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友兰的思考与“性善”“性恶”说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h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之初,性本善”出自南宋学者王应麟(1223~1296)《三字经》,意思是每个人生命刚开始的时候,也就是刚出生时,本性都是善良的。由是历代相传,很多人将此作为孟子“性善”论的概括,其实这并不是孟子的原意。
  孟子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在孟子看来,人与禽兽的差别不是很大,只有那么一点点,这一点点就是善端,是仁义。而恰恰这一点点善端、仁义,体现出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仁也者,人也)。孟子论“性善”最具代表性的一篇,出自《公孙丑(上)》: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人,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孟子说人都有同情、怜悯之心,比如一个人看到别家小孩将掉入井中,凭着一种同情怜悯心本能地会去救,他这样做并非是要和小孩子父母结交情,或者要在乡里朋友中博取好名声。孟子由此得出这种要救他人的恻隐之心是与生俱来的,而且像羞恶、辞让、是非之心也是与生俱来的,是人就有这四心,没这四心“非人也”。从孟子这段话中,似乎找到了讲“人之初”的依据,但是“性本善”呢 并没有。孟子虽然说人与生俱来有这四种善心,并不等于说人与生俱来的都是善心,肯定“性有善”,并不等于否定性有恶。同时,孟子将这四心喻之为仁义礼智的“四端”。“四端”的“端”,是“萌芽”之义,孟子讲这个萌芽还需后天扩而充之,“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值得注意的是,孟子这里讲人若要成为“足以保四海”的大善需要助其善“萌芽”长大,用逻辑推理,那么人若成为“不足以事父母”的大恶,自然也是由于“恶萌芽”的长大。如果没有“恶萌芽”,恶又从何处长起呢 虽然孟子关于“恶萌芽”在这段话中没有说,但这应是不言自明的。由此看出孟子肯定人之初有“四心”,有“善性”,但并不是讲初生时人性皆善。因为“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所以人对恶需要经常保持一种警觉。
  荀子讲“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這个“伪”字考古发现意指“心为”。亦即人的本性是恶的,但通过后天的学习教育实践是能够向善、变善的。如何才能做到呢 就是“化性起伪”(心为),循“礼”而行。由此看出孟子、荀子的“善恶”之争,一个强调“善性”是先天的,一个强调“善”是后天的。我以为我们也可以用另外一种哲学语言来对孟子、荀子观点进行比较与统合,这就是康德的自由意志和道德律。康德的“道德律”指出,因为人有自由意志,有理性,“你的行为准则要按照你同时认为也能成为普遍规律的法则去行动”(邓晓芒著康德句读)。这是一个定言命令(无条件的、绝对的、必然的、客观的)。法则体现着对意志的命令,准则则体现着意志的选择。定言命令表达的是当自身即为意图目的而不是作为其他目的的手段时,与这个道德律令(绝对命令)相关联的意志就只能是我们的善良意志。因为善良意志仅是由于意愿而善,它是自在的善。如果立足于这点并扩展开,我们是否可以说因为孟子意识到仁、义、礼、智是作为人普遍接受的法则,从而人的“四心”行为准则要向这个法则看齐,而且这是自在的善,“四心”到“四端”是一种自律不是他律。只不过孟子没用这些话去表达,他从“四心”“四端”是人与生俱来的,因而人应该“遵循”着这个自在的“善性”作为语言表达。我们同样可以认为荀子的“化性起伪”也是看到人有自由意志(伪——心为),这个自由意志是能够主导人去求善、向善的,人会在“心为”的实践过程中,依“礼”而行的实践过程中去恶从善。是否可以这样讲,因为孟子发现了他的“自在的善”的法则,从而强调自觉“遵循”;荀子则强调善通过依“礼”而行的实践路径去追求。我想如果让康德来评价,他会说你们中国两位圣人先我2000多年就已经有了这些思想“萌芽”,若要打分的话,孟子先生的“四心”“四端”更接近“道德律”的绝对命令,“吾从孟”。
  我以为当下我们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学习国学,并不是要“复古”,而是要用现代人的眼光去批判地扬弃,汲取其精华,树立起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冯友兰先生在上世纪50年代针对哲学领域的一些“偏向”,提出“抽象继承法”。冯友兰先生举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命题,说:“过去我们说孔子这样讲有麻痹人民、缓和阶级斗争底意义。从具体意义看,可能有这样的意义。但从抽象意义方面看,也是一种很好的待人接物底方法,我们现在还是可以用。”
  我以为冯友兰先生的这个观点对于我们今天学习传统文化是一个很好的借鉴方法。不言而喻,古人讲的许多话是在当时历史环境下针对的具体人或事,这同今天已有很大不同。但是抽象地看,具体中蕴含着普遍性,没有那时的具体就不能承载普遍,而普遍性又是对具体的本质规定。将这些普遍性“抽象”出来正是我们需要继承的。由此再回到孟子、荀子的“性善”“性恶”说。以今天的认知,我们知道“本心”是无善无恶的,我们对孟子、荀子其说既不能因此做简单的否定,也不能简单地释义、重复或认同。要注意古人已意识到行善或作恶是能自主的,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人有自由意志,这种意志既可依照人的本能又可依据人的理性行事,不论是荀子的“化性起伪”还是孟子的“苟能充之”,都是在肯定人的主观能动性所发挥的作用。再比如孔子讲“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讲的这个矩是指当时的“礼”,如果我们将孔子的这个“矩”抽象为一种行为约束,能看作是自由意志的绝对命令,是理性的“自律”(邓晓芒著哲学起步),那么康德先生一定又会比孟子向前追溯200多年说“吾从孔”。
  可以看出冯友兰先生的“抽象继承法”,对于我们在学习传统文化、学习国学的过程中,跳出具体事、具体“言”,抽象提炼出普遍意义、普遍价值,具有其重要启示。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原国有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
其他文献
朱一玄先生(1912—2011)是中国小说史料学大师,他数十年如一日,锐意穷搜,辛勤笔耕,在一个相当贫瘠的基地上筑起一座中国小说史料的“长城”。壹  朱一玄先生是带着辛亥革命的余温呱呱落地的。在近一百年的生命历程中,他横跨了五个时代,从中华民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改革开放,朱先生在人生旅途中行走着,成长着,也成熟着,在他身后留下的一道道踪迹,有深有浅,汇聚起来,竟是一部大书。  我们当学生时,先后听
1937年之前,桂林是一座美丽而宁静的小城,清澈、灵秀的漓江缓缓流淌,穿城而过;一座座奇异峭拔的石山默默守护在漓江之畔,静听风声水语。1938年10月,这种宁静被打破了。随着广州、武汉相继沦陷,大批难民避难桂林,大批文化名人也撤退到桂林。小城桂林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喧嚣与热闹。战争是灾难,但如果不是战火的催逼,不会有那么多著名的文化人在1938年到1944年间会聚到桂林,会聚到漓江之畔,他们与桂林的缘
桥,连接着地理空间,也连接着心灵空间。  在路遥的经典小说《人生》中,那座架在清朗朗的大马河上的石桥,是黄土高原的城乡交叉点,连接着黄土高原上的农民与市民驿动的心,也联通着刘巧珍和高加林这两颗年轻炽热的心。路遥虽然坚持现实主义写作风格,但在《人生》中却流露着浓郁的浪漫主义情怀,大马河石桥即是《人生》这幅城乡交叉图景的浪漫意象。巧珍与加林的爱恋之花在大马河石桥萌发,在大马河石桥盛开,也在大马河石桥凋
壹  2005年9月5日,我作为中国内蒙古作家艺术家考察团的一员,来到了浪漫之都巴黎。记得那天,我慕名走进塞纳河左岸普罗科佩咖啡馆,在靠窗的一个角落里,寻找到那张椅背镶嵌有海明威铜牌的坐椅。我久久凝视,又把目光投向窗外:塞纳河左岸,一个在万里之遥的科尔沁草原,我曾魂牵梦萦的地方。今天,我来了。  也就在那一刻,我一闪念:是不是该为巴黎写一点东西了?转而一想,又有点可笑,半个多月的旅欧行程,在巴黎仅
人们一想到杜甫,眼前就会浮现一个干瘦的小老头,满脸褶子,沟壑纵横,旁边是一匹同样枯瘦的小毛驴。杜甫在中年之后,染上风湿、糖尿病、肺炎等慢性疾病,身材干瘦,头童齿豁,两眼昏瞀,面相格外显老。杜诗似也老气横秋。  杜甫最擅写秋,以致春天在他的笔下,有时也写得像秋。如《春望》,意味便有若《秋兴》;《江南逢李龟年》,写春暮犹似迟秋,满幅苍凉,意兴阑珊。这不免令人遐想,如果没有秋天,没有深秋的风急天高,渚清
这样去深入讨论“义利之辨”,不是咬文嚼字,坐而论道。其现实意义,正如张其成先生所言,实质上关系到在今天,先义后利、以义取利,如何才能真正“成为全民的价值观,成为全民的道德规范。尤其是企业家更要树立这一价值观”。而“所谓树立价值观就是要真正成为一种信仰”,不仅仅是一种主流价值导向,一种高大上的榜样,一种理直气壮的要求,一种光明正大的向往。  如邓小平同志所说,“自从实行对外开放和对内搞活经济两个方面
宗璞以短篇小说《红豆》知著文坛后,一度沉寂,至“新时期”以“重放的鲜花”再度活跃。1988年出版的《南渡记》是其首部长篇小说,该作实为多卷本长篇小说《野葫芦引》之第一卷,后又出版发表了《东藏记》《西征记》和末卷《北归记》。各卷虽总名《野葫芦记》,但都相对独立,其中《东藏记》曾于2005年单独获得第六届“茅盾文学奖”。  这一宏篇巨制属于抗日题材。叙事起自卢沟桥事变,聚焦知识分子人群,讲述抗战时期一
刘禹锡,字梦得,中唐著名诗人,为白居易称为“国手”,白居易曾云:“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其锋森然,少敢当者。”刘禹锡怀揣着宰相之器,站到了政治潮流的最前端。然而,奸臣弄权,小人当道,一波波大浪打来,便将诗人拍到了朗州、连州与夔州。是的,夔州,这一年,刘禹锡51岁。  夔州,今重庆市奉节县,雄踞长江三峡之上游。其民风伧俗,地势险恶,用刘禹锡自己的话来说,便是“天外巴子国,山头白帝城。阴风鬼神过,暴雨
节俗是人类给自己保留的一个诗意的时空存在,尤其是中国的节俗,诗性更浓。哪怕是看不懂文学、听不懂音乐的人,也能在一年当中给自己一个时空,和家人、朋友一起温习这份浓浓的诗意。相信很多人的童年记忆中,都会有一幅幅温馨的画面:夜晚,暂别一天的劳作,或在刚刚抽芽的柳条下,或在烦躁不安的蝉鸣声里;或在粽子的清香里,或在圆月的凉风中,外婆或母亲讲着口口相传的传说。大概这就是文化吧!中國的传统节俗是中华文化的直接
丰子恺(1898—1975),现当代教育家、漫画家、散文家,尤其因漫画而妇孺皆知。但是,“子恺”或以为是名,或以为是号,或以为是字,莫衷一是。  /壹/  目前对于“子恺”的认识有三种:一种认为是名,第二种认为是号,第三种认为是字。  持第一种认识者,典型的是丰子恺的子女。丰陈宝、丰一吟主编《丰子恺漫画全集》书前《年表》“1915—1917年”条提道:“(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国文老师单不厂为丰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