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歌剧院“茶花号”盛大起航

来源 :歌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除了《卡门》《图兰朵》之外,歌剧《茶花女》大概是国人最熟悉的歌剧了。2015-2016演出季,上海歌剧院将于3月18日-20日推出新版《茶花女》。这个由著名导演易立明执导,发生在1920年代“白色茶花号”邮轮上的爱情故事究竟如何?让我们拭目以待!
  3月1日下午,明媚的阳光洒进上海歌剧院西排练厅。此时,这里正在举行上海歌剧院新版《茶花女》新闻发布会。3月18日20日,上海歌剧院制作的全新“上海版”《茶花女》将献演于上海大剧院。这是威尔第歌剧《茶花女》的又一全新呈现,也拉开了上海歌剧院2016年一系列歌剧新制作的序幕。由此,上海歌剧院“茶花号”正式起航。
  今年是上海歌剧院建院60周年。60年来,上海歌剧院创作和上演过许许多多的作品,其中既有西方经典歌剧,也有原创作品。从剧院创排的历程中可以看出:解放以后的60年代,制作上演西方经典歌剧大多是“中文翻唱”;到了改革开放以后的八九十年代,制作的形式则以邀请外国歌唱家和剧院进行合作为主;进入新世纪后,上海歌剧院上演西方经典的制作模式,走到了共同制作或是购买外国版权的阶段。如果说当初的创排都是在积累经验积聚能量,到了60年后的今天,上海歌剧院不再满足于停留在对经典歌剧“copy不走样”的阶段,而是进一步尝试将西方经典进行全新的中国演绎,并展现出非常鲜明的上海风格,即推出自己的“上海版”制作。
  在明确了要推出“上海版”制作后,上海歌剧院最终选定《茶花女》来进行首次“试水”。《茶花女》是世界最著名、最受欢迎的经典歌剧之一,自1853年首演以来热演不衰。此前,上海歌剧院也曾两次排演《茶花女》:一次是1999年剧院历史上的首次排演,用的是“英国皇家歌剧院版”,布景也是向“英皇”租借的,主要演员大部分靠外请;2003年租借了中央歌剧院的布景之后,复排了“英皇”版的制作。此后,上海歌剧院又多次在上海大剧院中剧场上演“情景音乐会版”,培育了沪上众多的《茶花女》粉丝。此次上海歌剧院推出的“上海版”《茶花女》,力争不负观众期望,展示“世界经典的中国制造和上海风格”,还要体现上海歌剧院“多元”“新锐”“精湛”的艺术定位:“多元”,体现在题材和体裁的选择上;“新锐”,体现在创作和制作上;“精湛”,则体现在剧目的排演和呈现上。
  既然是“上海版”,那就必然要不同于欧美也不同于国内各家版本。为此,上海歌剧院经过多方考察与论证,最终选择了导演易立明先生组建的创作团队及其艺术方案。易立明导演此前已经做过两版风格迥异的《茶花女》。接到上海歌剧院的邀请,他表示首先思考的就是:如何做一个有上海特色的《茶花女》。易立明说:“上海是更适合表现《茶花女》的城市,这个版本既要不同于传统样式,也要有别于我此前的风格处理,将是一部充满海派风情的《茶花女》。”
  “上海版”《茶花女》的故事背景最终被设定在1920年代的“东方巴黎”——上海。全剧的场景一景到底,全部设置在国际邮轮“白色茶花号”的后甲板上。带着这个特别的要求,易立明导演重新组建了创作团队:舞台设计师(同时也担纲此次服装设计)是来自澳大利亚的夏洛特·莱恩(Charlotte Lane)女士,她是现今国际戏剧舞台设计上的一名新锐,擅长于视觉的整体把控和设计的古今融通,作品颇具创意和视觉冲击力;声乐指导是来自帕尔马歌剧院的艺术指导罗伯特·巴拉利(Boberto Barrali);制作中运用到的大量多媒体,则来自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王之纲教授的设计。为了更极致地体现“上海版”中1920年代的上海味道,易立明导演还果断放弃了之前国内上演《茶花女》时惯用的中文文学脚本(即观众看到的字幕),特意请来意大利驻中国使馆的文化参赞、汉学家史芬娜(Stefania Stafutti)根据这个版本的特殊要求,从汉学角度对文学脚本重新进行梳理。随后,再请来上海本地的作家、文学理论家陈子善对文学脚本做最后的润色。
  上海版《茶花女》尽显的上海风采,还体现在全部由上海歌剧院的当家花旦小生担纲的男女主角上——由徐晓英饰演薇奥莱塔、由韩蓬饰演阿尔弗雷多的青春组合,突破了多年来大戏A组演员或全套老外或中外混搭的演出模式,将“上海演绎”的主旨一以贯之、整体实现。上海歌剧院副院长李瑞祥表示:“上海歌剧院近年来在青年演员的培养上卓有成效,徐晓英、韩蓬更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们生机勃勃、充满创造力,在国内外舞台上也历经磨练、日益成熟。相信他们演绎的上海版《茶花女》将更具青春神采,更具上海味道。”
  为了使“上海版”《茶花女》最后的艺术呈现能更上一个台阶,2月22日,上海歌剧院领导班子特别召集全体演职人员,召开了《茶花女》剧组的建组会。这样的建组会,在上海歌剧院的历史上可谓第一次——上海歌剧院过去排演的剧目从未举行过如此大型、慎重的建组会。建组会上,领导班子再次重申了剧院“多元”“新锐”“精湛”的艺术定位。上海歌剧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范建萍表示,这“六个字”不应仅仅停留在口号上,而是要落实到每一个具体的项目中。而且,从《茶花女》开始,上海歌剧院将会为每一个重要项目召开建组会。这样做的目的,是要让全院上下明确“戏比天大”——部剧的新创作也好,新制作也罢,都是剧院的整体任务。她强调,无论舞台上下,全院演职人员都要将《茶花女》装进心里,最后真正地落实到每一个艺术环节的呈现上。这样,才能给观众呈现出最好的“上海版”《茶花女》。
  据悉,2016年上海歌剧院将会上演12部歌剧制作——以《茶花女》为开端,之后还会陆续推出《阿蒂拉》《卡门》《江姐》《法尔斯塔夫》《蝙蝠》共6部大制作,另外还将推出情景版《弄臣》《风流寡妇》《雷雨》《乡村骑士》《丑角》《原野》。范建萍对《茶花女》的上演寄予厚望:“希望上海歌剧院通过将西方经典作品做全新中国演绎的尝试,对中国歌剧界起到引领作用。我们相信,世界歌剧舞台上的东方色彩一定会越来越浓。我也希望其中能有中国的一席之地,更有上海的一席之地。”
  今年是十三五规划的第一年,上海歌剧院制定了“中国顶尖、亚洲一流、世界知名”的发展目标。5年后,也将是上海大歌剧院开幕的日子。这次“上海版”《茶花女》的强强联合,除了为上海大歌剧院开台剧目的积累打下坚实基础,也定会在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歌剧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其他文献
威尔第根据历史真实人物写成的歌剧《西蒙·波卡涅拉》充满政治色彩,虽然没有直接关注政治,却营造出一种潜在的政治意识,是一部洋溢着真爱与和解的史诗巨作,具有超越时空的时代意义。  此剧的剧情发展扑朔迷离,人物关系错综复杂,因此上演的机会不多。第44届香港艺术节请来了意大利都灵皇家剧院乐团及合唱团全班人马,在香港演出了《西蒙·波卡涅拉》(港译《父女情深》)。因为实属难得,很受欢迎。3月1日的演出,现场气
期刊
编者按:阎肃,著名剧作家、词作家。由他创作的歌剧《江姐》成为歌剧艺术中的经典剧目之一,盛演不衰。“千里冰封红梅艳,漫山遍野映山红。”为纪念和缅怀阎肃先生,我刊特邀阎肃先生歌剧圈中的众多友人共写缅怀文章,以沉痛悼念这位在艺术领域为我们奏响生命之歌的卓越艺术家。  春节前夕,我把歌剧《特区回旋曲》手抄文本交给阎肃夫人时,她嘱我再找找歌剧《党的女儿》手抄文本并告诉我阎老的病情有点重了.不太乐观。真没想到
期刊
电影《玛格丽特》(Marguerite,本届香港国际电影节将该片译为《金曲金后》,更令人会心微笑)是泽维尔·吉亚诺利(Xavier Giannoli)自编自导的大型复古片。影片非常温馨,令人觉得享受安稳平和、心满意足——如果你是一个乐评人的话,或有此感。  影片中的核心人物玛格丽特·杜孟(Marguerite Dumont)是根据真实的人物而塑造的。主人公原型是美国出生的弗罗伦斯·佛斯特·詹金斯(
期刊
歌剧在纽约有点像是西方古代宫廷所说的:“国王已死。国王万岁!”尽管许多存在已久的歌剧团体面临程度不等的财务困难,甚至到了解散关门的程度,但新兴小型的歌剧团体却是此起彼落,各以独特新奇的方式来呈现歌剧,力图打破歌剧“一本正经叫人难以亲近”的成见。  像是歌剧团体“现场歌剧”(On Site Opera),他们会专门选择一些特殊的地点,比如私人宅邸,整个表演专门根据场地的规格打造。去年,他们在上东城一
期刊
2016年2月12日,阎肃老先生驾鹤西去,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告别了这个世界。他病重时,我去医院探望他,当时躺在病床上的他已经失去了意识。但是当我含着眼泪对他说“我还想再为您唱一次《红梅赞》”时,他的眼睛动了动,但已经说不出一句话来。  在我印象中,阎肃老先生永远是位宽容乐观、带着灿烂笑脸的前辈:尽管他年高德劭、声誉卓著,但依旧为人谦逊、待人亲切。对我来说,他并不是高高在上的名人,而是亦师亦友,是像
期刊
10月,在美国总统竞选的晚期,《华尔街日报》刊登了一篇幽默的专栏,字里行间里并没有给予共和党候选人认可,却致以更宏大的敬意。丹尼尔·亨尼格(DanielHenniger)在题为“特朗普歌剧”(“Trump the Opera”)的短文中,铺排了一个标新立异的歌剧大纲。剧中有总统候选人与他身边的众多主要角色,还有只懂手持长矛的群众演员,而合唱队则组成“主流媒体”。第一场结束时,特朗普主唱咏叹调,描述
期刊
何城市,每当演出瓦格纳的《尼伯龙根的指环》,都往往会成为大事:一是因为全套《指环》由四部乐剧组成,每部演出时间需要两三个小时甚至四五个小时不等;同时,瓦格纳的歌剧和乐剧都要求歌唱家拥有强大的歌唱能量,能胜任的歌唱家在全球范围来说都不多;加上整套《指环》的内容颇为复杂,有很深层的哲理性,这也让不少观众望而却步。  在这种情况下,要将《指环》搬上舞台,投入资金会非常可观,但观赏的观众却不一定足够。为此
期刊
“郑和七下西洋”早己成为世界航海史上的千古传奇,“一律平等友善”更是中国和平外交史上的开篇宣言。应大明成祖诏令,郑和统领船队于1405年7月从江苏太仓刘家港启航。600多年之后,江苏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抓住时机因地制宜,乘着原创歌剧《运之河》荣获国家六项大奖、远渡重洋载誉归来的东风,再度力邀“金三角”鼎力合作——唐建平作曲、黄维若编剧、邢时苗导演——原班主创人马重又集结联袂。大型史诗歌剧《郑和》2
期刊
曾经以“西天云彩还复来”为题,我将国内首部小剧场歌剧《再别康桥》首演实况化作文字记录在案。2001年12月的冬夜,还恍然如昨记忆犹新。2016年1月28日,导演陈蔚(即该剧编剧水儿)带着她的荣誉战队,以“小剧场歌剧《再别康桥》十五周年纪念特别音乐会”,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风光再现,令人耳目一新。已经十五周年了?真快!这部戏,奖杯口碑兼而得之,社会影响广泛深远,权威专家赞赏有加。  舞台上,一座拱桥,
期刊
歌剧这门外来文化艺术,进入中国进行的本土化,不仅在于创作本土歌剧,同时也要在演绎西方经典歌剧时表达中国人的审美。3月18至20日,上海歌剧院全新制作的威尔第歌剧《茶花女》在上海大剧院上演,张国勇指挥,易立明导演。这个“上海版”让《茶花女》新老观众充满了强烈的审美期待。如何在制作中体现中国人对经典的独到理解与解读?唯有把握到歌剧艺术的门脉,注入中国人的智慧。上海版将原文本中的19世纪中叶的巴黎和乡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