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化进行,小学数学教学中出现了诸多变化,而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表现就是对于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具有了较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从教学手段上做出相应的改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尝试教学法这种比较新颖的教学模式逐渐突显出其应用价值。因此,本文将谈一谈应该怎样将尝试教学法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当中。
关键词:尝试教学法 小学数学 教学策略
简单来说,尝试教学法最基础的理论观点就是“学生能尝试,尝试能成功,成功能创新”,其基本特点就是“先试后导、先练后讲”。在尝试教学法的应用当中,一开始就会要求学生进行一些尝试练习,这样可以把学生推到主动学习的地位,从而充分发挥出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不难理解,这种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讲授式”的知识传授方式,而这种理念与新课标的要求是极为相符的。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对这种教学模式的理念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并利用更加恰当的方式将其应用于教学的全过程当中,这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效果的优化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创设教学情境
在尝试教学中,准备练习是首要的环节,通过有效的准备练习,可以为学生解决尝试题架桥铺路。而为了使准备练习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一个十分重要措施就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为此,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创设一些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教学情境,这样一来,能够将较為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生动,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也只有这样,才能为尝试教学法的顺利开展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
《圆的认识》这一节主要讲解了圆的各部分名称及其特征,使学生对圆的相关知识有了初步的感知。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我首先联系实际生活创设了教学情境。我对学生说:“同学们,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而汽车无疑就是我们十分熟悉的一种交通工具,现在,有三种样式的汽车可供大家选择”,说着,我利用多媒体出示了三种不同的汽车,第一种汽车的轮子是正方形的,第二种汽车的轮子是圆形的,但车轴没有位于圆形的中心,第三种汽车的轮子是圆形的,而且车轴位于圆形的中心。学生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很快就判断出第三种汽车才是最好的,因为这种汽车运行最平稳。然后我问学生:“大家的选择是十分正确的,那大家想过没有,为什么这样的结构可以保证汽车平稳运行呢?这和圆形的特点有没有关系呢?”最终,通过这种方式,不但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而且顺利完成了课堂导入。
2.出示尝试题目
正如前文所述,应用尝试教学法进行正式的课堂教学时,首先就会要求学生进行一些尝试练习。这一环节主要是为了使学生初步认识课堂教学中要学习的主要内容,使学生处于更加积极活跃的探索状态。毋庸置疑,尝试练习的进行,不但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可以为学生的深入探究奠定必要的基础。
教学《百分数(二)》这部分内容时,为了初步启发学生的思考,我给学生布置了以下练习题:(1)为了增加绿化面积,某乡镇计划造林9公顷,而实际造林为12公顷,求实际造林的面积比原计划多了百分之几?(2)某商店有甲、乙两种水壶,甲水壶在降价32元之后,现售价格为96元,乙水壶在降价50元之后,现售价为160元,请计算哪种水壶降价的百分比要更多?(3)某种商品的售价为150元,商家为了促销商品决定打折出售,已知该商品只要价格高于120元,商家就不会亏本,求该商品最多可以降价为原价格的百分之几?在这一阶段向学生出示这些题目,其目的就是为了使学生对本节课的所学知识有初步的了解,同时,这一环节对于学生课堂参与度的提高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学生自主讨论
从本质上来讲,尝试教学法主要就是指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而为了使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教师可以采用的最为有效的手段就是不断组织学生进行一些自主探究活动。当然,自主探究并不是让学生各学各的,而是提倡学生通过合作交流的方式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此外,对于学生的探究活动,教师可以进行一些适当的点拨,但不能进行过多的干预,只有保证这一点,才能真正确保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从而使教学质量得到有效的保障。
以《梯形的面积》这一节的教学为例,为了使学生对梯形的面积公式有更加深入的理解,我组织学生进行了合作探究活动。首先,我对学生进行了分组,然后,我给了学生一些简单的提示,要求学生可以利用割补的方法将梯形转化为之前所学的图形。而学生经过讨论,都找出了不同的方法,如:第一种,沿梯形两腰中点剪开并进行翻转,拼接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所以梯形面积也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为(上底+下底)×(高÷2);第二种,将梯形分割成两个三角形,梯形的面积为上底×高÷2+下底×高÷2;第三种,将梯形分割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梯形的面积为(下底-上底)×高÷2+上底×高。最终,通过交流讨论,使学生对这一的内容有了较为全面的理解。
4.再次进行尝试
在第一次的练习当中,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并不充分,有些学生虽然得出了正确答案,但并没有弄清其中的道理。因此,在引导学生完成合作探究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再次进行练习,这样一来,不但可以给学生“再射一箭”的机会,而且可以有效巩固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有效的强化。
同样以《百分数(二)》这一节的教学为例,在组织学生完成了合作探究之后,我再次给学生出示了相关的练习题:服装店以每套80元的价格采购了200套服装,之后,服装店以每套110元的价格将其出售,求每套服装的售价比进价高出多少?如果将服装全部售出,总售价比总进价要高出多少?最终,通过进一步练习,使学生对本节课的所学知识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总结来说,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尝试教学法是一种十分适用的教学模式。因此,教师应熟练掌握尝试教学法的应用方式,并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特点制定具体的教学策略,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促进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董善杰.尝试教学法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8,(12):161.
[2]兰志敏.尝试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体会[J].中外交流,2019,(10):268.
关键词:尝试教学法 小学数学 教学策略
简单来说,尝试教学法最基础的理论观点就是“学生能尝试,尝试能成功,成功能创新”,其基本特点就是“先试后导、先练后讲”。在尝试教学法的应用当中,一开始就会要求学生进行一些尝试练习,这样可以把学生推到主动学习的地位,从而充分发挥出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不难理解,这种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讲授式”的知识传授方式,而这种理念与新课标的要求是极为相符的。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对这种教学模式的理念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并利用更加恰当的方式将其应用于教学的全过程当中,这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效果的优化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创设教学情境
在尝试教学中,准备练习是首要的环节,通过有效的准备练习,可以为学生解决尝试题架桥铺路。而为了使准备练习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一个十分重要措施就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为此,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创设一些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教学情境,这样一来,能够将较為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生动,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也只有这样,才能为尝试教学法的顺利开展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
《圆的认识》这一节主要讲解了圆的各部分名称及其特征,使学生对圆的相关知识有了初步的感知。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我首先联系实际生活创设了教学情境。我对学生说:“同学们,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而汽车无疑就是我们十分熟悉的一种交通工具,现在,有三种样式的汽车可供大家选择”,说着,我利用多媒体出示了三种不同的汽车,第一种汽车的轮子是正方形的,第二种汽车的轮子是圆形的,但车轴没有位于圆形的中心,第三种汽车的轮子是圆形的,而且车轴位于圆形的中心。学生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很快就判断出第三种汽车才是最好的,因为这种汽车运行最平稳。然后我问学生:“大家的选择是十分正确的,那大家想过没有,为什么这样的结构可以保证汽车平稳运行呢?这和圆形的特点有没有关系呢?”最终,通过这种方式,不但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而且顺利完成了课堂导入。
2.出示尝试题目
正如前文所述,应用尝试教学法进行正式的课堂教学时,首先就会要求学生进行一些尝试练习。这一环节主要是为了使学生初步认识课堂教学中要学习的主要内容,使学生处于更加积极活跃的探索状态。毋庸置疑,尝试练习的进行,不但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可以为学生的深入探究奠定必要的基础。
教学《百分数(二)》这部分内容时,为了初步启发学生的思考,我给学生布置了以下练习题:(1)为了增加绿化面积,某乡镇计划造林9公顷,而实际造林为12公顷,求实际造林的面积比原计划多了百分之几?(2)某商店有甲、乙两种水壶,甲水壶在降价32元之后,现售价格为96元,乙水壶在降价50元之后,现售价为160元,请计算哪种水壶降价的百分比要更多?(3)某种商品的售价为150元,商家为了促销商品决定打折出售,已知该商品只要价格高于120元,商家就不会亏本,求该商品最多可以降价为原价格的百分之几?在这一阶段向学生出示这些题目,其目的就是为了使学生对本节课的所学知识有初步的了解,同时,这一环节对于学生课堂参与度的提高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学生自主讨论
从本质上来讲,尝试教学法主要就是指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而为了使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教师可以采用的最为有效的手段就是不断组织学生进行一些自主探究活动。当然,自主探究并不是让学生各学各的,而是提倡学生通过合作交流的方式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此外,对于学生的探究活动,教师可以进行一些适当的点拨,但不能进行过多的干预,只有保证这一点,才能真正确保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从而使教学质量得到有效的保障。
以《梯形的面积》这一节的教学为例,为了使学生对梯形的面积公式有更加深入的理解,我组织学生进行了合作探究活动。首先,我对学生进行了分组,然后,我给了学生一些简单的提示,要求学生可以利用割补的方法将梯形转化为之前所学的图形。而学生经过讨论,都找出了不同的方法,如:第一种,沿梯形两腰中点剪开并进行翻转,拼接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所以梯形面积也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为(上底+下底)×(高÷2);第二种,将梯形分割成两个三角形,梯形的面积为上底×高÷2+下底×高÷2;第三种,将梯形分割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梯形的面积为(下底-上底)×高÷2+上底×高。最终,通过交流讨论,使学生对这一的内容有了较为全面的理解。
4.再次进行尝试
在第一次的练习当中,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并不充分,有些学生虽然得出了正确答案,但并没有弄清其中的道理。因此,在引导学生完成合作探究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再次进行练习,这样一来,不但可以给学生“再射一箭”的机会,而且可以有效巩固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有效的强化。
同样以《百分数(二)》这一节的教学为例,在组织学生完成了合作探究之后,我再次给学生出示了相关的练习题:服装店以每套80元的价格采购了200套服装,之后,服装店以每套110元的价格将其出售,求每套服装的售价比进价高出多少?如果将服装全部售出,总售价比总进价要高出多少?最终,通过进一步练习,使学生对本节课的所学知识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总结来说,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尝试教学法是一种十分适用的教学模式。因此,教师应熟练掌握尝试教学法的应用方式,并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特点制定具体的教学策略,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促进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董善杰.尝试教学法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8,(12):161.
[2]兰志敏.尝试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体会[J].中外交流,2019,(10):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