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思想政治教育 意识形态 联系性 差异性 现实状况
德国学者博尔诺夫在其著作《教育人类学》中曾认为:人是教育的,受教育的和需要教育的生物,这是人类形象的最基本标志之一。(1)而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教育的基础所在,是人由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过渡历程。意识形态是对人和对现实社会的反思结果,是人由自发心理到自觉的意识过程。在意识形态纷繁复杂相互冲击的今天,处理两者的关系,无论对思想政治教育还是意识形态来说都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
- 内涵
思想政治教育和意识形态是两个复杂的概念,关于二者的内涵和定义,不同的学者学派各有不同的观点。首先,笔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应是一种在理性科学的审视现状的前提下,由人的内在需要出发,采用刚性和柔性的手段从理论上和实践上确定人的政治性、科学性的方向,形成一定社会需要的整体性的阶级意识,达成相应觉悟程度的一种社会教育活动。其次,关于意识形态自从法哲学家特拉西提出后就备受争议。有概念上的区分,如莱蒙德.盖茨曾将其分为“描述意义上的意识形态”、“贬义的意识形态”、“肯定的意识形态”三种。(2)有意义上的划分,如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关于“意识形态”的代指就有 “唯心主义”、“无产阶级意识”、“上层建筑”等。现今的学者普遍认为意识形态应归于上层建筑和政治哲学的范畴,是与一定社会经济政治形态相联系的观点、观念的总和,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阶级性的社会科学意识形态。由此可见两者的关系也是复杂而深刻的。
二、思想政治教育与意识形态的关系
(一)联系性
- 产生的同源性
思想政治教育与意识形态从一开始就是相伴而生的,两者是互为基础。思想政治教育的雏形可推及到奴隶社会。私有制和阶级的出现,氏族、部落乃至国家的出现,政治生活的实践日益展开。在此过程中,人们出于自身的交往和参与的需求,就出现了教育这种有效的手段。而教育的目的是使人们更好的生存和发展,适应社会生活,完成“社会人”的存在。教育就必然体现社会性,就是将社会整体思想、社会性的观念灌输传播给全体的成员,就是由自然知识性的理论(非意识形态)到人文社会性的理论(意识形态),思想政治教育这种新的教育模式才孕育成熟,意识形态也借助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不断发展。(2)可见思想政治教育与意识形态都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结果,两者是共生物,有产生上的同源性。
- 本质的政治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广泛,其具体的划分方面存在较多的争议,但其内容的政治性是不容忽视的。思想政治教育总体上受到政治需要和政治统治的制约,是一种灌输意识形态,开展意识形态教育的实践活动,是统治阶级将自身的意志上升为社会共同意志的手段之一,有为政治服务的特性。而意识形态是一种代表优势阶级的社会意识,首要的性质是阶级性和政治性,要求的是领导权和控制力,以实现其对阶级利益的维护和人的政治教化功能,思想 “直接”到行为 “间接”的培养合格“公民”。因而思想政治教育和意识形态都是人的政治化的体现,政治性、阶级性是其本质属性。
- 实施的相似性
一种理论能够被人民所认同和遵守,最为重要的是让人民内在的意识到其必要性和有效性,才有其有外在的“自主性”和“自觉性”的表现。相对于外在灌输的强硬直接性,内在的持久渗透性更为重要。坚持外在灌输与内在渗透相结合,坚持以吸收利用的柔性的态度来获得“最大认同”是两者的共同手段。如思政教育就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基础,以提升人的素养和认识人本性为口号,在传播政治诉求的同时,对于人们普遍价值和精神追求给予重视,对人施加持续的内教化和外价值的树立。而意识形态也是以内在的合乎规范的形式和外在的合乎理性的方法,对异质意识形态加以扬弃,从而完成自身的辩护,增强说服性来达成内化的目的。(3)实践上都通过“内在的”感性和“外在的”理性相结合加以实现。
- 价值的两重性
思想政治教育和意识形态都具有工具性和目的性的两重价值。思政教育的工具性是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灌输的载体,也就是意识形态实现的途径和方法。而其价值性追求的则是制约人的类属性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完成更高水平的意识形态的塑造和建构。意识形态的工具性是指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对现有社会“应然的”反映,作为人们价值判断和分析的工具,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功能性表现,确保思政教育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其目的性着重体现在主体利益的反映上,就是思政教育的阶级性、政治性。(3)最重要的是两者的价值体现的立足点是人,要么培养接班人和拥护者,促进“劳动力的再生产”;要么培养革命者和先进分子,促进“人的自觉和创造性”,达到维护现存制度和秩序,引领未来发展的实效。
(二)差异性
1、建构组成不同
思想政治教育和意识形态在具体的构成上有较大的区分。首先,主体的不同。思政教育的主体是“双主体”的建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不是固化的上下级的教育与被教育,灌输与被灌输的定向关系,而是沟通反馈的平等存在。相反,意识形态教育则必须强调主体的单一性和上下的等级要求,即统治阶级必须坚持自上而下的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和扩散,难以保证其主体性和定向性的结果必然是意识形态危机的历史性重演。其次,客体的不同。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包括两个方面即动态的人和物态的教育资料(教育活动、教育环境、教育手段、教育目的)。(3)意识形态的客体则是辐射范围内的民众,不分国界的个体存在。最后,情境不同。思政教育的情境具有可控性,即教育者在一定范围内选择性的运用一定的观念和规范,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形成符合特定要求的品德素养。虽存在互动过程,但其范围和客体有限性决定了情境的可控性。意识形态由于客体的广泛复杂性和范围的不确定性使得其情境并不具有可控性,尤其在世界范围的文化价值上的冲突体现的更明显。
2、内容范围不同
仅仅靠本质上的联系不能将两者相等同。首先,意识形态内容覆盖面广,是涉及心理、科学、认识领域的总体性概念。而思政教育作为一种基础性的教育学科的存在,其本身并不能代替具体的教育学、政治学的存在,内容上两者不相同。其次,思政教育的主要影响范围是针对于本国的人民和特定的群体,维护的是国家的政权和群体的安定,有着民族特色性因素存在,有着模式和体制上的差异。但意识形态的传播则可以跨越民族和国家的限制,影响到所有可能覆盖面下的群体和个人。现今 “西化”的影响使得资本主义的拜金、享乐、奢靡之风盛行成为世界性存在。
- 发展程度不同
虽然在手段和价值上有相似性,但两者存在着发展不同步的问题。首先,速度的不匹配。具体从两方面加以认识。一方面,相对于意识形态的快速化,思政教育有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相对滞后性,如对原有体系和原有系统的补充完善,对可行性和成效性的探讨等,都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更新代谢速度要远远落后于意识形态。另一方面,思政教育有作为教育的先导性,要往往快于作为稳定的固化的落后的社会意识存在,如人民的深层次的封建落后的意识形态往往要经历几代乃至几十代的教育加以改变。其次,实践上的差异。意识形态就是将主流的意识灌输和扩张的过程,是涉及到了手段和途径的纲领性问题。而思政教育是最深远,最有效的手段,是纲领的具体的展开过程。可见相对于抽象性的意识形态而言,思政教育更直接的与社会的实践活动相联系。
- 现实状况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要具体分析两者的关系,明确认识特殊性,传承创新发展,才能更好的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安全,维持社会的和谐稳定,缓和社会的矛盾和冲突,为社会的全方位发展和每个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提供方向性的指引和力量上的保障。
(一)特殊性
我国作为一个探索中发展的新的社会存在,要坚持辩证的唯物史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理解其普遍性的基础上,深化对其特殊性的思考与研究,从而提出针对性的建议,采取可行性、有效性的措施。
作为一个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实行人民民主专政的新型的国家,我国最大的阶级就是人民阶级,最重要的问题就是人民的利益问题。人民既是统治者,又是变革者,是特殊的存在。正由于我国的国情、民情的特殊性,意识形态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围绕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一出发点展现了其突出的一致性,即在内容、价值、目标、功能等方面的高度一致性。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为主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立足于我国的现实国情,以与时俱进的良好风貌加以发展和创新,更好的发扬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优越性,突破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束缚是两者共同的目标。
(二)挑战性
现今中国的发展面临重要的时代挑战。从国际范围看,全球化、多极化的趋势袭来,网络化和信息化的飞跃,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制度上的对立冲突更为激烈。从国内来看,社会的转型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探索期,利益的交错复杂使得社会矛盾和问题的不断显现,社会分配不均,两极分化,贪污腐败,奢靡浪费等都对自身健康稳定的发展提出了挑战。此外,两者自身也存在许多的不合理和不协调之处。如意识形态的抽象化、极端化的趋势越发明显,思政教育也由于其自身的模式、手段、内容的陈旧使得理论上的“迂腐落后”的形象难以超越,日益与现实的实践想脱离也使得其难以满足大众的时效性和实利性追求。更为重要的是两者如何更好地相互结合和交融,在教育中不使人有任何的违和和抵触感,在实践中获得认同和共鸣等,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两者作为间接的“生产力”推动社会的发展的重要作用。
(三)继承和创新
我国从革命战争时期开始就有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和要求,其内容不断深化,地位 不断提升,手段方法的改革途径多样,可以说有着深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和传统。同时不断发展的历史用沉痛的教训让我们铭记意识形态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处理思想政治教育和意识形态的问题是适应当今时代的需要,是民族性和世界性的交织下,处理精神道德层次冲突和矛盾,整合个体和民族国家的重要议题。(4)矛盾和挑战使得我们要坚持继承传统和优势和创新变革自身的统一,坚持原则的坚定性和方法的灵活性的统一,坚持课堂教师的知识灌输与启发诱导的日常无形的教学结合,坚持主体性和多元性相结合,使得社会主义主流的意识形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中介而不断的扩大影响,巩固主导地位。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性更加容易被理解和接受,获得普遍的认同和情感的共鸣,内化为思想进而外化为自觉地行动。只有这样思想政治教育和意识形态的互动关系才算最终完成。
参考文献:
(1)李辽宁: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的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11,13
(2)李合亮:思想政治教育探本—关于其源起及本质的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0,21.132
(3)李辽宁: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研究(D) 华中师范大学2006.4, 67.79
(4)杨勇: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中的意识形态功能研究(D) 吉林大学 2005.4,
(5)刘凤娟: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的探析 (J)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中共四 川省党委学报 2010年1月第1期
(6)徐继耀:意识形态视域下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J) 管理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0.4第 287期 .22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