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在尧化门

来源 :青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jing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80年代初,我们全家托父亲之福作为随军家属从苏北乡村迁居南京。对此,全村人无不充满艳羡。
  当年举家搬迁的情景,至今我仍记忆犹新:在左邻右舍的帮助下打点好行李,父母一步三回头。打量着我们的老屋和土墙围成的小院,他们脸上依依不舍的神情,是一种幸福的伤感。
  “我们就要去南京了,那里将会有我们的新家。”我和两个妹妹高兴地欢呼雀跃,兴奋地叽叽喳喳。
  对南京之行的美好憧憬,完全冲淡我离别故土的伤感,取而代之的是抑制不住的兴奋、喜悦。我恨不得长出翅膀,立即飞到南京。
  可彼时未曾想到,那时的尧化门,并非我想象中的举目都是高楼大厦的繁华都市。
  熟悉尧化门历史的人都知道,当年这里仅有中建八局、中石化二公司、南京烷基苯厂与尧辰果场等几家国有企业。单位被葛家边、吴家边等诸乡村环绕。说白了,这里只不过是南京东郊的一个“城乡结合部”,乃城市偏远的一隅小镇而已。
  小镇周围乡村遍布,羊肠小路随处可见。就连镇上主要街道也都是坑洼不平的,机动车辆行驶至此地难免会引起剧烈颠簸与摇晃,尤其是每逢雨天更令人头痛,来往车辆飞溅的泥水,让行人唯恐避之不及,故而尧化门历来又素有“摇晃门”之戏称。特别是这里远离市区交通不便,可以说和故乡的小镇没有多大的差别。
  时间总在改变着一切。许多年后的今天,由于城市规划与建设的需要,政府大力投资,大量征收土地对尧化门周边环境进行拆迁改造。于是,原来的葛家边、吴家边等农村统统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片片高楼林立——一个个漂亮整洁的生活小区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學校、医院、银行、超市、购物中心、公交车站……生活配套设施日益齐全而完善。原来的1号路老街早已被“淘汰”,重点打造的2号尧佳路新街崛起——成为尧化门最繁华的商业和娱乐中心。一到晚上,灯火辉煌,人声鼎沸。总之,一个崭新的都市化尧化门再也难觅以往陈旧的乡村痕迹了。
  时光荏苒,我们全家迁居南京已经有30多载了。这些年来每当老家来人,作为东道主,我们全家总会充当向导,以南京主人身份陪家乡的亲朋好友逛古色古香的夫子庙,游美丽的玄武湖,登庄严的中山陵,观雄伟壮观的长江大桥和二桥,乘观光地铁浏览金陵全城新貌……乡亲们总会对南京的美丽和繁华发出由衷的赞叹,生活于南京的我们也为此倍感自豪。
  说来,我在小镇读书、成长、工作、恋爱、结婚、生子……从懵懂的少年郎到如今年逾不惑的中年汉,我的人生诸多大事,都是在这里完成的。无论是我已然的人生过去式,现在的中年进行时,抑或是未知的将来时——无疑这里,已成为深深扎根此处的我与父辈的终老之地。
  只是,原先安静的东郊小镇,随着日益的繁华而变得喧嚣起来。我知道,这是小镇发展的必然结果。面对日渐丰富、不断更新的小镇生活,欣慰之中总有点说不出的怅然与失落。我竟像个老人一样,越发对从前产生怀旧之情,留恋往昔郊外静谧的田园风光。在社会日益高速发展,乡镇城市化进程中,能否留得住乡愁的问题面前,有时人是多么的矛盾纠结啊。
  现在,我们家祖孙三代都生活在尧化门,过着安居乐业的日子。儿子上高中了,小家伙生于斯,长于斯,以后也必将在这块土地上成长。相对于我和父母这样的“舶来品”,也许他这一代才算得上真正意义的南京人。但毫无疑问的是,南京作为我们的第二故乡——命中注定将是我和父辈的终老之地。
  我爱南京。我爱尧化门。
其他文献
八卦洲街道最早的时候,只有少数农民从事一些“非法”初级的商贩活动。那时的商贩,民间称之为“货郎”。货郎挑个装有小商品的担子,从东家门口走过,向西家后屋吆喝。小商品也无外乎是针线、鱼钩、糖块等物品。在最初的印象里,货郎的吆喝是乡村特有的一个景象,货郎的身后总跟着一些孩子。孩子们追逐货郎,把眼睛盯在那些糖块上,指望着担子里的糖块会不经意中落到地面。我也曾经是货郎屁股后面小队伍中的一名“战士”。  货郎
期刊
五百多年的龙潭古镇  心中装着太多的故事  一张嘴  就是一段传奇  古镇像一瓶原装的茅台酒  愈久愈醇,愈久愈香  歷经数百年的古镇  多么期盼有位能人  像当年巴拿马世界名酒博览会一样  打碎酒瓶  香飘四溢  倾倒四座  一鸣惊人  古镇像一位书法家  手执扬起大漠尘土的狼毫  把流水和山歌放在砚墨里发酵  面对铺好的宣纸  泼墨挥毫  113  写着“江畔人家”的小楷  写着“龙潭港”的大
期刊
天色将晚,李海军想去酒店住。但他心中犹豫,不如今晚就回镇上。可回去住哪里?老宅多年无人居住,恐已成废墟。他有些不由自主,好像有一种强大磁力,将他的身体往那片废墟吸引过去。车到半路,天空几乎全暗下来。车灯在乡村公路上照出去不到十米。四周均是黑魆魆的树木、山岭,以及零星几处亮着昏暗灯光的房屋。他感到轻微不安。事已至此,非回去一趟不行。  汽车颠簸近一小时。到达镇上,已是夜幕沉沉。坐在车上的几人,鬼魅般
期刊
我年轻时就爱做文学梦。在1995年前后,我试着给《金陵晚报》“南京万家”栏目投稿,未曾想刊用了七八篇,这极大地激发了我的积极性。后来又陆陆续续在全国各类报刊杂志发表了几十篇文章,并参加了区作协。那些刊发的文章比较杂,有论文,有经验介绍,有典故,也有趣闻轶事。而且由于工作忙,时常写写停停。但我文学爱好从未改变,我写书出书的梦想也从未泯灭。  好不容易盼到2015年退休。正准备厚积薄发,大展拳脚,充实
期刊
编者的话  中国的语文,显然不仅存于我们已知、可见的印刷品和出版物上。不说街谈巷议、村言俚语,遍布于网络中的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已然成为当代中国最大的阅读内容,构建了当下最具有群众基础和影响力的“语文现象”(广义的)。这,只是一个事实。作为传统媒体,接受这一事实我以为既不羞耻,也很必要。与“数字语文”获得互动,对传统媒体而言,应是一个不无裨益的交流方式。所谓共享,自是应有之义。不过,囿于刊物形式
期刊
小区附近新开了一家“老百姓大食堂”,从选址到装修,从广告宣传到正式营业,前后用時仅两个月,其速度之快、效率之高,足见中国建造与中国制造的厉害。  走进食堂,有一整面墙壁,饰以丙烯彩绘,大意是讲文明就餐,推进光盘行动。画风朴实,内容实在。再看店堂布局、菜肴制作,商家的用心谋划可见一斑。点餐者入门,先取托盘,排队沿着摆满餐碟的橱窗口依次前进。橱窗内不锈钢托盘里大荤、小荤、素菜、汤羹、糕点,按照价格高低
期刊
“儿子,开车时有人打你手机,你怎么办?”回到老家,还未落座,父亲就关切地问。  我一怔,心想:那还不简单!使用蓝牙呗!  我还未说话,父亲拿着“华为”手机,指着屏幕上的“百度”:“你看,蓝牙,不仅功能齐全,设备先进,而且开车时可以直接戴耳套接,可以不拿手机,这样行车更安全,不容易出车祸。”  看着父亲郑重其事的模样,我忍俊不禁:“老爸,您放心吧。我早就使用了。”  “那就好,你妈叫我一定要提醒你。
期刊
公元前333年,战国时代的楚国于石头山筑金陵邑,从而开创了南京城区设置行政管理机构的先河。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改应天为南京,南京之名便始于此。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从此名号不改,也结束了历史上南京先后出现过的70多个各具特色的名号。  北有北京,南有南京,伟大的先人为我们这座城市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六朝古都、十朝都会的文化符号。作为南京人,我们常常留恋于长江大桥的磅礴气势之中
期刊
江浦以林散之的名气来创建求雨山文化创意产业园,这是情理之中的事,而位于江浦城南一條倚河打造的街道被命名为“林公堤”,这恐怕连林公本人也未曾想到。  林公堤是一条现代的民国风情街,也是我每晚散步的必经之地。漫步在黄昏下的林公堤,会觉得舒缓轻柔的音乐像是从花间草丛里流淌出来的,格外养神。眼睛一样的地灯,卫兵似的路灯、壁灯简直就是一朵朵暗香浮动的玉兰花苞,装饰灯藏在花墙间闪着幽光犹如盛放的蓝色妖姬,多维
期刊
初访桦墅  记不得在哪里看到过一句话:中国乡村生活方式是世界最美的风景线。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陶渊明所描写的乡村风景,是世代读书人的心灵家园。尽管时光流逝千年,这种恋乡情怀却一直潜藏在人们的心底。古朴的村落、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淳朴的乡俗……田园牧歌式的生活,俨然是如今忙碌喧嚣的现代都市中人们对安宁平和生活的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