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左走,向右走?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少数族裔“四两拨千斤”
  
  按照美国2000年人口普查数字,犹太裔美国人有520万,占全国人口的1.9%。阿拉伯裔公民有120万,占全国的0.4%(“阿拉伯裔美国人协会”称美国有350万阿拉伯裔公民,占全国的1%)。与西班牙裔(13%)、非洲裔(12.7%)、甚至亚裔(2.9%)相比,阿裔和犹太裔在美国都是人数较少的少数族裔。但人数少并不意味着影响小。且不说犹太裔对美国政界、商界、金融、媒体、演艺界的超强影响力,仅就美国选举制度的设计而言,阿裔和犹太裔美国人对选举结果都有可能产生超出其人口比重的重要影响。
  众所周知,美国总统选举中实行的是“胜者全得”的选举人团制度。在一州内部,多1票与多100万票的结果是一样的,即胜者囊括该州所有选举人票。这种选举制度可以“放大”少数族裔的重要性。在两党候选人势均力敌的“摇摆州”、“战场州”中,几千票、甚至几百票,就可能产生“地震般的效应”。假如某个少数族裔在选举中有50%投给共和党,50%投给民主党,两党就都不会重视这个族裔;但如果他们通过政治动员,将80%的选票集中起来,那么两党候选人就不得不去争取这部分选票,并在选前作出某些有利于这一族裔的承诺。
  阿裔和犹太裔美国人最大的聚居区在加利福尼亚和纽约州,这些地区传统上是民主党票仓,选情没有悬念,两党也不大会重视这些地区的阿裔和犹太裔选民。但是在十分关键的佛罗里达、俄亥俄、宾夕法尼亚、密歇根四个“摇摆州”中,也有较大的阿拉伯裔和犹太裔社区,这些选民的作用不容小觑。
  
  阿拉伯裔:无奈向左走
  
  由于民主党历来主张对少数族裔实行扶助政策,美国少数族裔多数支持民主党。但是共和党在堕胎、同性恋等社会问题上的保守立场又比较符合阿裔美国人的传统价值观,因此,阿裔美国人过去在选举中立场相对模糊。在2000年总统大选中,阿裔选民有45%的人投票给布什,38%投票给民主党候选人戈尔,另有13%投给有阿拉伯血统的独立候选人纳德尔。而在上述四个“摇摆州”,布什拿下了58%的阿裔选票,戈尔只获得22%选票。
  但是今年阿裔美国人的立场发生了明显变化。据“阿拉伯裔美国人协会”9月份在四个“摇摆州”的民意调查结果,克里、布什、纳德尔的支持率分别是47%、31.5%和9%。与2000年相比,形势逆转,阿拉伯裔美国人明显“向左走”。
  值得注意的是,布什丧失阿裔选民的支持,并不是因为阿裔选民喜欢克里,而是因为他们讨厌布什。只要能让布什落选,他们宁可选择一个自己未必喜欢的克里。在调查中表示支持克里的阿裔选民中,竟有50%的人说他们的如此选择的首要原因是“为了让共和党政府下台”。在谁能更好地处理伊拉克问题和巴以问题上,很大一部分人没有表态,说明他们对两个候选人都不抱信心。
  阿拉伯裔美国人态度逆转的首要原因是,在布什执政的四年当中,美国国内仇视阿拉伯裔的气氛上升,阿裔公民感到自己的公民权利受到了侵犯。57%的阿裔美国人认为,《爱国者法案》通过后,他们在生活中能感受到歧视或偏见。很多人认为,当他们聚会或者礼拜时,似乎总有FBI的特工在暗中监控;FBI逮捕一些所谓恐怖嫌疑人,似乎是因为他们的阿拉伯人或者穆斯林身份。此外,阿裔美国人也普遍对布什的中东政策不满。连那些因反对萨达姆而流亡美国的伊拉克裔美国人也多数对布什在伊拉克的表现不满意。
  
  犹太裔:不愿向右走
  
  许多人认为犹太裔美国人与布什政府代表的保守派“沆瀣一气”,但事实正好相反。犹太裔美国人历来都是民主党和自由主义的坚定支持者。根据“美国犹太人委员会”9月份公布的调查,犹太裔美国人中有54%自称是民主党人,共和党人只有16%。1992年大选,80%的犹太裔支持民主党候选人克林顿;2000年大选,81%的犹太裔支持民主党候选人戈尔,布什只拿到了19%。尽管布什政府被认为是历史上最“亲以色列的政府”,尽管布什在竞选中极力拉拢犹太裔选民,但是“美国犹太人委员会”的民调显示,69%的犹太裔选民表示将在今年的大选中仍选择民主党候选人克里,24%的选民表示将选择布什。民主党8月的民调更是宣称有75%的犹太裔选民支持克里,只有22%支持布什。在反恐战争和“亲以路线”的大背景下,比起2000年,今年犹太裔美国人的投票取向也许会从光谱左段向右(向中间)靠拢,但是绝大多数犹太裔支持民主党的局面将无法撼动。
  犹太人对民主党的“忠诚”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如一位专栏作家所说,对犹太裔美国人来说,投票给民主党“就如同呼吸一样自然”。历史上,犹太人在欧洲曾深受右翼保守势力迫害,移民美国时,他们也带来了憧憬解放和平等的自由主义政治思想,并在家庭中代代相传。民主党总统罗斯福和杜鲁门在二战中与盟国一道彻底消灭了犹太人的死敌——纳粹德国,更是强化了犹太裔美国人对民主党的忠诚度。另一方面,犹太裔在美国多从事教师、医生、律师、商人、演员、编辑记者等行业,知识分子比例极高;而美国知识分子普遍支持民主党和自由主义立场的倾向十分明显,如大学教授中就有90%登记为民主党员。多数犹太裔选民自由主义立场十分明显。如在争论极大的同性恋问题上,49%的犹太裔认为应允许同性恋结婚,另有36%认为应允许他们非婚姻的民事结合。另一个可能出乎读者意料的事实是,犹太裔美国人中支持伊拉克战争的比例最高时只有52%,而美国全国则高达78%。
  
  最关心的还是国内
  
  无论阿裔美国人还是犹太裔美国人,归根到底还是美国人。他们选择的是美国总统,而非以色列或阿拉伯国家的首脑。决定阿裔、犹太裔美国选民投票取向的,首先还是那些能够切实影响他们现实生活的政策,其次才是他们对故土的感情和认知。一个鲜明的例证就是犹太裔美国人对布什的看法与以色列人形成了极大的反差。多数犹太裔美国人不会因为布什政府是最亲以色列的政府,就改变自己自由主义的政治立场。民调显示,美国犹太裔选民关心的问题依次是:就业问题、恐怖主义问题、伊拉克问题、医疗保健问题、教育问题、社会安全问题,其后才是对以色列的政策。因此已有竞选专家建议布什把争取犹太裔选票的重点放到那些居住在以色列的美国海外公民上。据称,单单在以色列的佛罗里达州选民就有6000名。阿拉伯裔选民的情况也类似。他们关心的问题依次是经济问题、医疗问题、对外政策问题、伊拉克政策及民权。
其他文献
人类有关心未来的天性。进入新世纪,国际格局将发生什么样的变动?世界总体稳定的局势能否保持?东亚地区是否会发生重大危机和冲突?美国霸权如何发展?中国的生存与发展将遇到哪些挑战、能否顺利崛起?对所有这些问题人们在努力思考和探索,许多专家也给出了自己的预测。在国际关系领域,对过去的事情做出解释不算是件很难的工作,但探索未来就不同了。一些著名的战略家在这方面有过深刻的教训。  即使在未来较短的几年时间里,
期刊
春节长假期间,不知有多少“韩迷”坐在电视机前让里面的韩国俊男靓女滋润眼球。不论是新播出的《阁楼男女》、《好人》、《女人天下》,还是重播的《人鱼小姐》……  你想过吗,你为什么喜欢看韩剧?韩国为什么能制造出这么多让你着迷的韩剧?韩剧反映的社会生活真实吗?  当前,韩国影视剧(简称韩剧)在中国大有燎原之势,其热度经年不减。甚至有观众称:没有韩剧,电视简直没法看。自1993年中央电视台引进第一部韩国电视
期刊
除日本人、美国人和俄国人外,中国电影中较多出现的还有英国人形象。英国是近代最早用炮舰打开中国大门的西方国家,电影中的英国人也多是殖民主义的代表。从上世纪60年代的《林则徐》到90年代的《鸦片战争》,时隔30年后中国电影两度关注作为中国历史转折点的这个重大历史事件。在《林则徐》中,谭宁邦扮演的颠地和魏立达扮演的义律,把殖民主义分子的形象深深地刻在观众脑海中。90年代的《红河谷》则反映了20世纪早期英
期刊
“鬼子进村”    一个个面目狰狞,如凶神恶煞,军帽两旁挂着“屁股帘儿”,军官高举指挥刀,士兵横端上刺刀的“三八大盖”,伴随着一曲俗称“鬼子进村”的经典且诡异的音乐,嘴里还频频骂着“八各牙路”,烧杀掠抢,无恶不作,但最后终究难逃覆灭……这就是“中国电影中的日本人形象”这个题目在我脑海里唤起的第一个画面。  推己及人,我想很多人在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都会产生和我同样的感觉。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日本人曾
期刊
新一轮恐怖袭击狂潮    10月9日,两名中国工程师在巴基斯坦西北部落地区遭绑架,一人获救、一人死亡。10月7日,埃及西奈半岛小城塔巴发生三起爆炸事件,死伤200多人。此前,发生在中东、俄罗斯、中亚、南亚、东南亚的恐怖事件更是不胜枚举。可以说,自2003年5月,全球范围出现了新一轮恐怖攻击的狂潮,而中东-中亚-南亚-东南亚“恐怖高危”弧形地带的形成及其事态发展是其中最为令人不安的。  在伊拉克,反
期刊
胡锦涛:美方不要向“台独”势力发出错误信号    美国首位黑人女国务卿赖斯上任后即刮起一股股外交旋风。要继访问欧洲中东与墨西哥之后,又在3月14日至21日来到亚洲,连续访问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日本、韩国和中国六个国家。这是她出任国务卿以来第一次亚洲之旅,也是布什第二任期开始后访华的最高官员。  在中国,赖斯受到胡锦涛主席与温家宝总理的接见。在谈到台湾问题时,胡锦涛指出,妥善处理台湾问题仍然是中
期刊
美国决策层已经在程序上最终确定格林斯潘将在明年1月31日“下岗”。  从1987年至今,格氏任职美联储主席长达18年之久,被认为是联储局92年历史中最伟大的主席、最成功的货币政策总舵手、美国经济的“守护神”。总之,格林斯潘留下了太多让人品味、让时间证实的东西。美国共和党大佬议员麦凯恩曾说:“即使格林斯潘死了,我们也要把他撑起来摆在桌子后面当摆设。”算算也是,在格氏任内,全球经济总值由17万亿美元升
期刊
托马斯·皮克林,在克林顿政府时期,他曾连续四年担任美国副国务卿,结识了很多中国外交官。有人说:“皮克林大使是美国最出色的大使之一。”  ——外交学院院长吴建民    在我的职业外交官生涯中,我去过世界很多地方,从中东到俄罗斯,从中美洲到联合国……但我必须承认,我既不是“中国通”,也不是“亚洲通”。  在来外交学院的路上,我还回忆起1973年11月第一次来中国的情景。那次是陪同国务卿亨利·基辛格。那
期刊
不知不觉地,侵略战争的非正义性被战争自身的悲惨所取代,异常膨大的受害者意识麻痹了大多数日本人的战争责任感。    想起了前首相石桥湛山    今年是日本战败60周年。然而日本与亚洲各交战国之间遗留下来的历史问题,不仅没能得到解决,反而有一举爆发之势。  年初以来,因教科书问题、小泉首相参拜靖国神社等问题,日中、日韩间的对立日趋激化。同时,伴随着日本试图加入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问题和钓鱼岛所有权
期刊
在这纪念世界反法西斯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的日子里,老领导鲁明大使送我一本《朱启平新闻通讯选》,拜读之下,感慨万千。  已于1993年病逝的朱启平,是一位海内外知名度很高的记者,在《大公报》前后工作30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任中国驻太平洋战区的随军记者。他的通讯报道,有的曾传诵一时,有的已被列为大学新闻系教材。这些文章虽然写在几十年之前,但现在读来,仍然感到那么鲜活和深刻。  1945年9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