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浪屿近代民居建筑设计中地域文化性装饰的研究

来源 :艺术殿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oyo20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鼓浪屿近代民居建筑以归国华侨出资修建的宅院为代表,表现为西方建筑形式,建筑装饰上却大量吸收闽南传统古厝的装饰元素。其建筑装饰上体现出来的中西文化交融现象,在其所处的文化背景和时代背景之下,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
  本文立足于上述现象,通过田野调查,运用类比研究,分析其建筑装饰在建筑材料、装饰题材和装饰手法上所表现出来的地域文化。通过相关研究,反观当前城市建筑现状,期以探索当代城市建筑装饰地域化的设计方法,为城市建筑装饰的地域化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鼓浪屿;近代民居建筑;地域文化;建筑装饰
  1.鼓浪屿近代民居建筑的形成
  鼓浪屿位于厦门岛西南隅,是一座面积1.91km2的岛屿。在厦门开埠之前,岛上只有少量聚落,民居建筑以闽南传统红砖厝为主。
  1843年,厦门开埠,西方人开始占据鼓浪屿为居住地,西方文化伴随而来。鼓浪屿的建筑发展大致可分为初始期(1844-1900年)和发展期(1900-1936年)两个时期。
  1844年,英国人率先在鼓浪屿上建立英国领事馆。随后,各国殖民者纷纷仿照自己国家建筑形式在岛上修建领事馆、民居等建筑。鼓浪屿建筑发展的初始期,建筑以殖民者修建的公共性建筑为主,代表建筑有鼓浪屿现存原美国领事馆、协和礼拜堂等。
  1900-1936年,随着大量归国华侨的到来,鼓浪屿建筑进入发展期。这一时期修建的建筑多以华侨出资建造的住宅为主。华侨一方面深受闽南地方文化的熏陶,另一方面,为了炫耀在国外的见识及自身财富,在建筑形式上选择既要像外国建筑,又要能体现有闽南特色。因此在建筑形式上,经常杂糅西方建筑形式和闽南传统民居元素,如黄赐敏别墅。
  这一时期的民居建筑有以下几点特征:一、建筑平面布局强调主从关系、突出轴线、讲究对称;二、建筑柱式运用灵活;三、窗户设计上,随处可见尖拱券、马蹄券、平拱等在窗户设计上的运用,形式丰富,变化多端;四、窗饰设计灵活多变,组合多种几何图案,形成丰富多彩的窗饰;五、建筑装饰上大量使用本土传统装饰纹样。
  2.鼓浪屿近代民居建筑装饰的地域文化性
  地域文化是在一定的区域环境内,在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社会因素等多重要素的综合作用下逐步形成的独特文化,主要包括历史遗存、文化形态、社会习俗、生产方式等。
  建筑作为地域文化的物质产物,扎根于具体的环境之中,建筑的地域性取决于建筑所在地域的气候、环境、材料、社会习俗等条件,地域文化孕育出的地域建筑具有鲜明特征。这一点在鼓浪屿近代民居建筑上表现的尤为清晰。
  鼓浪屿建筑发展初始期,由各国殖民者修建的建筑使用的材料几乎为进口材料。到了后期,归国华侨大量兴建住宅,出于大量的建造需要和经济上的考虑,闽南的地方材料逐渐得到重视。这些地方材料当中,比较具有闽南特色的烟炙红砖、石材等被大量使用在建筑上。这种就地取材的方式一方面尊重了地域文化,另一方面也是节约成本的最佳方式。
  闽南传统古厝中将烟炙红砖与石材结合使用,以石材为基座,红砖为墙身,建筑呈现上红下白的效果。在鼓浪屿近代民居建筑中,多数建筑采用烟炙红砖与石材作为建筑的主要用料,同时吸收了闽南传统古厝上红下白的设计手法,因此建筑形式虽为西式建筑,外观仍保留了闽南古厝的色彩。
  鼓浪屿近代民居建筑在装饰上汲取了闽南传统古厝的装饰艺术精华,形成中西融贯的独特美感。鼓浪屿泉州路99号建筑黄赐敏别墅便是西方建筑文化与闽南建筑文化融合的极佳案例——建筑整体为西方建筑形式,装饰上却富有浓郁的闽南地域风情。
  黄赐敏别墅的装饰纹样继承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的意象文化,题材上具有很强的地域文化特征,融合社会习俗,遵循“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原则。这种现象背后所蕴含的是主人的价值观念。
  传统装饰图案以比喻、谐音和象征等手法寓意吉祥文化。黄赐敏别墅将西方柱式和彩色浅浮雕结合,运用动植物纹样,蕴含吉祥富贵。如建筑第三层的廊柱柱身雕刻浮雕图案各为绿色松树下立浅黄色仙鹤和翠竹下鹿追逐飞鸟,隐喻“松鹤延年”和“竹鹿同春”之意。建筑立面的装饰上,运用了大量的蝙蝠、鹿、马、松、竹等吉祥图案及组合图案。如角楼正立面一楼窗楣装饰展翅的蝙蝠图案和三楼窗下装饰口衔旗帜飞奔的马匹,暗含“福从天降”和“旗开得胜,马到功成”之意。建筑主体三层檐部均绘有彩画,题材以为花鸟为主。这种绘画装饰手法在闽南传统古厝当中尤为常见。
  最为瞩目的当属角楼两个形似金瓜的洋葱型穹顶,穹顶颜色为红色,各有八条金棱,棱角装饰金色“春草飞卷”构件,颜色对比鲜明,显得建筑富丽堂皇。在闽南传统习俗中,金瓜瓜络纵横密缀,交错繁衍,蔓草滋长延伸、蔓蔓不断的特性,此处也是取其“瓜络绵延、长久兴旺”之意而建。
  在鼓浪屿近代民居建筑中,有部分建筑的大门设计吸收了闽南古厝大门悬挂牌匾的手法,大门为西式风格,门头用洗石子构筑简易牌匾,上书“版筑传芳”等内容,具有浓郁的闽南地域风味。
  鼓浪屿近代民居建筑开创了中西合璧的民居建筑形式,这些建筑风格的形成体现了当时华侨的审美情趣。这些由归国华侨出资修建的建筑,大多具有明显的华侨文化烙印,华侨的审美情趣对建筑风格的形成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这些华侨虽然在海外生活多年,但深受闽南地域文化的影响,骨子里还是保留着宗族血脉和对传统文化的信仰。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实力的增强,为了炫耀其在海外的见识及自身财富,华侨们在建筑风格上追求标新立异以此彰显地位。出于这样的心理,华侨在选择自己的住宅建筑式样时,表现出中西融合的倾向。而这种倾向的出现,归根结底在于华侨希望用这种建筑形式来彰显自己“企求富而不囿于俗”的情怀。
  鼓浪屿近代民居建筑产生于复杂的时代背景下,却依然保留了极强的地域性,其地域性主要体现在建筑材料、装饰题材和装饰手法上。通过对闽南地方材料的运用,建筑继承闽南传统古厝的外观色彩;选取地域文化特征较强的装饰题材,融合社会习俗,遵循了闽南传统古厝装饰中“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原则;装饰手法上糅合闽南传统古厝中的构件与西方建筑造型,开创了别具一格的装饰手法。
  3.地域文化在城市建筑装饰中的运用
  鼓浪屿地区受西方文化冲击影响,近代民居建筑形式以西方建筑形式替代传统古厝形式,建筑装饰却处处体现了地域文化对其影响,使鼓浪屿近代民居建筑富有浓郁的地域性。
  鼓浪屿近代民居建筑作为地域性建筑的代表之一,其建筑装饰对于地域文化的运用和表达十分到位。反观当前城市建筑,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盲目模仿西方建筑的形式和风格,忽视地域文化;二是打着传承地域文化的旗号,兴建仿古建筑,而其建筑比例、尺度均无法达到传统建筑的标准。纵使等比复制出古建,其意义也不大,建筑史是发展的,建筑设计不应一味停留在仿古上;三是杂糅的建筑,在现代化建筑顶部建亭台楼阁,以这种粗暴的方式来表达地域文化。导致这些现象的原因,是设计师对地域文化的不自信和缺失对地域文化的认识。
  建筑是一个地区的文化标志,建筑通过装饰表达风格特征,城市建筑若想从建筑装饰上体现地域文化,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建筑装饰所用材料取自当地,本土化的建筑裝饰材料能较好的传递地方文化元素。
  二、建筑装饰在题材选取上应该考虑到当地的民俗文化,将当地的人文、风俗、地域特色等与建筑装饰进行有机结合。
  三、建筑装饰能够充分表现出当地居民的审美情趣,体现人文精神。
  4.小结
  鼓浪屿近代民居建筑具有鲜明的个性,其丰富的文化内涵表现在其独特的地域文化性装饰上。鼓浪屿近代民居建筑是闽南地域文化的重要部分,也是中国近代东西方文化交融的精彩组成部分。研究鼓浪屿近代民居建筑装饰上所体现出来的地域文化性,对当代城市建筑装饰设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吴瑞炳、林荫新、钟哲聪,鼓浪屿建筑艺术[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7
  [2]付云松、金永超、蒋正跃,吸纳与融合——地域文化对建筑设计的影响探究 [J],东南大学学报,2014(01):78-80
  作者简介:郑宋华(1992.6~),女,广东汕头,广西师范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空间艺术研究。
其他文献
【摘要】以原创纪念意义“静态电影”私人订制为主要内容,着重一对一的了解客户需求极其想要展现出来值得纪念或幻想经历的故事,来制定相关计划,我们通过所学的摄影技巧以及严格的构图为客户定制对于客户个人来说具有纪念意义的“静态电影”。  【关键词】原创;“静态电影”;私人订制;摄影  一、纪念意义“静态电影”私人订制研究的来源  现如今,摄影的门槛越来越低,导致了摄影的同质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因为摄影人数越
期刊
【摘要】播音主持工作中的副语言具有重要作用,良好的副语言表达,可以强化主语言的表达效果,使主语言表达的内容更为丰富和饱满。但是要想提高一个副语言创作能力,需要主持人员结合节目的特色,针对受众群体的特性,对观众的心理进行深度挖掘,在日常工作中注意总结和思考。本文概述了播音主持副语,对播音主持副语言创作的主要功能及其策略进行了探讨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播音主持副语言;创作;功能;策略  一、播
期刊
【摘要】绘画在人类历史上是一项伟大的壮举,它的出现记录了人们生活、历史和各种时代的更迭。在不同时期的绘画风格中,关于人们生活水平的绘画总是离不开建筑,而绘画中的建筑表象更是体现人们当时物质水平、愿望表达的一种信息。唐代绘画中的建筑艺术表象极具代表性,可以说是辉煌的艺术殿堂,因此本文收录其中较为代表性的唐代绘画作为研究基础,通过对绘画中的建筑表象进行分析,在补充研究空白的同时,也为我国目前对绘画中的
期刊
【摘要】声乐教学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一个重要的教学门类,它在培养大学生音乐素养以及推动我国素质教育的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学声乐教学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陈旧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应当前变化了的教学实际。在这种背景下,互动式教学法受到推崇。本文分析了我国大学声乐教学,并论述了互动式教学在大学声乐教学中的应用的意义,以及互动式教学法在大学声乐教学中的应用途径。  【关键词】互
期刊
【摘要】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1770-1850),英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诗人之一,也是英国浪漫主义运动中最伟大和最有影响的诗人,获得了英国桂冠诗人称号。小时候,他的母亲曾教给他许多关于自然的事物,在这所大自然的学校里,他尽情享受了其绚丽的风光,并且从中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中得不到的知识。自此,他一生都和大自然结下了不解之缘。自1795年以来,他和妹妹一起在湖畔区度过了一段
期刊
【摘要】我国的中西比较美术学是在不同文化、不同的国别、不同的民族美术学为研究基础的一门独特的学科。这项学科的实践是在中国近代西学东渐时期起始的,但最近对其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与探究发现,这项研究的发展现状并不乐观,其所研究的方法大多数采用比较文学这种方法,使得在某些方面比较美术自身的特点被比较文学这种方法所遮掩。中西比较美术学研究应该使美术研究方面作为其核心体现的方面,但是由于种种因素使得美术比较研究
期刊
传统是过去人的创新,而当今的创新也会成为未来人的传统。每一代人都在不同的时代用不同的方法对绘画的方法和绘画手段进行创新,每一代人都在不同的时代因为特殊的时代因素与自己当下的心境和境遇的不同创造自己独特的风格。  而当今的80后,90后的新新人类利用自己更加熟悉的绘画手段正在创作一个属于自己的时代。他不同于以往的油画、国画、版画和水彩等传统的绘画方法,而更像是将若干种绘画方法杂糅,各种绘画方法都利用
期刊
【摘要】本文以曲靖世居彝族“跳歹”仪式为对象,结合对彝族传统民族民间祭祀性舞蹈“跳歹”的艺术价值、动作特征,就其所蕴藏的文化内涵进行初步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云南;曲靖;彝族;“跳歹”仪式;文化内涵  “跳歹”是一种流传于云南省曲靖境内彝族聚居地特有的丧葬仪式舞蹈。已被收入《中国舞蹈集成·云南卷》,虽然在曲靖彝族各聚居区域叫法上略有区别,但仪式中的含意和程序都基本大致相同,属整个丧葬仪式中最重
期刊
【摘要】中国水墨画是我国重要的绘画文化形式,对于中国现代平面设计工作影响重大,将“虚实相生”的水墨意境应用于平面设计中并加强对相关设计模式的深入研究十分必要。本文简要就“虚实相生”水墨意境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优势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该意境在具体设计工作中的实际应用策略,以期为广大现代平面设计工作者提供设计参考。  【关键词】虚实相生;水墨意境;平面设计;运用  中国水墨画在创作时不仅仅是对水
期刊
【摘要】拉赫玛尼诺夫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罗斯浪漫乐派最具代表的人物之一。他是俄罗斯的作曲家、指挥家及钢琴演奏家;他的作品极富有俄国色彩,充满激情,且旋律优美,其钢琴作品更是以难度见称,纳入于不少钢琴演奏家的表演曲目中;被誉为20世纪最著名的俄罗斯作曲家、钢琴家兼指挥家。他的作品大多以小调为主,及具有浓郁的悲剧色彩。他的作品使得音乐的严肃性、复杂性、及高难度的技巧融为一体,要求演奏者具有全面的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