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官员在江浙水灾中的智慧

来源 :中国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k1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自古天灾频仍,为应付灾荒、防止灾民流离失所,早在公元前的西周时代,便形成了一套系统性的赈灾制度,叫做“荒政”,由十二项政策构成:散利(发放救济物资);薄征(减免赋税);缓刑(暂缓刑罚);弛力(放宽力役);舍禁(开禁山泽资源);去几(停征关市之税);眚礼(减省吉礼);杀哀(减省凶礼);蕃乐(停止娱乐);多婚(鼓励婚育);索鬼神(向神灵祈祷);除盗贼。
  到了11至13世纪的宋王朝,由于恰好横跨了两个气候温暖期,中间还夹着一个寒冷期,气候变化频繁,导致自然灾害的出现也更加密集,两宋300余年,单就史有记录的水灾便有600多次,其中浙江一带发生了130多次,是水患最厉害的地方。宋朝的荒政也因此更加完备,中国第一部救荒专书《救荒活民书》便诞生在南宋。
  现代人遇到水灾什么的,可以在微博上呼救,但古人无法这么做。怎么办?政府便鼓励民众“诉灾”,并立法规定,地方官府若阻止民众“诉灾”,即“举劾之”。为防止地方官员隐瞒灾情,宋人还提出,对夸大灾情的地方官,朝廷可不予追究;对掩饰灾荒者,则坐其罪。
  灾情核实之后,政府就必须立即启动荒政。宋代的赈灾是一个系统工程,首先是第一时间的赈济,包括“赈给”,即向灾民无偿发放粮食及生活必需品,这主要针对赤贫、老幼疾病不能自存之人;“赈粜”,即启动粮食储备,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售给市民;“赈贷”,即免息或低息借粮、借钱给受灾民众,助其渡过难关、恢复生产;“军赈”,宋朝将赈灾与募兵制结合起来,每有灾荒发生,则派人招募流离失所的饥民入伍,“既悯其滨死,又防其为盗”。
  灾后生产与秩序的恢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第一时间的赈济之后,便进入荒政的第二阶段了,包括“倚阁”,即对受灾民众暂缓征税,今年的赋税暂停了,合并到明年;“免役”,即免去灾民的服役义务;“蠲免”,将灾民应征的赋税以及拖欠官府的贷款干脆免除了。宋朝的税率较高,但国家提供的社会救济也最为完备,有点“左翼国家”的色彩;宋朝也经常蠲免赋税,宋人说,“宋以仁立国,蠲租已责之事视前代尤为过之,而中兴后尤多,州郡所上水旱、盗贼、逃移、倚阁钱谷,则以诏旨径直蠲除,无岁无之,殆不胜书”;“宽禁捕”,对灾民因为饥饿、情急而做出的一些轻罪行为,比如盗抢食物、出于表达不满的过激举动等,给予宽免刑罚;“停作乐”,官方停止娱乐活动,如北宋皇佑元年春,宋仁宗“以河北水灾,罢上元张灯,停作乐”。灾荒严重时,皇帝还要下诏罪己,以示承担政治责任。
  这些赈灾政策组合,基本上都在传统荒政范围内。宋代比较有现代气息的赈灾模式,表现为市场逻辑的崛起,政府有意识地运用市场机制赈济灾民,这其中的佼佼者,当推北宋名臣范仲淹与赵抃。
  据沈括《梦溪笔谈》记载,皇祐二年(1050年),两浙路发生灾荒,“吴中大饥,殍殣枕路”,当时范仲淹为杭州知州,兼负责浙西一带的赈灾。范仲淹除了给饥民“发粟”之外,见“吴人喜竞渡,好为佛事”,便“纵民竞渡”,鼓励民间多办些赛龙舟活动,鼓励居民出游观看比赛。又叫来杭州的“诸佛寺主首”,告诉他们:“饥岁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之役。”诸寺主首觉得有道理,于是大兴土木,雇佣了许多工人。杭州政府也大举兴建“新敖仓吏舍,日役千夫”。以今天的眼光来看,范公的举措,恰好暗合了凯恩斯的理论,即通过扩大投资与鼓励消费来拉动经济,从而惠及民生。当时杭州的“贸易、饮食、工技、服力之人,仰食于公私者,日无虑数万人”,这无数人,都因为范仲淹施行的“凯恩斯经济刺激政策”,而不致失业、沦为流民。那一年,“两浙唯杭州晏然,民不流徙”。沈括赞扬说,此皆“先生之美泽也”。
  20年后的熙宁八年(1075年),两浙路又有灾荒。当时在越州(今绍兴)任太守的赵抃,则反其道而行之,让人贴出公告,宣布政府不抑粮价,有多余粮食之人尽管“增价粜之”,想卖多少价钱就卖多少价钱。如此一来,各地米商见有利可图,纷纷运米前往越州,很快越州的商品粮供应充足,米价也跌了下来。
  这则故事记录在明代冯梦龙编撰的《智囊全集》中。以今天的眼光来看,赵抃的高明之处,是他不迷信政府权力的“看得见的脚”(行政命令),而更相信市场这个“看不见的手”,正好暗合了亚当·斯密的经济自由主义。今天想来,不能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其他文献
若要评选一个“中国最具喜感的公民行动”奖,广东省政协常委孟浩与他的胡子大概有望问鼎。他以“蓄须明志”的方式倒逼广州市政府公开一份“内部资料”——39号文,最终以喜剧收场。  孟浩很好认。他身材高大,喜穿唐装布鞋,留着一头花白长发,头比一般人要大。他有很多威风凛凛的绰号,比如“最敢言的广东政协委员”、“较真的明星委员”、“孟大炮”等等,在公民社会气息浓厚的广州,他是意见领袖、媒体宠儿。  本刊记者见
期刊
别拿玉树不当高原。当地的海拔有4000多米,听上去不算很高,但接待人员还是反复提醒:要十分注意高原反应。我与数名初上高原的记者,怀着忐忑中有点小兴奋的心情,自西宁登机,飞抵这个震后重建的高原新城。  从飞机上走下,展现眼前的是一幅画满大山与白云的苍茫卷轴,灰绿的山间满缀黑色的小点,听人说,那是放牧的牦牛。环顾四周,只觉玉树机场洋气中带点藏文化特色,装修远比一般县级飞机场要好。据说,这机场也算造得及
期刊
地震后四年,我才第一次来到当年的灾区。  从成都进汶川路上要花四个小时,沿着波涛汹涌的岷江一直伴随着公路前行。和岭南地区温顺的河流不同,岷江自有一种大山里出来的狂野,我们看到河道落差不大,但江水却兀自狂放地奔腾着,两岸是陡峭的山,隐约还能看到一道道的泥石流痕迹。  我的心里带着一种忐忑和期待的心情:就要去到四年前灾难发生的地方,不知道还能看到什么痕迹,我该以什么姿态去和那里的人交流,有什么顾忌是必
期刊
未到玉树,先闻陈济沧其名。  中国扶贫基金会负责媒体事务的小姑娘说:“你们到玉树,一定要采访一下陈济沧。3年了,他一直待在玉树扶贫。”  陈济沧,湖南常德人,中扶贫基金会员工。他在结婚14天后即奔赴玉树参与灾后重建,其长期奋战在高原地区的义举,一直被他的同事引为美谈。提起陈济沧,青海扶贫局一名官员赞不绝口:“我认识他。地震那年,我跟他在山上住好几个月的板房,一起救灾扶贫,那小伙子干事实在。”一位藏
期刊
2009年5月6日,距离汶川大地震一周年纪念日还有6天,汶川县龙溪乡夕格羌寨的杨永顺全家,收拾好行李,就要和世代居住的羌寨、相守多年的祖屋告别了。半个月多前,政府已经做出最后的决定:将夕格村和隔山相望的直台村,迁往成都以西约一百公里的邛崃南宝山。  夕格距离汶川县城不远,四面高山阻挡,是全县唯一不通公路的寨子,也由此成为了全乡羌族文化保存最完整的地方。地震后,这里只剩废墟。乡里来的干部告诉村民:“
期刊
“鄂温克”,意为“住在大山林中的人们”。他们人口少而分散,现有人口30505人,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黑龙江省讷河县和内蒙古鄂温克旗及根河敖鲁古雅乡。 敖鲁古雅的鄂温克人是中国最后的游猎民族。在吃住行方面,鄂温克族形成了不同的风格。林区以兽肉为主,特色饮食是驯鹿奶茶。牧区则以羊肉和奶制品为主。比较古老的住所是“撮罗子”—一种帐篷,而驯鹿曾经是他们的唯一交通工具,被誉为“森林之舟”。  鄂温克族有自己的
期刊
注重实践研究的社科院学者于建嵘教授,近期因为机缘巧合,想要投身贵州某个少数民族乡村搞乡建。在名人效应下,除了乡政府,州政府与村委会都表示欢迎,还准备给于建嵘挂职个村主任助理,方便行事。可惜好景不长,这次合作意向很快就遇到障碍。  先是乡里打出禁止滥用土地的横幅,有意无意地针对于建嵘与村民签订的空闲村屋的出租意向。进而,原先说好的村主任助理的任命也在延迟。这自然都是借口,当地政府什么话也没说,似乎也
期刊
一副大黑框眼镜,一顶西部牛仔帽,这是社科院教授于建嵘下乡时的标准配置。貌不惊人的于教授所学庞杂,有友人评价:“他做得研究,写得小说,画得油画,炒得好菜,骂得娘,打得架。”  也许因为兴趣过于广泛,于建嵘总能弄出大动静,他发起“微博打拐”、接待北京老上访户、在“微博整风”中高喊“我就是大V和公知”……这位“60后”的教授似乎有花不完的精力,他充满激情地关心公共事务,并不时有惊人之举。  这个秋天,于
期刊
克里斯多弗·格莱特(Christopher Grete)是代尔夫特理工大学“风筝动力”专业研究成员之一,该研究主要致力于风筝发电项目的部署。他刚刚在非洲逛了一圈回来,在这次旅程中,他大力宣传在非洲农村地区使用风筝发电的好处,点燃人们的兴趣。这些地方通常与现代文明隔绝,享受不到国家电网的服务。  代尔夫特理工大学从1993年起就研究风筝发电,当时,荷兰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乌波·奥克斯建立了这个项目
期刊
至少近三年来,大陆社会领域发生了足够深刻的变化。虽然这些变化并未达到理想的那样,比如没有根本地扭转这个领域的主要势力,但个人主义在行动力上很有建树,从而使得权力的格局在缓慢变迁。这是一个未完成的情况,其趋势如何,成为一个有价值的谜语。  说到对这一社会状态的解释,政治学并不能提供让人信服的理论。面对如此斑驳的现实演进,政治学止步于一些早前的判断上。而在最为流行的威权主义解释话语下,对社会领域缺乏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