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河不洗英雄誉 天地能知先烈功

来源 :党史文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nbuxiaxin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西省黎城县源泉村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因村内玉皇殿香火旺盛,带动该村逐步兴盛起来。进入近代,不少外地人前来经商,形成了一条古商业街,两旁有客栈、酒家、当铺等,直到现在,还留下很多遗址。
  抗战时期,八路军在这里建立了源泉化学厂,在军事工业上取得了较大突破,为全民族抗战作出很大贡献,书写了军工发展史上的壮丽诗篇。
  支援对日反攻,在源泉村建成军用火药生产基地
  1944年6月,为了支援对日反攻,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八路军在黎城县源泉村建立化学厂,对外称“太行青年学校”。欧阳远任厂长,王化南任副厂长,张浩、白英等任技师。
  为何要在源泉村建立化学厂?原来,在黎城县黄崖洞镇白不峧化学厂成功研制无烟药后,依照现有的知识和操作技能,可以批量生产无烟药,但最大问题是水源不足。八路军军工部部长刘鼎得知后,立刻寻找可供量产的新厂址。
  源泉村顾名思义因处于泉水的发源地而得名。村内的泉水奔流不息,为无烟药生产提供了便利,加之交通方便,便于化学材料的大量运输,所以新的化学厂厂址就选在源泉村。
  化学厂建成之初,职工是从白不峧化学厂以及仙居化学厂抽调来的部分骨干。此外,八路军总部还挑选200多名战士以及干部保护化学厂的安全。该厂规模很大,大部分军工生产均在玉皇庙及其附属建筑内,工厂人员的住房由自己建造或借用当地老乡房屋。工人们根据原有的生产经验,很快制作出一些基本装置,包括2套生产硫酸、4套生产硝酸以及1套生产硝化棉的装置。
  源泉化学厂为批量生产无烟药,技术人员加强了对无烟药成型专用工具的设计与制造。生产无烟药的重要步骤是生产硝化棉,但因缺乏主要的生产机器,化学厂员工就利用当地现有的设备来代替,如用石磨代替打浆机,用普通大锅代替专业蒸锅,基本克服了技术难题,为无烟药的生产打下基础。
  村里老人郑福仓(86岁)回忆道:“化学厂搬来村里的时候,我只有十几岁,现在的广场在当时堆满了大缸,都是口对口放着,听他们说是为了制作硫酸和硝酸。村里有很多房间,都有不同用处,有的用来煮棉花,有的用来轧棉花,当时村里堆放着很多棉花。工厂缺人的时候,我们村里的一些人也会去帮忙,为抗战做贡献嘛。”在军民的共同努力下,无烟药的产量大幅度增加,年产3500公斤,可装枪弹175万发。
  烈性炸药的研发以及批量生产都是在源泉村完成的。首先是制造硝化甘油,化学厂工人将肥皂厂生产的甘油,滴入硝酸和硫酸的混合酸中,就可以生产出硝化甘油。硝化甘油是一种烈性炸药,灵敏度极高,稍微操作不慎就会导致大爆炸,因此对生产环境的要求很高。由于条件有限,工人们在每天气温最低时候,端着盛有混合酸的盆蹲在泉水旁边,按照比例加入甘油,利用泉水的温度控制盆内的温度。操作过程中,如果发现盆内冒烟(这是爆炸的前兆),就立即将盆沉入泉水中。工人们冒着巨大的风险进行生产,不顾个人安危,尽最大努力将军火生产出来送到前线!硝化甘油在这样简陋的环境中被研发出来,向生产烈性炸药前进了一大步。化学厂还研制出硝铵炸药、雷汞、单基、双基发射药,大大提高了烈性炸药的生产能力。八二迫击炮弹发射药年产量达到1500公斤,可装炮弹3万发。此外,化学厂还生产出了硫酸、硝酸、酒精、火硝等化学产品。
  两次大爆炸,11名兵工战士遇难
  源泉化学厂在1946年先后两次发生爆炸。由于大部分的生产均在玉皇殿及其附属建筑里,爆炸发生后,以玉皇殿为主体的古建筑群全部被炸毁,包括凉亭、拱桥、石雕等。失事地点就在玉皇殿下方的出水山洞里,尤其是第二次爆炸给源泉化学厂造成巨大损失,难以继续生产。
  据郑福仓介绍:“爆炸时候我正在警卫班,听到轰天巨响。一个小战士说下面肯定出事了,就往下冲。我当时还小,不知道害怕,也跟着跑下去了,看到下面已经炸的啥都没有了,泉水也断流了,直到第二天才恢复,但是水量也不如从前那么大了。”此次爆炸导致11人牺牲。老人还讲道:“纪念亭碑刻中有一块碑写着‘九位烈士光荣牺牲纪念碑’,那是因为刚爆炸时,只找到9位烈士的遗体,所以立碑时候就写成了这样。后来又在桥洞下找到其他2位,所以才是现在的11位烈士。”
  建烈士亭,铭记献身军工事业的11位烈士
  爆炸发生后,为纪念献身军工发展的烈士,根据朱德、彭德怀的指示,在原来玉皇殿的位置修建了烈士亭。基座长宽均为8米,坐北朝南,东西长5.2米,南北宽4米,是一座牌坊式纪念亭,顶部是木结构重檐攒尖顶小亭。正面的“烈士亭”3个大字是由原军工部部长刘鹏所题,其余各面有陈浩、冯义彬、朱英的题词,分别是“革命战士”“丰功伟绩”“人民之光”,正面有对联“江河不洗英雄誉,天地能知先烈功”。
  亭内还有碑刻,正中间存放着一个塔形碑,共有4面,書写着不同内容,分别是“九位烈士光荣牺牲纪念碑”“革命到底伟业流芳”“劳动人民之光”“壮士遇难鞠躬尽瘁”。据当地群众讲,当时为了给烈士们立碑,短时间内找不到合适的石料,就将被炸后的桥墩石改制成塔形碑,村民们将庙内爆炸后仅存的3块石碑捐献出其中两块,磨去原有文字,刻成《烈士纪念碑记》和《十一位烈士简历碑》。
  《烈士纪念碑记》碑首刻“正气常存”,碑刻内容为:
  一九四六年元月十日和同月廿日一旬之内,军工化学厂于源泉发生两次不测之祸,悲惨情况,目不忍睹,口不忍言。远近谈及莫不啧舌而变色,厂内回忆莫不警惕而益志。记先后遇难者有关丁旺等九同志。追溯九位烈士的生前事迹,有的是优秀共产党员,有的是劳动英雄,有的是工作能手,有的是学习模范,咸称军工生产战线上的坚强战士,每遇考核莫不位列前茅,为诸位同志仰慕焉。
  九位烈士都是对革命有深刻认识的青年,追随革命抗战数载。不畏牺牲,不惧艰苦。改造环境,克服困难。前方作战,几经肉搏,工作繁重,从未畏缩,兹遭不测,英勇牺牲,为革命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九位烈士同志们,你们怀念着革命未竟事业,有志未伸,我们同志,誓愿擦干眼泪,掩埋你们的骸体,继续你们未竟的革命事业,奋斗到最后胜利,坚持到完全成功。你们的流血用以垂永石,你们的英名可以流芳不朽矣。   十八集团军总部军工部化学厂全体敬立
  碑刻详细记录了源泉军工化学厂惨祸的具体场景和群众对烈士的哀悼,如诉如泣、催人泪下。
  《十一位烈士简历碑》碑首刻着“人民功臣”,碑刻内容主要是牺牲的11位英烈的生平简述,他们是关丁旺、田玉杰、王销则、司小元、王大丑、赵九明、韩启文、卢河水、阎兆瑞、马士全、李树起,这些烈士皆正值青春韶华,最小的18岁,最大的26岁。他们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远离父母和家乡,无畏艰险,在抗战时期就已参军或参加兵工生产,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提供了有力的军火保障。
  烈士亭内4个角落均有一块碑刻,其余两通碑的名字为《抗日战争死难乡亲纪念碑》,碑首刻“不忘国耻”,立碑时间是二〇〇二年七月二十二日。第四块碑刻,碑首刻有“革命英烈”,内容已模糊不清。
  走进烈士亭,庄严肃穆之感油然而生,这座受无数人敬仰的亭子屹立在石桥之上,周边可见军工化学厂遗迹,仿佛时刻在提醒着参观者,不要忘记那些为革命献身的军工战士们,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他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
  遗址保护水平待提高
  源泉村现有的玉皇殿是在爆炸后重建的,规模较从前略小,位于纪念亭后方。现在这组建筑左右两旁为后建的民房,正前方是广场和戏台。当年化学厂的痕迹已消失,但村里仍保留了一部分遗址,包括化学厂一些领导的故居、水磨房以及警衛班驻地。
  从笔者走访的情况来看,这些遗址经常年风雨侵蚀,都已残破,有的院墙、屋顶已经坍塌,院内杂草丛生,一些还有人在居住,有很多生活痕迹。化学厂领导人的故居已经挂牌,但还没有具体的修缮措施,处于待保护状态,警卫班和水磨房甚至还没有进行挂牌。建议相关部门加以重视,给予一定资金和技术上的支持。
  近年来,国家一直提倡革命文物的保护和利用,山西省也出台了《山西省红色文化遗址保护利用条例》。相关部门要充分利用政策优势,推动和促进山西省红色文化遗址的保护利用。这些革命文物见证了轰轰烈烈的革命岁月,是珍贵的革命遗产。一个民族唯有不忘记过去,才能更好地走向未来。源泉村地处太行山腹地,有发展旅游业的资源优势,山清水秀,再加上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在国家大力倡导的“革命文物+”的战略下,可以推出源泉村所特有的“革命文物+商业古城镇”线路,同太行其他红色旅游区域连片集中开发,带动革命老区的经济发展。
  (责编 王宇新)
其他文献
她是新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从第一届连任至第十三届的全国人大代表,也是共和国成长的见证人。她有着太多光鲜的头衔与荣誉,但始终淡泊名利,一直不忘生养她的故乡——山西省长治市平顺县西沟村。多年来,她永葆劳动者本色,身不离西沟,心不离群众,不辞劳苦、殚精竭虑,一心想着带领老百姓脱贫致富奔小康。她就是申纪兰。2016年,她获得由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颁发的全国脱贫攻坚奖奋进奖。  战天斗地,奋力改变家乡面貌 
期刊
在记忆的长河里,有无数难忘的回忆会在眼前浮现,有的如白驹过隙一闪即逝,有的却如定格的画面永久难忘。  2020年11月15日,我随福建古田干部学院学员一起来到位于闽西长汀、连城交界处,参观松毛岭战役纪念碑。  松毛岭,南北纵贯80多里,东西蜿蜒30余里,海拔近1000米。在松毛岭的一处开阔地上,矗立着中央苏区松毛岭战役纪念碑。碑体正面刻着中央军委原副主席、国防部原部长迟浩田上将题写的“中央苏区松毛
期刊
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山西是脱贫攻坚的重要战场。党的十八大以来,山西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两次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头
期刊
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黨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正是这个伟大革命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1999年,画家黄发榜创作了中国画《踏平坎坷成大道》(见封底,174×240cm)。画面中,神采奕奕的邓小平从一片工业建筑的背景中缓缓走来。作品借用电影蒙太奇的手法,将人物与港口、火箭、桥梁等背景交互重叠、相互衬
期刊
屡建奇功  曾有人说:“‘猛虎’团长楚大明打仗不要命那是出了名的,纵队的领导不怕他不勇敢,就怕他太勇敢。”楚大明自己也讲:“为穷人闹翻身,我楚大明永远是一个冲锋陷阵的战士!”但他的“勇猛”并不是盲动,不管哪次战斗,他总是深入前沿,仔细观察敌阵地的重点和结合部,发现破绽方果断下令。“靠前观察,抓住战机”成为楚大明的指挥风格。由此,多次战斗中他把战术发挥到极致,仗打得漂亮、胜得出奇。司令员陈赓曾赞道:
期刊
1935年10月19日,党中央和中央红军进驻吴起镇。10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吴起镇召开会议,宣告中央红军长征结束,决定把全国革命大本营放在陕北。自此,中共中央在陕北历经13个春秋。1937年1月13日,延安成为中共中央所在地。中共中央在陕北的13年,是革命力量大发展的13年,是突破重重困难、取得辉煌胜利的13年。中国共产党在小米加步枪决战决胜的过程中培育和形成了伟大的延安精神。其深刻内涵包括
期刊
五四运动的先锋  高君宇,原名高尚德,字锡三,是我党早期著名政治活动家、理论家,山西党团组织创始人。1896年10月,高君宇出生于山西省静乐县峰岭底村(今属娄烦县)。当时中华民族内忧外患,面临着被西方列强瓜分的严重危机。高君宇的父亲高配天是同盟会会员,他的言行深深地影响了幼小的高君宇,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不久,高君宇毅然决然和父兄一起剪掉象征忠于清王朝的辫子,以示同延续了几千年的封建传统彻底决
期刊
我的父亲武生光(1907—1940),字仲明,山西文水县徐家镇人,抗日战争时期曾化名文叔明。1938年参加革命工作,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文水县二区抗联主任。1940年被日军杀害,牺牲时年仅33岁。  被捕入狱,至死不当亡国奴  抗战时期,父亲身负重任,深入日军占领区开展情报工作,为党传递消息(这都是我们后来才知道的)。在一次执行任务时,遭汉奸、日军翻译跟踪告密,被平遥日本宪兵队抓捕入狱。  被
期刊
常芝青(1911—1985),山西交城人,青年时代就投身报界,一生从事新闻报刊出版工作,与笔墨为伴,1935年入党。1940年3月,他奉命参与创办中共晋西区党委主管的《抗战日报》(后改为《晋绥日报》),先后担任总编辑、社长,并兼任新华社晋绥总分社社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新华日报社社长、中共中央西南局宣传部副部长、《光明日报》总编辑、《大公报》总编辑兼财政经济出版社社长、《人民日报》副总编辑
期刊
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大会先是否决美国提出的恢复中国席位需要2/3多数通过的所谓重要议题提案,后来又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压倒性多数通过了由阿尔巴尼亚和阿尔及利亚等23国提出的关于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的提案。表决结果一出来,许多非洲国家代表都站起来热烈鼓掌。11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首次出席联合国大会。其受欢迎盛况前所未有。美国一家报纸评论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