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隐”与文学的“真”之我见

来源 :花溪·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ong_19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代文学史上,鲁迅是一位有着高度自觉的读者意识的作家。几乎是自弃医从文那天起,鲁迅就把“立人”当作自己全部思想和文学活动的逻辑起点与最终目的。这样的起点与目的,决定了先生格外看重文学作品的传播效应,特别关注文学作品给读者带来和留下了什么。而这样的看重和关注又通常体现在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一方面,他由衷希望文学作品犹如“东方的微光”“林中的响箭”“冬末的萌芽”,给人以鼓舞,使其成为“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另一方面,他又总是担心文学作品因为自身内容的不健康或有问题而给读者造成误导乃至伤害,甚至变为民众的精神鸦片。如果说在先生那里,前一方面更多是一种正面的、“共语式”的倡导与呼唤;那么后一方面,则常常化为对自己写作的“私语式”的提醒、约束和检视。
  鲁迅拥有清醒而自觉的读者意识,但同时更具备了独立而超前的精神天地,他对世界与民族、历史与现实、人生与人性、自然与社会的若干理解和认识,不仅在当年独陟峰端,罕见其匹,即使在今天,依旧不失高蹈与前卫。然而,如此敏锐与渊赡的鲁迅却偏偏不那么自持与自信,相反,他每每充满了怀疑精神。这种怀疑固然直指他身处的外在环境和社会秩序,但同时也没有放过自己的灵魂。即所谓:“我的确时时解剖着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地解剖我自己。”按照先生说法,他既非是为“别人引路”的“前辈”“导师”,更不是“登高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他只是一个“从旧垒中来”又“反戈一击”的历史与文学的“中间物”。既然是中间物,他就难免带有革故的疑虑和鼎新的困惑;就难免产生告别者的痛苦和先行者的孤独;就难免因为“彷徨于明暗之间”或陷入了“无物之阵”,而感到“悲哀,苦恼,零落,死灭”,正如他在《野草·影的告别》中的扪心自问:“我能献你甚么呢?无已,则仍是黑暗和虚无而已。”也正如他在写给许广平的信中所言:“我的作品,太黑暗了,因为我常觉得惟‘黑暗与虚无’乃是‘实有’。”
  显然,这样的自我观照包含了先生特有的对自己的挑剔与苛刻。而这种挑剔与苛刻一旦同清醒自觉的读者意识相碰撞、相对接,便自然而然地形成了鲁迅式的欲罢不能,欲言又止。即所谓“说话常不免含糊,中止”;亦所谓“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因为先生实在害怕将自己身上的“苦闷”传染给读者,特别是青年,使他们误入“危途”。要知道,先生早已下定了决心:要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这是何等良苦的用心,又是何等博大的胸怀啊!懂得了这一点,我们就懂得了鲁迅为什么在强调文学创作时要求其“真”,而在自己的作品中又不得不有所“隐”;同时也就明白了那种仅仅因为鲁迅有所“隐”——没有“裸奔”而是“穿着内衣行走”就感到“可悲”的说法,又是多么的肤浅和皮相。
  对于鲁迅文学世界里的“真”与“隐”,曹聚仁曾以“两个鲁迅”的说法加以诠释。即认为:“一个是中年的卸了外衣的真的鲁迅,另一个是当他着笔时,为着读者着想,在他的议论中加一点积极成分,思想者的鲁迅。”这或许不无道理,但也存在明显的缺憾——它割裂乃至对立了原本完整统一的鲁迅。其实,如果我们仔细分析鲁迅笔下的“真”与“隐”,以及与此相联系的“黑暗”与“欢容”的增删与取舍,那么即可发现,这一切中实际还存在另一种更为本质的联系。这就是:在先生那里,“真”是现实的掘进和存在的逼视,而“隐”则是理想的探索与期待的憧憬;“真”摄取和剖析着客观生活,而“隐”则咀嚼和反思着灵魂世界,它们最终植根于先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伟大人格与崇高情怀。从这一意义讲,“隐”是另一种形态的“真”,而且是包含了善的更高层次的“真”。它们是先生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也是我们走进先生心灵的重要通道。
其他文献
当原始海洋里的有机质经过复杂而美妙的结合,最终诞生出一个体形微小而活力四射的原始微生物时,那是地球生物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神来之笔哩,一个光彩夺目美轮美奂的奇迹……尽管没有听觉、视觉的感受器,面前是一个黑暗如墨汁的静寂无比的混沌世界,但苍天作证,大地作证,孕育生命的大海作证,你活出了鲜活生命的一分光彩。这种无言的敬慕与由衷的祝愿便是对生命尊重的一分庄重的表达,一分大音唏声的喝彩。  动物从单细胞如草
期刊
楔子  上海五点的清晨,空气中有薄荷般的清凉味道。  在这里度过一整个昼夜颠倒的夏日,于最后一晚从噩梦中惊醒后,程书玫再无法入睡。脊背和额间还蒙着层细薄冷汗,风从窗外飘进来,白绸帘布外天空泛着仿佛令人窒息般的靛蓝色微光。她抱着膝,左手紧握右手,是一个缠绕且密不可分的姿势。  在梦镜里出现过无数次。伴随着刮肉噬心的痛。  结束上部剧本的撰写,程书玫暂时放弃了写作,梦魇随着她每日五杯咖啡的摄取量日渐频
期刊
尽管我读的书不太多,但是,读中国的文学作品,与读外国的文学作品,心里的那种感受是明显的不同。  中国是一个讲究人情的国家。到了文学作品当中,也是一样,所有人物都不是孤立的,与亲戚朋友、街坊邻居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所以,中国的文化作品的背景总是很丰满和丰富的。大人物有大的时代背景,小人物,有小的背景,哪怕是乞丐,有热闹的街道,同行们的关怀或者争斗,路人冷漠的眼光等等。  场景上,咱们的作品,也讲究大
期刊
我曾有幸听到过钟声,那声音使我终生难忘。  去吉林游玩,选择了北山,我喜欢登山。驱车来到山下,便开始徒步登攀。登到一半的时候,忽然传来了一声声钟声——“当,当……”我不由自主的停下了脚步,静静地聆听这天籁之音,庄严而又浑厚,仿佛蕴含了宇宙的空旷与深邃,钟声久久地回荡在山中。  我有些激动。一声声敲撞,一声声钟响,此刻,烦躁的心情在聆听中无影无踪,留下的,只有那份祥和,那份宁静。  我忍不住去追寻那
期刊
黎明时分的秋风有着更深沉的肃杀性与刺骨性,树木已褪去夏天犹存的一缕芳魂,瑟缩胆怯的站在原地,静候着冬季的审判。楼前法国梧桐的枝桠在大地嘴边疯狂的挣扎着,呕咽着。这似乎更像是一场葬礼;乌鸦早已聚成一片,为死去的、沉寂的,唱着诅咒的怨歌,乌鸦在东方人眼里终是不详的,它习惯惨败狼藉的景,习惯死亡的氛围;这黑色的精灵,冥府使者。  月亮演了一晚上的独角戏,终于挨到天边的尽头,告别这经营惨淡的尘世,天际泻下
期刊
那是我第几次去兰石医院探望父亲呢?  只记得,我经过走廊前往病房的途中,浓浓的药水味刺痛着我的神经,那里的一切都浸泡在怪怪的味道里,显得沉郁。  我轻轻地走进了父亲休养的病房,向照顾父亲的亲戚打过招呼后就坐在了病床边的板凳上。我与父亲相距不足半步却恍若隔世,我不了解他的苦痛,我不能安慰他,我无法与他并肩作战,共斗病魔。我能做的只是沉默。彼时我能帮助他的,便是给予他安静,一种可以内窥灵魂,质问生命的
期刊
季老的仙去给人世间留下无限怅然。  季羡林,国学泰斗、佛学大师、中国国宝,学贯中西,著作等身,桃李天下,质朴谦逊,实为知识分子楷模。  季老做学,涉猎广泛,且样样成功,精通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开创北大东方文学系,季式散文行水流云。季老做人,能为刚入校的北大学子视为看门人,守着行李在校门口待了个把钟头;能专门撰文辞大师、辞泰斗、辞国宝,谦虚的都让人看不下去。  道家的至高境界是天人合一,学仿老子
期刊
漫天雪,勾起了过去的记忆。  那段时光是新荷上莹莹闪亮的水珠,折射着美丽绚丽醉人的光彩,也承受这摇摇坠落的心颤,很高兴认识你,伴我走过青春的岁月。  记得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有很大的雾,阳光穿过雾气照过来,朦朦胧胧的,洒在身上似乎很温暖,细细的朦朦的湿气扑面,睫毛伴着轻柔的水珠,清凉的感觉润到心底,“同学,你的书掉了,”一阵好听的声音在耳畔滑过,我一转身,刚好对上了你的眼睛,你的眸子里透着纯真,我接
期刊
萧关,古代著名雄关。地处固原东南,北连瓦亭土城,南接三关要塞,全长十二公里,六盘山脉横贯西侧,泾河缓缓东去。  清晨,伴着几声嘹亮的鸡鸣,夜幕上的星星稀疏了,却也金黄可爱,整个萧关古道沉寝在晨曦里。走在萧关古道上,看一轮红日从东方连绵起伏的山顶上冉冉升起,论时节,虽然已经农历二月了,但这里的春风依旧夹杂着刺骨的寒意,散发着六盘山麓中枯草的味道,身旁是高大的峰影,显得无比壮阔;把萧关古道烘托的更加神
期刊
[摘 要]作为古人居室之习见之物的“帘”,在唐宋词中频繁出现,这一物象除了为作品营造飘忽绵邈及幽深窈曲的审美意境外,更与作者的言情主旨紧密相联。因此,被频频拮取入词的帘、幕、帷、幌等物象,未必处处是实有之境,而是一个若有若无、虚实之间的概念化意象。这一意象为词人诉诸笔端的无外乎闺阁闲愁、离情别绪和伤逝之嗟三种情感。  [关键词]唐宋词、帘幕意象、言情  在我们惯常的思维中,“帘”即门帘,乃古人居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