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电教媒体提高学习效率

来源 :当代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een7116x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础教育改革一个显著特点是强调学科知识间的整合。而实现这一改革不仅仅是教材的改革,更重要的是教学手段及方法的变革。语文学科是基础学科,它对学科知识间的整合起了桥梁纽带作用。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加强与其它学科知识的整合呢?我在教学实践中,利用电教媒体,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利用电教媒体,把学习语文同学生的兴趣爱好、生活需求结合起来,使语文学习充满时代性和特色性
  传统的语文教学局限于课堂,注重对书本知识的讲授,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没有充分顾及到学生的兴趣爱好及知识的拓展延续。学习语文很难跟社会生活联系起来。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改变了这种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了课程内容与学习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生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实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生活化与适应性。因此,语文教学要借鉴新课程综合性的特点,有效的组织好课堂教学。而实现这一目标,恰当运用电教媒体可达到良好的效果。如教学《只有一个地球》时,若仅就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简单说教,学生只会觉得枯燥、乏味,难以达到对学生的触动。而我在教学时,让学生在读懂课文内容基础上,及时播放“神州五号”遨游太空时,杨利伟在太空所拍摄的地球美丽、壮观景象的录像片段,从而使学生不约而同发出“地球太可爱了!”的感想,此时我又借助媒体,对当今世界的环境状况,环境恶劣对人类的危害,及世界上著名的十大公害等资料放映给学生看,使学生同睹各种灾害性事件,从而理解“地球太容易破碎了!”进而让学生真切的感到环境对人类的重要性和保护环境的迫切性,认识到保护环境是我们生活的需求。这样利用电教媒体教学,既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完成了学习任务,又让学生了解了当前世界环境形式和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情况,把学习语文同自然、科技知识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使语文课堂活泼生动,充满时代感和特色性。
  二、利用电教媒体把学习语文同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结合起来,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知识
  结合语文学习内容,利用电教手段,让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社会事物和现象,初步了解一些家乡的、祖国的、世界的社会常识,从小培养他们正确观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培养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如六年制语文十一册《积累运用四》中的口语交际练习——即席演讲《我最钦佩(或看不惯)的一种行为》,在口语交际训练前,教师把录制的学校、车站、等公共场合中一些人的文明行为和陋习展示给学生看,引导学生说出那些行为你钦佩,那些行为你看不惯,并启发学生想一想自己的周围有没有这样行为,从而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学生分辨社会生活中美丑行为的能力。这样利用电教媒体突破了时间、空间限制,为学生提供了生动形象的感知材料,把学习语文与认识社会结合起来,使学生更好的认识了社会,并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口语交际氛围,水到渠成,使学生把自己想说的表达出来。
  三、利用电教媒体把学习语文与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结合起来,使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适时、适度渗透德育是当前语文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落实新课改“三维目标”的重要体现。利用多媒体,创设生动场景,声、景、情并茂,使学生受到感染、熏陶,教师在做适时引导,使之转化为学生自身的道德修养,效果及好。例如教授《我的战友邱少云》时,讲到邱少云在烈火中“像千斤巨石”、“一动不动”时,适时播放录像片段,画面中出现邱少云忍着痛苦被火烧身的情景,同时音乐及话外音响起:“我宁愿牺牲自己,也要遵守铁的纪律,做到纹丝不动,保证战斗得胜利……”,学生不觉被邱少云的伟大精神所感动。这时老师及时点拨:“看了这段录像心情怎样,打算怎样向邱叔叔学习?”学生们肃然起敬,连那些平时不遵守纪律的学生也发自的内心的谈到:“邱叔叔遵守纪律的崇高精神我终身难忘。”此时,学生把英雄精神与自己的品德融为一体,付诸于“实践”,培养了他们集体主义情感,这样,就把学习语文与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结合起来,使他们懂得了为了集体利益牺牲个人利益的做人道理。
  总之,在教学中,适当运用电教手段,有利于学科知识间的整合,能够缩短学生与社会生活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他文献
一、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在体育教学中依着书本的知识点,按部就班的进行教学,对于小学生,他们的好动的特点,要想达到好的效果是比较困难的。所以在体育教学中应穿插一些游戏的成份,或者贯穿整个课堂的始终,游戏在体育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1、有利于培养儿童的认知能力。认识的形成过程,首先是大脑对外界信号的收集过程,然后是对收集在大脑皮层的信息资料加以分析、判断、去伪存真的过程。大脑对外界信号的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 在语文教学要达到的总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中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 这是国家教育机构从课程的高度强调语文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语感。什么是语感?为什么要培养语感?怎样培养语感呢?  一、 对语感内涵的认识  什么是语感?作为定义,不同场合有不同解释,还没有明确界定。我国最早提出语感的是夏丐
期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动力,良好的兴趣,不仅能使人开阔视野,丰富心理活动内容,使人精神振奋,情绪饱满,而且对丰富人的知识,开发人的智力,进行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具有重要意义。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在数学课堂中,老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现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来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有好动、好奇的心理特点,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可组
期刊
《新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学生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与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与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当前,小学数学教学较多关注学生学习活动的结果,忽视了学生学习活动、发展的过程,导致对结果评价的过度关注,把评价功能退化为仅仅是对学生分数的鉴定,这是对学
期刊
通过生本教育班的培训,让我深深的体会到一个道理:教学方法很多,但最重要的一种教法叫做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的能力。  这种叫放手的教育就是生本教育,所谓的生本教育是指教学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其基本特征是课堂教学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通过小组交流讨论形式,激励学生自主学习。与传统的教育理念最大的区别就是生本教育较注重学生的感受和感悟。  
期刊
[摘要]在辅导学生探究物体速度与时间这两个变量的关系时,学生常常面临缺少生活经验及物体运动知识和没有可借鉴的经验和方法来解决问题的两大障碍。辅导中我开始用寻找规律的方法解决问题,但在变式训练中遇见不易直接看出的关系就困难了。于是我又应用数学建模的思想,利用一次函数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来进行研究,通过变式训练反馈情况来看,验证了数学建模思想和方法在数学学习中的有效性及重要性。  [关键词]规律、
期刊
从多年的数学教学中悟出:要想使学生不仅“学会”数学,而且“会学”数学,“爱学”数学。就应当遵循儿童认知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新课标理念来指导课堂教学,下面谈谈我的教学体会。   一、联系生活实际,促进知识迁移,引发兴趣   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引发学习兴趣,为学生的认知搭建桥梁。如教学《比例尺》
期刊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素质教育就是要调动全体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整个教学过程,获得主动发展和全面发展。教师重视学生的质疑正是调动其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参与学习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一环。
期刊
[摘要]兴趣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不仅能使学生积极地、能动地,自主地从事学习,而且能起着开发学生潜能的作用。理想的地理教学应该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同步发展的过程。兴趣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感情基础,是众多非智力因素中最为活跃的一个,是学生探求知识、促进思维发展的巨大动力。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对兴趣这个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要充分运用各种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关键词]兴趣;培养   学习兴
期刊
对于小学教学来说,作文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习作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科目。尤其是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而作文的要求又比低年级的写话高出一个层次,很多学生产生畏惧心理,感觉无从下手,写出来的作文,句子连接不紧密,内容平淡、空洞、不充实,写不好一篇完整的作文。究起原因,主要是学生知识贫乏,不喜欢读课外书,不会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认真学习《语文新课程标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