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几年来随着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的不断发展,美术教育也进一步得到重视,如何来培养农村学校学生的美术兴趣,提高学生的创造、审美能力?还需从教师自身做起,从课堂抓起。只有根据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教师从自身出发,了解学生,转变观念,利用各种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工具,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减轻学生的负担,培养学生的兴趣,才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美术兴趣审美情趣艺术素养创新培养
美术教育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并且能促进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和发展。初中美术课堂是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美术教育的重要途径。对于陶冶学生情操,启迪学生智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来随着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的不断发展,美术教育也进一步得到重视,许多学校在美术方面都取得了不少的教学成果。当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何来培养农村学校学生的美术兴趣,提高学生的创造、审美能力?还需从教师自身做起,从课堂抓起。
一、 了解学生的心理,培养其兴趣
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多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思维表现特点。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认知事物有密切的关系,美术教育是学生身体发展水平,认知能力、情感态度和生活经验的自然产物。美术是学生认识世界过程中的一种表现,需要对事物的认知表达时就有绘画描述的冲动,看到有感染力的作品就会受到鼓舞。教师要在课堂上引导好学生,激发其热情。例如:在初一人物造型的美术课堂上,当老师要求作业是画女生头像时,总会有个别学生提出要画男同学,有的还要画家长,有的甚至要画熊猫。我们分析一下这些学生的想法:要求画男同学的可能觉得自己比画女同学画得更好;要画家长的可能觉得家长熟悉,画的更像;要求画熊猫的同学可能因为不自信,怕自己画不好头像画自己拿手的。如果在这时教师因为学生不按老师的要求做作业,认为学生无礼扰乱课堂,从而去批评的话,就会使学生的绘画热情受到挫伤,打消学生的兴趣。老师此时应该给学生们创作自由,让学生从兴趣开始;可以先画自己喜欢的,再去画教师布置的作业,使学生乘胜进步。兴趣往往会产生“阶段性”的成果,我们要把握好学生所取得的成绩,及时给与表扬和肯定,教师只有了解学生心理,正确的引导,才能培养其兴趣,提高创造力。
二、 转变教学观念,提高审美意识
因为农村教学条件的限制和教师水平的差异,使农村的美术教育参差不齐。美术教师的的个人意识也存在差异。我们美术课并不是把学生培养成画家、美术家,也不是为了应付一节不参与考试的课。在学生的眼中,描绘的水平绝对不会和成年人一样,因为他们所表现的视觉形象多半是直觉与想象的综合,只有伴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积累,技巧的提高,才能渐渐使其变为直觉与理解的表现,才有可能变为主动的创作。这需要在学习的过程中去陶冶情操,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审美意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不能以太高的的标准来要求与评价学生。而是要看学生的绘画中是否真实反映了学生的内心感受,是否有独特性、新颖的表现。要多给与肯定的表扬,少有居高临下的指责。要做好这些首先教师要转变观念,观念的转变是教学的指导思想,教师不能有副科意识,美术是不重要的学科等观念。美术联系其他学科,渗透各学科,体现在衣食住行中。教师只有转变旧的教学观念不断提高自己的的审美素质,才能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知识和意识,才能达到美育的目的。
三、 改变教学模式,以兴趣提高创造力
首先要方法得当,因材施教。过去有些人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教书非常“认真”,把课堂教学单一的当做传授知识的场所,没有做到教书育人、培养才干、开发智力。教法简单化,局限于教师讲学生听,墨守成规,不知变通。致使学生思路僵化从而失去兴趣。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所以教学模式必须改变。
美术教育,形象生动,鲜明直观,在对学生进行美术教育,促进智力开发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等方面,有其特有的优势。更容易有效地改变其教学模式。然而如何发挥、扩大其优势作用,关键还在于任课教师能否大胆的改革教学方法,勇于创新。根据学生的兴趣点与认知规律,努力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悦,充满趣味的环境氛围;消除学生心中学习压力,使学生感到学习是一种享受,一种娱乐。例如:初一人物头像课中,可采用最简单的“贴鼻子”游戏;让学生了解感受五官的位置特点,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认识掌握五官的“三庭五眼”的比例关系。因为农村学校条件限制使很多课程不能开展,如果教师局限于学校现有的条件里,有的课堂教学能容只能局限于课本简单讲讲。我们应该利用农村现有的条件尽量开展好课堂教学。要根据教材,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的教学方法来活跃课堂,培养学生兴趣。这也需要教师本身要有创造思维,只有思路活跃、方法新颖,吸引学生,学生才会有兴趣,才能引起学生积极思考,取得好的学习效果。
其次要内容适中,训练有序。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让学生在临摹的基础上多写生绘画,要分清层次训练;按高低年级不同的要求进行。低年级进行不同类的物体练习,观察要求低一点。例如:初一年级的造型练习,开始应该从简单的造型画起,也可以从简笔画开始,不能从难度大的进行,那样会使部分学生感到困难而退缩,要循序渐进,逐步加深。通过这种类型的练习,可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再简单的写生训练后可采用默画的方式加强学生对事物特征的记忆表现。这样可以使学生在观察事物时认真仔细,经常这样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只有根据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教师从自身出发,了解学生,转变观念,利用各种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工具,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减轻学生的负担,培养学生的兴趣,才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1]《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8]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美术兴趣审美情趣艺术素养创新培养
美术教育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并且能促进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和发展。初中美术课堂是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美术教育的重要途径。对于陶冶学生情操,启迪学生智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来随着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的不断发展,美术教育也进一步得到重视,许多学校在美术方面都取得了不少的教学成果。当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何来培养农村学校学生的美术兴趣,提高学生的创造、审美能力?还需从教师自身做起,从课堂抓起。
一、 了解学生的心理,培养其兴趣
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多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思维表现特点。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认知事物有密切的关系,美术教育是学生身体发展水平,认知能力、情感态度和生活经验的自然产物。美术是学生认识世界过程中的一种表现,需要对事物的认知表达时就有绘画描述的冲动,看到有感染力的作品就会受到鼓舞。教师要在课堂上引导好学生,激发其热情。例如:在初一人物造型的美术课堂上,当老师要求作业是画女生头像时,总会有个别学生提出要画男同学,有的还要画家长,有的甚至要画熊猫。我们分析一下这些学生的想法:要求画男同学的可能觉得自己比画女同学画得更好;要画家长的可能觉得家长熟悉,画的更像;要求画熊猫的同学可能因为不自信,怕自己画不好头像画自己拿手的。如果在这时教师因为学生不按老师的要求做作业,认为学生无礼扰乱课堂,从而去批评的话,就会使学生的绘画热情受到挫伤,打消学生的兴趣。老师此时应该给学生们创作自由,让学生从兴趣开始;可以先画自己喜欢的,再去画教师布置的作业,使学生乘胜进步。兴趣往往会产生“阶段性”的成果,我们要把握好学生所取得的成绩,及时给与表扬和肯定,教师只有了解学生心理,正确的引导,才能培养其兴趣,提高创造力。
二、 转变教学观念,提高审美意识
因为农村教学条件的限制和教师水平的差异,使农村的美术教育参差不齐。美术教师的的个人意识也存在差异。我们美术课并不是把学生培养成画家、美术家,也不是为了应付一节不参与考试的课。在学生的眼中,描绘的水平绝对不会和成年人一样,因为他们所表现的视觉形象多半是直觉与想象的综合,只有伴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积累,技巧的提高,才能渐渐使其变为直觉与理解的表现,才有可能变为主动的创作。这需要在学习的过程中去陶冶情操,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审美意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不能以太高的的标准来要求与评价学生。而是要看学生的绘画中是否真实反映了学生的内心感受,是否有独特性、新颖的表现。要多给与肯定的表扬,少有居高临下的指责。要做好这些首先教师要转变观念,观念的转变是教学的指导思想,教师不能有副科意识,美术是不重要的学科等观念。美术联系其他学科,渗透各学科,体现在衣食住行中。教师只有转变旧的教学观念不断提高自己的的审美素质,才能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知识和意识,才能达到美育的目的。
三、 改变教学模式,以兴趣提高创造力
首先要方法得当,因材施教。过去有些人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教书非常“认真”,把课堂教学单一的当做传授知识的场所,没有做到教书育人、培养才干、开发智力。教法简单化,局限于教师讲学生听,墨守成规,不知变通。致使学生思路僵化从而失去兴趣。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所以教学模式必须改变。
美术教育,形象生动,鲜明直观,在对学生进行美术教育,促进智力开发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等方面,有其特有的优势。更容易有效地改变其教学模式。然而如何发挥、扩大其优势作用,关键还在于任课教师能否大胆的改革教学方法,勇于创新。根据学生的兴趣点与认知规律,努力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悦,充满趣味的环境氛围;消除学生心中学习压力,使学生感到学习是一种享受,一种娱乐。例如:初一人物头像课中,可采用最简单的“贴鼻子”游戏;让学生了解感受五官的位置特点,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认识掌握五官的“三庭五眼”的比例关系。因为农村学校条件限制使很多课程不能开展,如果教师局限于学校现有的条件里,有的课堂教学能容只能局限于课本简单讲讲。我们应该利用农村现有的条件尽量开展好课堂教学。要根据教材,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的教学方法来活跃课堂,培养学生兴趣。这也需要教师本身要有创造思维,只有思路活跃、方法新颖,吸引学生,学生才会有兴趣,才能引起学生积极思考,取得好的学习效果。
其次要内容适中,训练有序。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让学生在临摹的基础上多写生绘画,要分清层次训练;按高低年级不同的要求进行。低年级进行不同类的物体练习,观察要求低一点。例如:初一年级的造型练习,开始应该从简单的造型画起,也可以从简笔画开始,不能从难度大的进行,那样会使部分学生感到困难而退缩,要循序渐进,逐步加深。通过这种类型的练习,可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再简单的写生训练后可采用默画的方式加强学生对事物特征的记忆表现。这样可以使学生在观察事物时认真仔细,经常这样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只有根据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教师从自身出发,了解学生,转变观念,利用各种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工具,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减轻学生的负担,培养学生的兴趣,才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1]《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8]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