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和核心素养是新课标提出的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的重要内容,结合核心素养和整本书阅读实现教学任务也是语文教师在探索思考的问题。目前高中语文核心素养包含语言、文化、思维、审美等四个大的方面,高中语文统编版新教材里的两个整本书阅读单元就是要求阅读《乡土中国》和《红楼梦》两本著作。本文即以这两本著作为例,浅论在整本书阅读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具体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语文;核心素养;整本书阅读
分类号:G633.3
引言:
整本书阅读是指反复阅读、细读、精读一本书,它不同于以往浅层次的、碎片式的阅读,是能磨练学生性子、开拓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思维的深度阅读。借助于整本书阅读的方式,学生可以在阅读品味中提升语言水平;在总结归纳作品中发展思维能力;在文字研读理解中强化审美鉴赏能力;在体会情感价值中传承传统优秀文化。
1.整体阅读,提升学生语言水平
高中语文核心素养中语言的建构与运用能力是提高学生语文阅读水准最为重要的能力之一。借助于整本书阅读,在整体阅读过程中学生了解文章作者、写作背景,理解梗概、标题,把握人物关系、文章内容整体脉络、作品思想等,才能对书籍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进而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知识水平。
《红楼梦》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其内容中包含宗教习俗、家居、饮食、服饰、建筑等古代文化知识点,开展《红楼梦》的整本书阅读,首先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从目录、作品梗概中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如学生从目录“贾夫人仙逝扬州城”能大致了解这是故事的起点,再从目录中认识人物,如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主要人物。
《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也是如此,学生先认识标题作者、写作背景、语言风格、文章主旨等,再从“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家族”等目录中提炼关键词,即乡土、社会、道德、家族、宗教、权利等等[1]。
学生理清逻辑关系后,即可开展正式的整本书阅读。阅读以“浏览、略读、精读”展开。在整本书阅读过程中分析两本书的语言风格、人物形象、情节内容,并一边阅读一边拿笔批注、摘录,完成导学案和自身阅读的思维导图、专题演练。此阶段学生的语言水平得到有效建构和运用。
2.总结归纳,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学生在第一阶段整体阅读后,需要完成思维导图,做一个阅读文本的总结归纳。总结归纳中需要学生不断提问、反思分析、解决问题,在提问和解决问题中整合知识、梳理文章的脉络、理清阅读思路,以此发展学生的阅读思维。
如《乡土中国》中,学生阅读完《差序格局》会忍不住思考第一段中的“中国乡下佬最大的毛病是‘私’,何谓私?”学生提问并质疑,认为“私”是人的本性,并不能以城里人和乡下佬代替。但是学生一边阅读一边质疑后才理解文章中的“私”指的是乡下“群己、人我界线”。学生了解《差序格局》中的主要内容后,即可总结归纳该篇,以“私”为思维导图的关键词,延伸至“权利与义务”,延伸至“群己、人我”,最后延伸至“己、家、国、天下”,这即是该段落中的主要内容。
如《红楼梦》中的贾家大观园也是如此,里面住着姑表、姨表,各种沾亲带故的都能住进来。等到后期贾家倒了,这些人也都散了。这即和《乡土中国》中的差序格局相同,这种“私”即是人与家庭、社会、国家之间的联系。
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每阅读完一篇,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做一个小小的总结归纳。总结归纳主要以质疑为点,如质疑《红楼梦》中的贾府为什么会倒,为什么需要建大观园等等。以质疑为点展开内容的延伸,以此强化学生对阅读文章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3.文字情感研读理解中培養学生审美、文化素养
书是情感的载体,文字是文化的传承[2]。学生在阅读完整本书的过程中,需要理解文字的意思、感知句子的表达、品味段落的结构、分析文章的情感,在阅读、理解、分析、品味中有了自己的思考与感受,拥有了困惑、恍然大悟等情绪,学生的整本书阅读也就真正入心,既强化了学生对文字的审美鉴赏,也在阅读入心中助力学生传承优秀文化。
如《乡土中国》中,学生阅读过程中从《维系着私人的道德》中摘录赏析美句“一个差序格局的社会,是由无数私人关系搭成的网络;在差序格局中并没有一个超乎私人关系的道德观念……”学生摘录后分析文字,并试图理解文字内容,理解过程中把握该段落的情感,随后产生一种恍然大悟的情绪,即“传统的道德标准也并不能超脱人伦,这是以人为中心的网络,也是以伦为中心的社会”。此外学生在“家族”、“男女有别”等阅读中,能更深一层地感悟“乡土传统情感”,了解旧社会乡土的关系和情感观,以此在深刻感悟中有所收获。
就如《红楼梦》中,学生在阅读后摘录下葬花吟中的“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在对文字理解赏析过程中,学生欣赏了“以花喻人”,理解文章中“花落人亡”的悲惨结局。此过程中学生理解了《红楼梦》各悲惨人物的归宿,在深层阅读中品味文章情感,以此在理解优秀文化的基础上拥有欣赏、传承、发扬的能力素养。
学生理解文字、把控情感后,语文教师可引导学生在读后感、续写中激发学生的文字创作欲望,以此达到发扬传承优秀文化的作用。
结语: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基础下的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需要语文教师引导学生,从最初的确立阅读文章再到布置阅读任务、设立阅读目标等,都需要教师依照班级学生实际情况展开具体方案。等基础打好后,学生即能在正式阅读中,在整本书阅读、总结归纳、摘录赏析、理解文字、把控情感、习题延伸中完成新课标提出的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以此促进学生语文水准的综合提高。
参考文献:
[1]苏远勤.探析高中整本书阅读与思辨写作链接课架构——以费孝通《乡土中国》为例[J].中学语文,2020(5):56-58.
[2]江雯.高中整本书阅读对学生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的提升浅探——以《边城》赏读为例[J].教师,2020(13):45-46.
丰顺县华侨中学 广东省 梅州市 514300
关键词:高中语文;核心素养;整本书阅读
分类号:G633.3
引言:
整本书阅读是指反复阅读、细读、精读一本书,它不同于以往浅层次的、碎片式的阅读,是能磨练学生性子、开拓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思维的深度阅读。借助于整本书阅读的方式,学生可以在阅读品味中提升语言水平;在总结归纳作品中发展思维能力;在文字研读理解中强化审美鉴赏能力;在体会情感价值中传承传统优秀文化。
1.整体阅读,提升学生语言水平
高中语文核心素养中语言的建构与运用能力是提高学生语文阅读水准最为重要的能力之一。借助于整本书阅读,在整体阅读过程中学生了解文章作者、写作背景,理解梗概、标题,把握人物关系、文章内容整体脉络、作品思想等,才能对书籍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进而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知识水平。
《红楼梦》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其内容中包含宗教习俗、家居、饮食、服饰、建筑等古代文化知识点,开展《红楼梦》的整本书阅读,首先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从目录、作品梗概中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如学生从目录“贾夫人仙逝扬州城”能大致了解这是故事的起点,再从目录中认识人物,如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主要人物。
《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也是如此,学生先认识标题作者、写作背景、语言风格、文章主旨等,再从“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家族”等目录中提炼关键词,即乡土、社会、道德、家族、宗教、权利等等[1]。
学生理清逻辑关系后,即可开展正式的整本书阅读。阅读以“浏览、略读、精读”展开。在整本书阅读过程中分析两本书的语言风格、人物形象、情节内容,并一边阅读一边拿笔批注、摘录,完成导学案和自身阅读的思维导图、专题演练。此阶段学生的语言水平得到有效建构和运用。
2.总结归纳,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学生在第一阶段整体阅读后,需要完成思维导图,做一个阅读文本的总结归纳。总结归纳中需要学生不断提问、反思分析、解决问题,在提问和解决问题中整合知识、梳理文章的脉络、理清阅读思路,以此发展学生的阅读思维。
如《乡土中国》中,学生阅读完《差序格局》会忍不住思考第一段中的“中国乡下佬最大的毛病是‘私’,何谓私?”学生提问并质疑,认为“私”是人的本性,并不能以城里人和乡下佬代替。但是学生一边阅读一边质疑后才理解文章中的“私”指的是乡下“群己、人我界线”。学生了解《差序格局》中的主要内容后,即可总结归纳该篇,以“私”为思维导图的关键词,延伸至“权利与义务”,延伸至“群己、人我”,最后延伸至“己、家、国、天下”,这即是该段落中的主要内容。
如《红楼梦》中的贾家大观园也是如此,里面住着姑表、姨表,各种沾亲带故的都能住进来。等到后期贾家倒了,这些人也都散了。这即和《乡土中国》中的差序格局相同,这种“私”即是人与家庭、社会、国家之间的联系。
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每阅读完一篇,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做一个小小的总结归纳。总结归纳主要以质疑为点,如质疑《红楼梦》中的贾府为什么会倒,为什么需要建大观园等等。以质疑为点展开内容的延伸,以此强化学生对阅读文章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3.文字情感研读理解中培養学生审美、文化素养
书是情感的载体,文字是文化的传承[2]。学生在阅读完整本书的过程中,需要理解文字的意思、感知句子的表达、品味段落的结构、分析文章的情感,在阅读、理解、分析、品味中有了自己的思考与感受,拥有了困惑、恍然大悟等情绪,学生的整本书阅读也就真正入心,既强化了学生对文字的审美鉴赏,也在阅读入心中助力学生传承优秀文化。
如《乡土中国》中,学生阅读过程中从《维系着私人的道德》中摘录赏析美句“一个差序格局的社会,是由无数私人关系搭成的网络;在差序格局中并没有一个超乎私人关系的道德观念……”学生摘录后分析文字,并试图理解文字内容,理解过程中把握该段落的情感,随后产生一种恍然大悟的情绪,即“传统的道德标准也并不能超脱人伦,这是以人为中心的网络,也是以伦为中心的社会”。此外学生在“家族”、“男女有别”等阅读中,能更深一层地感悟“乡土传统情感”,了解旧社会乡土的关系和情感观,以此在深刻感悟中有所收获。
就如《红楼梦》中,学生在阅读后摘录下葬花吟中的“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在对文字理解赏析过程中,学生欣赏了“以花喻人”,理解文章中“花落人亡”的悲惨结局。此过程中学生理解了《红楼梦》各悲惨人物的归宿,在深层阅读中品味文章情感,以此在理解优秀文化的基础上拥有欣赏、传承、发扬的能力素养。
学生理解文字、把控情感后,语文教师可引导学生在读后感、续写中激发学生的文字创作欲望,以此达到发扬传承优秀文化的作用。
结语: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基础下的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需要语文教师引导学生,从最初的确立阅读文章再到布置阅读任务、设立阅读目标等,都需要教师依照班级学生实际情况展开具体方案。等基础打好后,学生即能在正式阅读中,在整本书阅读、总结归纳、摘录赏析、理解文字、把控情感、习题延伸中完成新课标提出的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以此促进学生语文水准的综合提高。
参考文献:
[1]苏远勤.探析高中整本书阅读与思辨写作链接课架构——以费孝通《乡土中国》为例[J].中学语文,2020(5):56-58.
[2]江雯.高中整本书阅读对学生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的提升浅探——以《边城》赏读为例[J].教师,2020(13):45-46.
丰顺县华侨中学 广东省 梅州市 51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