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串并联电路的识别与特点分析

来源 :考试·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_ru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电学综合题历来是初中物理学习中的难点,尤其是对于电路的串联、并联问题,如果学生的基础知识学得不够扎实,往往会感觉到很难。本人结合多年的初中物理教学经验,对串并联电路的识别与特点进行综合分析讨论,对于学生突破串并联电路问题障碍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分析电路 判断电路 画电路图 规律及方法
  
  想要正确解答关于串并联电路的问题,首先就要准确地判断电路的连接方法,准确辨别串联、并联,甚至是混联电路,才可以正确地应用地相关知识解答问题。其实只要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和规律,有条理、有规律地对已知电路进行拆分,串并联电路的判断就变得很简单了。以下方法是本人在多年的教学中总结的一点经验:
  (1)在分析电路时,我们从电源的正极开始,沿着电流的方向,一直到电源的负极。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只需要判断电路是否有分支,有分支的即为并联电路,没有分支的即为串联电路。(2)判断电路中的用电器有几个共同接点。我们知道逐个顺次连接的电路为串联电路,并列在电路两点间的电路是并联电路。那么,串联电路中的用电器就只有一个共同的接点,而并联电路的用电器就有两个,这一方法对实物连接的电路图尤为有效。(3)由于电路图画法的多样性,也造成学生不习惯而难以辨认。这时我们可以借助一支笔,依旧用(1)中的办法,将电流已经流过的部分画出来。这样,在我们从电源正极回到电源负极后,观察电路中的用电器是否都被笔画过。如果所有用电器都已经被笔画过了,那么就证明电路中的所有用电器都在同一回路中,此电路为串联电路;如果我们发现在一个回路过后电路中仍有未被画过的用电器,就证明电路中不只一个回路,此电路就为并联电路。(4)对于电路中的一些常用特殊元件,我们在此需要特殊说明:①开关,开关闭合时我们可以把它当做一段导线,断开时则可认为此段电路不存在;②电流表,因为我们知道电流表的电阻很小,所以可以把电流表视为导线;③电压表,因为我们知道电压表的电阻很大,所以可以把电压表视为断路。(5)还有一些题,题干中并没有给出电路图,需要学生自己判断电路是串联电路还是并联电路,这时,我们就要应用串并联电路的规律,电路中若电流处处相等,该电路为串联电路;若电压处处相等,该电路为并联电路。
  另外,我们也可以把复杂电路化成标准电路,这样对于串并联电路的判断同样可以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学生在初学时自行化简电路可能会遇到比较大的困难,这就需要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加强对于学生这一方面的训练,使学生们能够熟练的化简电路。以下是比较典型的例子,应用以上方法都可以进行判断,在这里就不一一多讲了。
  在准确判断电路的串并联之后,我们就要应用相关的知识与理论进行解题了,在这里,我同样对自己多年的经验进行了总结。在实际解题中,我们碰到的电路多为纯电阻电路,初中阶段不对非纯电阻电路进行计算,因此我们在此只讨论电阻在串并联电路中的规律。
  (1)串并联电路电压的特点(指R1、R2串联,串的越多,总电阻越大):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电路中各部分两端电压之和,即:U总=U1+U2。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等于电源电压。即:U总=U1=U2 。
  (2)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的计算规律(指R1、R2并联,并的越多,总电阻越小):串联电路电阻:①电流:I总=I1=I2 (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相等);②电压:U总=U1+U2 (总电压等于各处电压之和);③电阻:R总=R1+R2 (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如果为n个等值电阻串联,R总=nR;④分压作用:R1/R2=U1/U2 ,可用来计算串联电路中各电阻两端电压。⑤比例关系:I1∶I2=1∶1。并联电路电阻:①电流:I总=I1+I2 (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②电压:U总=U1=U2 (干路电压等于各支路电压);③电阻:1/R总=1/R1+1/R2;④分流作用:R1/R2=I2/I1 ,可用来计算并联电路中各个支流的电流大小;⑤比例关系:U1∶U2=1∶1。
  在有关串并联问题的实际应用中,还有许多其他的规律及办法,这里先讨论这么多,以供大家交流参考。
  总之,我们在串联和并联的教学中要不断地总结规律与方法,充分调动一切积极性,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课堂为主线,按照《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努力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更多的有创造性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黑龙江大庆市第十中学; 163413)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其他文献
【摘 要】近年来物理教师工作的定量中未考虑实验这项繁琐复杂的工作任务,消弱了实验这一环节,由此而引发了“做实验不如讲实验”,“讲实验不如背实验”的荒谬做法。  目前相当数量的教师不做或少做实验,放弃了运用实验的直观教学方法,这一现象严重妨碍了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实验 教学 兴趣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结构,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同时也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
期刊
【摘 要】演示实验是指为配合讲授或课堂讨论,由教师设计、示范的实验,实际的物理教学中适时、合理、正确地利用演示实验,能有效地强化学生的知能目标,进而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物理教学 演示实验 知能目标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是检验物理理论的标准。物理学离不开实验;物理教学同样离不开演示实验。演示实验是指为配合讲授或课堂讨论,由教师设计、示范的实验,是为物理教学
期刊
【摘 要】“生成”是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在教学的过程中,运用平等对话、文本留白、情境契机、拓展延伸等方法促“生成”,可以让学生的智慧得到尽情展现,使语文课呈现出真正的“语文味”,从而让课堂高效而灵动。  【关键词】生成 语文 高效    叶澜教授曾说过“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我认为,叶教授所说的 “意
期刊
【摘 要】运用绿色童谣为载体的安全教育形式,可以让他们在娱乐中自省,在娱乐中自律,在娱乐中提升。实现安全教育的三境界:让小学生们从被教育者,变为自省自律的教育者,再跃升为教育他人的教育者。   【关键词】安全 童谣 娱乐 自律    我国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有多大,看看下面这一组数据你就知道了。据教育部、公安部2007年对北京、天津、上海等10个省市的调查显示,全国每年约有1.6万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
期刊
【摘 要】探究式课堂教学是以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为主的教学,即指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解决疑难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本人结合化学教学实践,谈谈如何进行课堂探究教学。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 化学教学    一、实验教学中进行探究活动  
期刊
【摘 要】高三的工作不应再面面俱到,而应有所侧重,重点应放在“临界生”身上。所谓临界生就是指在某一阶段、某一个或两个学科薄弱但重点培养一下就很可能上去的学生。每名老师都要“承包”几名临界生,对他们管知识,管纪律,管时间,管心态,管生活,管方法,管协调。  【关键词】高三 临界生 自然人    进入高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成绩上已经进入专属于自己的“自由段”,也就是说即便不用再使太大的劲也能考入重本或
期刊
【摘 要】在我们的班主任工作中,每天都在与学生进行着交流与磨合,其中有欢乐、有烦恼、有误解、有迷茫、有失败、有成功、有幸福……但我们执著于这份工作,因为我们坚守着一份对教育的信念:通过我们智慧的教育去塑造学生完善的人格,让学生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关键词】掌声 背后 思考    在学校2008年“感动校园人物”颁奖暨迎新年晚会上,我班的英语课本剧《梁祝新传》以精彩的表演,赢得了全场的阵阵掌
期刊
【摘 要】写作是一种创造性的精神劳动,教师在语文写作教学中运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去启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开拓思维空间,无疑是解决作文这个老大难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通过教学实践,感染学生和创新引导这两方面值得关注。作文的创新需要创新思维,只有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不断地创新,才能提高写作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写作教学 感染学生 创新    写作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师头痛的一个问题,它往往
期刊
【摘 要】在五四新文化倡导中,周氏兄弟留学日本,共取日本文化思想源泉。观照这个紧邻中国的国家的文化特色,周氏兄弟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端和发展有着更为深远的历史影响。  周作人探诸中国的封建文学发现它的“非人性”,而从日本文化的学习当中他却找到一条健康向上的发展之路。有感于此,他积极倡导“人的文学”,鼓励不悖人情的文学。这样的倡仪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展相吻合,共同促进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中,加强青少年法律意识的培养具有客观必要性和现实意义。本文通过阐述学校应如何顺应时代需要来培养青少年的法律意识,使每一位青少年都成为新一代的守法公民,从而为我国的法制建设贡献力量。   【关键词】学校德育 青少年 法律意识 合法权益 社会环境    随着社会法治化进程的不断发展,法律意识已成为推进法治进程的观念先导。然而由于我国传统社会的影响,广大社会成员的法治观念淡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