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网络技术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中的教学交往

来源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zi_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师生之间建立良好的教学交往不仅能切实地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还能有效地实现教育的目的。因此课程中的教学交往是很有必要的。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在网络技术环境下如何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教学交往的知识学习、心智开启和人性升华的三个境界。
  [关键词] 网络技术;心理健康课程;教学交往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6) 10-0092-02
  一 教学交往的内涵
  (一)教学交往的定义
  教学交往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以具有一定意义的信息为中介的人与人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活动。教学交往的目的能否达成不仅仅取决于传授知识的性质和数量,更要的是取决于交往双方情操的陶冶与培养,取决于双方是否从知识的学习和情操培养的教育过程中去领略生命与世界的意义。
  (二)教学交往的意义
  以交往为基本特征的教学交往不仅仅是一种实现教学目的的手段,而是教学中师生生命丰富与建构的过程,在教学中,不仅能促进学生知识建构的优化,帮助学生学会交往合作,完善其人格,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对教师也能起到促进其成长,使其不断完善的作用。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中的教学交往
  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旨在使学生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危机预防意识,掌握并应用心理健康知识,培养自我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切实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就要求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交往有以下的特点:
  1 尊重——让学生在教学交往中找到“真我”
  如果没有灵魂深处对学生的热爱和尊重便无法实践“教学交往”。让学生找回真我的感觉,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要珍视生命的独特价值,要有一双充满爱意与鼓励的眼睛,要更多地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让学生感受到做人的尊严,享受到被尊重的快乐。
  2 平等——让学生在教学交往中成长
  教学交往强调人与人(教师与学生)之间心灵的碰撞、精神的相通,要求教师必须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跨越年龄、地位、经历的鸿沟,从权威变为朋友、由知识输出变为知识共享。教师应该将自己定位于与学生平等的学习参与者、合作者、服务者,虚心倾听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尊重学生的观点,乐于接受学生言之有理的不同见解,敢于怀疑自己的观点,从而在与学生的平等交往中思想互相碰撞,互相激发,互相接纳,互相融合,达到知识与精神的同构同生,实现自我超越。
  3 真诚——在教学交往中走进学生的心灵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到另一个头脑中去,而是师生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的心灵接触。”在教学交往中要真诚地走进学生丰富多彩、绝妙无比的生活和感情世界,达到师生心心相印、心心相通的境界。
  二 网络技术环境下教学交往的特点与优势
  (一)教学交往的平等性
  在网络技术环境下学习中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拥有数量相当的资源,教师的主要任务不是传道、授业、解惑,而是教学交往的组织者、教学的设计者和学生学习的协作者。学生和教师的交往由于是在网上进行,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增强自信心,以平等的心态去面对教师。因此,网络技术环境中的教学交往,每一个主体的地位都是平等的,通过网络,主体在相互作用中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和意义的建构。
  (二)教学交往的主动性
  在网络技术环境下的虚拟课堂中,教师通过网络提供教学情境,学生不再只是知识的接受者,而是教学主题的建构者,他们以自己的整个身心去感受教育情境中的问题、事实、情感和价值,并通过网络生动地传达自己的思想,积极地进行教学交往,无论是学生和教师都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去面对教学任务。
  (三)教学交往的参与性
  在网络技术环境下的网络课堂中,无论是自主学习还是协作学习,教学交往主体都必须积极参与网上交往才能实现自身的学习,主体既是信息的接受者更是信息的传播者,也是信息的把关人,如果没有主体的参与,则虚拟课堂中的教学活动或学习活动就不能进行,教学交往也不能展开。
  (四)教学交往的合作性
  在网络技术环境下的虚拟课堂中大家围绕共同的主题进行分工协作学习,有关课程和问题的讨论随时可能进行并要求即时反馈,因此对于每一个主体而言都要具有一定的合作性。
  三 网络技术环境下大学生生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交往境界
  (一)教学交往的第一个层次——知识的学习
  在第一个层次的知识学习中,师生围绕心理健康课程知识进行教学的交往。要使教学交往有效地进行,教师在选择课程知识时应注意所选知识与学生的智能现状的适应性,知识的广度要能促进学生现实发展的需要。根据以上两点要求,只有当师生之间的教学交往基于课程体系趋于多元化,知识的难易程度趋于多样化时,教学交往才可能有效。依托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上有着丰富的心理健康丰富学习资源,教学老师可以将这些教学资源进行收集、整理后推荐给学生,这种网络资源可以满足同学们掌握该课程基础知识的需要,并且在网络技术环境下,课程内容可以再现,便于同学们以后的学习查询与巩固。在建立网络课程的过程中,不仅仅是教师单方面的努力,学生也参与了这一过程。学生一方面学习基础知识,另一方面又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相应的专题,进行深入的学习。这一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课程的学习,并让学生也参与到教学中来,不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每位同学的学习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教学交往的第二个层次——心智的开启
  教学的第二个层次,是在教师的启迪下,调动学生的心智、开启学生的思维,师生双方共同探究知识背景下所涵盖的哲理和内在的精神,并通过这种哲学思考的训练和养育,促使学生形成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人文精神。这是学生自己在对知识文本批判和提升后内化为素质过程中的智慧产物。   在这一过程中,必须保证学生是一个独立自主的主体,才能实现教学第二层次的以养育精神与创新能力为主的教学目标。作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基于课程知识,还要跳出已有知识文本;不仅要提出和解决既有知识文本的问题,还要鼓励和支持学生与教师一同进入知识原创者的行列之中。在这一教学层次中,衡量教学交往有效性的标准,就是学生的创新能力。师生之间的交往关系也更多地是模拟学者型的“学术性”交往,即围绕着源于文本又超越文本的问题的提出与解决,师生之间共同探究、相互启发,以此创设一个民主、自由的研讨氛围。在这种学术精神的不断熏陶下,学生就可以逐渐养成具有创新意识的哲理性思考。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在每学完一个专题之后,教师可以根据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和同学们一起探讨热门话题,同时在每个专题内提供一些与专题内容相关的研究课题供学生开展小组合作研究。这将大大激发同学们学习与研究的积极性,加深学生学习的知识深度,提高同学们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交往的第三个层次——人性的升华
  教学的第三个层次实际上已经超越了仅对知识文本的阐释,表现更多的是对人的现实生活的人文关怀、对存在的现实关切。正如美国哲学家赫舍尔所说:“最高的问题不是存在,而是对存在的关切。对存在的关切超越存在”。因此,教学的这一层次也是教学的最高的层次。在这一层次中,力图使科学世界、人文世界在人们的生活世界中得到统一,将教学与生活沟通,使精神回归于现实,用哲理阐释已有存在和创造未来。
  基于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学科特点,教学交往的第三个层次是实现课程教学的最好境界。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研究对象是人,其目标是如何促进人们更加健康地生活。在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课程教学中,可以应有手机、互联网技术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心理问题探讨的交流,它将有效地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心灵交流,引发同学们对现实生活的思考,对存在现实的关心,有效地实现人性的升华。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以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素质为主旨,面对着铺天盖地随时翻新的知识信息以及名目繁多的学科前沿专著,只有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才能主动地加以搜集、鉴别、整理、吸纳,这是学生的身心发展的重要能力之一。自主学习能力是终身学习的前提,终身学习将成为未来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方式。在网络技术条件下的教学交往可以说是这个过程的自然结果。来自于课程改革所引起的教学交往转变,将是一个颇有探讨价值的课题,这里仅是探讨和开始。
  参考文献
  [1]刘要悟,柴楠.从主体性、主体间性到他者性——教学交往的范式转型[J].教育研究,2015(2).
  [2]陈维超,李芒. 促进网络支持的面授教学交往的有效性——运用博客建构学习共同体[J].电化教育研究,2007(4).
  [3]马光仲,蔡旻君,王君.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课堂教学应用的理论基础——教学交往、交互及互动概念辨析的视角[J].电化教育研究,2013(9).
  [4]薛孝宏. 论教学交往——理论的探究与现实的思考[D].西安:西北师范大学,2001.
  [5]李芒,李莎,王海燕. 论网络环境中教学交往的含义与策略[J]. 电化教育研究,2005(7).
其他文献
[摘 要] 现在,我国的法律体系已经逐步完善。法律职业道德的形成是法律职业体系成熟化的一个标志。法律职业道德的教育对法学专业的学生在法律上的学习和一些法律精神的学习有促进作用,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过程中,能够实现司法公正和法律的有效正常实施。但是高校对校内非法学专业学生的法律职业道德教育明显重视程度不够、教学用时太少、教学不系统等问题。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园地,如何将学生培养成适应时代发展
期刊
[摘 要] 我国杰出科学家钱学森教授提出的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引发了众多学者的热议。笔者以从事高等教育的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就当前博士研究生的教育培养,谈谈学习“钱学森之问”的心得体会。  [关键词] “钱学森之问”;博士研究生;教育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4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6) 10-0032-02  一 博士研究生培
期刊
[摘 要] 对民办本科院校来说,应用案例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提高认识,加大投入,深化改革,采取适当的方法将案例教学做到切实有效,从而在根本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最终培养出使社会、学校、家长满意的毕业生。  [关键词] 民办本科院校;案例教学;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6) 07-0110-03  山西工商学院
期刊
[摘 要] 为适应当前对中医药人才的需求状况,长春中医药大学在当前已有基础上,经过长期探索与实践,围绕“中医健康理念”,培养传统型和中西结合型卓越中医师,经过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三个阶段,并将基础知识与专业教育相融合,将传统中医特色与现代教育手段相融合,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融合,将继承中医传统与创新中医思维、发扬中医优势相融合,初步建立起卓越中医师培养模式。  [关键词] 卓越中医师;
期刊
[摘 要] 大学课堂是教育活动的主要形式,大学课堂组织与管理是教学实施的重要途径,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作为课堂组织与管理的实施者,教师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的特殊地位和角色特点,决定了其在大学课堂组织与管理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本文根据浅述大写课堂存在的一些疾病及形成原因,强调教师在课堂组织与管理中的作用,分析其角色特点,对教师角色进行多维解读。  [关键词] 教师;角色;课堂组织与管理  [
期刊
[摘 要] 高职院校学生实习管理是教学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有必要进行人性化的管理,满足学生的合理诉求,通过耐心、细心、真心地工作,使学生在身心、专业和素质等方面获得良好的发展,从而为顺利就业打下基础。  [关键词] 实习管理;人性化;就业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6) 10-0048-03  学生实习是高职院校教学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
期刊
[摘 要] 近年包括法学界、政治学界在内的知识界越来越重视并倡导校方和师生的共同治理。究其原因不仅仅是因为共同治理是实现治理现代化的基本途径,更是因为近年我国大学的内在构成已经发生了结构性变化,不同的利益群体已经形成,校内不公平现象突出,学术造假时常出现,现存的许多机制体制阻碍了大学各项事业的进步:凡此种种都意味着大学在治理体制和能力方面正面临诸多新的严峻挑战。面对这种情形,校方应该将法治文明的价
期刊
[摘 要]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军民在革命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延安精神对当代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锤炼实事求是的思想品格、培养为人民服务的历史责任观、弘扬艰苦奋斗的道德品质等方面具有启迪意义和时代价值。  [关键词] 延安精神; 思想政治教育; 价值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
期刊
[摘 要] 超学科视阈下英语多元识读能力的培养强调在文化多元性和世界连通性的超学科背景下进行学习,消除学科之间的隔阂,注重运用各种符号资源来习得语言和文化。运用语言、视觉、听觉等多模态符号系统,利用各种信息渠道构建意义,提高多媒介信息的识读能力,即多元识读能力,培养具有沟通技巧、思辨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关键词] 超学科;多元识读;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
期刊
[摘 要] 在当前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思考,提出了以学生就业为导向,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从而探究出一条地方高校应用性人才培养的可行性道路。  [关键词] 就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6) 10-0078-03  在我国,普通高等教育的办学历史较长,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办学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