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人违纪,全班遭罚”,现代教育岂能搞“连坐”?

来源 :杂文月刊(选刊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mbk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媒体报道,重庆市某小学近日发生了一起“几人违纪,全班被罚”的体罚事件。据学生家长反映:当时,因为几名学生上课讲话不认错,老师便打了全班同学的手心,其中多名学生的手掌都被打得又红又肿。事件曝光后,校方表示将会调查此事,给家长们一个答复,而在社交媒体上,也出现了不少对被打的学生表示同情,谴责涉事教师的声音。
   教育部不久前公布的《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规定:不得实施以击打、刺扎等方式直接造成身体痛苦的体罚;不得因个人或者少数人违规违纪行为而惩罚全体学生。教师以“打手心”的方式实施体罚,并将学生的手打至红肿,本身就已经逾越了教育惩戒权许可的界限,而其在学生之间搞起“连坐”的做法,更与公平的教育理念背道而驰。那些明明没有违纪却凭空遭打的学生,完全是无辜的受害者。相关学生家长要求学校查清事实,为子女讨一个说法,是他们应有的权利。
   仔细思考事件的前因后果,能发现涉事教师的问题并不只是违规体罚这么简单。相比于“打手板”这种惩戒对学生造成的肉体伤害,“几人违纪,全班被罚”的“连坐式逻辑”对学生造成的精神伤害或许才是更加严重的问题。
   退一步讲,就算涉事教师当时没有对学生施加体罚,而只是在口头上训斥了全班同学,这也同样是错误的姿态,给教育埋下了隐患。当教师要求一整个班的学生为个别学生的违纪行为承担代价时,不论这个代价是被打手板,还是别的什么,他都已经把“连坐”这种过时而扭曲的观念传递给了学生。往小了说,年幼的孩子总是惧怕责罚,这种做法很可能让他们为了避免“引火上身”,本能地疏远身边的同学;往大了说,这甚至有可能在孩子内心深处种下敌意与猜忌的种子,从而影响其友谊观、责任观的形成,造成长期的心理问题。
   只要具备最起码的法律常识,任何人都知道“连坐”与“株连”是封建社会的制度糟粕,早已被丢进了历史的垃圾堆。但是,在教育领域,少数教师只为了自己管理学生的方便而使用类似“连坐”的方法。一些教师“学生不供出违纪者就要集体受罚”“一个人违纪就会损害全班人的权益”之类的说法,不过是为了实现“揪出违纪者”“警戒学生”等现实目标使用的工具性手段,并不能发挥积极的教育效果。对学生使用这些话术,扭曲了教育的本质,传播了错误的观念。
   当教师把板子打在学生手上时,每个家长看到孩子身上的伤痕,都会为此感到愤怒、为孩子而心疼。而错误的教育方式对孩子心灵造成的损害,却很难以同样明显的方式表现出来,让家长及时察觉。从这个角度上看,防止教师将扭曲的观念传递给学生,无疑是比单纯的违规体罚现象更加值得关注的教育议题。具体到这起事件中,在反对体罚的同時,要求教育者杜绝“连坐”式的教育,同样不应忽视。
   摘自“中青评论”微信公众号2021年1月4日
其他文献
“马上就办”竟变成“马上造假”,不是说办不办,就是敷衍着办、假装办……近日,《瞭望新闻周刊》一篇题为《变了味的“马上就办”》的记者调查,再次引发了如何解决形式主义问题的讨论。   很多相关讨论都集中在如何使“假马上”转变为“真马上”,认为“马上就办”的重要是“办”,让“假办”变为“真办”。这当然没错,但我认为,更关键的是找出“马上就办”变味的根源。如果只是一次又一次地督促,能够解决形式主义所导致
期刊
近日,不少新媒体平台流传一个段子:“新冠密接成都案例:打牌,蹦迪,美甲,火鍋,茶馆;新冠密接北京案例:上班,开会,吃包子,加班,公交车……人在北京,今天你奋斗了吗?”应该说,无论创作者还是转发者,都没有什么恶意。如此调侃新冠密接者和感染者的生活工作状态,没有科学依据,且是片面无聊的,不过是恰巧吻合了大家对两地生活方式的印象,不该成为公众竞相转发的对象。   段子里带着看笑话的语气,随意抓出一些细
期刊
每个人都在年龄里生死。   刚出生,什么还没有呢,先有了年龄。无论活得多富贵,或者多卑微,死了,最后,比的还是年龄。这时,生命的好多东西都烟消云散了,只有年龄留了下来。送行的人说,他比某某活得岁数大。一下子,就盖棺定论了。这,就是普通人一生的成就。   只要活不成爱因斯坦,每个人注定都是肉体凡胎,都是凡夫俗子。没有成就可比的人,也只好比比年龄。与人见面,问话大都从年龄开始。即使是再势利的人,也
期刊
近日,社交媒体上一篇题为《从职场消失的中年女性》的文章引发舆论热议。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48岁的服装企业高级跟单经理,公司受疫情影响破产后发现自己很难再找到稳定的工作。从话题跟帖和相关新闻集纳中看,类似的情形也发生在很多后育儿期的妈妈身上,当孩子逐渐长大,她们想重返职场的时候,却发现职场的大门已经提高年龄门槛,或是无法对接她们弹性化的工作时间要求。   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人到中年,意味着挣脱了
期刊
从2020年11月17日《今晚报》副刊读到刘成章先生的新作,它从长篇小说《创业史》主人公梁生宝外出买稻种,为了给新成立的合作社省钱,只吃家里带的干粮,又喝了“一碗不要钱的面汤”这一细节,回溯它的出处:清朝乾隆年间,佳州人逃荒到了包头,常讨一碗面汤充饥,有的饭馆只图赚钱,常常加以拒绝。佳州人气愤地质问:“你们准备倒的面汤,怎么还不让我们喝?”对方生硬怼道:“你们舍不得掏钱买一碗面,我们的面汤当然不给
期刊
在江浙一带悄然兴起的“两头婚”现象,经媒体报道之后引起广泛关注。对于习惯了“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传统婚姻模式的人们来说,这种“男不娶女不嫁”的新婚姻模式真可谓颠覆了认知。   这种颠覆是系统的:结婚时候男方不必付彩礼,女方也不会置办嫁妆。结婚之后,女方不会到男方家庭生活,男方也不会到女方家庭“上门入赘”。他们仍然和各自的原生家庭一起生活,或者轮流在双方的原生家庭居住。婚生子女的“冠姓权”也发生了
期刊
“一见钟情”语出清人墨浪子的《西湖佳话》,在国人的情感谱系里,“一见钟情”绝对是殷殷的浪漫期许。在丰子恺看来,“一见钟情”便是“眼睛吃人”。他在《认识绘画》里写道:人皆以为嘴巴要吃,身体要穿,人生为衣食而奔走,其实眼睛也要吃,也要穿,还有种种要求,比嘴巴和身体更难伺候呢。   口舌之欲,填饱的是肚皮,营养的是肉体;眼睛的喂养,花草树木、山川河流、莺歌燕舞、日升月落皆可作“食粮”,滋养的是灵魂,属
期刊
近日,多所高校陆续发布了2020年毕业生质量报告,其中的毕业生薪酬情况备受关注。尤其是“某大学毕业生平均年薪18万元”一经发布,立刻点燃了舆论,在各网络平台不断被讨论。   如果一位大学生刚毕业就能拿到18万元年薪,大家大多会表示赞扬和崇拜;假如一所大学一届毕业生的平均年薪能达到这个数字,更多的会是惊讶与感叹。毕竟,对于相当多工作许多年的职场人士来说,将近18万元的年薪都是非常可观的收入,甚至是
期刊
最近这几年,大家说到“情绪”,都有一种回避的趋势。尤其是生气,一说起来这个词就有一种“犯错误”的印象,好像只有随和的、理智的、不温不火的沟通才是唯一可取的互动方式。如果把这种偏好推向极致,任何冲撞都不敢发生,那些本来存在的矛盾就会被掩盖,也就失去了某种真诚。   其实,生气是必不可少的。   我做过大学老师,这就是一个被要求情绪正确的典型职业。以至于如今愿意在课堂上发火的老师,已经算珍稀物种了
期刊
几天前傅聪撒手的噩耗传来,沪上雅士俗流,是万千了笔墨的。虽然有的也是冷饭重炒,虽然有的不乏谬托知己,但总归是写尽了对天妒英才的无限惋惜以及对坎坷之路的持重思考。却也有这样的独辟蹊径,不讲肖邦,不讲波兰英伦,却只讲傅聪归来那次,美滋滋地吃过一碗“葱油拌面”,于是敷衍成文,于是追忆不止……   无独有偶,黄宗英西去的那几天,也有这样的“追忆”,不讲《乌鸦与麻雀》,也不讲《特别的姑娘》与《小丫扛大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