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年四季有不同的景物,不同的景物表现出不同的形貌;人的感情跟随景物而变化,文章便是这些感情的抒发。可见情感是文章的活水源头,文章是情感的自然结晶。这也启示我们:情感是作文的基础,我们在作文教学中,要针对学生心理特点,着手于情,以情动人.使写作活动做到情动而文生。
1.告别漠视与遗忘,感受人伦亲情。
亲情是诸多情感的源泉。它也是人最本能、最朴实的情感。与我们的学生相处最多的是他们的亲人,如果连自己的亲人都没有认真地观察过;如果连自己的亲人都不在乎,那要他们关心别人,心中有他人,又从何谈起呢?随着西方文化的不断渗透,东方文化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年轻的一代把父母的一切付出看作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或是在写到有关亲情的作文时,在他们的作文中大体上就只有两种可选的材料:某次生病,雷雨交加,由父母背着去看病,父母却不小心滑倒,因而觉得父母的伟大;或是某个下雨天,父母为自己送伞,从而感到很幸福、很感动。其他能选择的比较典型具体、真实深刻地表现出父母对自己关心的事例寥寥无几。若是这样,那么我们的作文教学就成为一种骗人的事情,是失败的教学。因为学生只知道书本上的知识,而不能学以致用,不会用自己独特的眼光去观察、审视世界,去发现自己身边的真、善、美,从而也就不可能发现自己和亲人之间哪怕是一个肯定的眼神、一次善意的批评、一句安慰的话语,其实这些都是他们写作时的材料。若能以这些入文,只要用得恰当,也不时为优秀作文。我们要从生活中获取能使我们感动的人和事,这样才能把语文的外延扩展开来。而要获取这些生活中的感动关键是要有一颗善于被感动和容易被感动的心。其实语文学科具有浓重的人文气息,教材中也有许多充溢着浓浓亲情的文章,有的表达了父母对子女无私的关爱,如《父母的心》、《背影》;有的描写的是子女对父母的拳拳孝心,如《散步》、《我的母亲》等,这些课文都情真意切,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要竭力引导学生去挖掘教材中的闪光的东西,鼓励学生去发现文中能让自己感动的句子,并仔细分析它、品味它,尽量让文中的亲情唤起学生的真情,让学生的心理与作品发生共鸣,与教师的观点相应和。比如,我让学生针对日常生活中非常熟悉的情景展开角色互换.设置如下内容:若我是文中的父母,心理活动是怎样?使学生明白亲人的爱都是无私的.并且进一步引导学生明白只有不断充实自己,发展自我.方能让“父母因为你的存在而幸福”。以此激发情感共鸣,作文内容也在“情感天地”中得到拓展。
2.寄托人物,缩短文学形象与人心灵的距离。
首先,文学人物承载着艺术家的情感.文学作品大多具有美感物态化的特征。尤其是散文,具有较高的审美属性,作者的强烈情感通过语言引起读者共鸣从而获得精神愉悦。有人说,散文是情感树上的果实。然而,学生受时代阅历,特别是情感体验的限制,作品情感与学生情感上的参差现象是普遍存在的。
其次,时空造境,感悟和谐美。教学必须根据课文特点,不仅注重领会其语言,而且更应引导学生领悟作家那强烈的感情。指导学生借助丰富的想像跨越时空,虚实有无兼用得宜,阴阳动静刚柔相济,浓淡深浅远近相应……例如讲授<<记承天寺夜游>>时,我先从苏轼的生活经历入手,通过朗读课文,让学生置身与情境中思考:若你是苏轼,你怎么做?并展开讨论,让他们站在古人的立场上看待问题,缩短古人与今人的心灵隔阂,使人人有感而发,有感而写。
3.学科整合、体悟社会,创造无言感动。
在指导习作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用语言或借助电教手段,通过朗读、评论乐曲、看画面等把学生带到特定的意境中去感受,去联想,从而使学生入境生情,浮想联翩,继而有感而發。创造一种无言的感动。如何调动学生情感让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呢?
首先,要改变命题模式。由于作文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检测,那么单一的命题方式只会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甚至造成学生的反感情绪。在作文命题中必须尽量减少让学生面对抽象题目的机会。这就要求教师在命题时尽量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引导他们观察自己的家庭,观察大自然的变化,了解自己周围的事物。在初中作文训练中,强调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因而作文题目应当围绕学生生活中不断发生变化的、又利于学生观察的事物来出题,包括四季的变化、校园的特色、家庭的改观……这样学生容易进入状态。另外,强化学生关注社会生活的能力。例如:汶川地震、上海世博会、王家岭矿难……可以开展专门的“文学沙龙”让学生对热点问题各抒己见。将观察、综合、联系、反思体现在作文教学之中。长期坚持训练,可以自觉培养学生的创作欲望,养成学生观察生活,关注社会的习惯。如果作文课堂成为一个“家庭”,社会也就融化在这个家庭之中。
其次,是要做好文前情感调动。作文题目的亲切感并不能完全树立学生写作的信心;在作文之前还需要有积极的情感调动。这时更需要教师在情感上支持他们。面对“其实,我不想这样”作文题目时,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心理感受,提高心理刻画能力。要帮助学生选择好写作角度。在写作之前必须明确,不能简单再现一个过程,而必须认识到带来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心理的矛盾冲突。作文的角度就应当加深这一矛盾冲突,从而为外在言行铺垫。就像《最后一课》中主人 公韩麦尔 先生那样,由于祖国沦陷,承受着内心亡国奴的悲痛、矛盾,依然坚持上完最后一节法语课。所以,在作文中心理冲突也应当是外在表现变化的根本原因。文章要写出新意,也就要在这种冲突上下功夫。这样不仅可以解决学生当前的写作难题,又可以加深课文理解,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有一个完美的参照,并且在这一基础上进一步创新。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教师的情感投入是长期的,作文教学也是这样要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作文之前改变命题方式,作文过程中强调情感启发,是为了更大程度上与学生进行感情的交流达到知识传递的目的。让学生主动观察生活、关注社会从而热爱生活。这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退出了说教为主的角色,成为作文过程中的引导者,学生在观察和思考生活的过程中始终是占主导的。
成功的作文教学应具备积极的认知活动和愉悦的情感意志活动的双线结构,其中尤其离不开情感光辉的烛照,情感乃作文的生命。
1.告别漠视与遗忘,感受人伦亲情。
亲情是诸多情感的源泉。它也是人最本能、最朴实的情感。与我们的学生相处最多的是他们的亲人,如果连自己的亲人都没有认真地观察过;如果连自己的亲人都不在乎,那要他们关心别人,心中有他人,又从何谈起呢?随着西方文化的不断渗透,东方文化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年轻的一代把父母的一切付出看作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或是在写到有关亲情的作文时,在他们的作文中大体上就只有两种可选的材料:某次生病,雷雨交加,由父母背着去看病,父母却不小心滑倒,因而觉得父母的伟大;或是某个下雨天,父母为自己送伞,从而感到很幸福、很感动。其他能选择的比较典型具体、真实深刻地表现出父母对自己关心的事例寥寥无几。若是这样,那么我们的作文教学就成为一种骗人的事情,是失败的教学。因为学生只知道书本上的知识,而不能学以致用,不会用自己独特的眼光去观察、审视世界,去发现自己身边的真、善、美,从而也就不可能发现自己和亲人之间哪怕是一个肯定的眼神、一次善意的批评、一句安慰的话语,其实这些都是他们写作时的材料。若能以这些入文,只要用得恰当,也不时为优秀作文。我们要从生活中获取能使我们感动的人和事,这样才能把语文的外延扩展开来。而要获取这些生活中的感动关键是要有一颗善于被感动和容易被感动的心。其实语文学科具有浓重的人文气息,教材中也有许多充溢着浓浓亲情的文章,有的表达了父母对子女无私的关爱,如《父母的心》、《背影》;有的描写的是子女对父母的拳拳孝心,如《散步》、《我的母亲》等,这些课文都情真意切,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要竭力引导学生去挖掘教材中的闪光的东西,鼓励学生去发现文中能让自己感动的句子,并仔细分析它、品味它,尽量让文中的亲情唤起学生的真情,让学生的心理与作品发生共鸣,与教师的观点相应和。比如,我让学生针对日常生活中非常熟悉的情景展开角色互换.设置如下内容:若我是文中的父母,心理活动是怎样?使学生明白亲人的爱都是无私的.并且进一步引导学生明白只有不断充实自己,发展自我.方能让“父母因为你的存在而幸福”。以此激发情感共鸣,作文内容也在“情感天地”中得到拓展。
2.寄托人物,缩短文学形象与人心灵的距离。
首先,文学人物承载着艺术家的情感.文学作品大多具有美感物态化的特征。尤其是散文,具有较高的审美属性,作者的强烈情感通过语言引起读者共鸣从而获得精神愉悦。有人说,散文是情感树上的果实。然而,学生受时代阅历,特别是情感体验的限制,作品情感与学生情感上的参差现象是普遍存在的。
其次,时空造境,感悟和谐美。教学必须根据课文特点,不仅注重领会其语言,而且更应引导学生领悟作家那强烈的感情。指导学生借助丰富的想像跨越时空,虚实有无兼用得宜,阴阳动静刚柔相济,浓淡深浅远近相应……例如讲授<<记承天寺夜游>>时,我先从苏轼的生活经历入手,通过朗读课文,让学生置身与情境中思考:若你是苏轼,你怎么做?并展开讨论,让他们站在古人的立场上看待问题,缩短古人与今人的心灵隔阂,使人人有感而发,有感而写。
3.学科整合、体悟社会,创造无言感动。
在指导习作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用语言或借助电教手段,通过朗读、评论乐曲、看画面等把学生带到特定的意境中去感受,去联想,从而使学生入境生情,浮想联翩,继而有感而發。创造一种无言的感动。如何调动学生情感让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呢?
首先,要改变命题模式。由于作文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检测,那么单一的命题方式只会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甚至造成学生的反感情绪。在作文命题中必须尽量减少让学生面对抽象题目的机会。这就要求教师在命题时尽量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引导他们观察自己的家庭,观察大自然的变化,了解自己周围的事物。在初中作文训练中,强调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因而作文题目应当围绕学生生活中不断发生变化的、又利于学生观察的事物来出题,包括四季的变化、校园的特色、家庭的改观……这样学生容易进入状态。另外,强化学生关注社会生活的能力。例如:汶川地震、上海世博会、王家岭矿难……可以开展专门的“文学沙龙”让学生对热点问题各抒己见。将观察、综合、联系、反思体现在作文教学之中。长期坚持训练,可以自觉培养学生的创作欲望,养成学生观察生活,关注社会的习惯。如果作文课堂成为一个“家庭”,社会也就融化在这个家庭之中。
其次,是要做好文前情感调动。作文题目的亲切感并不能完全树立学生写作的信心;在作文之前还需要有积极的情感调动。这时更需要教师在情感上支持他们。面对“其实,我不想这样”作文题目时,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心理感受,提高心理刻画能力。要帮助学生选择好写作角度。在写作之前必须明确,不能简单再现一个过程,而必须认识到带来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心理的矛盾冲突。作文的角度就应当加深这一矛盾冲突,从而为外在言行铺垫。就像《最后一课》中主人 公韩麦尔 先生那样,由于祖国沦陷,承受着内心亡国奴的悲痛、矛盾,依然坚持上完最后一节法语课。所以,在作文中心理冲突也应当是外在表现变化的根本原因。文章要写出新意,也就要在这种冲突上下功夫。这样不仅可以解决学生当前的写作难题,又可以加深课文理解,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有一个完美的参照,并且在这一基础上进一步创新。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教师的情感投入是长期的,作文教学也是这样要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作文之前改变命题方式,作文过程中强调情感启发,是为了更大程度上与学生进行感情的交流达到知识传递的目的。让学生主动观察生活、关注社会从而热爱生活。这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退出了说教为主的角色,成为作文过程中的引导者,学生在观察和思考生活的过程中始终是占主导的。
成功的作文教学应具备积极的认知活动和愉悦的情感意志活动的双线结构,其中尤其离不开情感光辉的烛照,情感乃作文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