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叔伦与苏舜钦山水田园诗比较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pyu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水田园诗在我国诗歌史上是一个经久不衰的题材,戴叔伦和苏舜钦虽然在这一题材领域不能算名家,可同样创作出不少杰作。相似的仕途经历、不同的思想追求使两人在这一题材的表现上呈现出不同的风貌。两人所处的朝代并不相同,人们可以通过分析两人诗作的意境风格等细微差别,比较中唐诗风和北宋诗风。戴叔伦和苏舜钦两人都曾创作一定数量的山水田园诗,因生平经历和创作题材的相似性,本文对两人的山水田园诗加以对比分析。
  一、薄宦羁旅
  (一)戴叔伦
  戴叔伦(约732—约789),唐代詩人,字幼公,年轻时受业于当时著名的学者和文学家萧颖士,有才名。戴叔伦是当时继承杜甫精神并最典型地体现了群体特征的诗人。安史之乱后,唐廷朝政紊乱,宦官专权更甚于前,藩镇割据严重,向往中兴成为人们的普遍心态。戴叔伦的诗作体现了诗人关注现实矛盾,关心民生疾苦。另外,戴叔伦的祖父和父亲都隐居不仕,闭门研究礼学。受隐居为学的家风思想熏陶,尽管戴叔伦一生中为官多年,但他时常有归隐的念头。
  (二)苏舜钦
  苏舜钦(1008—1049),字子美,景祐元年(1034年)中进士,累迁集贤殿校理、监进奏院等官职,后因支持“庆历新政”而被罢职,隐居苏州,筑沧浪亭以自适。苏舜钦出生于官宦世家,从小就接受政治氛围的感染,其文学作品具有强烈的政治意识。苏舜钦参与了范仲淹主持的政治革新运动,并参与了反对西昆体的斗争。其间,苏舜钦积极支持范仲淹改革,触怒了守旧派的权贵,在守旧派的构陷下遭到罢免。
  二、戴叔伦和苏舜钦山水田园诗的闲适风格
  (一)戴叔伦:闲适自然
  安史之乱后,唐代诗歌一改往日那种富贵典雅、雄浑壮阔的气象,而朝平易晓畅的方向发展。戴叔伦的山水田园诗也是如此。诗歌《越溪村居》写道:
  年来桡客寄禅扉,多话贫居在翠微。
  黄雀数声催柳变,清溪一路踏花归。
  空林野寺经过少,落日深山伴侣稀。
  负米到家春未尽,风萝闲扫钓鱼矶。
  据考证,这首诗应当写于至德元年(756年)十二月,诗人正值风华正茂之年,匆忙到饶州避难。不用再担心自身安危后,诗人看待自然景物的眼光也变得生动活泼。这样清寂的环境并未让诗人感到寂寥,相反,“负米到家春未尽,风萝闲扫钓鱼矶”这样自由的生活使诗人感到轻松。整首诗呈现出清新明快、恬淡隽永的风格特征,并表现出向往隐逸、不慕功名的思想倾向。
  戴叔伦向往隐逸,却又积极为政。他为民谋利的举措损害了部分豪强的利益,遭受到抚州罹谤等事件的冲击,这使他坚定了归隐的决心。陶渊明逃避非理想的现实的方式是躲到远离尘嚣的桃花源中。戴叔伦也在山水田园诗中抒发自己渴望辞官隐逸的理想。诗歌《郊园即事寄萧侍郎》写道:
  衰鬓辞余秩,秋风入故园。
  结茅成暖室,汲井及清源。
  邻里桑麻接,儿童笑语喧。
  终朝非役役,聊寄远人言。
  此时,戴叔伦山水田园诗的风格已经与年轻时的清新俊秀风格明显不同,诗风更加圆融自然。诗人用质朴的语言描写田园生活,琐碎的农事让诗人感到生命的充实,儿童的欢声笑语让诗人感受到天伦之乐的幸福。诗境和语言都使人不禁联想到陶渊明所作的《归园田居》。不管是“衰鬓辞余秩,秋风入故园”,还是“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都是他们心中对世俗牢笼反抗的表达方式。
  戴叔伦富有诗意的山水田园诗作品有很多,尽管诗歌语言从年轻时的清新俊秀发展到历经世事后的平易圆融,但是作者始终如一地向往自由。
  (二)苏舜钦:富贵清闲
  苏舜钦所处的时代,国家内忧外患也不少。苏舜钦的政治主张使他在官场得罪了不少同僚,最终导致了他被罢免。被罢黜后,苏舜钦同样选择归隐避世的道路,他的大部分山水田园诗皆创作于寓居苏州时期。
  苏舜钦山水田园诗展现出一种不同于戴叔伦诗作的风貌。例如,《夏意》中的“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暑中闲咏》中的“北轩凉吹开疏竹,卧看青天行白云”,皆表达了一种梦醒不知身何处的闲适之感,《沧浪静吟》中的“山蝉带响穿疏户,野蔓盘青入破窗”,读来使人能够体会到山间自然的野趣。下面以诗歌《夏中》为例,进一步解析苏舜钦山水田园诗的特征。诗歌《夏中》写道:
  院僻帘深昼景虚,轻风时见动竿乌。
  池中绿满鱼留子,庭下阴多燕引雏。
  雨后看儿争坠果,天晴同客曝残书。
  幽栖未免牵尘事,身世相忘在酒壶。
  这首诗描写了苏舜钦隐居时期所居院子的景致,但他写的水不是户外所见的山泉或溪流,而是特意堆砌出来的、养了观赏鱼的绿池;他写的树荫不是暂供休息的田边野树,而是特意栽种在田园中用以观赏的树木。在诗歌开头,他已对这里的景色做了总结,“院僻帘深昼景虚”,似梦非梦,恍恍惚惚,在结尾也抒发了感想,“身世相忘在酒壶”。可见,此处景色只是他用以暂时逃避现实的乐园。
  三、戴叔伦和苏舜钦山水田园诗风格特征和原因
  (一)前者渴望归隐,诗风朴实、平易;后者无奈避世,诗风富贵、闲适
  戴叔伦深受隐逸思想影响,被迫入仕后,他坚持清廉为民,无端被诽谤无疑对他造成很大的打击。苏舜钦也是一个抱着修身齐家治国理想的儒家学者。但树高易折,使他成为守旧派打击的目标。当理想破灭时,很多文人会努力开解自己,以减轻心灵负担。因此,二人在被贬后都不不约而同地走上归隐的道路,突出表现为文学作品中山水田园诗作品占比增多。
  受道家思想的影响,戴叔伦渴望归隐,其后期作品呈现出朴实、平易的风格。戴叔伦成长于一个儒道并重的书香世家。这样的教育环境使他养成了淡泊名利、正直敢当的性格,还对他一生的为人处世产生深远影响,表现在诗歌中就是平淡质朴。
  苏舜钦则不同。苏舜钦的归隐则是不得已而为之,借归隐来逃避现实,故作品呈现出与一般山水田园诗不同的清闲气息。他的大多数作品都散发出一种豪迈、奔放的气势,但是他的理想同样遭到打击。在他寓居苏州后,诗歌体裁和风格一并改变。在认识到仕途艰险之后,苏舜钦只能沉醉于山水田园风光,借以逃避外物,独善其身。受宦门子弟的身份影响,他的诗风具有富贵、闲适的气息。
  (二)产生差异的原因
  戴叔伦和苏舜钦两人处于不同时代,诗风不同。戴叔伦经历了安史之乱,这是唐朝由繁荣到衰败的一个转折点,安史之乱后,唐代诗歌便罕见高绝的气象、豪迈的风骨,雍容的气度,转而开始变得平易质朴,戴叔伦自然也不例外。而苏舜钦生活于北宋中期,宋仁宗勤勉为政,社会环境和百姓生活相对稳定,虽然仕途不顺,但是其诗歌依然表现出雅致、闲适之意。
  (南宁师范大学)
  作者简介:杨耀忻(1995-),女,河南焦作人,硕士,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唐宋)。
其他文献
夏季祈愿大法会是延福寺全年中较为重要的一场仪式,意在祈愿众生平安、幸福。法会共分为三天,第一天分别在白哈五王殿、大雄宝殿诵经;第二天在大雄宝殿以及阿拉善大殿诵经;第三天进行晒大佛仪式。笔者通过详细记录第一天上午诵经仪式过程,分析仪式音乐本体结构特点,从而进一步探索其文化价值,以期为我国内蒙古西部区域藏传佛教研究尽绵薄之力。  延福寺位于阿拉善盟巴彦浩特镇定远营城内,它坐落于王爷府的西侧,是王爷府的
期刊
伴随时代的发展和社会观念的进步,女性在人际交往中发挥着渐趋重要的作用。女性需要了解人际交往的具体环节和礼仪,提升审美能力,以适应时代的要求,这也是现代女性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概述  时代的发展是指导人们意识前进的动力。人们开始越来越重视礼仪,按照个人风格和喜好来搭建自己的人际关系和环境。礼仪作为人际交往的重要一环,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发展水平和国民整体素质的最好标准。无论是过去还是当下,如
期刊
陶瓷艺术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陶瓷艺术取得进一步的创新发展,愈来愈多的产业都出现陶瓷元素,陶瓷艺术更加多元化。当前,人们可以将陶瓷艺术与公共艺术相结合,寻求公共空间中的陶瓷艺术表达方式。  陶瓷可以通过多元釉色、形状变化、肌理改变展现不同的艺术风格。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人的审美意识发生改变,现代陶瓷艺术不仅是室内空间的绝妙装饰品和日常生活用品,也是外部公共空间艺术
期刊
中国传统纹样凭借自身独特的外在形式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得到越来多的追捧。作为中国传统纹样之一,团花纹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已经演变为一种民族性的艺术符号。包装设计师通过不同的设计手法对团花纹进行拆分、重组,逐步打破了传统团花纹的寓意和内涵,将其广泛应用在现代包装设计中。本文简要分析了团花纹的艺术特征及文化价值,指出团花纹与现代包装设计的关系;结合团花纹的形式特点,分析团花纹在不同产品包装上不同的语义表
期刊
安德鲁·怀斯被誉为美国怀乡写实主义绘画大师,是20世纪最杰出的画家之一。其作品风格静谧、细腻,富有诗意,作品透露出作者对家乡和村庄的深深眷恋。怀斯虽然没有进入专业的艺术院校学习,但是这并不能阻碍怀斯在艺术道路上的脚步。相反,在他的绘画中,人们可以溯源到许多优秀艺术家的身影,本文则通过怀斯的绘画视角,分析温格斯·霍默对怀斯绘画视角的影响。  一、霍默水彩画中的人文情怀  (一)19世纪到20世纪美国
期刊
自进入中国之日起,电影义无反顾地承担起推动文化发展的责任,同时也被中国本土文化影响,逐渐发展成为与中国社会互相激荡、彼此促进的独特存在。虽然中国电影与世界电影一样总体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但仔细观察,人们不难发现决定或者影响它的文化转折轨迹的种种社会因素:社会传统文化价值取向的坚守与突围;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关联的人们生存方式的颠覆与重构;与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相关的电影美学逐渐同步于国际商业化风格。讨论
期刊
杂技艺术是我国传统艺术之一,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杂技艺术人才匮乏,其培养遇到困境。本文主要分析了杂技艺术人才培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然后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以期使人重视杂技艺术人才培养,促进中国杂技艺术的发展与创新。  一、中国杂技表演的历史背景  杂技艺术在我国已经存在了2000多年,它不仅是一门娱乐性很强的艺术,也是一门表演艺术。随着社会的发展,观众的审美水平不断变化,杂技
期刊
贾谊所经历的汉文帝一朝正是国家实行休养生息、无为而治的时期。然而,表面太平的汉朝此刻正面临着深刻的内部危机和外部忧患。本文试图通过对《治安策》内容的分析,阐述贾谊对诸侯国治理、君臣关系和边患问题的分析及处理方法。  一、诸侯国的治理  自秦建立大一统帝国以来,中国建立了以中央政府为中心的一统体制。皇权对广大国土上的诸侯与民众有着最高的决定权和最终的影响力。如何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一直是最高统治者必
期刊
开封汴绣是我国传统刺绣工艺之一,拥有悠久的文化历史,是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蕴藏浓郁的民族精神。当前,世界各国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汴绣作为传统工艺,它的传承和保护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目前,经过不断的创新和发展,汴绣已经稳居北方第一绣的宝座,其传承、保护、开发、创新都在艺术作品上得到充分的展现。  一、开封汴绣简介  汴绣拥有悠久的文化历史,是我国传统刺绣工艺之一。汴绣起源于
期刊
《天工开物》蕴含许多造物者的传统先进理念,而造物本身就是一种情感的表达,造物者通过一定的手法将自己的思想与意图表达出来,从而满足人们的使用和审美欲望。本文结合《天工开物》,对传统造物和使用过程中的情感因素进行重新思考,进一步概述现代造物中各种情感因素的表达,为现实改进、发展和完善设计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依据。  一、情感因素  (一)情感的定义  《心理学大辞典》认为,“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