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说:“课内和课外是语文教学的双翼,只张开一翼自然无力飞行,只有双翼并举,才能自由飞翔。”新课标要求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0万字。在新课标指导下,引导学生加强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方法。我校在2012年有幸成为著名的儿童阅读推广人徐冬梅老师领衔的国家“十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亲近母语”的实验基地。在开展“大量阅读”的校本研究后,我们将课外阅读引入课内,在课表上正式开设了“读书交流课”,学生得以在课堂上阅读到更多精彩纷呈的经典图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亲近母语”课题组精选了许多适合儿童阅读的经典图书。有了这么多的好书,如何激发学生对书籍的阅读兴趣,怎样推荐给学生呢?
一、猜测想象,激发阅读兴趣
1.根据书名猜测想象
书名如同人的“眼睛”,是打开一本书的“窗户”。有的书名告诉了我们整本书的主要人物,如《青铜葵花》、《简·爱》、《小王子》等,有的书名揭示了故事的人物和主要内容,如《鲁滨孙漂流记》、《木偶奇遇记》、《爱丽丝漫游仙境》等。如向三年级学生推荐《装在口袋里的爸爸》这本书时,因为书的名字特别有趣,我就引导学生根据书名猜测书的内容。
2.根据提要猜测想象
每本书的封里往往会有一段内容提要,在了解了书的封面信息之后,可以让学生先读读内容提要。因为内容提要比较简单,只是书的内容的一个概述,究竟书中会讲述哪些故事,内容提要里面基本不会写到。学生读了内容提要,对新书的人物有了一定的了解,产生了阅读的期待,此时,不妨让学生根据内容提要猜测具体的内容,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指导学生阅读《鲁滨孙漂流记》这本书时,学生读了内容提要后对鲁滨孙在荒岛的生活非常好奇。我因势利导,要求学生展开想象,鲁滨孙会遇到哪些困难,他会如何克服?学生便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了。
3.根据目录猜测想象
《城南旧事》是著名女作家林海音以七岁到十三岁的生活为背景撰写的一部自传体短篇小说集,它以主人公小英子的成长为线索讲述了5个故事,分别是《惠安馆》、《我们看海去》、《兰姨娘》、《驴打滚》和《爸爸的花落了》。我在引导学生看目录的时候,便鼓励学生根据目录展开大胆的想象,猜测这本书会给读者讲述哪些故事。虽然学生的猜测跟书本的真实内容大相径庭,但是学生的阅读兴趣却已经被充分激发,导读的目的就达到了。
二、图片设疑,激发阅读兴趣
在儿童作品推荐中运用书中插图激发阅读兴趣是一个很好的方法。特别是低年段儿童刚刚进入整本书阅读时,往往会一边看文字一边寻找图画的支持,图画能帮助儿童进入阅读情境,帮助儿童理解文字。书中一幅幅与故事情节相关的插图必然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那些奇特的画面会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推荐一本书,有时只用一个画面可能就成功了。
如《装在口袋里的爸爸》这本书中就有很多幅插图。我在向学生推荐这本书时,就充分利用这个有利资源,用PPT的形式出示其中的几幅插图,要求学生先观察插图,这个环节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细致的观察力。在学生仔细观察插图之后,我又要求学生根据插图展开想象,说说这幅插图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有的能说会道的学生便滔滔不绝地说起来了。
三、设置悬念,激发阅读兴趣
儿童天生就充满好奇心,所以设置悬念是很有效的阅读推荐策略。制造紧张的故事悬念,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强烈的阅读期待,让学生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以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吸引学生,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故事情节的发展,选择精彩的故事情节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先睹为快,享受读书乐趣。其基本模式为“引入故事——精彩再现——制造悬念——推荐书籍”。
教学时,出示书中的一些精彩片段设置悬念是最常用的手段。我们可以抓住几个关键的情节,也可以抓一些有趣的情节,出示原文让学生阅读后便戛然而止,学生在读了这些片段后,便会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如果在阅读片段前教师做适当的铺垫,那么不仅会让学生对书中情节发展的探究欲罢不能,还会增进学生与书本之间的情感互动。
四、感受语言魅力,激发阅读兴趣
说到“唯美“、”纯美“,不得不提曹文轩。我曾经读过曹文轩的多部作品,如《草房子》、《山羊不吃天堂草》、《埋在雪下的小屋》、《青铜葵花》,等等。他的语言质朴优美,充满感染力。在向学生推荐《青铜葵花》这本书时,我出示了一段关于大河的描写,原文是:
“太阳照着大河,水面上有无数的金点闪着光芒。这些光芒,随着水波的起伏,忽生忽灭。两岸的芦苇,随着天空云朵的移动,一会被阳光普照,一会又被云朵的阴影遮住……”
这段对大河的描写在班上的朗读能手声情并茂的朗读下,学生听得如痴如醉,一下子就被曹文轩独特的语言魅力所感染。像这样美的文字在《青铜葵花》这本书中可以说是比比皆是。
对于那些语言特别有感染力的作家的作品,我们可以采取这种出示代表性的语言描写的片段,先让学生阅读,以作家独特的语言魅力感染学生,吸引学生,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五、教给方法,激发阅读兴趣
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教学的“教,是为了不教”。“读封面——读封里——读概述——读目录——读封底”,这是导读的一般步骤。
此外,教师在读书课上,还可以因时制宜地教给学生一些读书方法:
(1)选读法。所谓选读法就是有选择地阅读有关书报的有关篇章或有关部分,以便学以致用。
(2)精读法。所谓精读法,就是对于一本书中的重点篇章段落,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读的阅读方法。
(3)速读法。速读法就是对所读的书报进行快速阅读,只求了解大概。
(4)摘录批注法。这种阅读方法就是在阅读过程中根据需要将有关的词、句、段乃至全篇原文进行摘抄,写上自己的阅读思考,做到读中思,思后再读。
布卢姆说:“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阅读的最大动力,是对书本的兴趣。让我们扬起“兴趣”的风帆,引领学生在浩瀚的书海中尽情畅游。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亲近母语”课题组精选了许多适合儿童阅读的经典图书。有了这么多的好书,如何激发学生对书籍的阅读兴趣,怎样推荐给学生呢?
一、猜测想象,激发阅读兴趣
1.根据书名猜测想象
书名如同人的“眼睛”,是打开一本书的“窗户”。有的书名告诉了我们整本书的主要人物,如《青铜葵花》、《简·爱》、《小王子》等,有的书名揭示了故事的人物和主要内容,如《鲁滨孙漂流记》、《木偶奇遇记》、《爱丽丝漫游仙境》等。如向三年级学生推荐《装在口袋里的爸爸》这本书时,因为书的名字特别有趣,我就引导学生根据书名猜测书的内容。
2.根据提要猜测想象
每本书的封里往往会有一段内容提要,在了解了书的封面信息之后,可以让学生先读读内容提要。因为内容提要比较简单,只是书的内容的一个概述,究竟书中会讲述哪些故事,内容提要里面基本不会写到。学生读了内容提要,对新书的人物有了一定的了解,产生了阅读的期待,此时,不妨让学生根据内容提要猜测具体的内容,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指导学生阅读《鲁滨孙漂流记》这本书时,学生读了内容提要后对鲁滨孙在荒岛的生活非常好奇。我因势利导,要求学生展开想象,鲁滨孙会遇到哪些困难,他会如何克服?学生便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了。
3.根据目录猜测想象
《城南旧事》是著名女作家林海音以七岁到十三岁的生活为背景撰写的一部自传体短篇小说集,它以主人公小英子的成长为线索讲述了5个故事,分别是《惠安馆》、《我们看海去》、《兰姨娘》、《驴打滚》和《爸爸的花落了》。我在引导学生看目录的时候,便鼓励学生根据目录展开大胆的想象,猜测这本书会给读者讲述哪些故事。虽然学生的猜测跟书本的真实内容大相径庭,但是学生的阅读兴趣却已经被充分激发,导读的目的就达到了。
二、图片设疑,激发阅读兴趣
在儿童作品推荐中运用书中插图激发阅读兴趣是一个很好的方法。特别是低年段儿童刚刚进入整本书阅读时,往往会一边看文字一边寻找图画的支持,图画能帮助儿童进入阅读情境,帮助儿童理解文字。书中一幅幅与故事情节相关的插图必然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那些奇特的画面会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推荐一本书,有时只用一个画面可能就成功了。
如《装在口袋里的爸爸》这本书中就有很多幅插图。我在向学生推荐这本书时,就充分利用这个有利资源,用PPT的形式出示其中的几幅插图,要求学生先观察插图,这个环节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细致的观察力。在学生仔细观察插图之后,我又要求学生根据插图展开想象,说说这幅插图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有的能说会道的学生便滔滔不绝地说起来了。
三、设置悬念,激发阅读兴趣
儿童天生就充满好奇心,所以设置悬念是很有效的阅读推荐策略。制造紧张的故事悬念,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强烈的阅读期待,让学生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以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吸引学生,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故事情节的发展,选择精彩的故事情节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先睹为快,享受读书乐趣。其基本模式为“引入故事——精彩再现——制造悬念——推荐书籍”。
教学时,出示书中的一些精彩片段设置悬念是最常用的手段。我们可以抓住几个关键的情节,也可以抓一些有趣的情节,出示原文让学生阅读后便戛然而止,学生在读了这些片段后,便会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如果在阅读片段前教师做适当的铺垫,那么不仅会让学生对书中情节发展的探究欲罢不能,还会增进学生与书本之间的情感互动。
四、感受语言魅力,激发阅读兴趣
说到“唯美“、”纯美“,不得不提曹文轩。我曾经读过曹文轩的多部作品,如《草房子》、《山羊不吃天堂草》、《埋在雪下的小屋》、《青铜葵花》,等等。他的语言质朴优美,充满感染力。在向学生推荐《青铜葵花》这本书时,我出示了一段关于大河的描写,原文是:
“太阳照着大河,水面上有无数的金点闪着光芒。这些光芒,随着水波的起伏,忽生忽灭。两岸的芦苇,随着天空云朵的移动,一会被阳光普照,一会又被云朵的阴影遮住……”
这段对大河的描写在班上的朗读能手声情并茂的朗读下,学生听得如痴如醉,一下子就被曹文轩独特的语言魅力所感染。像这样美的文字在《青铜葵花》这本书中可以说是比比皆是。
对于那些语言特别有感染力的作家的作品,我们可以采取这种出示代表性的语言描写的片段,先让学生阅读,以作家独特的语言魅力感染学生,吸引学生,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五、教给方法,激发阅读兴趣
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教学的“教,是为了不教”。“读封面——读封里——读概述——读目录——读封底”,这是导读的一般步骤。
此外,教师在读书课上,还可以因时制宜地教给学生一些读书方法:
(1)选读法。所谓选读法就是有选择地阅读有关书报的有关篇章或有关部分,以便学以致用。
(2)精读法。所谓精读法,就是对于一本书中的重点篇章段落,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读的阅读方法。
(3)速读法。速读法就是对所读的书报进行快速阅读,只求了解大概。
(4)摘录批注法。这种阅读方法就是在阅读过程中根据需要将有关的词、句、段乃至全篇原文进行摘抄,写上自己的阅读思考,做到读中思,思后再读。
布卢姆说:“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阅读的最大动力,是对书本的兴趣。让我们扬起“兴趣”的风帆,引领学生在浩瀚的书海中尽情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