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前,《全城戒备》的片方在京公布了第一款正式海报,并现场播放了预告片。记者从预告片里看到,该片试图囊括动作、魔幻、特技以及时下流行的诸多商业元素和看点。该片导演陈木胜与饰演正邪两个角色的郭富城和邹兆龙也亮相发布会,详细向外界解密这部中国首部“变异人”题材的动作大片。
光线传媒总裁王长田代表影片出品方向媒体表示,《全城戒备》是一部全新的动作类型影片,希望成为今年暑期档的压轴之作,并锁定8月6日全国上映。对于这个“敏感”的档期安排,陈木胜表示,目的不在于叫板《唐山大地震》,而是“希望能与同题材影片,尤其是好莱坞或者欧洲的同类型影片一较高下。”
《综艺》:《全城戒备》的创意从何而来?为什么会想到拍摄一部港版的《我是传奇》?
陈木胜:为了挑战自己从未拍过的高难度动作影片。当初原本想拍一部警匪动作影片,后来还是决定拍一部超现实一点的时装动作影片,希望从中带给观众更多的观影刺激和视觉享受。
其实我自己也想从这个变异人题材中找到一些新的角度,尝试一些新的改变,希望能与好莱坞或者欧洲的同类型影片一较高下。
《综艺》:早在1996的《冲锋队怒火街头》,业界以及观众开始认识到你在执导港产商业片方面的天份,这部影片对你以后的影片风格有哪些影响?
陈木胜:我很清楚自己所拍的都是商业味很重的电影。观众对商业影片,特别是动作影片的要求肯定是一部比一部高,所以这次我大胆地把以往实拍的办法改变了一些,加进了特技和科幻的内容来配合我的构思。
你所说的那部影片对我的导演生涯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对动作及剧情的高要求是我个人的一贯风格,这种风格即便在《全城戒备》中也一样存在。除此之外,对我以后影片的另一个重大影响就是让我学会不停地去追求新意,没有新的尝试将会是一个创作人的死路。
《综艺》:《新警察故事》和《宝贝计划》均在内地赢得票房和口碑的双赢。《全城戒备》将以何取胜?
陈木胜:我认为电影里的情感世界才是一部导演真正的灵魂所在。《全城戒备》里有一个主题:影片中的每一个角色都在“变”。人天天在变,人会受外界其他人或物质所影响而改变自己,可能变得更好,也可能得更坏更无情。这比外形或者动作上面的变种人更为可怕。
以往我的电影里都努力地为情感戏及动作戏找最好的平衡点,这也是我拍动作影片的最大乐趣。观众往往最享受的是影片主人公们的情感世界,《全城戒备》里郭富城与舒琪、吴京与张静初,还有邹兆龙,在呈现刺激的动作戏以外,还会给观众好看的情感戏。
《综艺》:从《全城戒备》刚刚公布的片花看,似乎经典港产片所具备的商业因素全有了。你更看重其中的哪些元素?
陈木胜:与好莱坞的商业大片相比,我们的优势还在中国功夫这个最重要的元素。在《全城戒备》里,我把中国功夫、点穴、轻功等都加在动作里,这些在好莱坞影片中是见不到的。他们拍不出我们的味道来,当然说到大型特技,我们现在还比不上他们。
《综艺》:特效在这部影片中应该也是一大看点,与其他同类影片相比,这部影片的特效有何突破?
陈木胜:影片里的特技主要是用来帮助、提升功夫这一要素。功夫是华语影片最独特的原素,它成长壮大在中国,而不是好莱坞的电影世界里。《全城戒备》里的特技旨不在与好莱坞的高科技比拼,重点也不在于搞什么超大型的特技,而是巧妙地利用特效去发挥功夫动作的长处,不一味做贯有的那种打斗。
《综艺》:从当前的市场情况看,港产片更多地把内地作为主要市场,《全城戒备》有没有针对内地观众的特别处理?
陈木胜:作为一部两地电影人合作拍摄的影片,我当然希望《全城戒备》可以符合香港及内地观众的口味。而动作影片的优点在于,其中的动作原素比较容易受两地观众接受。《全城戒备》作为一部两地主创人员精心打造的动作影片,自然也有此优势。
正因为如此,我不用刻意为两地某一些个别观众的喜好作太大改动。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一部大制作影片,《全城戒备》的目标市场定位于整个国际观众。尤其是动作影片往往会从一个比较宏观的角度出发, 注重表现一些不同国度、不同民族的观众都关注的的题材、类型和主题,具有普遍性,所以不仅仅考虑华人或东南亚市场,更要放眼世界,开拓国际市场。
《综艺》:你认为影片中哪些元素可以吸引内地的年轻观众?
陈木胜:这部影片是我个人作为导演的全新尝试。我之前的电影在选材上都比较写实,现实题材居多。《全城戒备》是讲述变异人的故事,在题材上绝对是一次突破。既然是变异人的故事, 年轻的观众自然会更感兴趣一些,我也愿意就这一题材与年轻观众做进一步的探讨。其实超现实题材本身就是针对年青观众的,这是影片最吸引他们的重要方面。
《综艺》:《全城戒备》选择在《唐山大地震》上映两周后开始放映,有多少胜算?
陈木胜:我想强调一点,《全城戒备》和《唐山大地震》是两部完全不同类型的电影。《唐山大地震》讲剧情,重伦理,希望藉此打动人心;而《全城戒备》是一部具备很多创新元素和时尚元素的动作电影,他们的观众定位完全不同。因此,我认为这两部影片最终的票房成败不必计较,因为他们从题材、类型到观众群完全不一样。说到胜算,我觉得可能与同类的动作影片相比把握更大。
从我个人内心讲,我希望最终能达到双赢的结果,特别是中国现在的电影市场这么大, 每年的票房保持30%-40%以上的增长速度,相信包容这两部华语影片不是问题。
光线传媒总裁王长田代表影片出品方向媒体表示,《全城戒备》是一部全新的动作类型影片,希望成为今年暑期档的压轴之作,并锁定8月6日全国上映。对于这个“敏感”的档期安排,陈木胜表示,目的不在于叫板《唐山大地震》,而是“希望能与同题材影片,尤其是好莱坞或者欧洲的同类型影片一较高下。”
《综艺》:《全城戒备》的创意从何而来?为什么会想到拍摄一部港版的《我是传奇》?
陈木胜:为了挑战自己从未拍过的高难度动作影片。当初原本想拍一部警匪动作影片,后来还是决定拍一部超现实一点的时装动作影片,希望从中带给观众更多的观影刺激和视觉享受。
其实我自己也想从这个变异人题材中找到一些新的角度,尝试一些新的改变,希望能与好莱坞或者欧洲的同类型影片一较高下。
《综艺》:早在1996的《冲锋队怒火街头》,业界以及观众开始认识到你在执导港产商业片方面的天份,这部影片对你以后的影片风格有哪些影响?
陈木胜:我很清楚自己所拍的都是商业味很重的电影。观众对商业影片,特别是动作影片的要求肯定是一部比一部高,所以这次我大胆地把以往实拍的办法改变了一些,加进了特技和科幻的内容来配合我的构思。
你所说的那部影片对我的导演生涯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对动作及剧情的高要求是我个人的一贯风格,这种风格即便在《全城戒备》中也一样存在。除此之外,对我以后影片的另一个重大影响就是让我学会不停地去追求新意,没有新的尝试将会是一个创作人的死路。
《综艺》:《新警察故事》和《宝贝计划》均在内地赢得票房和口碑的双赢。《全城戒备》将以何取胜?
陈木胜:我认为电影里的情感世界才是一部导演真正的灵魂所在。《全城戒备》里有一个主题:影片中的每一个角色都在“变”。人天天在变,人会受外界其他人或物质所影响而改变自己,可能变得更好,也可能得更坏更无情。这比外形或者动作上面的变种人更为可怕。
以往我的电影里都努力地为情感戏及动作戏找最好的平衡点,这也是我拍动作影片的最大乐趣。观众往往最享受的是影片主人公们的情感世界,《全城戒备》里郭富城与舒琪、吴京与张静初,还有邹兆龙,在呈现刺激的动作戏以外,还会给观众好看的情感戏。
《综艺》:从《全城戒备》刚刚公布的片花看,似乎经典港产片所具备的商业因素全有了。你更看重其中的哪些元素?
陈木胜:与好莱坞的商业大片相比,我们的优势还在中国功夫这个最重要的元素。在《全城戒备》里,我把中国功夫、点穴、轻功等都加在动作里,这些在好莱坞影片中是见不到的。他们拍不出我们的味道来,当然说到大型特技,我们现在还比不上他们。
《综艺》:特效在这部影片中应该也是一大看点,与其他同类影片相比,这部影片的特效有何突破?
陈木胜:影片里的特技主要是用来帮助、提升功夫这一要素。功夫是华语影片最独特的原素,它成长壮大在中国,而不是好莱坞的电影世界里。《全城戒备》里的特技旨不在与好莱坞的高科技比拼,重点也不在于搞什么超大型的特技,而是巧妙地利用特效去发挥功夫动作的长处,不一味做贯有的那种打斗。
《综艺》:从当前的市场情况看,港产片更多地把内地作为主要市场,《全城戒备》有没有针对内地观众的特别处理?
陈木胜:作为一部两地电影人合作拍摄的影片,我当然希望《全城戒备》可以符合香港及内地观众的口味。而动作影片的优点在于,其中的动作原素比较容易受两地观众接受。《全城戒备》作为一部两地主创人员精心打造的动作影片,自然也有此优势。
正因为如此,我不用刻意为两地某一些个别观众的喜好作太大改动。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一部大制作影片,《全城戒备》的目标市场定位于整个国际观众。尤其是动作影片往往会从一个比较宏观的角度出发, 注重表现一些不同国度、不同民族的观众都关注的的题材、类型和主题,具有普遍性,所以不仅仅考虑华人或东南亚市场,更要放眼世界,开拓国际市场。
《综艺》:你认为影片中哪些元素可以吸引内地的年轻观众?
陈木胜:这部影片是我个人作为导演的全新尝试。我之前的电影在选材上都比较写实,现实题材居多。《全城戒备》是讲述变异人的故事,在题材上绝对是一次突破。既然是变异人的故事, 年轻的观众自然会更感兴趣一些,我也愿意就这一题材与年轻观众做进一步的探讨。其实超现实题材本身就是针对年青观众的,这是影片最吸引他们的重要方面。
《综艺》:《全城戒备》选择在《唐山大地震》上映两周后开始放映,有多少胜算?
陈木胜:我想强调一点,《全城戒备》和《唐山大地震》是两部完全不同类型的电影。《唐山大地震》讲剧情,重伦理,希望藉此打动人心;而《全城戒备》是一部具备很多创新元素和时尚元素的动作电影,他们的观众定位完全不同。因此,我认为这两部影片最终的票房成败不必计较,因为他们从题材、类型到观众群完全不一样。说到胜算,我觉得可能与同类的动作影片相比把握更大。
从我个人内心讲,我希望最终能达到双赢的结果,特别是中国现在的电影市场这么大, 每年的票房保持30%-40%以上的增长速度,相信包容这两部华语影片不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