿,也要遵守规则,但他又不是生硬地强迫孩子遵从,而是引导。  刚到互动节目现场,孩子们需要上交全部的玩具和零食。林志颖的儿子kimi有
期刊
与上述不文明行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个“绿色妈妈”的行为。9月的一天,在济南市趵突泉边,一个男孩喝完酸奶后,顺手把酸奶盒扔进了泉水中。孩子妈妈当即对孩子说:“多清澈的泉水呀,你把盒子丢进去是不是不对呀?”之后赶忙借来一把长柄雨伞,费尽周折把盒子捞了上来,放进孩子小推车后的小垃圾箱里。  有网友评论说,孩子妈妈的行为是社会公德的体现,称“绿色妈妈”打捞的不仅是酸奶盒子,更是每个人应有的公德意识。  孩
期刊
究竟是怎样的深仇大恨和心态扭曲,让身为继父的赵某如此丧心病狂、灭绝人性?透过长乐警方的案情介绍,人们不难看出,这是一起由再婚夫妻因矛盾纠纷而迁怒于孩子的报复性杀人案件。  从心理学的角度考量,“继父砍死继子”惨案实际上折射出两大心理效应,即“灰姑娘效应”和“踢猫效应”。两个效应事关男女再婚的幸福和父母情绪的调整。而维护家庭和谐,保护未成年子女,防止虐待残害儿童的悲剧发生,就必须转变现有思维惯性,力
期刊
事例1  周末我在家教儿子算术题。  “1+1等于几?”儿子很快答出来了:“2。”  “那2+2等于几?”儿子想了想说:“4。”  儿子挺聪明嘛!于是乘胜追击:“2+3等于几?”  儿子想了半天也没回答我,我有点急了,跟他说:“你有2颗糖,妈妈又给了你3颗,现在你有几颗糖?”  儿子还是茫然地看着我。我不得不皱起了眉头,忍不住把记数道具扔在桌子上,真想不通,这么简单的问题儿子怎么都不会。  分析:
期刊
那天早饭时,迟迟不见女儿出来。我走进她房间,原来女儿正抱着她的新宠艳小燕。艳小燕是女儿给一只乳白色的长毛布熊起的名字,入住我们家刚刚两天。看见我之后,女儿对我做了个很为难的表情:“妈妈,不是我不去吃饭,是艳小燕哭了,我怎么也哄不好。”  “哦,是这样。她饿不饿?”“不饿。”“渴了?”“我刚刚给她喝了水。”我用手背试了试艳小燕的额头,女儿没等我说话就抢先开了口:“妈妈,她也没病,是故意胡闹不让我吃饭
期刊
教育家蒙台梭利告诉我们:“成年人应该去努力理解儿童的需要,这样就可以给他们提供一个适应的生长环境。成人应该把理解和倾听孩子作为一种职责。”现在很多家长“以爱之名”,用物质绑架了孩子,不顾孩子内心的需要,也就无法满足孩子的心灵成长。  那么,孩子究竟需要什么呢?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有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对认识和理解的欲望、对美的需要和
期刊
冲冲家长:男孩大了,爸爸的陪伴要增加,我每晚给冲冲讲故事,猜谜语。小家伙倒是很喜欢玩猜谜的,有些谜语其实以前都告诉过他答案,他还是会问。有时我太累,就随便说个答案,他就洋洋得意地纠正我,告诉我答案。明天又来问同一个问题。这孩子是傻还是有强迫症啊?!  辰辰家长:我家辰辰特别活泼聪明,学什么都快,可是有一点让我们不明白—以前朋友送的一套《猫和老鼠》的碟片,每一张都看了好多遍了,可这孩子还是热情不减地
期刊
小班里的辰辰是个自理能力强、乐感好、喜欢表现、有好胜心的3岁女孩。刚入园时,她曾哭闹过一段时间,但很快融入集体,还当了领舞小明星。前几天早操时,她主动走到台前和老师一起领操。一周后,班里另一个特别喜欢跳舞的女孩小雅模仿辰辰,也主动走到台前展示自己,老师很高兴带着两个小助手一起领操。可第二天,辰辰来到幼儿园就大哭,家长和老师都鼓励辰辰,可就是没效果,她不愿意上台领操,也不肯在班级队伍里做操。这是怎么
期刊
经常给孩子掏耳屎有害处  孩子的外耳道还远没有发育成熟,而且外耳道由于大多呈扁平缝隙状,不容易操作,加上耳内皮肤很娇嫩,经常掏耳屎很容易造成一些不良后果:轻者损伤耳内皮肤而引起炎症,生疖长疮,严重的可能会把鼓膜捅破,导致孩子听力损伤。  临床医生还发现,经常掏耳屎,会使外耳道的皮肤因为经常受到刺激而形成外耳道乳头状瘤。虽然它是良性的,可以用手术的方法切除,但切除后容易复发,而多次复发后就有可能转化
期刊
孩子流鼻血的常见原因  鼻黏膜脆弱  幼儿的鼻黏膜较脆弱,在干燥的天气下,需要更多血液流经鼻腔以提高温度与湿度,因此容易造成鼻黏膜充血而导致出血。  外伤所致  孩子活动力旺盛,跑跳间容易碰撞或受重击,致使脆弱的鼻子出血。玩耍时将异物塞入鼻腔,也容易造成流鼻血。  手抠鼻子  患有过敏性鼻炎或罹患感冒的幼儿,会因为流鼻水、鼻塞而使鼻子发痒,用手指抠鼻孔,导致脆弱的鼻黏膜受伤、出血。  生活作息不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