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课程背景下有效的英语课堂教学,应当以“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展示提升—拓展总结”为基本模式,教学目标多元,任务活动多样,自主式学习、探究式学习、合作式学习等方式有机融合,学生始终主动积极、生动活泼地参与教学,教学效果自然会与众不同。
关键词 英语课堂 教学模式建构 自主探究
新课程背景下有效的英语课堂究竟应该是什么样子?这是一个只要英语老师在一起就经常讨论的话题。要实现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通常都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教学设计的有效性、教学内容的有效性、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教学评价的有效性和教学反思的有效性。其中,有效的课堂教学设计和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无疑是有效教学的关键所在。下面就以科普版小学英语第八册Trees and plants为例,侧重谈一谈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和任务型活动的问题。
阅读材料Trees and plants通过植树节植树,使学生了解植物对人类和动物生存环境中的重要性,增强学生保护树木、保护自然的意识。为了在课堂上开展相关的听﹑说﹑读﹑写活动,在“愉快阅读”的氛围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技能,我确立如下的教学目标:(1)Read the test quickly then answer the question. When is Tree Planting Day? (2)Read the test carefully then find out the new words and phrases you don't know.以上教学目标中不仅包含了词汇、句型等基本知识,和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的要求,而且包含了创造性思维能力、英语学习兴趣及价值观念的培养等方面,层次分明,可行性强,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的新理念。为了充分体现既重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也重视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引导的思想,还需要注意教学的方法和策略。显然,要设计好并在教学中达成这些目标,教师首先得吃透新课程的精神。
仍然以“Trees and plants”的阅读教学为例。作为阅读,应该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体会阅读的乐趣,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主要目的。因此,教师可以按照“略读:寻找故事时间→泛读:寻找文章主旨并回答概括性问题→细读:找寻文章细节→品读:人物性格分析→开放性活动”这一基本框架组织,安排教学活动。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图片呈现、话题谈论、情景游戏等情境导入符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在本课Warming-up环节的Picture-talking之后,老师可以用多媒体呈现学生们在山上植树的场景,告诉学生植物对人类和动物生存环境中的重要性.通过这样的情境导入,学生带着好奇进入略读阶段,快速浏览课文,验证或修正自己的创作,兴趣盎然。所创设的情境要力求真实、有趣,课堂的氛围要民主、和谐。
2.提出问题,引发探究
新课程特别重视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强调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把问题看成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中的主线。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学用英语,教师可以把教学内容以问题的形式展现给自己的学生,灵活运用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问题,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挑战欲。经过一系列问题的双向交流,师生间的关系更加和谐,师生间存在的信息差更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和思考,更能充分体现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理念。问题要紧扣目标,尽可能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实现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开放性的有机统一,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3.独立思考,自主研习
正如精彩的歌唱表演不仅有重唱、合唱、小组唱,也有独唱,深度学习同样要求学生具有独立思考的习惯和独立思考的品质。合作探究式学习的方式不排斥自主式学习方式,相反,互相依赖、互为补充。
只有建立在每一位学生独立思考基础上的合作与交流,才有可能是真实的交流和有效的交流。因此,特别重要的是,课堂上各类问题的提出、各种任务的呈现必须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独立思考的空间,否则就是搞形式、走过场,要么是教师自问自答,要么是反应快的学生成功抢答,无形之中扼杀了大多数学生思考和表达的权利,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毫无收效。长此以往还会滋长学生依赖老师和同伴的惰性,后患无穷。
4.合作交流,共享智慧
话题讨论、采访、调查以及辩论、竞赛等丰富多彩的任务型活动可以给学生提供交流合作的机会和空间,这是学生知疑解疑、发展思维进行自主学习不可缺少的过程。在分组教学的过程中,小组组长发挥着教师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对本小组的有效管理,使每位学生都有各自的个体责任,又能实现必要的合作,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教学活动紧张有序,实现了课堂的快节奏和高效率。
5.展示提升,体验成功
展示提升阶段是课堂上最生动、最活跃的一个高潮,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展示提升,有学生之间的争论、有对知识的相互补充,使问题得到解决。作为合作探究的继续和延伸的展示提升,可以是口头展示、板演、角色扮演、英文海报制作、竞猜游戏等多种形式,活动中每个学生都有话可说、有事可做。
6.拓展总结,举一反三
在课堂教学的最后环节,教师应当适时、适当地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和总结,使解题思路更条理、方法更简单、认识更明确。通过拓展总结,使学生对某些问题形成规律性的认识,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迁移能力,进而能够由此及彼,触类旁通。这种模式较好地顺应了新课标所倡导的让学生体验参与的要求:“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
参考文獻: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关键词 英语课堂 教学模式建构 自主探究
新课程背景下有效的英语课堂究竟应该是什么样子?这是一个只要英语老师在一起就经常讨论的话题。要实现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通常都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教学设计的有效性、教学内容的有效性、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教学评价的有效性和教学反思的有效性。其中,有效的课堂教学设计和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无疑是有效教学的关键所在。下面就以科普版小学英语第八册Trees and plants为例,侧重谈一谈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和任务型活动的问题。
阅读材料Trees and plants通过植树节植树,使学生了解植物对人类和动物生存环境中的重要性,增强学生保护树木、保护自然的意识。为了在课堂上开展相关的听﹑说﹑读﹑写活动,在“愉快阅读”的氛围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技能,我确立如下的教学目标:(1)Read the test quickly then answer the question. When is Tree Planting Day? (2)Read the test carefully then find out the new words and phrases you don't know.以上教学目标中不仅包含了词汇、句型等基本知识,和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的要求,而且包含了创造性思维能力、英语学习兴趣及价值观念的培养等方面,层次分明,可行性强,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的新理念。为了充分体现既重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也重视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引导的思想,还需要注意教学的方法和策略。显然,要设计好并在教学中达成这些目标,教师首先得吃透新课程的精神。
仍然以“Trees and plants”的阅读教学为例。作为阅读,应该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体会阅读的乐趣,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主要目的。因此,教师可以按照“略读:寻找故事时间→泛读:寻找文章主旨并回答概括性问题→细读:找寻文章细节→品读:人物性格分析→开放性活动”这一基本框架组织,安排教学活动。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图片呈现、话题谈论、情景游戏等情境导入符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在本课Warming-up环节的Picture-talking之后,老师可以用多媒体呈现学生们在山上植树的场景,告诉学生植物对人类和动物生存环境中的重要性.通过这样的情境导入,学生带着好奇进入略读阶段,快速浏览课文,验证或修正自己的创作,兴趣盎然。所创设的情境要力求真实、有趣,课堂的氛围要民主、和谐。
2.提出问题,引发探究
新课程特别重视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强调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把问题看成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中的主线。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学用英语,教师可以把教学内容以问题的形式展现给自己的学生,灵活运用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问题,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挑战欲。经过一系列问题的双向交流,师生间的关系更加和谐,师生间存在的信息差更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和思考,更能充分体现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理念。问题要紧扣目标,尽可能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实现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开放性的有机统一,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3.独立思考,自主研习
正如精彩的歌唱表演不仅有重唱、合唱、小组唱,也有独唱,深度学习同样要求学生具有独立思考的习惯和独立思考的品质。合作探究式学习的方式不排斥自主式学习方式,相反,互相依赖、互为补充。
只有建立在每一位学生独立思考基础上的合作与交流,才有可能是真实的交流和有效的交流。因此,特别重要的是,课堂上各类问题的提出、各种任务的呈现必须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独立思考的空间,否则就是搞形式、走过场,要么是教师自问自答,要么是反应快的学生成功抢答,无形之中扼杀了大多数学生思考和表达的权利,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毫无收效。长此以往还会滋长学生依赖老师和同伴的惰性,后患无穷。
4.合作交流,共享智慧
话题讨论、采访、调查以及辩论、竞赛等丰富多彩的任务型活动可以给学生提供交流合作的机会和空间,这是学生知疑解疑、发展思维进行自主学习不可缺少的过程。在分组教学的过程中,小组组长发挥着教师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对本小组的有效管理,使每位学生都有各自的个体责任,又能实现必要的合作,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教学活动紧张有序,实现了课堂的快节奏和高效率。
5.展示提升,体验成功
展示提升阶段是课堂上最生动、最活跃的一个高潮,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展示提升,有学生之间的争论、有对知识的相互补充,使问题得到解决。作为合作探究的继续和延伸的展示提升,可以是口头展示、板演、角色扮演、英文海报制作、竞猜游戏等多种形式,活动中每个学生都有话可说、有事可做。
6.拓展总结,举一反三
在课堂教学的最后环节,教师应当适时、适当地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和总结,使解题思路更条理、方法更简单、认识更明确。通过拓展总结,使学生对某些问题形成规律性的认识,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迁移能力,进而能够由此及彼,触类旁通。这种模式较好地顺应了新课标所倡导的让学生体验参与的要求:“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
参考文獻: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