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的语言能力培养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nsont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育应以语言能力培养为重点。可目前我们小学生的语言能力发展得如何呢?特别是他们的科学言语能力的发展又如何呢?
  一、当前小学生语文素质低下的表现
  现在,有相当多的小学毕业生缺乏独立的读写能力,不能通过准确地理解词语、概念和严密的逻辑层次来把握文中的信息,不能读懂一篇社科文章,也读不懂自然科学文章,甚至在数学、物理、化学、政治等科目的解题过程中同样遇到很多困难,不能准确理解题意,不能用准确的语言来分析、概括、表述自己的解题步骤,不能用准确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在应用文写作时,不知道写作格式;写议论文和说明文时,竟采用抒情散文中常用的语汇或一味追求华丽的词藻,没有逻辑,不能清晰准确地解说事物、说明事理,也就不能准确把握信息,表现瞬息万变的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
  二、造成目前小学生语文素质低下的原因
  从古至今,我们的语文教育都是以当时社会的需要为本,教学则以文本为本。在古代,我们的语文教育以教化为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知识信息快速增长、社会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本应以捕捉社会信息、培养学生理性的科学思维为主。然而近年来,我们的语文教学却在倡导以精神为本,片面强调人文性,甚至提出了以文学教育取代语文教育的主张,把科学的、理性的文章放在一边。我们的语文教师一向偏爱文学,在培养、发展学生言语方面,倾向于运用高水准的文学材料来培养学生形象生动、富有情感色彩的文学言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而对客观、抽象、准确、严密、逻辑性强的科学言语加以冷落,在教社科文章和科普文章时,有的把文章的内容当作教学重点,淡化语言训练,把语文课上成了社会活动课和自然常识课。这种舍本逐末的教学,学生的逻辑思维得不到训练,科学精神得不到培养。所以,语文教学如果只重视文学和情感而将科学理性划分在语文之外,是不合时宜的。语文课堂教学如果还仅仅满足于审美的愉悦,忽视科学理性和思辨,不注重科学言语的培养,就不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提高小学生语文素质的有效途径
  1、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
  教师要认清教学的重心应是以科学言语为主的文章,而不是以艺术言语为主的文学。我们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特别是实用科学言语交际能力,以便使他们在知识信息迅猛发展的时代,能阅读各种信息,掌握生存的技能。
  2、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科学言语水平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和指导者,在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师的教学言语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言语。要训练学生正确运用科学言语、提高学生运用科学言语的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言语必须科学化,必须做到准确、简明、严密、富有逻辑性。科学的教学言语是教师正确、完整地讲授教学内容的重要保证。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不管是教议论文和说明文,还是教散文、诗歌等,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的言语首先要做到准确、严密、简明,其次才是生动形象、富有情感。
  3、教师应排斥错误教育观念的影响,明确培养科学言语能力的教学目的
  现在有一些教师追求一种“非指令性教学”,反对目标的预设,提倡教学过程的生成。但是,我们知道:自觉的目的性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性,人的思想、言语活动是有目的的。在以科学言语为主的语文教学中,首先必须明确教学目标,确定以发展学生的科学言语为学习的重点。语文教学应以言语形式为主,所以科学言语的学习也应立足于科学言语的言语形式。在分析以科学言语为主的文章时,不能把言语的内容当作学习的重点,不能把语文课上成其他的自然常识课、社会科学课,而要让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掌握运用科学言语解说事物、说明事理的方法,掌握生活中使用频率很高的市场信息评析、科学研究报告、考察报告、产品说明等应用性文章的写作方法。只有如此,才能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的需要。
  4、应遵循科学言语的特点,进行科学言语的教学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解读以科学言语为主的文章?新课标提出了多元解读,认为“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多元”、“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是不符合以科学言语为主的文章特点的。科学言语反映的内容是客观的现实世界,从语境的框架来说,它同客观世界的关系是确定的,对这些言语的理解,读者需要采用逻辑思维方式把握其意义,准确客观地理解文本、理解文本的词句,不能任意解读。采用的学习方法不应是形象思维方法,也不应是直觉思维方法和社会思维方法,而应采用逻辑思维方法,通过比较、分类、概括、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方法来分析解读文本。同样,我们应当指导学生在写作上客观、理性地表达思想,说明事物。学生必须学会运用科学的言语,不能含糊、模棱两可,推理必须严密、合乎逻辑,正确反映科学现象的相互关系。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知识信息迅猛发展的今天,语文课应教会学生如何去正确阅读知识信息、正确运用科学言语来说明事物、阐明事理,更好地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的需要。
其他文献
陕北地处黄土高原地带,条件艰苦,经济欠发达,学校缺乏先进的教学设施。在这样的地方,如何能够上好艺术课?开发利用好艺术课程资源是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一、本土艺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1、艺术教师是最重要的艺术课程资源。山区学校最缺乏的恰恰是专业的艺术教师。由于艺术教师的匮乏,大多数艺术课程不被重视。针对这种情况,我想,一方面要充分调动现有艺术教师的积极性和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
期刊
一、多媒体技术在现代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优势  多媒体技术应用于现代初中英语教学,具有以下优点:  1、改善教学环境,有效地营造学习氛围,增添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灵活性  多媒体可以将文字、图片、声音和视频等多种信息融为一体,多方位刺激学生感官,克服了传统教学中抽象、枯燥的弊端,使学生能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接触到大量形式丰富的语言材料,再现生动的社会文化背景,感知更具有生活气息和时代感的语言材料,创设
期刊
信息技术是一门融知识和技能为一体的新兴学科,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的地位也越来越高。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如何把信息技术知识既深入浅出又活泼生动地教给学生,值得我们研究。因而,探索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和学生发展的需要,显得尤其紧迫和重要。我们应该灵活运用传统教学方法,更应不断探索和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因为我们的目的是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在有限的时间里提高教学效率。以下
期刊
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对于我们中学体育教师来说是一个考验、一个挑战、一次很好的尝试。  体育教学中究竟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呢?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从中摸索、归纳出以下几方面:  一、兴趣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前提  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育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如果在教学中采用游戏、测验、比赛等多种多样的竞技形式,不仅可以发挥每个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且可以发展学
期刊
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平面构成,主要是对艺术思维的训练,它不仅能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正确审视美、创造美的能力,还能让学生初步了解艺术创造中一般的艺术思维规律、形式表现规律和艺术的基本表现语言。如果教学得法,更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观察力、高效的记忆力,引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培养和提高其创造能力。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积极的思维和良好的效
期刊
近年来,随着国家大量地投入,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得以极大的改善,也给学校的音乐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信息技术及远程教育的资源共享,开阔了农村音乐教师的视野,拓宽了音乐教师的教学渠道,教学手段逐渐走向多样化,同时也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但本人到过许多乡镇听课,却发现存在许多不足,尤其是师资力量薄弱、教学理念陈旧,致使教学质量难以保证。下面,笔者就目前农村音乐教育现状及其对策,管窥如下: 
期刊
自信,犹如催化剂,能将人的一切潜能调动起来,使人在智力、体力、处世能力等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因此有人说,自信是人生成功的一半。树立了自信心,学生就会更乐于表达,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有了自信心,学生就会消除畏难情绪,大胆地表达;有了自信心,学生就乐于与别人分享学习的快乐。因此,这个课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作简单的论述:  一、信任学生,尊重学生  在学生
期刊
【背景】  每个学生的心都像上了锁的大门,任你再粗的铁棒也撬不开。唯有教师付出真诚的关怀和发自内心的师爱,才能把自己变成一只只细腻各异的钥匙,架设起一座通向学生心灵的桥梁,深入学生的心中去了解他们。  【案例】  周倩是一个很聪明、很漂亮的女孩子,有一双会说话的大眼睛,接受能力极强,在班上的成绩也很不错。但是,她的行为习惯十分不好——好吃、懒散、泼辣如霸王,本班的女生很怕她。你找她交流、沟通,她又
期刊
静物素描是美术学习的基础,也是独立的一门艺术形式。在中学美术教学中,静物素描的原创性和自由性较为收敛,容易带给学生枯燥无味的感觉。教师应当对这种思想进行正确引导和纠正,鼓励学生发现静物素描的美学意义和学习价值,探索创意性的表达方式,在临摹和写生中加入创作和情感意识,提高鉴赏和评审的能力,获得更高一层的艺术感知。  素描学习是美术造型艺术的基础,而对静物的素描也是中学美术教学的入门训练,对培养学生基
期刊
“使学生掌握未来社会所必需的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科学方法、养成科学态度”,是初级中学化学教学的目标。教师只有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兴趣,才能实现上述目标。  说起“化学”,有的人认为化学是引起环境污染的“元凶”,这其实是对化学的误解。只要我们认真观察,就会发现人们的生产生活都离不开这门学科。我们要把化学教学与生产生活联系起来,用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完成教学目标。下面,我针对近年来的教学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