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高考优秀作文展评(北京卷)

来源 :中学语文(学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ssiehar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遗失的情趣
  一考生
  
  我沉浸在墨香古卷中,越过千年的距离,拾起那细雨闲花的情趣;我穿过明清宏伟的宫殿、十国繁华的街市,穿过一切历史的烟尘,只为拈起一段文字,静静微笑。
  初读“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只道是寻常文字,但细细咀嚼过后却发现了更多:这难道不是一段历史么?难道不是一个远离现世的朝代么?难道不是古人总爱由些许小事而生出情趣的雅兴么?
  恐怕我对这诗句理解的迟钝,并非我一人的过错吧。我生在如此繁华而喧嚣的时代——细雨落下以伞避之,闲花落下鸣笛盖之——怎能体会到如此别致的情趣呢?而我又总是喜爱这样的文字、这样的情趣的,于是我细细地读、细细地品味:当江南的细雨霏霏飘落,秦淮两岸香拥翠绕,是谁在碧水秋云间黯然伤怀于那舴艋小舟中?当塞上的风沙卷起,羌笛悠悠吹满落霜,又是谁身披蓑笠狂歌“大江东去”,挑灯醉看吴钩犹利?
  然而,这万古的情思都已不在了吧?我不禁要问:为什么当环境变得优越,我们反而失去了原本的感悟与感动的能力?难道是优越的条件害了我们?我只能说是,但又不全是。因情趣原本源于个人,电视娱乐不能控制你的感情与思想,除非你甘愿成为它的奴隶。
  我于是心痛地看到了最不愿见到的画面:人们纷纷伸出双手,甘愿被庸俗铐牢,脸上竟还带着幸福的微笑。我也许不应该震惊的,是的,当爱恨情仇已被赤裸裸地随意抛出,七夕之夜只是用短信送朵玫瑰,又有哪家女子肯“和羞走”,“却把青梅嗅”?当钢筋水泥的丛林已成为我们生活的全部,每一秒钟都可以用利益来衡量,又有谁愿意“把栏杆拍遍”,“欲说还休”?
  或许,该把这诗句改一改吧——“细雨湿衣不看见,闲花落地无心听”,如此一来,便现实了吗?我只能苦笑,这毫无意境的“诗句”,便是当下一颗颗跳动着的鲜活却浮躁的心了吧?但我始终相信,这段情趣的遗失只是暂时的,它终究会回来的。再忙碌的人也会疲倦,也会拾起这段安静而幸福的文字的。
  感谢,感谢这沉淀了千年的孤独,让我静静地拈花微笑。我多么希望这段孤独,不是只有我一个人在品味。
  【简评】本文作者以富有韵味的笔调,批判了现实社会追求物欲的浮躁,抒写了自己对心灵情趣的坚守。没有指点江山、大河奔流似的愤世嫉俗,典型的细节通过优美的文字逐一呈现,形成了小桥流水般的独特格调。文中最精彩的是倒数第二段——改写古诗,灵动而别致;“但我始终相信,这段情趣的遗失只是暂时的,它终究会回来的……”,则在批评与忧虑中见乐观,表现出对“遗失的情趣”辩证客观的思考。
  
  浅笑无痕
  一考生
  
  当记忆中的湿润又一次沾染了西湖之畔的离歌,当朦胧的月色又一次浮动于频频过客疏离的神色,当纷杂褪去,是否会有人想起那夜,那歌,那浅笑,那落寞。
  她始终是笑着,带着水光,恬淡而落寞,就像一朵开放的百合。他因她目光闪烁,因她戏改友人的词作,因她流露的芳韵。
  这一幕邂逅来得炫目,来得猝不及防。然而她不曾启唇,然而他不曾停驻。因为她只是西湖之畔的歌者,而他却是名满天下的太守。她不曾挽留,他也不曾相守,因为她的卑微,也因为他的身不由己。于是,她只留一抹轻浅的微笑。
  这笑来得简单而绝决,这笑来得心甘情愿,这笑来得义无反顾。也许于她已是足够,爱情本是一个人的感受,付出的本身已是一种收获。她不要重金赠予,她不求相伴长久,只惜取那初见时的澎湃、心的炽烈与飘荡于眉间的温存。
  只是在他的生命里这样的女子太多,只是在他的生命里没有这样的情结。也许于他已是太过,惊艳不过一时兴起,赞誉只是调剂单调的生活。他只是她的过客。
  于是,他用几百年前的诗句点化她,用那“老大嫁作商人妇”的惨淡规劝她。于是,她落发,带着浅笑长伴青灯,永陪佛影。一世甘愿。因为她是琴操,因为他是苏轼。只那浅笑飘荡于西湖之上,朦胧着歌者与行人。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或许,在他心里,她只是“细雨”,只是“闲花”,荡过眼前终不闻不见。她的浅笑不过是喧嚣之中暗藏的一缕宁静,终究换不来片言只语的提及。
  时光易逝,西湖之畔到底消逝了多少这般绝决的女子?到底封存了多少美丽的初次相见?到底埋葬了多少黯然的寂寞?
  当破晓的光晕驱散西湖之畔的水气,当混沌的尘灰又一次隐没在如潮涌动的人流之间,当一切暴露在阳光底下,再没有所谓的歌者与行人——她不再是湖畔的歌女,而是那清冷的山寺中的尼姑。她不再拥有那傲人的才情,她不再是谁生命中的点缀。
  浅笑无痕,只留一抹寂寞……
  【简评】本文胜在选材新颖而气韵流动。每年高考都有考生写苏轼,但绝大多数学生只是把教材提供的有关苏轼的生平、作品搬进作文,套上话题评述一番;至于了解琴操与苏轼交往的,极少。琴操,相传是杭州一个才气逼人的歌伎。有则《琴操参宗》的故事是这样的:苏轼在杭州时,携琴操游西湖。苏轼戏曰:“我作长老,尔试参禅。”问:“何谓湖中景?”琴操答:“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苏轼问:“何谓景中人?”琴操答:“裙拖六幅潇湘水,髻挽巫山一段云。”“何谓人中意?”“随他杨学士,鳖杀鲍参军。”琴操反问:“如此究竟如何?”东坡大为感叹,以白居易名句作答:“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琴操大悟,即日削发为尼。这位考生的写作灵感,显然源于以上这则逸事。可贵的是,他紧扣题目要求,从“浅笑无痕”而“只留一抹寂寞”落笔,唱出了一曲邂逅之后的离歌、一见钟情的哀歌以及浅笑着选择“入世”的心灵赞歌。文章开头酝酿氛围,笼罩全篇;结尾水到渠成,巧妙点题;中间部分铺陈叙事,描写点染,唱叹有致,不乏神来之笔。
  
  黑巧克力
  一考生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生活总是变幻莫测,一切都在不停地改变,然而,人世间、生活中,总会有一些悄声无息的事物,静静地守候在你我身旁……
  那段日子,我和母亲的生活简单又幸福。每个周末,妈妈都会带我去买一小板巧克力,作为一周的零食。每天晚上躺在被窝里,我俩就会拿出枕头下的巧克力,掰下一小块,再分成两小块,美滋滋地含在口中,相拥而眠……
  我不爱黑巧克力又苦又涩的味道,而她喜欢。
  时间过得挺快,转眼我就大学毕业了。天很阴,窗外下着雨。母亲坐在梳妆台前,我背对着她,眼睛盯着窗外。“不行。我说不行就不行!你一个女孩子,老老实实在本地找个稳定工作行不?在哪不都一样?你就是好高骛远!”
  “妈!你干嘛老是要把我拴在身边呀!我真的想出去闯一闯。在陌生的城市,一切由零开始。求你了,妈!”母亲的脸阴沉沉的,我知道,她不会放我走。
  天微微地发蓝了,我悄悄地将一封信放在母亲的梳妆台上。刚要转身离去时,我看见了镜子中熟睡的母亲。顿时,我的心一紧,想起了十三年前离开的父亲,也是这样一个阴雨天,也是这样一个黎明……不知道我的出走,对母亲意味着什么……我带上了一块巧克力。
  这是全新的世界,这是全新的生活!我兴奋地奔跑起来。沿着繁华的街道,我跑啊跑,风跟随着我,像是欢迎我的到来。
  一天三餐,和我见面的只有方便面,但我无怨无悔。每过一天,我都会感到成功离我更近了。只是,每天凌晨四点我都会醒来,想起母亲,内心总是久久无法平静。每当这时,我总会拿出一块黑巧克力,含在嘴里,我感到的只有苦与涩,别无其他……渐渐地,我的伙伴越来越多,我不再只是一个人,我有了同行者,有了自己的团队。很快,成功向我招手了。
  我没有回家,因为我想等事业做得更大些再回去见她。而天意弄人,障碍与困难开始一个个现了形。身边的人一个个离我而去,无论我如何挣扎,最终我失败了。此时此刻,一无所有的我回到原点。我累了,我想回家。
  又是一个同样的雨天,又是一个同样的黎明,站在家门口,迟迟没有敲门。我低着头,想了很多很多。突然,门开了——是母亲。十年,把我的母亲弄成什么样了?憔悴、虚弱,她竟然要依靠拐杖行动?没有埋怨,没有责备,只有一个拥抱和一句轻轻的话“回来就好”。
  一切又回到从前。每晚我都和妈妈挤一个被窝,一起分吃巧克力。那天,我拿起一块黑巧克力,放入口中。依旧苦,依旧涩,我没有像往常一样咽口水冲淡它。许久,一种淡淡的甜溢满了我浑身上下的每一个细胞……
  无论生活怎么变,总会有些味道静静地守候在你我身边,永不改变。
  母爱无声。
  【简评】这是一篇写得很成熟的小小说。年少时,我们的心都向往外面热闹的世界,不是感受不到细腻的母爱,也不是不知道母亲对自己的依赖,但管不了那么多,外面的世界实在太精彩。从文章的字里行间,你能清楚地听到一颗年轻的心在“嘭嘭”跳动,也能强烈地感受到母亲的不舍与无奈。作者用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和精当的细节描写以及看似不经意的背景交待,将“我”的倔强、得意、失意、回归,与母亲的担心、无奈、孤寂、谅解一一展现在读者眼前,一切都处理得流畅而自然。“黑巧克力”显然是作者精心设计的一个“意象”,它在开头部分意味着简单与幸福,在中间意味着孤寂与思念,在结尾则代表着甜蜜与释然——这充分展示出该考生不俗的文学功底和布局谋篇的能力。
  
  天道无言
  一考生
  
  大海汹涌,潮起潮落;云卷云舒,日出日落,纵然仰望苍穹,高声呼啸,万籁星辰,夫子云:天何言哉?
  生命之道,大道至简,大智无声,方自成博大,自现精华。人,匆忙而过,有谁读得懂自然空然无求的境界?
  也许,东坡读懂了。于是,天地间突兀出这样的身影,手把竹杖,在云深水影里,独自一人孑然于宦海之外,用心做着自己的烹调。与己乐,与民乐,与山水乐。顾盼间,感悟于天地,诵明月诗,歌窈窕章,何其自由无碍!
  所以,开始懂得了东坡,懂得了那远离喧哗的恬淡,甚至进而感知“闲花落地听无声”的境界,多么潇洒,何等无求……
  东皋抒啸,清流赋诗,采菊而见南山,陶渊明不也如此?还有那“梅妻鹤子”之主,采药童子之师,难道不都是超然物外的达者吗?
  漫漫红尘外,飘飘天地间,隐者无求,遁乎山水之中,自悟一种清凉,自守一份安逸。这,或许就是昔人爱惜文字却总爱赞颂隐士的原因吧!可是,选择当一个隐士,真就像那“闲花”了吗?又真正领悟大自然无言的真谛了吗?
  贤者爱出世,却不知怀出世之心入世。千百年前,孔圣人不够旷达吗?然而,他不终老于山林,而羽化于三千弟子之间。或许,这才是真正的“闲花”,无声而落,落在现实的泥土里,再化香泥以滋养万代。如今,顶礼于他高大的身影前,他智慧的眉宇间洋溢着的,不就是天道无言之气吗?这便是自然之道。他不是执著于讨好什么,也无需刻意回避什么,他是如动不动,静观宇宙的沉稳无息。
  佛云:“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胸怀空空,却留有万花幽香。难怪庄周不知是蝶化人还是人化蝶,笑对万物,原来他已与万类融合,体悟了天地本无所有却又含蕴一切的物我真相。难怪妻子去世,他却鼓盆而歌。那不正是高唱闲花无声落地、回归自然的圣歌吗?
  细雨湿衣不见,闲花落地无声,来自自然复归于自然。人也应该与自然相映,花开时,烂漫春天,留香百世;花落时,无声无息,安然长眠。这不就是自然、是天道、是至高的真理吗?
  人与万物共生,生于自然,长于自然,归于自然。天道无言,人道亦无所求——不求一切,更不求逃避一切。
  简简单单,平平淡淡,真真切切,与日月合光,与天地同德!
  【简评】读罢此文,不能不为该考生拍案叫绝。具体说来,其“绝”有三:其一,解题之绝。这篇文章立意的角度,不属于题目所给的五种理解,而是将第二、第四种理解升华。“恬淡的做人境界”只是个引子,东坡居士等是“恬淡”的隐士,但他们只处于作者心目中“人道天道”融合的“初级阶段”;下面写怀出世之心教化三千弟子的孔圣人、领悟天人合一的“天道”的庄子,这才是作者更为推举、赞赏的。其二,立意之绝。作者歌颂隐士高洁、教育者无私,更高人一筹地阐明了“天道无言,人道亦无所求——不求一切,更不求逃避一切”的道理,这样的眼光与境界可谓超拔脱俗。其三,文笔之绝。行文简练而不简陋,优雅而富于古韵,读来节奏铿锵。古人云,写作乃求己工夫,读书乃藉人工夫。此文可见二者珠联璧合。
  
  此时无声胜有声
  一考生
  
  当我左耳充斥着电视里《超级女声》节目中歌迷的尖叫,右耳忍受着《两只蝴蝶》的摧残,我不禁怀念唐诗名句“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的美好意境。
  “啪”的一声——停电了,仿佛顺应我内心的请求,世界顿时安静下来。我不禁苦笑,只有停电,世界才如此宁静,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啊。
  多么可怜,当我们身边到处播放重金属音乐,当我们的大脑被激情、躁动、狂热占领高地,当我们开始接受类似《老鼠爱大米》、《两只蝴蝶》之类的歌曲,当世界名曲被窜改得面目全非、已然失去了那原始的优雅,我不禁想念那个坐在树阴下,一边摇着扇子一边听60年代那种传声机流泻出来的音乐的日子。我发现我竟找不到一个安静的环境,街上车流如洪水,各种“紧急拆迁”、“疯狂甩卖”令我厌恶,家中妈妈的《两只蝴蝶》、妹妹的偶像正“哼哼嘿嘿”令我烦躁。现在正好,让我清净一下,让我沉醉于这无声的片刻,我不禁想呼喊:此时无声胜有声。
  我很“佩服”《超级女声》这个节目,它让我明明白白地看到原来专业与非专业没有“界限”;我很“佩服”《红楼梦中人》的选秀,原来还可以这样招募演员——甚至这些演员中一大部分人连《红楼梦》都没翻过,没有对角色的了解,只有外在的华丽,又如何将这一经典再现;我很“佩服”那些热衷“摇滚”的狂热青年,他们“热衷”于自己的爱好,有的竟可以在夜深人静时为广大居民“高歌一曲”,多么“无私”的奉献精神啊!
  本来,我是不太反感一些网络歌曲的,那毕竟是人们自己热爱的,是人们自己的歌,可它们制作粗糙、唱功不佳,又实在让我不敢恭维。我不强调哪个好,也不想消灭流行,我只是认为,当粗俗的、浮躁的、娱乐大众的音乐压倒了那些经典、纯粹、使人心灵宁静的音乐时,我们是否该反思一下:社会中的浮躁是不是有些过多了?娱乐性质的节目的升温,是否正折射出我们内心的躁动?
  我憧憬“看不见”、“听无声”的境界,可是这里的情趣已不适合当今的世界了。呜呼哀哉!我也只能在这停电的片刻享受无声的世界。但真的,此时无声胜有声。
  【简评】唐代李翱在《答朱载言书》中说:“故义深则意远,意远则理辩,理辩则气直。”《此时无声胜有声》一文,无疑是一篇很有思想深度的、“理辩”而“气直”的佳作。作者选择“这里的情趣已不适合当今的世界”作为立论点,面对过于喧嚣的现实世界,情真意切地展示了内心深处的忧思与无奈,读来具有很强的启发性。可贵的是,作者的思维是辩证的——“我不强调哪个好,也不想消灭流行,我只是认为……”一段文字,很好地避免了偏激与片面。更值得赞赏的是,作者善于“聚焦”,构思新巧,精心撷取了停电瞬间这样一个“点”驰骋自己的思绪;而标题的别有意蕴和富于杂文味的语言表达,同样让人刮目相看。
  
  大音稀声,大雪无痕
  一考生
  
  从年少时起,我的心中就有这样的疑惑:
  为什么你说:“杀了夏明翰,自有后来人。”
  为什么你说:“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为什么你说:“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难,我愿,愿把牢底坐穿!”
  我疑惑地望着你们,你们却不回答我,只是无言地望着远方。
  是为了心中那个虽九死犹无悔的追求吗?是为了那个你永不言弃的梦想吗?
  也许是,就如你:国共十年对峙,在那些“左倾”错误的影响下,中共被迫长征转移。你是多么想随着大部队去成就你的心愿啊,而你,却选择了无言地留下,你选择无言地面对死亡,来守护你无言的信念。尽管历史书上只有你的一张黑白照片和极少的文字介绍,而这却不能抹杀人们对你的铭记。瞿秋白啊瞿秋白,你想去长征,却无言地放弃而留守江西。你无言的寂寞却撼动那么多人的心灵,只因大音稀声、大雪无痕。
  抑或是,亦如你:在长征图片展中,我铭记最深的就是你的眼神,延伸向前却决无退缩之意,显得坚毅而执著。是你吗?是你在面临死亡时,毫无怨言地留下弥足珍贵的七根火柴。是你吗?是你在给这个世界作最后一点奉献时,举起你那三毛钱的党费。是你吗?是你在把自己的棉衣分给同志,而自己却无悔地化作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无数的无数,太多太多,你们无言的选择,却给我们留下了无可磨灭的印记——虽无言,但是大音稀声、大雪无痕。
  时光荏苒,七十多年前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的确已被时光封印,但你们的无言却流传千古,亘古不变。
  就像一缕春风,像一捧泥土,像一片绿叶,像一块矿石,你们依旧默默地在这片你们深爱的无言的土地上奋斗,奋斗……
  也许你是李学生,你毅然推开那两个鲜活的生命,自己却迎向死亡;也许你是季羡林,你真诚地呼吁摘去自己“国学大师”的名号,只愿做一位无言者;也许你是那些隐名的捐赠者;也许你是那些无言地为国家研究新产品的人……你们都无声而无痕,以如此寂寞而恬淡的方式在这个世界上灿烂过。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也许,只有真正的独立者才能实践“不见”、“无声”的无言生命。你们依然不曾说什么,但我想我已明白:大音稀声,大雪无痕,这样的美好无需用言语来表达。
  【简评】这位考生巧用第二人称“你”行文,好处至少有三:一是能使自己迅速进入角色,把情感调动起来并融入文章中去;二是便于抒怀,既然用第二人称行文,作者自然而然就成了抒情主人公,而倾吐式描述、呼告式抒情极易酿成深情美文;三是增强情感的真实性,借助真情实感博得阅卷教师的好评。此外,文章扣题紧密(标题中的“大音稀声”对应着“闲花落地听无声”,“大雪无痕”则对应“细雨湿衣看不见”),材料丰富,文采斐然。
  
  沉默的父爱
  一考生
  
  6岁
  操场上,一个小男孩学骑车,旁边站着他的父亲。没有一句指导,没有一丝安慰,小男孩自然是摔了又摔,双腿早已是鲜血淋漓。终于,孩子坐在地上,哭了——哇哇大哭。父亲依旧是那么笔挺地站着,眼中满是不屑与冷漠。孩子多么渴望爸爸的鼓励,没有;孩子多么渴望爸爸的拥抱,还是没有。只有那双空洞的眼睛,让孩子感到冷酷与无情。终于,孩子不哭了,倔强地站起来,跨上车,开始又一次的尝试。父亲早已是兴趣索然,转过身,迈着大步走了。身后又是一阵金属与地面的摩擦声,父亲只是不经意地回了下头,手却在颤抖。孩子站起来,想着刚才父亲冷漠依旧的眼神,两行热泪莫名其妙地滑过他的脸颊。
  一步、两步、三步……父亲的脚步依旧坚定。
  
  16岁
  礼堂里,当年的小男孩被人群簇拥着走上了领奖台。又一次高举奖杯,又一次欢呼如潮。紧拥着荣誉,在闪光灯不停的闪耀下,孩子艰难地寻找他的父亲。人群中,唯独没有他;台下座位上,只有一个他。瞬间,礼堂仿佛空荡荡的,只有孩子与他的父亲在对视着。还是那么冷漠,依旧是如此不屑。父亲那空洞的眼神,让光芒万丈的奖杯褪色。站起身,走向自己的儿子,一把夺过紧拥着的奖杯,父亲毫不犹豫地把它交给后台的老师。两行热泪,又一次不由自主地流淌下来。
  一步、两步、三步……父亲的脚步依旧坚定。
  
  昨天
  校门口,一位青年与他的父亲作告别。没有寒暄,没有宽慰,没有拥抱,没有一句话。直视着父亲,他的皱纹更深了,他的黑发中又添了些灰白。眼睛里滚着泪水,压抑着,在模糊中,父亲那冷漠的眼神里也有些光亮。颤抖的手伸向自己的儿子,却在半空中停住,又缩了回来。向门口指了指,父亲转过身,迈动了脚步。望着父亲远去的背影,及近拐角,父亲定住了,回过头瞥了一眼,看到儿子;青年人也注视着他的父亲,压抑不住的泪水终于流淌下来。
  沉默中,心里是那么温暖,一步、两步、三步……
  
  今天
  考场上。有个孩子在书写着沉默的父爱,心中充满感激与骄傲。
  我的父亲,他的感情如绵细的秋雨、柔和的春风,没有大起大落,只有淡泊沉默罢了。
  沉默的父爱——我很感激它。
  【简评】这篇满分佳作,值得肯定的有如下几点:一是作者很好地展示了自己的转化能力——把“读诗体会”的题目要求转化为写沉默的父亲、沉默的爱;二是选材和描写的能力,作者不是泛泛“叙述”,而是精心选取了四个镜头,有详有略地进行“描写”——既“画”父亲的“眼睛”,又写“父亲只是不经意地回了下头,手却在颤抖”、“颤抖的手伸向自己的儿子,却在半空中停住”等细节,收到了让人心动乃至令人潸然的表达效果;三是直到篇末才交代“我的父亲,他的感情……”,这一点也颇见匠心。“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的深沉的情感,含蓄隽永的语言,“一步、两步、三步……”的复沓以及“沉默的父爱——我很感激它”的质朴的倾诉,带给我们心灵的温暖。
  
  细雨闲花皆寂寞,文人英雄应如是
  一考生
  
  寂寞是一根断了的红线,有心人紧紧地抓着它,默默等待另一头的牵线人,即使那人早已远去。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每每读起这两句诗,不禁感叹细雨与闲花的寂寞。当那迷蒙的小雨,一点一滴打落在罗衫上,谁能说这感情不滂沱?不然,怎么就浸湿了整件衣裳?当那柔美的花朵,飞舞旋转飘落在青石路上,谁能说这感情不壮烈?不然,怎么就铺满了整条幽径?然而,它们却是——“看不见”、“听无声”。
  每个人都在心灵深处有一处花冢,埋藏那些滂沱、凄美却不为外人道的情感。而这座花冢,被“寂寞”上了一道锁。
  纳兰是寂寞的。他的好友曾感叹:“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无疑,他是相国公子、御前侍卫,人人歆羡。然而,在他内心深处却埋着深深的寂寞。他在小院中拾得翠翘,却“何恨不能言”,只得叹一声“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他向往平淡与朴实,然而这愿望在世人眼中便如那细雨,任是将他自己打得全身冰冷,也只是无声而已。纳兰的寂寞,是一个人的悲伤。
  李煜也是寂寞的。王国维说他“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那些打小便坐在龙椅上的孩子,往往是没有朋友的。即使生平纸醉金迷,终日灯红酒绿,也抵不过夜深人静时无人诉衷肠的寂寞。尤是南唐灭亡后,家国之恨降临在这个还不成熟的皇帝身上,更是加了一抹寂寞的灰色在心头。他的寂寞也是无声的,却不是无形的。他以自己的真性情,将一片片寂寞的花瓣铺在宣纸上,将其化为“一江春水”,化为“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人间词话》中有批语:“词至李后主,遂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李煜的寂寞是那个动荡年代的悲剧,却开启了词的新时代。
  陆游在沈园写下“红酥手,黄縢酒……”,将寂寞定格在唐婉的记忆之中;王维在吟诵“遍插茱萸少一人”时,将寂寞注入知音的心中;元稹则以阳刚之笔,写下“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道出了那红墙深院里一个个寂寞灵魂的心声。诗人手中那根红线,另一端系着笔,巨大的情感沉淀后便化为无声,也化为挥笔的动力,让细雨的闲花变得铿锵有力、永不磨灭。
  其实,还有一些人的寂寞甚至不止于文学上的作用。林则徐被贬伊犁,他的寂寞岂是常人能及?但他却高唱“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造福了一方百姓。韩愈被发配潮州,爱女死于途中,但他将寂寞与悲叹化作了治国的动力,他在那个边远小城兴教育、修水利,受到所有百姓的拥戴,那潮州的山水竟尽姓了韩。他们的细雨不止于沾湿了衣裳,更落在了厚重的土地上,滋润了一方水土;他们的闲花也不止于铺满路面,更深嵌土地,“化作春泥更护花”。他们的红线那端,是苍生百姓!他们将寂寞化为动力,“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一个人的寂寞可以被印在书里,刻在碑上,这寂寞是美丽的、供人欣赏的。但没有哪一座碑可以比山水永恒,韩愈、林则徐的故事告诉我们:那些英雄的寂寞是奉献,我们应该恭敬地去仰望。
  【简评】考场作文的“撞车”现象年年有,今年北京卷也如此——大多数考生选择了谈“恬淡”,不约而同地用伟大的古人陶渊明、李白、苏轼佐证自己的观点,尽管不知何为真正的“恬淡”;还有不少考生选写了“春天的美好品格”,让华益慰、王顺友等“感动中国人物”充当事实论据。而让高中生在有限的时间、有限的篇幅里“为赋新词说寂寞”,似乎确有点强人所难的味道。但是,这位考生显然是懂“寂寞”的。文章突出的特点是立意深刻、脉络清晰。作者开篇点题,由诗句感叹“寂寞”,把“细雨闲花”的“迷蒙”、“柔美”拓深为情感的“滂沱”与“壮烈”,指出“每个人都在心灵深处有一处花冢”,“而这座花冢,被‘寂寞’上了一道锁”。接着,以纳兰性德和李煜为例,阐释何为“寂寞”及寂寞的意义;第六段中又列举陆游、王维、元稹三例,强调“巨大的情感沉淀后,便化为无声,也化为挥笔的动力……”。第七、八自然段内容上又进一层,由“文学上的作用”提升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并归结以韩愈、林则徐式的寂寞是“奉献”,足以让人“仰望”。综观全文,的确是一篇很有韵味的佳作,从中可看出作者丰厚的文学积累和深厚的思想沉淀。
  
  同大自然亲密接触
  一考生
  
  令人陶醉的诗句,往往不是凭枯燥的艺术理念能够讲清楚的。这些诗句往往是一种细腻的、微妙的、独特的人生体验。而这种体验,不要说外人难以体察,就是作者本人,当他处于另一处境遇,眼前所见是另一幅图景的时候,恐怕也难以复制出当初诗中所蕴藏的那一份情思吧。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坦诚地说,我是第一次知道这两句诗。然而一首真正美好到极致的诗,却并不太需要读它的人先了解时代背景、创作动机、诗人的生平遭遇等等,我们完全可以仅仅凭借一颗跳动着的心去感受,凭借一双敏感的耳朵去倾听。换言之,好诗与上天联系得更为紧密,而与作者倒可以层层剥离开来。因而我们只要能听懂上天的倾诉和人间永恒不变的乐音,就可以无限靠近诗句中所传达出的那份永恒不朽的感动。
  读这样的诗句需要静下来,放下手中的俗务,松开心灵的桎梏,然后,想象……如丝的细雨,轻轻地粘湿、穿透春日薄如蝉翼的衣衫,如酥油一般滋润肌肤。缓缓地,如松软的雪地上一颗被挤碎的樱桃,红色的汁液渗出,浸到雪花的每一缕肌理,在它六角形的每一个尖尖上,凝结成一个细小而饱满的红色珠子。而皮肤如泥土一般,以令人体察不到的微弱的呼吸,吐纳着那柔滑的水滴,渐渐地,你身体的每个角落,便都有了雨水的存在。那些雨水并非凭空生出的死水,它们有着自己的生命,或许曾摇摆过嫩绿的水草,或许曾有鱼儿在水中吐过泡泡,或许是一泓清泉绕过岩石青白色的脊梁,它们蒸腾、凝结,在天空中听过鸟儿的歌声,然后那自然孕育的跳跃的灵魂,便随细雨浸入了你的身体。在这一刻,我们还只是一个个孤零零、硬邦邦的个体吗?我们同大自然灵与肉的亲密接触,不就在不经意间实现了吗?
  这让我不禁想起两位伟大的诗人:陶渊明和梭罗。我注意到他们的诗文中,似乎特别强调农耕之乐,强调自给自足——用自己的双手去盖房子、种粮食果蔬、蓄养家禽家畜。而他们的伟大之处正在于此:他们超越了单纯的懒汉闲夫式的隐士情结,而构建了一套更为纯朴、更为谦逊真诚的与大自然亲近的人生哲学。因而,陶渊明摆脱了魏晋名士张狂不羁、折磨肉身、痛饮狂歌,最终服药而死的悲惨结局。而梭罗则没有像他的后辈那样,或充满“迷惘”,或身心“垮掉”,最终在仇恨、纵欲与郁郁寡欢中被粗砺的现实吞没。是大自然,充满善意、怀抱博大胸襟的母神,拯救了他们在人世间伤痕累累的身躯,然后用她甘甜的乳汁和轻暖的抚摸,平息了他们内心的愤世嫉俗的怒火。他们无疑是幸运的。但如果不是听从了上天的旨意,一心一意地将自己的心脏贴在大地上,与山川同呼吸,与草木结友伴,他们又怎能在浑浊的世上,为后世留下一颗纯白无瑕的冰玉之心,又以其感悟自然的卓越作品彪炳千秋呢?
  用真心去感悟自然吧!有了那一份心动,读诗,你是知音;倾吐,你就是诗人。
  【简评】感谢2007年北京卷作文考题,让这样的优秀考生脱颖而出!文章视角独特,见解不凡。作者于试题提示的角度之外,另辟蹊径,从对诗句的品读入手,“凭借一颗跳动着的心去感受,凭借一双敏感的耳朵去倾听”,从容而优雅地表达了自己对诗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独到感悟。行文流畅洒脱,像第三自然段的细腻描述,真可谓字字珠玑,翰墨喷香;而“好诗与上天联系得更为紧密,而与作者倒可以层层剥离开来。因而我们只要能听懂上天的倾诉和人间永恒不变的乐音,就可以无限靠近诗句中所传达出的那份永恒不朽的感动”、“用真心去感悟自然吧!有了那一份心动,读诗,你是知音;倾吐,你就是诗人”这些精当的表述,也令人击节叹赏!
  
  雨润万物,馨香满天
  一考生
  
  初春时节,绵绵的细雨纷纷扬扬地散落人间,飘零的花瓣也悄然地零落成泥。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这一切真的归于沉寂了吗?君不见细雨过后滋润万物,一片生机盎然;君不见闲花飘零馨香满天,化作春泥更护花。
  时间的巨轮隆隆碾过,在历史的厚重中留下了一行行车辙。我于那泥土微湿的痕迹中,看到了泥水化成的细雨,滋润万物;又于那浸润清香的泥土上,看到一行娇小的脚印,记录下有人穿着秀美的花鞋从这里走过。
  你“少时陈力希公侯,许国不复为身谋”,然而“永贞革新”的失败使你身败名裂,辘辘南行的车轮碾碎了你峨冠博带的梦。
  然而,岭南的瘴疫并不能将你击倒,你化身那绵绵的细雨,尽自己微薄之力造福永州百姓。你打了井,办了学,放了奴婢,在这片蛮荒之地营造出一片绮丽的风景。
  你以一己带罪之身,化身绵绵细雨,无声无息地滋润着岭南万物。在你身后是一个但求无愧于心的灵魂,是祖国边陲的一抹绿意,细雨湿衣看不见,浸润万物显芳华。
  一纸诏书,汉匈和亲,令多少后宫佳丽“听此凋朱颜”,只有你——柔弱而美丽的昭君,毅然担起了保家卫国的重担。
  别长安,出潼关,江南再难见。站在明月初升的祁连山上,你无怨无悔地将抱着琵琶的如花身影投向大漠,许下誓言:愿保汉匈百年好,直至“独留青冢向黄昏”。
  你将韶华容颜,化身飘零的花瓣,散落于大漠沙尘中,以宽容的大爱庇护着天下苍生。在你身后是一片手足和睦、国泰民安的景象,是大漠中一曲旷远的胡笳音,闲花落地听无声,化作春泥更护花。
  世间万物便是在这种循环往复中生生不息,繁衍万代。片言居要,百意烛照。细雨虽然渺小而无形,但它在滋润万物的过程中被吸引,得到了永生;繁花在落地之后虽淡去了雍容华贵,却在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奉献中得到了重生。
  愿生命的大河生生不息,愿人生的鲜花长开不败。
  【简评】这无疑是一篇难得的上乘之作。文章的优点主要有三:其一,首段以两个“君不见”明确了自己读唐诗名句的体会——“细雨”虽无声无息,但滋润万物,给大地带来盎然生机;“闲花”虽悄然飘零,但馨香满天,化作春泥更护花。立意明确,作者的感受与诗句自然融合,这是文章最突出的特点。其二,透过“你以一己带罪之身……浸润万物显芳华”和“你将韶华容颜……化作春泥更护花”两个层次,作者体现出自己对柳宗元、王昭君两则材料的深刻认识;论述中感情真挚,分析恰切,扣题紧密。其三,像“世间万物便是在这种循环往复中生生不息”等段落,语句整散结合,恰到好处地表达了对诗句的深入理解;而题目“雨润万物,馨香满天”则简洁鲜明,饶有诗意。
  
  无声的经典
  一考生
  
  你是否读过这样的名句——“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这是唐诗中的经典句子。亦如诗句本身,经典的东西就像细雨湿衣,好似闲花落地,在一片宁谧中打动人心,拨动心弦,在这个“速食”文化、“快餐”文化当道的聒噪的社会里,我们是否应换上一份安然恬淡的心境,来呼唤无声的经典呢?
  无声的经典,它不靠浮华的表面吸引眼球,而是用潜在的魅力打动人心。韩国的言情小说、颓废的网络文学、千篇一律的校园散文、令人眼花缭乱的武侠志怪……它们林林总总地占据着书店的各个角落。人们争抢着去买、去读,紧紧跟随潮流的脚步。然而,在这片虚华的背后呢?却是掩饰不住的空洞和虚泛。
  经典的书籍躺在书店的一隅,无声而静默地等待着人们的光顾。信手翻开一本本古典诗词,经典的力量无声地抓住你的心灵:岳飞的“八千里路云和月”,是豪迈者的气魄;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是自信者的不羁;柳永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婉约者的柔情;欧阳修的“泪眼问花花不语”,是相思者的的哀怨……经典,在历史的长河中无声地流淌,用流行所无法企及的宁静的力量熏陶、渐染了一代又一代人,用内在的魅力给予人们享受与思考。
  无声的经典,它不靠时下的潮流彰显美丽,而是用内在的价值守住一份永恒。比如经典的画作,它们没有漫画那般唯美绚丽,却在朴实的画面中启迪人们思考;经典的画作,没有照片那般真实精致,却在宁静中给人别样的享受。
  它们静静地悬挂在美术馆的墙壁上或玻璃罩内,等待着与你的目光相遇。拉斐尔的《吻》是爱情的献礼,《西斯廷圣母》是亲情的温馨,梵高的《向日葵》是大自然的勃勃生机,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是心灵的洗礼……经典,不需要潮流作陪衬,它们无声地感染着人们的思想,荡涤着人们的心灵,使欣赏者拥有永恒的力量。
  无声的经典,像是剥开石榴时往外散开的透明果实,落在你最不经意的脚边;即使被阳光晒得褪色,却始终保持带着青涩的粉红,重拾脚步前进,让生命温暖如昔。
  于是我们呼唤,呼唤“细雨湿衣”、“闲花落地”般无声的经典。
  【简评】这是一篇以深刻的思考、丰富的材料和清晰的结构见长的考场作文。作者从“看不见”、“听无声”联想到“经典的东西就像细雨湿衣,好似闲花落地,在一片宁谧中打动人心,拨动心弦”——这样的联想自然且契题。随后,他把目光投向现实,针对当今这个“聒噪”的社会,发出了“我们是否应换上一份安然恬淡的心境,来呼唤无声的经典呢”的疑问,对浮躁社会中文化领域的“低幼”、“低俗”有自己的认识,足见其思想深刻。紧承上面的问题,在主体部分,作者就“无声的经典”打动人心、拨动心弦,从两个方面展开阐释——“它不靠浮华的表面吸引眼球,而是用潜在的魅力打动人心”以及“它不靠时下的潮流彰显美丽,而是用内在的价值守住一份永恒”。其间广泛引用古今中外的著名诗句及绘画作品,折射出作者对平时积累的重视。最后,以“剥开石榴,果实散落”的比喻,再次呼唤“无声的经典”,自然地回答首段的疑问,首尾圆合,结构完整。
  
  细雨未必看不见,闲花未必听无声
  一考生
  
  人,活在世上,不仅仅为了每天的三餐饭,也不仅仅为了铜臭,而是为了灵魂的永存。
  皑皑白雪,你是否已迷失了归途的方向;浓密的森林,你是否已看不清灿烂的天空。忘记自己的细微,忘掉自己的渺小,在雪地中奔跑,拨开森林的迷雾,你的身影将会变得高大,你的人生也定会精彩。
  “仰天长啸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李白,不畏让贵妃研墨、力士脱靴的后果,不畏玄宗的赐金放还。虽有昭昭明月之德,日月齐辉之才,终化为泡影,他是长安的细雨,他是朝廷的闲花,他空有满腔的抱负却无计可施。但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仍高歌“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他把对朝廷的失望、对自己的希望,化作了人类文明宝库中不朽的诗篇,这滴春雨、这片闲花,化作无数的雨滴、无数的鲜花,落进千家万户,洒遍中华大地。
  胸纳幽兰,神容主若。他,一个不爱仕途但爱美人,不爱富贵但爱超然的翩翩公子,虽出身显赫却博古通今,虽是奴才却不甘做奴才。他叫纳兰容若,与康熙相伴了31年的臣子。在他的生命中,他的主子驱使了他的一切,雪藏了他的才华。他只能做康熙的陪衬,做君王身边的细雨闲花,但即使如此,仍然没有人能漠视他的才华。他把幽怨化作了一支笔,书写着“人生若只如初见”的凄婉情怀。他忧郁而终,短短31载,弹指一挥间,却创作出人间最动人的诗词。这滴细雨、这片闲花,发出炫目的光彩,震撼了你我的心灵。
  萧红,近代最伟大的女作家之一,却饱受了人世间的一切悲苦——亲人逝世,家族歧视,爱人背叛,恩师离去,穷困潦倒……在这样的情况下,她把人间的悲苦都化作了笔下灵动的文字,随着呼兰河水,汩汩流去。她是家庭的细雨、爱人的闲花,但就是这滴细雨、这片闲花,给中国文坛注入了清泉,注入了活力。
  他们都曾是社会中不起眼的小人物,却也在历史上留下了高大的背影。他们拥有不同的人生,不同的经历,却共同昭示了一个道理——细雨未必看不见,闲花未必听无声。
  相信在皑皑白雪中我们终会找到自己的归途,在森林中终会看到明媚的阳光,虽然我们在宇宙中微小得如细雨闲花,但只要勤奋努力,不向命运低头,终有一天,我们的灵魂会照亮未来。
  细雨一定看得见,闲花定然听有声。
  【简评】这是一篇主题集中、材料丰富、语言通畅的佳作。拟题“细雨未必看不见,闲花未必听无声”,一亮相,就让读者耳目一新。文章材料的表述相当“机灵”:李白、纳兰容若、萧红都是文学史上的大家,可本文主旨却是细雨、闲花般的“小人物”,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也可大有作为。作者清醒而巧妙地强调这些名人未成名前也平凡,使材料的使用具有了合理性,很好地实现了材料、题目间的紧密勾连。至于思路上的前后照应、收篇一句递进式的强调等,也都值得肯定。
  
  叹惋与珍惜
  一考生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那必定是一个阴雨连绵的傍晚,滴滴细雨,点点落英,诗人送别了友人,口中还泛着离别酒的浓浓滋味,在蒙蒙细雨中踽踽独行。然而,他为何没有发出“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感叹?在一首别离诗中,诗人为何少了一份哀情,看到的竟是“湿衣看不见”的细雨,听到的却是“落地听无声”的闲花呢?其实,这恰恰是这句诗的可贵之处——当叹惋逝去的东西只能平添遗憾时,唯有不断发觉生命中值得珍惜的东西,才算不枉此生。
  真正值得珍惜的东西,往往不是流于表面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穷尽其大半生的光阴,才参透了人生的真谛不在于口耳相传,而在于心中应有的那片净土。当麦琪和她的丈夫绞尽脑汁,要给对方最好的圣诞礼物时,他们认为只有让对方变得更美丽才是自己生活中最大的惊喜。但是,当那一条表链、那一支发卡相遇时,他们终于知道无需最美的装饰,真正的情意才是最可贵的。懂得了什么是珍贵的,也就在心中形成了一套合理的价值观念;有了这种价值观念,即可顺畅地在世间吸收对自己真正有价值的东西。这样,我们就可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面对逆境时,乐观地接受也是一种勇气。生命中,我们所遇到的不单是符合心目中价值观念的东西,种种的不公,种种的失意,种种的别离,都在不停地困扰着我们。懂得把它对我们的影响降到最低,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无疑是一门大学问。自古以来,人们面对困难的反应,就表现出他们这方面的能力。庄子的思想总让我们觉得遥不可及,亡妻之痛换来的却是阵阵歌声,虽然行为令人诧异,但遇到困难时顺应生活也是一种大气。汉高祖刘邦遇到问题时,总是来一句:“为之奈何?”乍看之下,这句话表现的是他的手足无措,其实,他看到了当务之急是要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是大汉皇室血统,刘备遇到事情时却总是哭,而作为对手的曹操却总是以笑来应对。能否乐观地直面困难,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命运。当我们可以理智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以乐观的心态接受它,不让困难过多地影响我们的价值观念时,就可以“郁结憾恨一念泯,恩怨情仇皆如尘”了。
  人生在世,如果认为单背诵几条人生哲理就能在茫茫人海中获得成功,那就大错特错了。圣贤口中的大道理再多,如果不以自己的经历去体会,生搬硬套,那么只会带来心为形役的尴尬。没有不经历风雨的彩虹,没有经受坎坷,我们也看不到这些道理的珍贵,看不到真理的光辉。当然,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要少一些悔恨,多去体会生命中真正可贵的东西。这样,我们才能达到孔子所说的“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虽然大器可能晚成,但如果在人生中懂得用心体会,又何须等到七十岁呢?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无需叹惋昨日的伤痛,因为它们难以改变;应当珍惜如今的平凡,因为它们更值得拥有。
  【简评】文学家说得好:文无定法。是的,作文初学者沉迷于“八股文”式的套路而忽略用“心”为文;作文入行者,讲的则是意到笔随、得心应手。此文作者当属后者。其平日里积累之功不可小觑,故而围绕“无需叹惋昨日的伤痛,因为它们难以改变;应当珍惜如今的平凡,因为它们更值得拥有”这一主旨,旁征博引,层层深入;娓娓道来,启人心志。可见,惟有时时见之、思之,方能常常有所得,从而使笔下文章引人入胜。少数语句不够简练,这是本文有待提高之处。
  
  知音不死,落花无声
  一考生
  
  多少年来,心中一直记着一幅美丽的画卷。
  春光明媚的大观园里,宝玉和黛玉比肩而坐,同读一本《西厢记》。微风拂过,满树的花儿簌簌地落在他们的头上、肩膀上,落在泛黄的书页上,轻轻翻滚两下,无声地坠入泥土里。这落英缤纷的景象,两个心思如此敏感的人,竟然都看不到。
  直到合上书本,还觉得满口馨香,当宝玉笑着说出“我就是那多愁多病的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的貌”时,我想嗔怒的黛玉那一刻心中一定既欢喜又明朗。只有她最知道他,也只有他最懂她,能在这封建的大家庭里一起偷偷读《西厢记》的人,也只有他们两个吧?怪不得闲花落地,于他们也只是无声呢。
  古人曾道:“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于茫茫人海中觅得真正能读懂你心意的那个人,何其艰难!倘若真的觅到了,那么把酒倾谈、让心灵碰撞的时光,又该多么愉快醉人。即便夕露沾衣,闲花落满肩头,也会浑然不觉吧?
  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被历代的人们传唱,他们有的不但是促膝交谈、不知东方之既白的酣畅忘我,更有相依同在的坚定力量!
  当俞伯牙得知钟子期的死讯,毅然将瑶琴在大石上摔得粉碎,因为知音已死,留这琴声于世间又有何用?他们的心早在交融的那夜连在了一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莫道是细雨闲花,就算是狂风暴雨又有何惧!子期已死,那伯牙的琴心便也同他一起死了罢!
  子期死,琴音散,知音的故事却没有死在古代。今天的我们尽管处在一个快节奏的时代,人与人之间常常保持一份距离,但心灵的天性却从不拒绝交融。
  当我和友人为了抢时间找赞助,把自行车骑得像小汽车一样,为同一目标而努力的我们,竟没发现自己早已汗流浃背;当同学刚刚经历了丧亲之痛,那揪在我心里的难过竟久久不能驱遣;当老师忽然间说出了我的心声,那一刻的感动竟让我忘记置身何处了……也许这些小小的交融,远比不上那些传唱古今的佳话,但我又何尝体会不到“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的美好境界呢?行走在人生的道路上,因为这一个知心的人、一句贴心的话,风尘仆仆的我们总可以欣慰地说一声“知音不死,落花无声”了罢!
  【简评】作文考试好比跳水比赛。当众多考生纷纷选择三米台、五米台入水的时候,是什么推动这位考生选择了十米台的高度(从“人间真情”、“心灵的天性”入题)?是“独辟蹊径”之类的写作技巧,还是“材料出新”之类的写作意识?我看都不是,让他走上十米跳台做轻松一跃的,是他独立的思考习惯、深刻的人生感悟与丰厚的文学积淀。作文是记录生活、记录思想的,有深广的情怀,才有如此高品位的文章。此外,从语言表达流畅、得体的角度看,不难发现作者思维的清晰、准确。
  [作者单位:江苏太仓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透视高考语文试卷,可以科学导航复习备考工作。2007年高考对“辨析并修改病句”考点的考查整体情况如下:    一、题量、题型及分值  18套卷中有17套卷考查了“辨析并修改病句”,只有上海卷没有设题考查。17套设题考查的试卷中有16套采用了四选一的单项选择题的考查形式,分值均为3分;其中,湖南卷的题干要求是选出“有语病的一句”,天津卷、安徽卷的题干要求是选出“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其余13套
期刊
天花板裂成两块  一切在瞬间坍倒  潮湿的角落里静悄悄  让人想起往日的喧嚣  我们在怀念  ——活着真好    想起父亲有力的大手  想起母亲温暖的怀抱  想起语文课上窗外飞过的小鸟  收集所有的勇气  我们互励  ——活着真好    我们打起手电  背诵激昂的演讲稿  我们放开歌喉  高唱《明天会更好》  我们永不服输  我们明白  ——活着真好    心中有光明  不在乎黑暗里的分分秒秒  
期刊
古韵  高三(7)班李义唯  谁的哀伤,西风彷徨;  谁的愁绪散落,满了潇湘?  千年的循环依旧,温暖的春天里总有万紫千红的世界和一片冷漠的荒原,是谁吹散了那层薄雾,让歌声穿透叠嶂的尘世,吹绿了江边的树木和庭院的青苔?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是你么,那位才华卓著旷古绝今的女词人?在那深深的院落里,在那苍白的月华下,孤单的身影徘徊着,你是在等待远方的夫君么?  那样悲伤的思绪缠绵成一张痛
期刊
曹保顺/评    一个人,端坐在寂寂的唐朝,钓着一江的寒冷,守候着最后的一片洁白的孤独。  捧读时隔千年的诗篇,感受着从千年前的永州吹来的寒风。  我意外,甚而惊悚。  群山孤寂,将想象截成了一重又一重。雪白的驼峰圈画着生命的领地。雪山渺远,足迹尘封。这里惟有超然的孤独,惟有生命的绝响,惟有精神的自由。  谁能承载这一江的寒冷,谁能用一丝细线垂钓绝望,谁能以这种方式把自己交付给永州这片山水?  我
期刊
一  有段时间,一对明星夫妇生了个天生兔唇的女儿,有的媒体报道很起劲,尤其是摄影记者,恨不得在第一时间抓拍到婴儿的兔唇特写。  这样的例子还有不少。在刚刚闭幕的开罗国际电影节上获得影帝称号的演员范伟一行返京,接机时有媒体问他十月份拍戏受伤是否炒作,范伟一愣,问:“你是哪家媒体的?居然问这种问题!为炒作在家躺两个月,我犯得着吗!”记者见到受伤的范伟,不问人家身体恢复的怎样,却在质疑事件的真实性,真是
期刊
索然寡味的文章,称之干瘪文或苍白文,能见出作者写作底蕴的浅俗与平庸。“写作,是构思的艺术”,文章应有几丝绵长的味道,让读者涵泳不尽,玩味无穷,如是文章也就有独特的景致,令人见出作者情感的丰富与写作的睿智灵动。    一、趣味: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文章应有绵长的趣味。《诗经》中的《硕鼠》,借指斥老鼠的贪婪无情以指斥社会的丑恶势力,此指桑骂槐的手法,使文章韵味悠长,足见作者的机智与幽默。故而写作
期刊
高凯,1963年生,著名诗人,荣获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等奖项,并获甘肃省优秀专家称号,现为甘肃省文学院副院长。  高凯是西部诗人和乡土诗人的代表,他长期以自己独特的声音讴歌着陇东大地。他的诗歌是他“生命质地、光泽和精神志向”的最好彰显。他曾说:“当生活环境如此闭塞,人要生存,需要有更大的激情和精神的支撑。”  这首《村小:生字课》是他的代表作。  中国最早出现诗歌原本不是为了吟诵,而是为了歌唱。真正
期刊
心灵的七彩桥  54班 陈琼灿    窗外是一串串晶莹美丽的雨帘。在属于你我的那串中,我找到了我心灵的憩息地;也领略到那珠帘过后美丽的连接你我的七彩桥。  那天下着大雨,我一个人在雨中狂奔着,我只想逃开这个没有友爱的班级,我不要听那些冷言冷语,风无情地吹着我,雨点打得我的脸直疼,身上湿透了,还有那可恶的泥。眼泪禁不住哗哗地流了下来,刚才那一幕又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军训表演时,我由于过于紧张犯了一
期刊
拂晓  高二(3)班管怡文  浮生若梦,沧海桑田,辗转春秋到如今。时光如叶在某年某月某一天纷飞扰乱了我们的眼,开在绿叶中斑斓的花悄然露脸,一小片阳光的美好不偏不倚地停留在二楼的窗角,与深绿的藤蔓植物纠缠不清,扑朔的水汽似蝶舞于砖红色的墙壁之上,旖旎缱绻。黑燕啁啾,剪破晨光里的寂静,温软的风扑面而来,像天空深情的吻,点过冰冷的绿茵。  在拂晓,世事安好,欣欣向荣。如此安宁的清晨,仿佛世界都没了。此情
期刊
这篇小说的高明之处正在于:在看似平静的第一人称叙述中,隐含着作者深深的悲哀和强烈的愤怒……    一直以来,身处在校园这方还算宁静的净土中,也看到过一些不和谐甚至丑陋的人和事,只是随着时间流逝,最初的不平和愤慨也渐渐冷却继而麻木不仁起来。因为,在这样的一个时代,任何真话姑且都要冒着被背叛和被孤立的危险,更何况是大声的痛斥和呼喊?没有人能强大到足以改变社会,于是我们只好纷纷选择改变自己,努力让自己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