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教育》助我成长

来源 :广东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jixiong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弹指一挥间,转眼迎来了《广东教育》创刊60华诞。《广东教育》既是我的启蒙教师,又是我的知心朋友,可谓之助我成长的“良师益友”。杂志社总编辑王蕾通过多方了解,得知我的通讯地址后,挂号寄来一封“约稿信”,请我谈谈感言。这种浓郁的编辑情和深厚的关爱情,胜似一股暖流,涌进我的心田,令我感激不已,感慨万千,光荣感、成就感、幸福感融为一体,油然而生,顿焕生命的活力。我哪有什么理由去考虑自己是个80岁且身体虚弱的老年人,哪怕身边还有一个半瘫痪的老伴,一大堆护理工作落在我身上。我毅然承受这一寄望,把“约稿信”作为一项义不容辞的光荣和神圣的使命付诸践行。
  笔者出身于贫困家庭,父兄早逝,家中只剩下我和老母亲两口人。母亲昼夜辛勤,饲肉猪、养三鸟,最大限度地供应我在韩山师范学校读了三年书。此后我就步上教育工作岗位。原本的我,才疏学浅,后来为何能肩负沙溪镇中小学教学工作的重任,为何能当选为潮州市小学语文教研学会的副会长,为何能在省内外十多种报刊上发表一千三百多篇文章,并被多家报刊杂志聘为特约通讯员、特约记者呢?这除了自己的主观努力外,更重要的是从客观上有了《广东教育》这一“良师益友”的关心、帮助和教育的结果。
  俗话说:“打铁先要自身硬。”我自从步上讲台之后,懂得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要有一桶水”的哲理,开始与《广东教育》结识了,拜其为师,勤学苦钻,在教育战线上取得了优异成绩,屡次荣获县、市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立功受奖。后来,被调进沙溪镇教委办主管中小学教学工作的领导职务之后,更感责任的重大、《广东教育》的重要。祝刊为宝,以书为镜,孜孜不倦地去读、去钻,并养成“不动笔不读书”的习惯。每每品阅到刊上一些言简意赅、理在其中的有关教学教育的名言、格语、典句时,都一一把它们摘录下来,积财聚宝。同时还把刊物上有参考价值的名人佳作,剪辑成册,作为积累知识的资本,不断扩大自己的教育视野,更新教育观念,丰富教育理论,提高教研水平,使自己逐步从幼稚走向成熟,更好地带领全镇教师教改工作,开展专题教研活动。自1973年以来,我先后总结了《谈谈“课题”教学》《我们是怎样进行识字教学的》《如何指导低年级学生造句》《小学中年级词语教学体会》《结合讲读教学,加强写作指导》《如何指导学生写好“小作文”》等十四篇教学经验,刊登在《广东教育》杂志上。并经常深入学校、深入课堂、深入师生,及时了解全镇教育教学情况,发现一些离开方针和原则的问题时,也及时把情况写成书信寄给编辑部,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例如:有不少教师反映一些校长“只教人,不教书”“只管政治,管不了教学”“听了课提不出中肯意见”等情况后,向编辑部提出了“要重视中小学校长的培训提高”的建议。同时还根据各时期教育上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先后写出《赛出早勤的做法不宜提倡》《学校要加强无神论的教育》《要重视学校环境美化》等读者来信,都一一被刊登在《广东教育》上。“班主任园地”栏目,还发表了我撰写的《学生打架之后》《淘气的小孩服气了》《让失却母爱的孩子得到温暖》等教育文章,尽了自己微薄之力,为《广东教育》的创新添砖加瓦。1983年至1985年,我连续三年被评为《广东教育》优秀通讯员,出席表彰会。编辑部还编写了我当通讯员的优秀事迹刊登在《广东教育通讯》上,鼓舞着我,鞭策着我。激励着我一如既往,活到老、学到老、写到老,尽心尽责尽力为《广东教育》多写稿、写好稿,当个名副其实的通讯员。
  笔者能在党刊上发表的每一篇文章,都离不开编辑老师的启发、引导、修改、润色;我在工作岗位上能够取得点滴成绩,更离不开《广东教育》这一启蒙老师和知心朋友的厚爱与栽培。1989年4月,李学明、陈湘年两位社长还特地到我镇教委办访问、坐谈、合影,为我增光,给我力量,催我奋进。当我退休后,还念念不忘“娘家”的“母爱”,继续撰写了《莫把学生拒之门外》《教育要尊重生命》《为教师健康有奖叫好》《教师对自己的教案享有著作权》《老通讯员的一席话》等的体会文章,发表在《广东教育》的“教师心声”“读编频道”的栏目上。后来,由于老伴的半瘫痪,搬家离舍,忙于护理,才不得不搁笔了好几年。如今,“娘家”又找上门来了,让我继续投进“母爱”的怀抱,倍感亲切、温暖。回顾自己人生旅途上的点滴业绩,都是《广东教育》一步一个脚印地指引着我,助我成长。
  在《广东教育》创刊60周年之际,我道上一声:“谢谢!”并衷心祝愿《广东教育》在不断创新的征途上,龙腾虎跃,越办越好,办成全国最优秀的教育刊物。
其他文献
多年来,我与《广东教育》一直保持着密切而良好的关系。在此,就聊聊我与《广东教育》的关系,谨以此纪念《广东教育》创刊60周年。在华南师大任教以来,我已记不清向多少份报刊
谈教育,大抵是件“雅”事,好事者皆以此为据,创出一套自以为是的标准,使得芸芸众生对教育之事高山仰止,望而却步。综观建国以来的教育界,此类风气不可谓不盛。这些求“雅”之士,一谈到教育,动辄引经据典,从《学记》到《四书五经》,从现代到后现代,从这个理论到那个主义,弄得我等“俗人”对这类教育“雅文”往往看得一愣一愣,嘘唏不已。  《广东教育》,风雨60载,立足广东,放眼世界,另辟蹊径,将高高在上的教育,
漳村煤矿是潞安集团下属的一座集采矿、洗选、煤化工为一体的特大型矿井,全国首批现代化矿井、国家环保先进企业、部特级质量标准化矿井、行业特级高产高效矿井、 Zhangcun
目的:探讨多发伤患者创伤严重度CRAMS评分与钝性心脏损伤(blunt cardiac injury,BCI)分级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对232例多发伤患者进行创伤严重度CRAMS评分,同时按照Basil M.RuDus
喜闻《广东教育》创刊60周年,心情倍加振奋,为她所取得的成绩与产生的影响而深感自豪。《广东教育》的辉煌,展现了南粤教育改革的风采。它同时也为广大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无论是教育方针、动向,还是教研教改,均得以宣传与探讨,为建设教育强省建言献策,为建设“和谐广东、幸福广东”添砖加瓦。  我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师,曾经打过工,当过民办教师。幼年时,我患下“小儿麻痹症”,生活的艰苦与挫折并没有
我喜欢阅读。我粗浅地认为做教师,不论前期知识有多么丰富,不论有多少的教育经验,可是每一年,面对的学生都有可能不同,就算是同样的学生,他们的表现每一个阶段也会有所变化、有所不同。因此,教师要有敬业精神,也要有教育智慧,这种智慧还应该是生成着的,是一泉活水。所以,起初订阅《广东教育》,是出于工作需要,觉得对自己帮助很大,视野宽了,思想活了,点子多了。有了这份阅读,我与同事们有了更多的分享,常常在不经意
“与你同路的我就是幸运的,我幸福走过的,是你搀扶的,你是快乐的,我就是幸福的……”每当听到这优美的歌声,我不由地把目光投向你,我人生的良师益友——《广东教育》,心中便有无限的幸福。  刚接触《广东教育》时,我很年青,刚来到荒僻边远、信息闭塞的粤北山村做教师。我血气方刚,对教学无比热忱,然而资料欠缺,经验不足,使我有些力不从心。偶然,我看到了《广东教育》,如同沙漠独行的人看到了甘泉,如获至宝。多看了
秋天是迷人的收获季节,而2011年的仲秋格外迷人。一天,我收到了《广东教育》第九期,"专题文汇"栏目中的"话题:散合式语文教学法"让我非常激动!因为那里五篇文章一万多字,包含着我
《广东教育》创刊60年了,她忠诚地记录着广东教育60年的发展、改革和进步的历程。每一位《广东教育》的忠实读者都曾经从中深切地感受到南粤教育家们的教育思想和情怀——质朴而热诚;感受到国内教育家们生动的教育智慧和高贵的教育实践——华美而睿智。60年来,《广东教育》成为南粤教育工作者们交流改革发展与现代化教育理念的有力促进者,成为全国了解广东教育的重要窗口,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良师益友。  在我们的教育
开会,看似简单,但我们经常发现,很多组织总是不停地开会,却达不成任何结果。员工一听开会就烦。由此可见,人们对如何有效地组织会议所知甚少。 《会议管理》一书指出,要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