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提升与发展教案编制教学技能的几点建议

来源 :体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mail_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教案编制的过程不够重视;教材根本没有分析透,走入了误区;教学重难点与学习内容离散,没有形成新的认识;教学法不能有效地解读文本,不能引导学生体验文本,是导致教案编制教学技能不能显著提高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教案编制;教学技能;提升发展;方法建议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3)10-0035-02
  体育教师一周写几个教案是经常事,总写就会熟。如果熟的过程是简单、机械、粘贴复制,那么教案编制就会缺少变化,没有创新,无形中将动态教案给僵化了。这是当前体育教师编制教案存在的一种客观现象。为什么有的体育教师,写了一辈子教案,到头来编制教案的教学技能水平仍然一般化。那么,怎样提升与发展教案编制教学技能呢?本文结合实践谈几点建议与大家交流。
  一、要有一种负责的态度
  教师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帮助者、促进者。这样的职能定位,履行好职责,负责的态度起重要作用。态度是什么?态度是在自我道德观与价值观基础上的行为倾向。负责是态度的一种行为表现,当教师教学行为表现出具有负责的态度时,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帮助者、促进者的职责也就履行好了。编制教案作为教师的一种教学行为,也应该兑现对学生负责,并且坚持经常化,这样会促进教案质量提高和教师教学技能的提升与发展。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体育与健康学习是2011年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的理念。落实这一理念,要重视学生的发展需要,要对学生发展需要什么有基本的了解。这样才能在教学设计、评价等各个环节组织开展有效的、满足学生学习需要的身体练习活动,进而保障学习能够较有兴趣地开展,继而维持学生体育学习的持久性,从而做到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中心。实现这样的过程,首先,要有高质量的课时教学文件作支撑。尽管课时教学文件在当前体育教学中不是教师开展教学的拐杖了,但是它的预设与导引作用,对于维持正常有序的教学还是不可替代的,是具有一定价值操作性的教学文件。而文件质量优略浸透着教师责任感,有责任感的教师,无论教学技能水平如何,往往教案写的认真。反之,则写的敷衍。认真是一种态度,一种精神。任何事情,什么样的问题,在认真面前都可以搞清楚,寻找到解决方法,教案质量提高也是如此。教案编制质量的提高是教学技能提升与发展的结果,而在编制教案过程中,认真负责的态度又会促进教师教学技能提升与发展。因此说,具有一种负责的态度,决定着师生的共同发展。
  二、要走出教材分析的误区
  教材是教学和教案编制的载体。编制教案要围绕教材来展开,设计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蓝图。教材分析主要用于帮助教师理解教材、认识教材的范围、对学生发展的基本作用、意义,教学的基本着眼点等。但是过去我们进行教材分析,不同程度步入了教材分析就是分析教材,复制粘贴教师用书话语的误区。教材分析不完全等同于分析教材,教材分析的教材是指相邻年级具有联系性的教材,分析教材的教材是指具体到某一水平段的教材。因此,教材分析要用联系、发展的思维去分析,这样才能在教材分析过程中,不仅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而且还要关注相邻年级的不同着眼点,这样才能将教材分析透彻,符合学生的学习实际。教材分析的核心是形成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匹配学生的学力。由于走入粘贴复制的误区,于是在教材分析结果中就缺失了个人的认识观点,最终没有找准匹配学生学力的着眼点。
  教材分析是提升与发展教案编制教学技能的有效途径,走出教材分析的误区,要明确一般教材分析历经的过程。即分析课标、建立教材知识与技能树、分析教材教与学建议、形成自己的理解、匹配学生的学力。分析课标就是明确课标对教材学习的目标与要求,做到心中有数。建立教材知识与技能树就是将与教材有关的知识与技能,按四个学习方面树状结构进行归类。分析教材教与学建议就是要认真学习、领会、分析教材编者对教材的处理意图。因为这些建议与提示是经验积淀,是实践做法,是理论指导下的实施方案。提法带有浓重的共性色彩,是我们分析教材必须学习搞清的地方,是我们理解教材,把握教材有益的参考。形成自己的理解是在分析课标,建运动知识与技能树,分析教材教与学建议的基础上进行的,目的就是通过学习、分析内化获得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对教材你怎样理解,一定要有自己的看法,形成自己的东西,这是教材分析需要把握的重点也是核心。而要形成自己的理解,教师要把前面教材分析的三步做实,只有把课标的要求搞清,编者的意图理解,才能使自己的经验内化成为成功的观点。匹配学生学力就是要用学生的思维、视角、能力去思考教材,去看待教材,去处理教材,就是要准确地根据学生不同时期的最近发展区去定位学习的程度。
  三、要重新认识教学的重难点
  根据学习内容的教学进程,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主要动作环节是教学重点。教学过程中,多数学生易犯错误或难以完成的动作环节是教学难点。确定教学重难点,并且表述出来是编制教案的要求。在运动技术学习过程中,无论学习完整、分解技术动作,总会有核心的和难以掌握的技术动作,这一核心的,难以掌握的技术环节,一般是教学要求重点掌握,和难以掌握的技术环节,这就是通常确定重难点的基本思路。体育与健康是一门课程,课程学习的内容由四个方面组成。如果仅从动作技术角度确定重难点,未免有些偏颇,忽视了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学习方面。所以,要重新认识教学重难点。如蹲踞式跳远,完整技术动作由助跑、起跳、腾空和落地组成。小学学习教学重点一般放在助跑与起跳结合和轻巧落地上。而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快速助跑与有力起跳结合和空中成蹲踞式是相对难以掌握的技术环节,一般被确定为教学难点。而水平一学习,将培养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作为重点,将培养学生跳远的兴趣作为难点,补充到上边的教学重难点中是利好选择。教学重点由学生掌握动作的程度和实际接受能力确定,教学难点因人而异,与学生的差异有关,有时与某个时期的教学重点类似,因此要抓主要矛盾,抓关键环节。难点确定不宜过多,一节课解决1-2个难点为宜。而将每一教材都能比较准确地说出重难点,特别是将切分后的教材也说的准确,要求教师要有扎实的专业技能和教学技能。提高教师专业技能和教学技能,仅凭在编制教案中提升与发展是不够的,还要做到,一要强化提高教师全面的专业技能。目前体育教师专业技能过于专业化了。教学应对自己专业项目还能基本应对,当面对中小学丰富教学内容时,特别是高中选项教学时,有部分教师显得全面性不够。一专多能型教师,是最适合中小学体育教学的。因此,在保持自己专业高水平同时,全面掌握提高各项运动技术,才是真正专业。而只有清楚地掌握了动作技术结构,才能从不同的技术结构中分辨出重点掌握和难以掌握的动作环节。这样,教师专业技能和教学技能也就随之提高了。二要在教学实践中积累。专业老教师把握教学重难点比新教师准确,这就是经验积淀。所以,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留心观察学生学习表现,不断发现、梳理、总结不同水平段哪些是属于重点应该掌握的,哪些是学习有相对难度的,这种在教学实践中感悟到的教学技能是最有价值的教学技能。三要在教师用书学习中提高。备课看教材和教师用书,不备课不看是常态,更有甚者备课也不看,一切仅凭感觉和经验。不同版本教师用书尽管重难点表述不同,但基本上出入不大,这些由专家和丰富教学经验教师总结出的教学重难点,具有极大学习价值,是一种难得的资源,要加强学习。把握运动技术教学重难点是重要的,把握学生学习心理与变化及情感更重要。因此,在编制教案过程中重新综合认识教学重难点,对于提高教师教学技能是有效途径。   四、教学法要真正实现解读与体验文本
  选择教学法在编制教案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学法决定师生教与学行为,影响教学效果。选择教学法要经过分析与筛选。而分析与筛选的过程正是教师教学技能提升与发展的过程。反复分析,千选万选,不能有效解读文本,不能引导学生体验文本等于白选。编制教案选择教学法不仅要考虑学会,还要考虑会学。如果解读文本更多指向的是学会,那么体验文本则更多指向的是学好,从而更快地实现由学会到会学转变。学会是基础,会学是发展。体育与健康教案规划学生学习路径,教学法起引领作用。因此,合理选择教学法,提高教学技能要做到,第一,要尊重文本不固化文本。体育与健康课程教材具有自己的特点,如篮球与足球、田径与体操、武术与舞蹈等。这些项目当走入中小学体育课堂,特点与形式发生了变化,如小学快速跑与游戏,篮球与游戏等。所以,解读与体验它的方法也要随之变化,这样才是合理的选择。如果将其固化,那么就会导致教学法僵化。第二,时时刻刻都要尊重学生。学生是发展中的主体,其学习的运动知识与技能、能力、情感都在发展变化中,如果不用发展的眼光,不尊重变化,那么选择的教学法有可能就会偏离学生实际的学力,就会伤及学生学习情感。第三要尊重教学理念。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是新课程的提倡,尊重理念就是在教案编制过程中要积极地落实理念,所以,有理有据,客观实际,与时俱进地选择能够带给教师教的动力,激发学生学习活力的教学法是应然选择。第四要尊重教学法。体育教学法有各自不同的使用价值,只要运用合理,就会发挥应有的作用。尊重教学法就是尊重教学法使用时机,根据教案设计的不同学习环境,不同学习环节恰当使用。选择时要优先考虑它的有效性和互动性。第五要尊重客观实际和教师自我。编制教案一般有两种用途,一种是教学用,一种是展示、比赛用。无论那一种用途,从客观条件出发,选择符合实际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法是保证教案具有可行性的前提。不要人为的选择那些过于理想化的教学法。尊重客观实际也是对教师自我的一种尊重,攀学模仿是讲条件的,可以尝试结合自己的教学特点变化着进行,不要一味追求,忘记自我。每位教师都有各自特点,将自己擅长的教学法不断丰富,做到极致就是特色,同样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这也是编制教案选择教学法应该考虑的因素。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李文江.谈怎样搞好体育教材分析[J].体育教学,2011(5).
  [3]赵国忠.教师最需要什么[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3.
其他文献
摘 要:自成为“一校一品”体育教学改革试点学校以来,北方工业大学附属学校积极开展体育教学改革尝试,依托平台、明確目标、整合资源,常态化体育教学及锻炼活动与全校性的大型活动有机结合,以体育运动为契机,撬动学生健康生活的齿轮,打通学校优势发展的通道,形成了卓有成效的学校体育发展特色。  关键词:一校一品;体育教学改革;体育活动;学生健康;学校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为积极推动阳光体育的开展,2011年9月,全国第二十四届“十城市”体育教学观摩研讨会在兰州举行。本刊记者利用“十城市”活动报道的兰州之行,借机走访了兰州市几所学校,旨在了解中国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情况。走访了解到,无论是以大课间为特色的城关区大砂坪小学、“在小场地里创造大智慧”的水车园小学和白银路小学,还是以武术特色见长的兰州五中,因教体结合而知名的兰州六中,垒球、田径传统校兰州七
摘 要:太平庄中心小学紧抓冬奥会举办机遇,顺势而为,整合教育资源,融合学校的德育、体育、智育、美育和劳动教育,打造适合本校及区域特点的“滑动四季”特色综合实践活动,进行“点”“线”“面”“体”的活动整体设计,努力形成浓厚的冰雪文化氛围,将滑冰实践升华到精神层面,实现滑冰五育并举的教育功能,让孩子收获一生的财富。  关键词:滑冰;轮滑;特色;综合实践活动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关键词:体育老师;数学;弯道跑;教学案例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7)06-0066-01  这次,我与数学老师有节综合实践课,接到任务,我陷入了思索。我要用实践证明:体育教师教数学不是笑话!于是,我与数学霍老师一起讨论,根据教学进度——圆的周长,我们选定了教学内容——弯道跑中的数学问题。  一、案例描述  准备活动过后,数学之旅开始了。 
摘 要:2015年3月,《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出版发行,本纲要用“内容标准与表现标准”的形式明确了各个水平段“教什么与教到什么程度”的问题。因此,在今后的单元教学计划中,要切合《指导纲要》的指导思想,围绕技术、体能、运用开展单元教学计划的制订;同时,也要避免单元教学计划制订时出现教学内容的“教材化”、动作技术的“肢解化”、计划实施的“唯一化”。  关键词:单元;教学计划;三要;三
游戏目标:(水平三)  能与同伴合作完成游戏,培养学生灵敏和协调能力。  游戏准备:画直径5米的圆。  游戏方法: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几队,学生连续报数,并记住自己的号码。裁判发令后各组成圆圈站立做好游戏准备,参赛组组长发令1、2、3后,组员共同持拍向上击球,并迅速向逆时针方向移动一格(即1号到10号位,2号到1号位),接住对方的球,若全组队员都接住了球,即完成一个回合。待组长发令后再进行第二回合
摘 要:本文以人教版七年级《体育与健康》中篮球教学内容作为实践研究,探寻合理的篮球“技 体”融合教学体系,便于体育教师们更好地进行篮球“技 体”融合教学设计,真正达到提高学生技能的同时发展其体能,为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和掌握一技之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篮球;“技 体”融合;教学体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19)12-002
摘 要:本文从“勤学博采,厚积薄发;退去浮华,返璞归真;破旧立新,勇于开拓”这三方面详细阐述了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如何做到“破而后立”。  关键词:体育教学质量;思维定式;破而后立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7)06-0008-02  “不破不立,破而后立”是秦末“巨鹿之战”中西楚霸王项羽为我们留下的战争经典,不墨守陈规敢于突破是其精髓。同时我们
(编者按)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顾拜旦认为:奥林匹克运动不应该只限于运动和体能活动,还应从思想和情操上培养青年。因此,顾拜旦坚持奥林匹克运动与教育艺术相结合。  罗格说:“没有人文精神和奥林匹克教育,就是一届平庸的奥运会”。北京向世界承诺要办一届高水平和有特色的奥运会,将为奥林匹克运动留下北京特色的教育遗产。2005年12月6日,北京启动了“北京市学校奥林匹克教育计划”,这个计划是以“新北京、新奥
我和占春老师是忘年交。1981年我调到《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社后才与他相交相识的,是他指引和帮助我走上了编辑与学者相结合之路。  记得我初到杂志社工作时,有点不知天高地厚,误以为编辑工作没有什么难的,不就是改改稿嘛。可当我真正进入状态之后,才如梦初醒,“学校体育”对我来说竟是一片完全陌生的天地。不说别的,就拿审稿来说,面对一篇稿子,既不知道在这方面别人都有哪些研究成果,发表过什么文章,基本观点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