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铜元票是北京政府财政部平市官钱局发行的有价证券,是为了代替铜元辅币在市场上流通,由于轻便易携,颇为流行。民国十二年财政部平市官钱局前发生大规模的铜元挤兑风潮,后经多方努力,终于平息。
关键词:1923年;北京;铜元票;挤兑
铜元票是北京政府财政部平市官钱局发行的有价证券,是为了代替铜元辅币在市场上流通,由于轻便易携,颇为流行。其后,于1917 年发生了一次铜元票风潮,规模较小,不久即平息。此次风潮主要是由于官员嗜利,偷运铜元出境所致。
为避免风潮的进一步扩大,天津商务总会研究并采取了措施。首先,商会议决了十二条章程。①其次,设立铜元兑换所,每天及时兑换,稳定市场。最后,中国银行北京分行要求添铸铜辅币,运京发行。“10 月 24 日,京行宣布京兆地名铜元券恢复兑现” ②,铜元风潮才逐渐平息。
民国十二年(即1923年)财政部平市官钱局前发生大规模的铜元挤兑风潮。当时的《顺天时报》记述:八月十五日,“财政部平市官钱局发行之铜元票,在市面流行,本有信用,向例较铜元略高一分。本日忽然铜元比铜元票增高二分,五吊票每一张约低七□云;又每现洋一元换铜元仍按市值,而换券则张纸二十一吊有零”,铜元票市值跌落。而“五十枚之铜元券,奸商拒用,折价行使”。由于对中交两次挤兑风潮和1917年铜元票小风潮记忆犹深,该刊忧心忡忡地说“如当局不严令□持,吾恐再有二三日铜元券将不能使用矣”,不无对当局的警告之意。③
八月十六日刊文首先直指平市官钱局“拒绝兑现,以致激出金融恐慌风潮”,当时地方军警“催促财政部,饬令官钱局维持铜元票信用,俾免市面不安等情”。但官钱局消极应付,“反使金融界益形混乱”,众多商民聚集平市官钱局前要求兑现,相互拥挤,以致出现人命。尸身遭日晒,雨水冲泡,其状惨不忍睹,“观者无不啧啧伤叹”。该刊愤愤不已,说“究其致死之由,而谓被贪官奸吏所害,亦无不可”。风潮既起,金融“既呈大骚扰之危状,而商民等之生活,所受损害极大,地方治安恐因此亦要受影响”。难怪该文的副标题有“官钱局之罪恶”一语。④
金融界乱相已生,警察厅总监、商会长等人“皆赴珠宝市、钱市内,向各行商人演说”,说铜元票“乃系财政部发行者,以辅助金融之便利,万无停兑坑人之理,本总监敢完全担保无虞”,“商家宜顾全大局,照常通用,不得有拒不授受,及折扣等情”,“□有奸人,破坏铜元票信用者,一经查觉,即按扰害治安、紊乱金融论,从重惩办,决不宽贷”。遂有今日(十七日)刊文,“截至昨日十六号,上午六时余,该风潮略为和缓”。然市场对当局表态,狐疑不定,“时至傍午,市面上不但对于铜元票拒不通用,且有以现银兑换□铜元者,亦多被拒绝,大有银钱不能流通之现象”。无怪该刊说,“就表面观之,似属奸商渔利行为,究其实际,若众奸官作俑于前,何致有奸商,投机操纵于后耶”,实际是指斥当局无所作为。⑤
昨晨(十七日)新任财政总长张弧抵京,针对铜元票风潮表示,他在天津时已知悉,“与天津电车公司商妥,将该公司储存之铜元陆续运京,交平市官钱局充作兑现之用,从今日(十七日)起开始运送,午后可到一車,数约四五十万元,如此源源接济,自不致再有挤兑之事,市价亦立可恢复原状”,张氏之言,倒是与该刊评论相一致。⑥该刊评论说,此次风潮即因市面铜元缺乏而起,希望平市官钱局多设代兑机构,“充量开兑现钱”,“委托商会将铜元票大批收回,此项风潮决可立即平息”。⑦
在八月十九日的《金融风潮写真》中我们可以看到,昨日(十八日)只平市官钱局门前,依然人头攒动,面容焦躁,可见风潮仍未远去。⑧
八月二十一日《顺天时报》称风潮“已渐平”,内称前财政总长张英滥发纸币为“远因”,但警察厅李监督因未能尽职,应付全责。并有议员郑人康等,向政府提出质询,要求采取措施取缔铜元出口。但从该文题目《似了未了之金融风潮》看,该刊对此次金融风是否真的平息持怀疑态度,以此当能看出该刊对当局所采取的应对措施能否有效,以及能否从根本上解决金融风潮尚有疑虑。⑨
关于此次铜元票挤兑风潮为什么会出现,我们可从下面两点去理解:第一,平市官钱局滥印纸币作抵押品为部垫款,到期无力赎回,致使大量铜元券充斥市场,贬值所致。第二,平市官钱局又为财政部发行兑换券和流通券,兑换券、流通券不能停兑,否则市场的混乱将更难想象,为保时局暂时的稳定,只得靠借贷度日,虽然后患无穷,但却是政府所能做的最大“努力”了。
铜元票挤兑风潮发生后,为解决危机财政部和平市官钱局采取如下措施:第一,北京铜元票风潮发生以后,为尽快平息,平市官钱局特定兑换办法,专门负责商民的兑换业务妇女的兑换业务。财政部每月拨交商会五万元作为兑现基金,并清查京局铜元票,颁布了筹款赎回押品整理平市官钱局京兆券的办法大纲六项。⑩第二,财政部陆续拨款,令平市官钱局添设货币兑换所并延长兑换时间。另一面会同币制局、内务部、军警两机关、京师总商会暨北京银行公会组织平市官钱局董事会,保证监督整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作者简介:方广龙(1991一),男,汉,河南南阳人,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硕士生,研究方向为近现代史。
注释:
①《平铜元价进行规则》,天津市档案馆藏档案,J-0128-2-000473-092.
②中国银行北京分行北京市档案馆编《北京的中国银行(1914-1949)》,中国金融出版社,1989 年 12 月,第 32 页.
③《铜元票又低落》,《顺天时报》第6985号,1923年8月15日.
④《北京金融界之大骚扰》,《顺天时报》第6986号,1923年8月16日.
⑤《北京铜元票限兑风潮》,《顺天时报》第6987号,1923年8月17日.
⑥《张岱衫抵京后之财界消息》,《顺天时报》第6988号,1923年8月18日.
⑦《本京钱荒之续闻》,《顺天时报》第6988号,1923年8月18日.
⑧《金融风潮写真》,《顺天时报》第6989号,1923年8月19日.
⑨《似了未了之金融风潮》,《顺天时报》第6991号,1923年8月21日.
⑩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参事室编《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第一辑(1912~1927),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年,第 618 页.
?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参事室编《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第一辑(1912~1927),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年,第 620 页.
关键词:1923年;北京;铜元票;挤兑
铜元票是北京政府财政部平市官钱局发行的有价证券,是为了代替铜元辅币在市场上流通,由于轻便易携,颇为流行。其后,于1917 年发生了一次铜元票风潮,规模较小,不久即平息。此次风潮主要是由于官员嗜利,偷运铜元出境所致。
为避免风潮的进一步扩大,天津商务总会研究并采取了措施。首先,商会议决了十二条章程。①其次,设立铜元兑换所,每天及时兑换,稳定市场。最后,中国银行北京分行要求添铸铜辅币,运京发行。“10 月 24 日,京行宣布京兆地名铜元券恢复兑现” ②,铜元风潮才逐渐平息。
民国十二年(即1923年)财政部平市官钱局前发生大规模的铜元挤兑风潮。当时的《顺天时报》记述:八月十五日,“财政部平市官钱局发行之铜元票,在市面流行,本有信用,向例较铜元略高一分。本日忽然铜元比铜元票增高二分,五吊票每一张约低七□云;又每现洋一元换铜元仍按市值,而换券则张纸二十一吊有零”,铜元票市值跌落。而“五十枚之铜元券,奸商拒用,折价行使”。由于对中交两次挤兑风潮和1917年铜元票小风潮记忆犹深,该刊忧心忡忡地说“如当局不严令□持,吾恐再有二三日铜元券将不能使用矣”,不无对当局的警告之意。③
八月十六日刊文首先直指平市官钱局“拒绝兑现,以致激出金融恐慌风潮”,当时地方军警“催促财政部,饬令官钱局维持铜元票信用,俾免市面不安等情”。但官钱局消极应付,“反使金融界益形混乱”,众多商民聚集平市官钱局前要求兑现,相互拥挤,以致出现人命。尸身遭日晒,雨水冲泡,其状惨不忍睹,“观者无不啧啧伤叹”。该刊愤愤不已,说“究其致死之由,而谓被贪官奸吏所害,亦无不可”。风潮既起,金融“既呈大骚扰之危状,而商民等之生活,所受损害极大,地方治安恐因此亦要受影响”。难怪该文的副标题有“官钱局之罪恶”一语。④
金融界乱相已生,警察厅总监、商会长等人“皆赴珠宝市、钱市内,向各行商人演说”,说铜元票“乃系财政部发行者,以辅助金融之便利,万无停兑坑人之理,本总监敢完全担保无虞”,“商家宜顾全大局,照常通用,不得有拒不授受,及折扣等情”,“□有奸人,破坏铜元票信用者,一经查觉,即按扰害治安、紊乱金融论,从重惩办,决不宽贷”。遂有今日(十七日)刊文,“截至昨日十六号,上午六时余,该风潮略为和缓”。然市场对当局表态,狐疑不定,“时至傍午,市面上不但对于铜元票拒不通用,且有以现银兑换□铜元者,亦多被拒绝,大有银钱不能流通之现象”。无怪该刊说,“就表面观之,似属奸商渔利行为,究其实际,若众奸官作俑于前,何致有奸商,投机操纵于后耶”,实际是指斥当局无所作为。⑤
昨晨(十七日)新任财政总长张弧抵京,针对铜元票风潮表示,他在天津时已知悉,“与天津电车公司商妥,将该公司储存之铜元陆续运京,交平市官钱局充作兑现之用,从今日(十七日)起开始运送,午后可到一車,数约四五十万元,如此源源接济,自不致再有挤兑之事,市价亦立可恢复原状”,张氏之言,倒是与该刊评论相一致。⑥该刊评论说,此次风潮即因市面铜元缺乏而起,希望平市官钱局多设代兑机构,“充量开兑现钱”,“委托商会将铜元票大批收回,此项风潮决可立即平息”。⑦
在八月十九日的《金融风潮写真》中我们可以看到,昨日(十八日)只平市官钱局门前,依然人头攒动,面容焦躁,可见风潮仍未远去。⑧
八月二十一日《顺天时报》称风潮“已渐平”,内称前财政总长张英滥发纸币为“远因”,但警察厅李监督因未能尽职,应付全责。并有议员郑人康等,向政府提出质询,要求采取措施取缔铜元出口。但从该文题目《似了未了之金融风潮》看,该刊对此次金融风是否真的平息持怀疑态度,以此当能看出该刊对当局所采取的应对措施能否有效,以及能否从根本上解决金融风潮尚有疑虑。⑨
关于此次铜元票挤兑风潮为什么会出现,我们可从下面两点去理解:第一,平市官钱局滥印纸币作抵押品为部垫款,到期无力赎回,致使大量铜元券充斥市场,贬值所致。第二,平市官钱局又为财政部发行兑换券和流通券,兑换券、流通券不能停兑,否则市场的混乱将更难想象,为保时局暂时的稳定,只得靠借贷度日,虽然后患无穷,但却是政府所能做的最大“努力”了。
铜元票挤兑风潮发生后,为解决危机财政部和平市官钱局采取如下措施:第一,北京铜元票风潮发生以后,为尽快平息,平市官钱局特定兑换办法,专门负责商民的兑换业务妇女的兑换业务。财政部每月拨交商会五万元作为兑现基金,并清查京局铜元票,颁布了筹款赎回押品整理平市官钱局京兆券的办法大纲六项。⑩第二,财政部陆续拨款,令平市官钱局添设货币兑换所并延长兑换时间。另一面会同币制局、内务部、军警两机关、京师总商会暨北京银行公会组织平市官钱局董事会,保证监督整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作者简介:方广龙(1991一),男,汉,河南南阳人,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硕士生,研究方向为近现代史。
注释:
①《平铜元价进行规则》,天津市档案馆藏档案,J-0128-2-000473-092.
②中国银行北京分行北京市档案馆编《北京的中国银行(1914-1949)》,中国金融出版社,1989 年 12 月,第 32 页.
③《铜元票又低落》,《顺天时报》第6985号,1923年8月15日.
④《北京金融界之大骚扰》,《顺天时报》第6986号,1923年8月16日.
⑤《北京铜元票限兑风潮》,《顺天时报》第6987号,1923年8月17日.
⑥《张岱衫抵京后之财界消息》,《顺天时报》第6988号,1923年8月18日.
⑦《本京钱荒之续闻》,《顺天时报》第6988号,1923年8月18日.
⑧《金融风潮写真》,《顺天时报》第6989号,1923年8月19日.
⑨《似了未了之金融风潮》,《顺天时报》第6991号,1923年8月21日.
⑩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参事室编《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第一辑(1912~1927),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年,第 618 页.
?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参事室编《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第一辑(1912~1927),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年,第 62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