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chh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互联网日益普及和教育资源共享的背景下,利用微课进行翻转课堂教学为促进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提供了崭新的思路与可行之路。文章通过小学数学《圆的面积》一课,介绍了在微课的支持下实施翻转课堂过程中的具体做法,提出了更适合当前农村学校实施的翻转课堂A B模式。
  关键词:微课;翻转课堂;小学数学;翻转课堂A B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5)11-0058-02
  当前,随着微课和翻转课堂概念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对之不再陌生。但是,如何将微课运用于日常教学之中?翻转课堂在当前信息化仍处落后的广大农村学校是否具有可行性?如何利用微课实施翻转课堂的教学?二者结合的具体实施过程该如何开展?笔者对此进行了一些探索。
  微课与翻转课堂
  在实施翻转课堂的教学活动中,微课彰显了其在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魅力。如何在教学活动中实现微课与翻转课堂的结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观察发现、合作探究等能力,是实施翻转课堂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笔者以人教版六年级数学《圆的面积》一文为例,介绍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在微课的支持下实施翻转课堂。
  应用过程
  1.课前
  (1)教学分析
  《圆的面积》一节是在学生了解和掌握了圆的特征、学会计算圆的周长以及学习过直线围成的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将教学目标设定为:①了解圆的面积的含义,经历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圆面积计算公式。②能正确运用圆的面积公式计算圆的面积,能运用圆面积知识解决一些简单实际的问题。③在探究圆面积公式的活动中,体会“化曲为直”的思想,初步感受极限思想。其中,教学重点是探索并掌握圆的面积公式;教学难点是探索推导圆的面积公式,体会“化曲为直”的思想。
  (2)微课及学习任务单的设计分析
  微课就某一知识点来说是完整的,其关键是对知识点的解释是否具有新意和活力,能够变大为小,小中见大。就一节课来说,知识点一般不止一个,因此我们可以根据需要制作多个相对独立的微课。一个微课力求能说清、说透一个知识点。
  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利用微课自主学习新课并且反馈自主学习效果,在设计学习任务单时其内容原则应与所提供微课中涉及的知识点保持一致。就《圆的面积》一节,学习任务单设计如下页表。
  (3)微课制作
  微课的制作要迅速切入主题,围绕报告单中的知识点特别是重点、难点、疑点内容或教学环节展开简短、完整且带有趣味性,能引发学习者自学兴趣的教学活动。无论是讲授型还是操作演示型或探究型的微课内容,其过程都忌平铺直叙,要灵活使用多样化的提问策略,促使学生在看微课时进行思考。每一个知识点的结束要有简短的总结,概括要点,帮助学生梳理思路。对重、难、疑点的关键词,要善用字幕的形式加以补充,注意在适当位置设置暂定或者后续活动的提示,以便于学生在学习报告单的统一调度下学习微课。
  (4)学生观看微课,完成学习报告单
  对已经制作完善的微课,教师可以借助班级群共享、教学资源云、学校网站或教师博客等多种途径进行上传,以便学习者下载使用。教师根据学习者反馈的学习报告单,判断学习者对微课中相关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进而以学定教,进行二次备课。
  2.课中
  教师提前将已经收到的学习报告单进行打印、批改并分发给学生个人。
  (1)开门见山,直入主题
  师:今天我们所要探究的知识,想必同学们已经心中有数了(板书:圆的面积)。在学习圆的面积之前,我们先来回忆一下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如何推导出来的。
  (2)小组交流,明晰重点,排除疑点
  学生结合教师板书提示,各小组对圆转化为长方形的过程展开交流。其间,教师根据学习报告单反馈信息,在巡视时重点关注对知识点有疑惑的学生并进行辅导。
  (3)分层练习,达成目标,适度提高
  出示课本的例题及“做一做”中的相关练习并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师在巡视中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辅导。
  3.课后
  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内容与生活息息相关,在课后的练习中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类如“我为校园再设计”等实践活动,在巩固知识的同时,使其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反思中创新翻转课堂A B模式
  翻转课堂实施中,学生表现了极高的热情和自信,但也听得了一些不同的声音,如:“老师不教,让学生自学,是教师偷懒的表现。”“让学生利用网络学习,那不正是给孩子找到了上网玩游戏的借口。”家长们的声音正折射了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能否顺利实施与其在实施中能否取得实效的疑惑。毋庸置疑的是,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精简了课堂上教师的讲解时间,更多的学生获得了与同学、老师交流的机会。然而,在实施翻转课堂的过程中,特别是初期实验阶段,凸显的问题众多,如农村学校家用电脑及网络普及率低、农村留守儿童居多、学生课堂参与自主学习能力与动力不足,直接影响了翻转课堂在农村学校的实施。因此,笔者在实践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翻转课堂进行了创新,创造了A B模式,即将一节完整的课堂从时间上分为前后两部分,即A课堂和B课堂。在A课堂中,学生主要在学习任务单的提示下利用微课视频进行自主学习,并完成学习任务单的学习目标,在B课堂中,教师根据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结合学习任务单上所反馈的信息,进行答疑解惑,或集中讲解或“一对一”辅导。笔者通过实践证明,翻转课堂A B模式突破了翻转课堂实施中的诸多难点,在当前农村薄弱地区学校应用更具有可行性。
  参考文献:
  [1]赖艳.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4(4):40-42.
  [2]朴成植,赵真姬.关于微课与设计制作微课时的注意点[J].科技创新导报,2014(6):251.
  [3]韦宏方,陶爱华.翻转课堂A B模式在农村薄弱地区学校应用研究[J].中小学电教,2014(12上):6-8.
其他文献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持续推进,各种新技术有效融合到教师教育实践中,进一步拓展了教师专业化研究领域,推动了教师专业化的持续发展。在大数据时代,借助大数据技术能够对教育教学过程的结构化、非结构化等数据进行记录存取;通过学习分析和知识挖掘,能实现对教育教学状态的量化处理和有效预测,有力地推动教育的革命性变革,从而极大改善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学习分析方法共享了从数据到分析、从行动到学习的运动。在过去几年中,
微课选题分析  情态动词can是初中英语语法中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学生进入初中后首次接触的情态动词。学生在学习can时遇到了很多问题和困惑,因此,我在选题时充分考虑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在日常教学中,我发现很多学生对于英语语法学习很抗拒,觉得非常难以理解。《快速玩转情态动词can》微课的一个选题意图就是将枯燥的语法学习变得生动有趣。学生通过随时随地观看微课,激发且强化学习兴趣,有助于突破重难点,提
微课选题分析  本节微课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社精通版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6 I’m tall Lesson31-32中的知识点——反义词的应用。本节微课是基于我校“1 1”互帮学教课改模式下产生的。反义词big、small和long、short的教学用视频对比呈现,能够让学生更加感兴趣,也更加直观,容易理解。虽然本节微课是知识点的教学视频,而且时间有限,但教学目标、重难点、教法学法等结构清晰,符合教
摘 要:传统教学方式绝非一无是处。因此,在我们的教学中,不能因为传统教学方式作用的微小而抛弃,也不能因为多媒体的强大作用而认为无所不能、以至于出现多媒体泛滥的情况。应该整合传统教学方式和现代教学方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深化多媒体的认知作用,才能使教学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传统教学方式 现代教学方式 整合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
摘要:随着教育信息化的逐步推进,人工智能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作为前沿领域之一,人工智能对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首先从国家颁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两份文件出发,说明研究人工智能的重要性,接着解释人工智能的概念和关键要素,梳理教育人工智能的概念、主要技术和主要应用,最后总结尽管教育人工智能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界定且应用不够深入,但是研究者们已经开始在教育领域进行
摘要:高中物理翻转课堂与物理核心素养培养是一种正向实现的关系。本文以《反冲运动 火箭》的教学为例,通过“自主学习任务单 微视频”引导学生课前从事高质量自主学习,通过进阶作业和协作探究促进知识内化,提升物理核心素养。  关键词:翻转课堂;高中物理;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9)22-0064-03  教材与学情  本节内容是《动量》一章的最
摘要:本文分析了课程建设网站采集的日常教学数据的類型和特点,并针对这些数据,采用统计分析和Echarts技术,以可视化的形式展现了师生的日常教学情况,分析了其与教学效果的关联关系,进而,提出了基于回归的学生成绩绩点预测方法,综合考虑了学生平时学习各方面的表现,利用Python实现了线性回归来预测学生的绩点。作者以“程序设计方法学”课程为例,应用该方法以发现学生平时表现与教学效果的关系,从而为课程的
教学现场  随着《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标”)的颁布,有关计算思维的主题活动在全国各地中小学信息技术教研、研训活动中陆续开展起来。在可观的课型中,我们看到了一种有趣的现象:多数的课题都与程序设计内容相关,或是基于编程活动开展的机器人、人工智能主题课。凡此种种,让人产生一种错觉,即计算思维就是编程模块中特有的思维方式,只有在与程序编写相关的内容中,才能体现计算思维。
2014年11月,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公布了《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和《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实施办法》,规定从高中2014级学生起,选考科目实行“7选3”,其中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整合成技术学科。这一由“标配”到“自选”的新高考模式是划时代的创举,其理念是在共同学习的基础上,着力拓展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权利,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特色化的高中教育。在信息技术学科中,由于考试方式改为笔试
App Inventor的出现真正地帮助我们实现了“让手机用于教育”的想法。它把学生从消费者转变成为创造者,学生能够亲手为自己的手机创建个性化的应用,让蕴藏在心底的能量充分涌流。笔者所在学校从2014年起开设了“App Inventor中学生创意编程”信息技术拓展课程,深受学生的喜爱。App Inventor创意编程怎么教?在课程内容建设的同时,怎样教就显得非常重要。教师要营造良好的创造氛围,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