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运用中国古代史对学生进行民族团结的教育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ncy1239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民族是历史上长期形成的以汉族为主体,包括其他少数民族的伟大民族。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把汉族与少数民族历史有机结合进行民族团结教育,我认为可从一下两个大方面着手。
  一、运用中国古代历史进行民族团结教育的方法
  第一,利用教材具体阐述中华民族的民族大团结形成。
  中国现有56个民族,这些民族在长达五千年历史中不断融合,最后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具有极大凝聚力的中华民族。从中国历史上看在尚未有民族区别之前,就有部落与部落联名的融合。《中国历史》第三课《华夏之祖》,介绍了我国原始社会时期黄帝和炎帝两个部落联盟的融合,虽然没分民族,实际上就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的民族融合,形成日后的华夏族。在历史教学中,前后结合重点讲清中国历史上三次大的民族融合。第一次是在先秦时期;第二次是在两晋南北朝时期;第三次在辽宋夏金元时期,到元朝出现了第三次民族大融合,为明清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二,运用教材讲述各民族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共同创造华夏文明。
  我国各族人民都有不少创造和发明,频繁经济文化交流和紧密政治关系形成了各组相互依存的关系。在历史教学中,具体讲述各民族如何创造华夏文明的,如初中课本《中国历史》第一册第一课“祖国境内的远古人类”介绍了我国已知的最早人类。从中国最早远古人类遗址分布图上看,从北到南都有,他们应是南北各族的先人,而从出土文物看各地远古人类都创造了人类早期文明。即中华民族史前文明,这些地域的远古文明各有特色,在河姆渡、半坡和大汶口原始居民时期,虽然当时居民有不同的生活习惯和使用不同的生产工具,但它们的习惯和工具被中华后人所继承,形成华夏原始文明。讲到秦汉,在中国历史第一册第14课《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是初中课本第一次专题叙述我过渡带少数民族和汉族关系的一刻,文中民族间交流内容丰富,其中畜牧业、金属制品动物图案、农耕等。第15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要讲张骞、班超出使西域,详讲西域与汉族的物种及技术交流,极大丰富各族人民经济文化生活;讲唐朝边疆各族发展时,重点讲唐和吐蕃和亲对双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这样在讲课中让学生认识到各族人民之间经济文化交流符合各族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成为我国多民族国家团结统一的一条坚固的纽带。
  第三,在教学中全面分析中国的历史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历史。
  首先,我国形成今天这样一个幅员广阔、资源丰富和人口众多的国家,是各族人民共同开发的结果。汉族最先开发了黄河流域的陕西、甘肃和中原地区。匈奴、鲜卑、突厥、回纥、蒙古族先后开发了蒙古地区。西域各族开发了西北地区。苗族、瑶族最先开发长江、珠江、闽江流域,藏族开发青藏高原。黎族最先开发了海南岛。高山族最先开发了台湾。藏族的祖先吐蕃最先开发了西藏地区。彝族和白族的祖先最先开发了云南一带西南地区。东胡、靺鞨族、契丹族、女真族、满族先后开发了东北地区。
  其次,在讲边疆开发建设同时,讲述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许多次出现过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和中原地区汉族统治者建立的政权并存的局面。这些并存的地域性政权都不能代表整个中国,而各成为整个中国的组成部分。正是由于各民族不断反战统一,才逐渐形成统一多民族国家。
  再次,灿烂的文化不少是少数民族创造的。
  第四,各族人民在维护祖国统一、边疆安宁、反对外来侵略也作出了贡献。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8课《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明朝高山族在台湾热情支持民族英雄郑成功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17世纪中叶开始,沙俄殖民主义者向东扩张,侵入了我国东北边境。1685年(康熙二十四年),康熙皇帝顺应边境各族人民的要求,派兵发起收复雅克萨城堡的战役。赫哲、达斡尔和鄂温克等各族人民踊跃参战,取得了战役的胜利。第19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中着重讲乾隆帝在维吾尔等族人民支持下,率领清军平定大小和卓分裂祖国叛乱。 还有漠西蒙古土尔扈特部人民不远千里,克服重重困难,回归祖国的壮举等。
  二、运用教材对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时应注意的问题
  一要让学生正确理解“中国”一词含义。
  中国,现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但古代只是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或指中原王朝。历史上的“中国”范围除了汉族在中原地区建立的证政权外,还应包括各民族建立的政权和部落。现在的中国代表我们整个多民族国家,是历史上的“中国”的继续和发展。
  二要用平等的原则讲述各个民族历史。
  如肯定汉族政权秦汉、两晋、隋唐大统一时,也同样肯定少数民族政权匈奴、前秦、北魏、北周、辽金元清。虽然历史上各民族之间战争不少,但总的说来友好团结是主流,否则就不可能形成一个长期的统一的大国。
  三要实事求是讲民族战争和民族英雄。
  在统一多民族的中国,由于民族之间的矛盾,民族战争不断发生。对于民族战争性质要实事求是,不能因为感情站在某民族立场上分析,否则有伤于民族感情团结。要正确理解分析中国历史上各民族战争不等同于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民族战争,在学习中应注意中国古代历史上各民族之间的战争,属于中华民族大家庭内部的冲突,不是国与国之间的问题,不具有侵略与反侵略的性质。但是战争有是非之分,即它有正义性和非正义性、进步性和反动性之分,区分的根本标准在于战争是否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但对于中华民族反对外来民族侵略、压迫民族战争中涌现出来代表人物如中国历史第二册第16课讲到的戚继光抗倭、第18课讲到郑成功收复台湾,历史上就直接称为我国的民族英雄。
  历史教学应坚持不懈地进行以民族团结为基础的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了解中国历史和国情,增强民族团结意识,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敞开双手迎接台湾回归祖国的那一天,让所有中华儿女都来庆祝国家的繁荣昌盛和民族大团结的到来。
其他文献
数学教学生活化是指数学课堂教学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联系,把数学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境,在实际生活情境中学习数学的一种教学方式。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开始变得更自由、更灵活,学生也始终在愉快的状态下积极地学习数学,这的确是我们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可喜变化。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
期刊
游戏是一种集自由、兴趣、需要、快乐、满足于一体,以幼儿为主体的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角色游戏就成了幼儿在以自我为中心的小社会中进行与他人交往的最直接也是最有利的途径。可见,角色游戏对促进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具有特殊的功能。  《纲要》指出,幼儿是游戏的主人,而教师应是游戏的支持者、引导者,不是游戏的包办者、替代者;但这也决不是说就可以“放羊式”地管理幼儿游戏。为了能够更好地让幼儿参与到角色游戏中来
期刊
奉献在乡村教育的一线教师应该对“差班”这个词并不陌生吧。乡村孩子本是一个个富有个性、渴望求知的小天使,可不幸的是乡村教师因为缺编、调动,和支教教师过少、教师老龄化等原因,给偏远学校扔下了一个个“差班”,无形中给这个班的学生烙下了“差”标签。对于这个“富有个性,又笼罩着灰色”得烫手班级,我们将如何进行“以人为本”的有效教育和管理。结合我十多年的班主任工作探索,我初步总结了以下几条方法。  一、个性分
期刊
传统的教育模式是师本教育, 教师一言堂教学,教师在讲,学生在听,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的 教,课堂没有生气。生本教育使学生摆脱原有教体系的桎梏,摆脱完全由教师控制课堂的局面。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指导者和主持人的角色出现,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使学生自己活动起,自己去获得知识和解决问题。生本教育法,一改以前的一言堂,惟我正确的局面,让学生自主,独立去探索,启动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更有利于学
期刊
课改实施过程中,课程的实施给了教师很大的空间。如何有效的落实课程、开展生动有效的教学活动,是我们一直思考的问题。集体教学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教师计划、设计和组织的专门活动。它是精心安排的用以支持、激发、促进和引导幼儿顺利开展学习和达成有效学习结果的过程。那么,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就要求教师努力追求有效的教和有效的学,充分发挥教师与幼儿双方的主体作用,以有效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期刊
初接这个班,面对着一张张新面孔,我既激动,又兴奋,我认为我可以让这帮“小不点”在我的呵护下健康、快乐、优秀的成长,于是我决定利用第一节课拉拢孩子们的心,因为只有亲其师,才会信其道。  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无不喜欢被夸奖,所以我的第一招就是众所周知的“赏识、激励和夸奖”。“不管你之前学习是好是坏,只要你这学期跟上老师的脚步,我保证每个同学都会很优秀。”“咱们班每一个同学都很聪明,对不对?”在一系列的
期刊
数学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习和掌握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更要注重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若对一道题从各个方面进行一番探索,则对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有裨益。  例:如图,点C是线段AB上的一点,ΔACM,ΔCBN是等边三角形,
期刊
皮亚杰曾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美国拉扎勒斯等人的实验研究表明,兴趣比智力更能促进学生努力学习。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习效果的好坏有着直接的影响,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无兴趣,决定了他对学习的爱厌和执着追求。如果学生对学习不能保持兴趣,就会视学习为一种苦役,也就不可能心情愉快地进行学习,从而导致学习效果较低,成绩下降。  有关调查分析,造成一些小学生数学学习差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由于他
期刊
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信息社会就是媒体社会,信息社会的教育就是媒体教育,有关教育专家指出:在教育现代化的诸多要素中,教育技术这个积极的因素是将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传播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之中,以推动整个教育的改革,它将引起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模式、方法等一系列变化。  所谓多媒体技术,是把声音、正文、图像、图形、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的信息通过计算机进行数字化加工处理,再和通讯技术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综合
期刊
大班适龄幼儿的父母,都非常关心孩子进入小学后能不能尽快适应新环境,顺利度过人生的第一个过渡期,这也是幼儿园、小学教师共同探讨、关注的问题。幼儿能否很快完成由幼儿到小学生的转变,能否很快适应小学生活,幼小衔接是关键所在。  一、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衔接的初步认识  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是相邻的两个教育阶段,它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在教育目标、教育方式、环境设置、学习安排和生活制度诸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