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看”电视到“用”电视

来源 :数码影像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dyjl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更高、更快、更强”,不是奥运的专利,这也是人类对影像的追求。科技的飞速发展,让电视的功能倍增到令人发指的地步:大屏幕、高清、4K、8K、CRT、背投、液晶、等离子、超薄、LED、OLED、全息、卡拉OK、点播、存储、无线、游戏、上网、语音/视频通讯、缴费等等。所以无论是有文化的,还是没文化的,在面对电视时都要学习怎么看电视、怎么用电视,而“用”电视,意味着思想上的革命。原来看电视,也许就是拿个遥控器,节目+音量,老人小孩都晓得,可如今配了智能电视或者是机顶盒的人,就是高级知识分子在面对电视时都要惧三分。所以我们应该从过往的“看电视”过渡到“用电视”,不仅是要“用电视”娱乐自己,也要“用电视”去更好地了解受众、娱乐受众、与受众互动、让受众更舒适地享受我们的影视节目——这些,不正是我们拍摄、制作、发行影像的初衷么?
  电视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它是通往上帝的窗口,它是坠入恶魔的深渊。电视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变得前所未有的近,让更多人的心灵得到升华,让更多的人生活在一个更广大的世界当中,让世界上大部分的人走出狭隘。与此同时,无数人在谩骂电视教坏了孩子,无数的犯罪从看电视开始……
  无论是圣洁化的电视,还是妖魔化的电视,它的出现,倾覆了人类以往的生活,也影响着影像行业的发展。从某种角度而言,我们了解电视的历史,就可以了解到影像的过去,可以看到影像的未来。
  在光、电、无线电上做研究和实验的科学家,以及发明电视的科学家,看似离我们很遥远,实则离我们很近,正是因为这些科学家们的丰富知识与创造成果,以及他们多年的坚持与钻研,影像才得以走入千万家。
  1883年,爱迪生发现了“爱迪生效应”,给后来电子管的发明提供了实验基础:同是1883年,尼普柯夫发明了“尼普柯夫圆盘”,每幅画面有24行线:1888年,赫兹发现了电磁波,证明了电磁波和光波一样,具有反射、折射、衍射等性质:1906年,德福雷斯特发明了热电子三极管,这是真空管技术的先驱,为近代电子工业提供了重要的基础;1924年,“电视之父”贝尔德展示了一台可以传送人的面部活动的机器:1933年,兹沃里金研制出了可供电视摄像用的摄像管和显像管,完成了使电视摄像与显像完全电子化的过程……
  这些“遥远”的科学家,在让电视满足人类需求的同时,也在带动着人类的发展。也许电视最终将从“第一屏”的历史舞台中退下来,但是它的历史伟绩是不可磨灭的。
  电视的演化与达尔文的“物竟天择”理论有着惊人的相似或者说电视的演化在遵循着物竟天择的规律:电视及其技术的发明、发现是需要漫长时间的——走到今天已经有上百年了:技术与应用是传承竞争与再创造的过程——从全机械到全电子、从黑白到彩色、从CRT到OLED。没有了历史,未来顿失意义,今天的电视进化史,就是影像的进化史,这就是为什么120年来电视发展这么快,影像的发展也这么快的根本性原因。电视与影像本就相辅相成,没影像的电视不过是个摆设,没电视的影像不过是个玩具罢了。电视和影像的组合才是人们生命中完整的一部分——这不是隐喻,而是对事实的陈述。
  电视的进化有多快?回想一下十年前的电视有没有毫米级厚度的?有没有“云”?能不能看3D?能不能上网?再回想一下十年前的拍摄设备,有没有高清、4K?达尔文告诉我们,真理是暂时性的,它会改变,当真理不能解释或满足时,就得另立新的真理了。这对于我们来说,就是若找到更好的电视,把旧的扔掉吧。
  事实上,就算在互联网咄咄逼人的气势下,电视也不可能被扔掉,反而在互联网的“帮助”下,电视在家庭中的地位更被强化。很有趣的是,某友人一家对是否要买电视吵得沸沸扬扬,而其时,每一位家庭成员都会通过户外电视、电视广告、手机电视、网络电视去了解信息、查询信息。如果不是电视上的功能被运用在各个媒介上,每位成员在信息上都会受灾惨重。笔者非常难以理解对电视忧心忡忡的人,他们似乎没有领悟到,他们的影像信息几乎全仰仗于电视。另外,如果没人看电视,不知道多少正在读这篇文章的人要失业,就要干别的去了。
  “‘云电视’、’智能电视’、‘全息电视’这些对我拍片子又有什么用处呢?”有些朋友也许会问。朋友,新生儿又有什么用处呢?
其他文献
2010年初夏,临毕业在即,我刚完成汶川地震两周年的系列片《挑战命运的勇气》之《画心》的后期工作,突然接到潘桦老师的通知,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的创新实验园区正在征集短片拍摄项目,于是我与田思梵带着剧情片《叮叮》初稿参加了这场声势颇大的选拔。第一次参与剧本答辩,长方型会议桌的一头坐着四个老师,神情不尽相同,另一头的我心情颇为紧张,试图用仅有的10分钟时间把剧本讲得更详细一些,不出两分钟就被老师堤
期刊
3D立体节目如何发行?    本文谈及的只是3D节目的发行方式,与拍摄和后期制作无关。换句话说,只有在拍摄制作时获得了左眼和右眼画面的母版文件,就可以转换为本文涉及到的任何发行格式。  在胶片时代,3D立体电影节目发行的方式比较简单。如果追求高品质大银幕3D立体效果,就采用双胶片方式,分别把左眼影像和右眼影像记录在两份胶片拷贝上,放映时采用双机联动方式,并在两台放映机的镜头前安装角度垂直的偏振镜片
期刊
最近我有空回了趟成都,这是一座幸福感很强的城市,悠闲而幸福的味道弥漫在城市的各个角落。  好友来接机,在她的车上从来只有副驾驶的位置可以安坐,不小的车里被她的东西填得满满的。后面有孩子的座位。上面放了些小玩具和小零食,两侧窗户的帘上挂着她刚从干洗店取回的几套时装,椅子下是她的两双新款高跟鞋。座位上还有她的iPad、书刊和小说,当然还有新买的水果……我自觉地去开车的后备箱,依然应有尽有!高尔夫球杆、
期刊
大家好!我是康智达公司讲师姜岩。在前两期栏目中为大家演示了After Effect的跟踪插件Mocha的基本操作步骤,并完成了文字与画面的跟踪运动。在这期栏目中我将继续完成文字跟踪效果的制作。
期刊
2010年7月23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建设加快发展、文化日益繁荣,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综合观察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我国文化建设既面临许多有利条件也面临严峻挑战。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已成为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他强调,“要精心打造中华民族文化品牌,提升我国文化产业国际竞
期刊
关于剧作    导演对话  在今年四月的下旬,我花费近半个月时间去创作此次拍摄的剧本,当中我也否定了些故事的素材。回观《什么是什么》毕业短片的创作过程,其中帮助我的有导师、朋友、学长还有我平时写的日记,以此来看剧作的过程也似同自己学习成长的过程。这是一个有关于我大学个人体验、感想的故事。总而言之,我的剧本写的是自己的故事,在其中我也是在重新审视生活、观察生活、思考生活,体味自己大学生活的过程。这个
期刊
现在任何行业都在全球化当中,尤其在中国,本地和国外的知识每天都有交流,无论好还是不好。我想给大家讲讲我最近看到的一个合作故事。  Phillip Mandelartz30来岁,是一个从德国北部来的男孩,他在中国已经待了三年的时间,在清华大学读过书,现在是一个电工工程师。最近他在中国设计建造一个拍摄编辑系统,用德语叫“regie”,可以说是一套EFP,以大规模活动的直播和现场录像为开发目的。对他来说
期刊
贵州青岩    2011年春,农历二月初九,川贵大地,绿草清露,委婉春风,那条绵延的小路一直通往山坡,而浸没在山顶。我顺着它前往,翻过去,清晨弥散的雾气围绕着村落,袅袅的炊烟伴随着我身后传来的吱哑作响的扁担节拍而轻柔上升,缓慢地融合在空中,脚下偶然间会踩踏到松软的青吾,那久远的石阶湿而不滑,站在半高处,深吸着潮湿的空气回望,默默地对自己说:“我在青岩古镇。”  每每我去到一处清幽之地,回来后,都会
期刊
在一个影像的时代,影像无处不在。在北京开往上海的班机上,眼前的屏幕正显示着飞机机身下的实时影像,白色的跑道标志线在屏幕中飞速向前,直到屏幕上的夜空已是混沌一片才切换到了航班电视内容。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数码相机、摄像机的CCD成像技术,好象在研发初期航空公司就是最大的客户,因为有财大气粗的航空公司为新技术买单,一些尚处在襁褓中的新兴技术才能得以发展壮大,再慢慢从一些专业领域惠及到民用,而我此行即将前
期刊
导演谈电影前期    当导演把整部片子前期准备工作中所涉及的资料摆出来时,让人真真切切的感受到的是严谨与执着。这是一个在短短一次采访交谈中,就吸引并感动了听者的故事,真心的期待看到成片的那天。  ——编辑寄语    缘起    整个片子的前期调研其实是花了一年多时间,都是抽时间去做的,然后才到现场去拍。纪录片工作坊所有的老师他们都是特别强调调研的。  做这个片子的由来还是挺有渊源的。我的一个好朋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