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教学永远面对问题的不断出现,教学的价值之一在于解决问题,提高效益。“解决问题”是新课程的一大亮点。它一改传统教材的呈现方式,将应用教学渗透到其它各个层面和领域当中。一年级学生刚接触问题解决时,没有什么困难。而进入三四年级,很多老师在教学中遇到棘手的问题,产生困惑。文章直面这一现状进行了反思,并提出了一些对策,对数学课堂教学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小学数学 直面和解决问题 提升 课堂效益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236—1879(2017)16—0139—01
新课标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这要求教师以现代數学教育的眼光,来审视传统的数学教学,赋予新的内涵,从而建立新的教学观。新课程把问题解决作为四大目标之一,但不再设置专门章节,而是渗透到其它学习领域中:一改传统教材应用题的呈现模式,变呆板、枯燥和沉闷为生动,充满生命活力。生动的情景,生活化的语言描述源于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这一新颖、新奇的内容也紧紧地吸引了学生的眼球。一年级学生刚接触“问题解决”时,几乎所向披靡,没有任何困难,而进入三四年级,很多老师出现困惑:有老师提出,问题解决与计算教学相结合,一节课以计算为重点还是以问题解决为重点?还是两个都是重点?有的老师说:由于类型多,学生对于文字表述的应用题看不懂。还有的老师反映:“两步计算的问题学生找不着思路”,“综合列式学生困难大”,“班级里好的学生真好,差的学生真差,两极分化严重……”
面对问题,应该反思教学中的问题:一是计算与问题解决相穿插,由于知识点较多,让所有的学生都掌握确实较困难。很多学生计算都是很熟练,对于问题解决就更难以掌握。二是无论对例题还是习题,呈现或教学时较注重“景”,而忽视问题解决所必具备的技能。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小学生要完成两个转化。从纷乱的实际问题中获取有用信息,抽象成数学问题,这是第一个转化;分析其问的数量关系,用数学方法求解或近似解,并在实际中检验,这是第二个转化。新教材比较注重第一个转化,经常提供生活具体隋景,让学生选择,整理“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但在完成第二个转化时,常一带而过,十分单薄。这样,一旦遇到问题需要两步计算时学生就束手无策了。
如果传统的应用题教学采用的是“碎步”前进法,一点一滴细水长流,前后联系紧凑,那么新教材的“问题解决”则采用跳跃式的呈现方式,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较大展示空间,也为教学“度”的把握提高了难度,因此我们要细化教学,有意识培养学生应用思考能力。
分析教材,均衡问题解决与计算教学的比重。在教学问题解决与计算结合内容时,教师要分析教材,确定所教内容是以计算为重点还是以问题解决为重点。如果以计算为重点,那么无论是创设的情境还是提出的问题都要为计算服务,数量关系尽可能简单一些。如果安排问题解决的练习,那么也是为把所学计算方面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同理,如果以问题解决为重点,那么课堂就要围绕提出问题、理解问题、问题解决进行,其中要用到的计算不能成为问题解决的绊脚石。
突出数量关系,培养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分析数量关系,在原应用题教学时被特别强调,常发现有些数学能力强的学生,当他们读完一道题后,就立即能看到题目的骨架,这个骨架就是数量关系。如:某电影院楼下有411个座位,楼上比楼下少175个座位。人民电影院共有多少个座位?(楼上的座位+楼下的座位=总座位数)有些老师认为新课程的问题解决可以不讲数量关系,其实不然。许多常见的数量关系既是数学化的,又是生活化的,因为它本身就是从生活实际中提炼而成。我们只要走进商场,就要和“单价”打交道;至于“速度”及与它相关的词,诸如“高速公路”、“超音速”等,小学生也了解颇多。人们的生活、工作到处都需要数量关系,并用它认识事物、分析事物,用数量关系解决问题。比如各行业都有自己所需的计算公式(数量关系式)用于生产、生活、调查、统计等。即使是一场球赛,也要统计如投篮命中率等各种数据,一场歌手比赛的评分也有一定规则。另外,学习数学就要学习数学方法,分析生活中各种数学因素之间的联系,学会用数学语言总结生活中数学问题的规律,就要得出并掌握各种各样的数学公式、定律,以及包括数量关系在内的数学知识。这些数学知识以其简约、概括等特点,促进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试想,一个搞不清数量之间关系的学生,怎么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问题解决呢?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利用情境培养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并随着年级升高逐步提高要求,形成数学模型。
实事客观地为学生提供行之有效的解题方法。数学建模是一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需要具备一定的问题解决的策略,如列表整理、枚举、还原、假设、转化、猜想、实验、分类、对应等。虽然我们不能简单地以数量关系的分析代替学生丰富生动、个性不一的问题解决策略的展示。但是,我们不能全部抛弃传统应用题教学的精华。教学中,我国广大教师总结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解题方法,如引导学生操作或模拟,画示意图或线段图,列表或摘录条件,分析综合法、假设法、逆推法、转化法等,这些解题方法能使隐蔽关系明朗化,复杂问题简单化,帮助叙述,找到解题思路。
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必须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经过可行的教学方法,整合教学资源,从整体上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水平,使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知识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经验的总结),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健康的身体和愉快正常的心态全面的发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发展、永不停歇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相信每一位老师都会有所收获,有所困惑,有所思考,只要我们不断更的观念,不断实践和反思,那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面临再多的问题也都会迎刃而解,教学效益就一定会得到明显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 直面和解决问题 提升 课堂效益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236—1879(2017)16—0139—01
新课标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这要求教师以现代數学教育的眼光,来审视传统的数学教学,赋予新的内涵,从而建立新的教学观。新课程把问题解决作为四大目标之一,但不再设置专门章节,而是渗透到其它学习领域中:一改传统教材应用题的呈现模式,变呆板、枯燥和沉闷为生动,充满生命活力。生动的情景,生活化的语言描述源于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这一新颖、新奇的内容也紧紧地吸引了学生的眼球。一年级学生刚接触“问题解决”时,几乎所向披靡,没有任何困难,而进入三四年级,很多老师出现困惑:有老师提出,问题解决与计算教学相结合,一节课以计算为重点还是以问题解决为重点?还是两个都是重点?有的老师说:由于类型多,学生对于文字表述的应用题看不懂。还有的老师反映:“两步计算的问题学生找不着思路”,“综合列式学生困难大”,“班级里好的学生真好,差的学生真差,两极分化严重……”
面对问题,应该反思教学中的问题:一是计算与问题解决相穿插,由于知识点较多,让所有的学生都掌握确实较困难。很多学生计算都是很熟练,对于问题解决就更难以掌握。二是无论对例题还是习题,呈现或教学时较注重“景”,而忽视问题解决所必具备的技能。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小学生要完成两个转化。从纷乱的实际问题中获取有用信息,抽象成数学问题,这是第一个转化;分析其问的数量关系,用数学方法求解或近似解,并在实际中检验,这是第二个转化。新教材比较注重第一个转化,经常提供生活具体隋景,让学生选择,整理“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但在完成第二个转化时,常一带而过,十分单薄。这样,一旦遇到问题需要两步计算时学生就束手无策了。
如果传统的应用题教学采用的是“碎步”前进法,一点一滴细水长流,前后联系紧凑,那么新教材的“问题解决”则采用跳跃式的呈现方式,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较大展示空间,也为教学“度”的把握提高了难度,因此我们要细化教学,有意识培养学生应用思考能力。
分析教材,均衡问题解决与计算教学的比重。在教学问题解决与计算结合内容时,教师要分析教材,确定所教内容是以计算为重点还是以问题解决为重点。如果以计算为重点,那么无论是创设的情境还是提出的问题都要为计算服务,数量关系尽可能简单一些。如果安排问题解决的练习,那么也是为把所学计算方面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同理,如果以问题解决为重点,那么课堂就要围绕提出问题、理解问题、问题解决进行,其中要用到的计算不能成为问题解决的绊脚石。
突出数量关系,培养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分析数量关系,在原应用题教学时被特别强调,常发现有些数学能力强的学生,当他们读完一道题后,就立即能看到题目的骨架,这个骨架就是数量关系。如:某电影院楼下有411个座位,楼上比楼下少175个座位。人民电影院共有多少个座位?(楼上的座位+楼下的座位=总座位数)有些老师认为新课程的问题解决可以不讲数量关系,其实不然。许多常见的数量关系既是数学化的,又是生活化的,因为它本身就是从生活实际中提炼而成。我们只要走进商场,就要和“单价”打交道;至于“速度”及与它相关的词,诸如“高速公路”、“超音速”等,小学生也了解颇多。人们的生活、工作到处都需要数量关系,并用它认识事物、分析事物,用数量关系解决问题。比如各行业都有自己所需的计算公式(数量关系式)用于生产、生活、调查、统计等。即使是一场球赛,也要统计如投篮命中率等各种数据,一场歌手比赛的评分也有一定规则。另外,学习数学就要学习数学方法,分析生活中各种数学因素之间的联系,学会用数学语言总结生活中数学问题的规律,就要得出并掌握各种各样的数学公式、定律,以及包括数量关系在内的数学知识。这些数学知识以其简约、概括等特点,促进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试想,一个搞不清数量之间关系的学生,怎么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问题解决呢?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利用情境培养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并随着年级升高逐步提高要求,形成数学模型。
实事客观地为学生提供行之有效的解题方法。数学建模是一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需要具备一定的问题解决的策略,如列表整理、枚举、还原、假设、转化、猜想、实验、分类、对应等。虽然我们不能简单地以数量关系的分析代替学生丰富生动、个性不一的问题解决策略的展示。但是,我们不能全部抛弃传统应用题教学的精华。教学中,我国广大教师总结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解题方法,如引导学生操作或模拟,画示意图或线段图,列表或摘录条件,分析综合法、假设法、逆推法、转化法等,这些解题方法能使隐蔽关系明朗化,复杂问题简单化,帮助叙述,找到解题思路。
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必须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经过可行的教学方法,整合教学资源,从整体上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水平,使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知识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经验的总结),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健康的身体和愉快正常的心态全面的发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发展、永不停歇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相信每一位老师都会有所收获,有所困惑,有所思考,只要我们不断更的观念,不断实践和反思,那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面临再多的问题也都会迎刃而解,教学效益就一定会得到明显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