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的千山万水

来源 :格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oidemor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前很爱到处走。在行走中,是怎样的感受?苍凉、悲情、迷人、亢奋还是……?没有经历的人,可能没有深切的感受。兴奋、痛苦、折磨、绝望、感动……这些,只有走过的人才知其中味。
  在苍茫的天地间,行走胜过任何的语言。面对劳累、孤独、无助,在和天地和自己内心对话的过程中,人的感悟不是简简单单能用文字表达的。我有一年曾经参加过毅行者一百公里香港站的徒步,那次徒步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至今我都觉得那是一次值得铭刻的记忆。我走得最艰难的时候,是在接近一座山顶时,大腿抽筋了,疼得动弹不得。因为没有到达站点,如果要放弃,就得找直升机救援。路上,素不相识的人拿出他们的药帮我按摩,每一个走过我身边的朋友,都会在经过我的时候鼓励我几句,“加油!坚持下去!”走过最难的那段,下山的时候我竟然可以一路小跑。后来想想,其实人生也是这样,有的时候你觉得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如果内心有一种力量,这种力量会让你看到人生更美的风景。如果你坚持一下,所有的磨练最后都将变成你的勋章。
  在行走中,经常会思索生命的原点在哪里?在世俗里,我们经历了太多人与人之间权谋的争斗,慢慢会失去对人最单纯的善和美的信念。古语说:大仁者不失其赤子之心。我们在追求知识、追求学问,越来越变成一个大人,可是必须要不断回到生命的原点,才能够保有赤子之心。
  今年是毕业二十周年,学校里各个系都建了群,这届的毕业生也建了一个大群。现在想想,好像当时的大学里的场景都在眼前,没想到已经过了这么多年。很多人也没有想到,当年毕业分别之后,很多人就再也没有见过面了。有些人远在国外,很少回国,有些人虽然在国内,也几乎没有什么联络了。
  想想这些曾经每天见面的同学不知道还要等多久才能再见到?会不会又是一个二十年?前段时间看电影《后会无期》,挺有感触的。我们生命中遇到的很多人会不会也是后会无期的?即使是曾经那么熟悉的人,即使是影响你生命的人也可能会后会无期。就像在高铁上我们一路见到的风景一样,可能只是匆匆出现在我们的行程中。这些风景留给我们美好的记忆,但是却匆匆。
  有的时候走出去,会让人活得豁达一些。最近读仓央嘉措的诗,印象很深的一首:
  好多年了
  你一直在我的伤口处幽居
  我放下过天地
  却从未放下过你
  我生命中的千山万水
  任你一一告别
  世间事
  除了生死
  哪一件事不是闲事
  可能人生的一切都很无常,包括生命以及生命中的喜睫和痛苦。时时回望生命,也在人生的一路风景中感悟生命。
  最近經常加班到很晚。每次在十二点的时候,就想,前一天的种种都清零,新的一天,用一种从头开始的心态来面对,就如同每天重生一次。活在当下,每天所有的喜怒哀乐在十二点的时候都在心中结束。然后,打起精神,开始新的一天的人生旅程。
其他文献
编者按:除了《卡门》《图兰朵》之外,歌剧《茶花女》大概是国人最熟悉的歌剧了。2015-2016演出季,上海歌剧院将于3月18日-20日推出新版《茶花女》。这个由著名导演易立明执导,发生在1920年代“白色茶花号”邮轮上的爱情故事究竟如何?让我们拭目以待!  3月1日下午,明媚的阳光洒进上海歌剧院西排练厅。此时,这里正在举行上海歌剧院新版《茶花女》新闻发布会。3月18日20日,上海歌剧院制作的全新“
期刊
由阎肃根据小说《红岩》改编创作的民族歌剧《江姐》,从1962年开始创作至今,已走过了50余载时光。抚今追昔,我们愿通过这篇文字搭建起过往同现实的勾连,检视历史更激励当下,为促进歌剧艺术的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历史样本,鼓舞更多的人向阎肃、羊鸣等老一辈艺术家学习,创作出更多像《江姐》这样感悟历史、观照现实的经典之作。  歌剧《江姐》历经半个世纪的时间之流变、人事之更迭,为何仍有如此众多的观众对这一红色经
期刊
孔子,作为儒家思想的开创者,去世之后,被奉为圣人。生前的孔子,只是一个在那个年代有着独特政治抱负和治国理念,生命之路异常坎坷的一介文人。作为一部舞台音乐艺术作品,民族管弦乐音诗《孔子》,力求以历史和客观的视角,用音乐咏唱来重现两千多年前春秋时期的孔子,以常人的情感体会孔子的情感,以常人的理解诠释孔子的思想。用作者的话讲,就是让孔子回归大地,走下圣坛。  民族管弦乐音诗《孔子》,由莫凡担任作曲、文本
期刊
编者按:3月18日,上海歌剧院新版《茶花女》在上海大剧院首演。这个上海版在上演之前即受到热烈的关注。首演当日,在场所有观众跟随“白色茶花号”,完成了一次时空穿越。  在威尔第四大名作中,《茶花女》独具一格,从问世以来其上演频率居高不下。“因长久保存对文学原著的敬意,歌剧音乐和人物情节早已烂熟于心。”这是本人现场聆赏次数最多的经典之一,所以多听一场少看一遍无所谓。  再次被《茶花女》撩拨得心思萌动,
期刊
《红色娘子军》的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它表现的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活跃在海南琼崖地区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独立师娘子军连,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英勇抗击国民党第二次反共“围剿”,消灭恶霸南霸天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吴琼花、洪常青等一系列人物鲜活挺拔、栩栩如生,他们的革命精神和战斗意志,至今仍被人们所深深铭记。  唯一的民族歌剧版本  自上世纪50年代著名作家梁信创作了电影文学剧本后,《红色娘子军》先被
期刊
【歌剧内容】奥赛罗赢得战争归来,受到褒奖。他与苔丝德蒙娜相爱,但威尼斯绅士罗德里戈也爱上了苔丝德蒙娜,并得到了苔丝德蒙娜父亲的支持。一直对奥赛罗怀恨在心的伊阿古趁机挑拨。苔丝德蒙娜左右为难,她既爱奥赛罗,又恐惧违抗父命。恼怒之下的奥赛罗失去理智,在卧室杀死了苔丝德蒙娜。而此时罗德里戈和苔丝德蒙娜的父亲已经幡然醒悟,决定成全奥赛罗与苔丝德蒙娜的爱情,但一切为时已晚。奥赛罗在得知真相后后悔不已,自杀谢
期刊
这些年来,海外原版引进的音乐剧越来越多,演出票房和场次屡创新高。与之相埘的,原创华语音乐剧则普遍遭遇票房冷淡、经营不良。面对这样两个差异巨大的景象,作为中国剧场人,不免有一种奇怪的错位感。老百姓是喜欢音乐剧的,可“国货”难卖,确是实情。我们发展太快了,市场又太大,在“国货”尚未建立起市场口碑之前,世界“名牌”已经树立起了高端的形象与标准。就如同很多国人对海外名牌趋之若鹜,而国货哪怕价恪一降再降,依
期刊
国家大剧院2016开年大戏《歌女焦空达》,1月27日至31日首轮首演五场。这是该剧舞台全版第一次在国内亮相,歌剧爱好者岂肯放过这百年难逢的大好机会。著名导演皮尔·路易吉·皮兹将这部写实主义的经典歌剧,重做中国式翻新处理,舞美、灯光、服装等更强调诗意的表达。  围绕女主角展开剧情的例子,在经典歌剧中占有比例很大。如,2015年国家大剧院开年大戏《阿依达》以及前后的《图兰朵》《托斯卡》《诺尔玛》,举不
期刊
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座谈会在北京举行  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座谈会1月20日在北京举行,文化部副部长董伟出席会议并讲话。董伟在讲话中指出,歌剧是衡量一个国家舞台艺术创作表演总体水平的重要标志。回顾中国歌剧近百年的历程,民族化是其基本特征,也是其精神实质。他强调,要采取切实措施,推动民族歌剧的创作生产。制定扶持民族歌剧传承发展的相关政策和创作规划,抓好经典民族歌剧复排和新剧目创作,搭建民族歌剧传播平
期刊
国家大剧院版2016年开年大戏——意大利蓬基耶利歌剧《歌女焦空达》终于在1月27日至31日与首都观众见面了。作为一名地方高校的声乐教师,虽一直酷爱歌剧,平时却难得有现场观演的机会。开年之际,往京城走上一遭,不仅是专业的必修课,也算是对自己一年辛勤劳动的犒劳吧。在行前的“功课”中,又了解到这部歌剧的历史地位和精神传承的特殊性,更对此行充满了向往与期待。  在19世纪的意大利歌剧历史中,蓬基耶利(Am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