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1770-1850),英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诗人之一,也是英国浪漫主义运动中最伟大和最有影响的诗人,获得了英国桂冠诗人称号。小时候,他的母亲曾教给他许多关于自然的事物,在这所大自然的学校里,他尽情享受了其绚丽的风光,并且从中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中得不到的知识。自此,他一生都和大自然结下了不解之缘。自1795年以来,他和妹妹一起在湖畔区度过了一段隐居的生活,并且在享受和平悠闲的乡村生活的同时致力于诗歌创作。华兹华斯终生定居于田园乡野,从自然中汲取欢乐、智慧与力量。他用简单而富有活力的话语和伟大的激情,高度赞赏自然赋予他的宁静和灵感,并向世人展示他对自然的真挚感情。
【关键词】华兹华斯;诗歌;自然
威廉 华兹华斯是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主要奠基人,他和柯尔律治一起开创了了英国文学的浪漫主义时代,他在诗艺上实现了划时代的革新。他提出“一切好诗都是强烈情感的流溢”,为英国乃至整个欧洲的浪漫主义诗歌定下了基调。华兹华斯的诗歌在当时的英国,以及对现在的英国文学的历史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其经典的代表作《抒情歌谣集》,宣告了浪漫主义新诗的诞生,也是浪漫主义的典型代表作之一。他首创了一种洗尽铅华的新型诗歌用语,用以前的英国诗人从未用过的清新、质朴、自然、素净的语言来写诗。诗歌的一字一句都寄托着诗人对自我的反思以及对人生的探索,饱含了诗人对人生的哲理思维。华兹华斯写了大量关于自然,儿童和简单乡村生活的诗歌,所以他也被称为自然诗人。十九世纪初是一个快速发展的工业化时代。华兹华斯常常因他所看到的种种社会景象而感到沮丧,所以他在自然界的奇迹和美丽中寻求安慰和内心的宁静。他的浪漫主义诗歌不仅描绘了了一幅关于自然的宏伟画卷,而且还展现了大自然对人类精神的神奇的治愈功能。通过分析华兹华斯的代表性诗歌,当时的时代背景,他与家人朋友的亲密关系以及他生活中发生的重大事件,我发现华兹华斯在浪漫主义运动乃至整个人生中所取得的成就都与大自然的力量息息相关。
一、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我们七个》写作于1798年,当时华兹华斯年仅28岁。诗中小姑娘的家中原本是有七个孩子,但是其中两个不幸死去,按成年人的逻辑,应该算作五人。虽然诗人竭力使女孩明白死去的姐弟二人不应算在内,女孩仍固执己见,称逝去的姐弟两人和住在Conway的两个,和去海上工作的两个没有任何区别。在这首诗中,诗人强调了儿童与自然的最初的和谐状态,诗中女童居于乡间,处于大自然的怀抱中,与虚伪的成人社会隔绝。她有如大自然般纯朴,全凭本能、感情和感受判断事务。华兹华斯感悟到成人只有像儿童那样保持这种直觉、本能和自发的情感,才能深刻的理解人生和人性。不幸的是,成人总想把成人世界的那一套规则强加于儿童身上,正如诗中的“我”一样。他固执的劝导女童,使她明白死亡这个可怕的事实,然而女童拒不接受。或许孩子们表达悲伤的方式和大人不同。小女孩没有哭泣,而是坚信他们还在。从前他们一同玩耍,现在她每天在他们墓旁唱歌、吃饭、玩耍,无忧无虑,快乐如昔,死神无法将他们阻隔。这个小女孩生活在大自然中,她经历了大自然季节的变化。从落叶纷飞的秋天到雪花晶莹的冬天,她的生活被大自然紧密围绕,并且她对大自然怀抱一种富有想象力的认知。这个小女孩不受现实的成人世界中对死亡刻板定义的影响,她拒绝因为丧失了挚爱的亲人而沉浸于悲伤之中,一蹶不振,或彻底消除对死去姐弟的记忆。相反,她接受事情的改变,并继续如往昔一般快乐地生活。秋天和冬天,她的兄弟姐妹离开了这个世界。当春风拂过大地,她兄弟姐妹的坟墓上又长出了绿绿的小草。这一切象征着一段新生活的开始。人类会经历出生,成长,衰老,死亡这一漫长的过程。大自然也会经历这样的季节变换,从万物萌发的春天,热烈生长的夏天,到硕果累累的秋天和万物凋零的冬天。大自然的规律主宰着人类生命的变化以及大自然季节的循环往复。自然与人生统一于自然,人无论生死,都与自然保持和谐一致的关系。小女孩的纯真让她可以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可以接受生命的变化与无常,快乐地享受大自然的馈赠。这里,女孩启发诗人从另一个角度看待死亡:人没有生死离别,姐弟俩没有离去,他们仍处于自然界中,和大自然浑然一体。因此,人们不必对死亡感到恐惧,对亲人的逝去感到悲痛,因为他们并未离去,只是融入了大自然之中。
二、大自然的治愈力量
1796 年至1807 年是华兹华斯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 在这伟大的十年里, 他把他的诗歌理论贯穿于创作实践中, 写出了许多石破天惊的作品, 开创了英国文学史上的一代崭新的诗风。然而在这伟大的十年之前, 诗人却经历了一次精神危机。1787 年至1791 年间, 华兹华斯曾两度去法国,对法国革命充满同情, 并且还爱上了一位法国姑娘, 然而这段恋情遭到了亲属的反对。华兹华斯于1792年回到英国。两个月之后英法两国的宣战迫使诗人献身法国革命的雄心壮志付之东流。对法国革命的失望, 对都市文明的厌倦及对人生起伏的感慨使华兹华斯把目光转向充满灵性的大自然,在自然风光中寻求寄托和慰藉。诗人几乎用自己的全部诗作展示了一个中心主题——讴歌自然和探索人与自然的关系。华兹华斯认为,自然不仅仅是上帝在人间撒下的星辰,还是人间一切欢乐的源泉。大自然的一草一木,在华兹华斯的诗文里面都焕发着勃勃的生机,给人带来心灵上的启迪和愉悦。1802 年,当华茲华斯探访友人归来,途径乌尔华特湖畔时,望见一大片美丽的水仙花迎风招展,他感觉到了自然的喜悦,便写下了传世之作《水仙花》。在诗中,诗人将自己比喻为一朵在天空中漫游的云,独自一人在天空中飘荡。正在漫游的“云”发现一大片金色的水仙花,水仙花正在广阔的土地上随风舞动,连绵不绝,如繁星灿烂。它们沿着海湾向前伸展,通往远方仿佛无穷无尽。一眼看去就有千朵万朵。粼粼湖波也在近旁欢跳,却不如这水仙舞得轻俏。诗人作为天空中的一朵“云”,为自己能够有这样的旅伴而开心,希望能一直有水仙花的陪伴。水仙是一种象征,象征着诗人的伸展开来的灵魂,以及诗人向往自由的精神。水仙也代表了自然带给诗人的一种情感。自然具有神奇的治愈力量,它可以在诗人失意落寞之时,为其带来一丝慰藉和感动。水仙是自然中精华的产物,是美妙的自然的心灵带给人们的灵魂的至宝。一次与水仙的邂逅让诗人受到大自然的启发。每当他情绪低落时,想起那随风起舞欢欣雀跃的水仙花,都让诗人重获向往自由的精神和对生活源源不断的希望。孕育在大自然当中的水仙花在诗人的灵魂中留下了独特的记忆。 三、自然需要被敬畏
华兹华斯是位具有现代意识的诗人,他敏锐地察觉到狭隘的功利主义对自然带来的灾难,致力寻求一条挽救人类文明危机的道路和救赎人类灵魂的神秘力量。他憎恶城市中冷酷的利益关系,认为人类要从工业文明的灾难性后果中得到拯救,其出路是重返自然、热爱自然、拥抱自然。他的回归自然不是一种对现实生活的逃避,而是一种精神层面的救赎。他认为大城市里拥挤不堪的生活会剥夺正常人性,人类会成为一种工业化时代下的丧失灵魂的躯壳。所以,人类应该到自然中去找寻人生的意义和生活的灵感。自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起,农业社会已逐渐被现代工业化社会所取代。在这个唯物主义泛滥成灾的时代,人类开始竭尽全力去开发大自然有限的能源,不顾一切地牺牲生存环境去追逐利益的最大化。那时,新兴的工业化城镇如丛林一般竞争激烈。当时流行的法则是“适者生存”。华兹华斯在他的十四行诗“我们是这世界的负累”中表达了人类唯物主义态度的失望。“这世界承受着太多的我们;从过去到将来,不停的挖掘与消耗,我们不停的损毁自己的能源;我们所看到的自然,极少是属于我们的;我们已经迷失了心窍,为了一点肮脏的蝇头小利!”诗人在控告无情的人类为了一点眼前的利益而鬼迷心窍,为了发展而不惜消耗自然。“这大海迟早会对着月亮空空地露出胸部,这大风迟早会无休止地空茫呼号,现在它们像睡着的花朵一样收拢,对此,对所有的一切,我们依旧我行我素。”诗人用狂风的呼号来加剧诗歌气氛的紧迫感,同时列举了大自然中的大小事物,如,大海,月亮,大风,来表明大自然孕育着一股神秘的力量并且其中的万事万物是紧密相连的。令他感到愤怒的是,自然的美,神秘和力量对冷漠的人类心灵毫无影响,无知的人类继续我行我素,尽其所能挖掘大自然中的一切。。“伟大的神啊!我宁愿做一个在陈腐的教条中吸吮的异教徒;这样我也许,站在这片宜人的草地上,就能看看让我减少绝望的景物;看看普罗透斯海神从大海上起身;或者听听特里同海神吹响他盘绕的号角。”诗人绝望地呐喊,表明他宁愿做一名异教徒,这样就可以看到古代的神灵面对大自然的所作所为,从而获取心灵上的慰藉。华兹华斯表达了他对人类对大自然毁灭性行为的愤怒,以及对大自然的敬畏以及精神和谐宁静的向往。大自然需要受到人类的敬畏,因为人类从大自然中生长,生活,繁衍,大自然是人类永恒的家园。人类应该和大自然和谐相处,尊重她,保护她,拥抱她。这样人类社会才能绵延不息,大自然也会守护着人类社会。
自然是华兹华斯诗歌中永恒的主题。作为浪漫主义运动的主要诗人,华兹华斯表达了他对自然的深爱。他以饱蘸感情的诗笔咏赞大自然,咏赞自然界的光影声色对人类心灵的影响;在自然与人类,自然与人生,自然与心灵的关系上,他用诗歌表达了一整套新颖独创的哲理。从他的诗歌中可以发现,人类属于自然界,并且深受自然地影响。他认为大自然中的每一种事物都有着一种感应,大自然处处都被一种精神渗透和辉映着,处处都表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伟大力量,这力量给人们以福泽与启示,也在唤醒、教育着人们。当人类因为人间的种种挫折重新投身大自然之时,也会感受到大自然神奇的治愈能力。栖身于大自然中,与山川河水,花草树木做伴,可以使人类暂时抛去人世间的烦恼忧愁,呼吸一丝新鲜的空气。诗人同时还警告我们,不应该过度利用和消耗自然,而是应该以敬畏的态度对待自然。自诗人的童年时代起,大自然就成为他的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自然陪伴着他,见证了他的成长。当他步入成年,面临着理想的破灭以及爱情的失败,悲伤无助之时,大自然安慰了他并鼓励他继续前进。在熙熙攘攘的工业化时代,人类為了争取一点利益,尔虞我诈。在对冷漠的人类社会失望之际,诗人又重返大自然,寻找心灵的宁静。诗人的一生被大自然塑造,大自然给了他生活的目标,纯净了他的心灵,升华了他的境界。
参考文献:
[1]华兹华斯.华兹华斯诗选[M]. 杨德豫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3.
[2]白凤欣.华兹华斯诗歌中的自然情结[J].西安: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5.
[3]王佐良. 英国文学论集[C ] .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 1980: 79.
[4] ]刘炳善.英国文学简史「M] 郑州: 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2
【关键词】华兹华斯;诗歌;自然
威廉 华兹华斯是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主要奠基人,他和柯尔律治一起开创了了英国文学的浪漫主义时代,他在诗艺上实现了划时代的革新。他提出“一切好诗都是强烈情感的流溢”,为英国乃至整个欧洲的浪漫主义诗歌定下了基调。华兹华斯的诗歌在当时的英国,以及对现在的英国文学的历史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其经典的代表作《抒情歌谣集》,宣告了浪漫主义新诗的诞生,也是浪漫主义的典型代表作之一。他首创了一种洗尽铅华的新型诗歌用语,用以前的英国诗人从未用过的清新、质朴、自然、素净的语言来写诗。诗歌的一字一句都寄托着诗人对自我的反思以及对人生的探索,饱含了诗人对人生的哲理思维。华兹华斯写了大量关于自然,儿童和简单乡村生活的诗歌,所以他也被称为自然诗人。十九世纪初是一个快速发展的工业化时代。华兹华斯常常因他所看到的种种社会景象而感到沮丧,所以他在自然界的奇迹和美丽中寻求安慰和内心的宁静。他的浪漫主义诗歌不仅描绘了了一幅关于自然的宏伟画卷,而且还展现了大自然对人类精神的神奇的治愈功能。通过分析华兹华斯的代表性诗歌,当时的时代背景,他与家人朋友的亲密关系以及他生活中发生的重大事件,我发现华兹华斯在浪漫主义运动乃至整个人生中所取得的成就都与大自然的力量息息相关。
一、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我们七个》写作于1798年,当时华兹华斯年仅28岁。诗中小姑娘的家中原本是有七个孩子,但是其中两个不幸死去,按成年人的逻辑,应该算作五人。虽然诗人竭力使女孩明白死去的姐弟二人不应算在内,女孩仍固执己见,称逝去的姐弟两人和住在Conway的两个,和去海上工作的两个没有任何区别。在这首诗中,诗人强调了儿童与自然的最初的和谐状态,诗中女童居于乡间,处于大自然的怀抱中,与虚伪的成人社会隔绝。她有如大自然般纯朴,全凭本能、感情和感受判断事务。华兹华斯感悟到成人只有像儿童那样保持这种直觉、本能和自发的情感,才能深刻的理解人生和人性。不幸的是,成人总想把成人世界的那一套规则强加于儿童身上,正如诗中的“我”一样。他固执的劝导女童,使她明白死亡这个可怕的事实,然而女童拒不接受。或许孩子们表达悲伤的方式和大人不同。小女孩没有哭泣,而是坚信他们还在。从前他们一同玩耍,现在她每天在他们墓旁唱歌、吃饭、玩耍,无忧无虑,快乐如昔,死神无法将他们阻隔。这个小女孩生活在大自然中,她经历了大自然季节的变化。从落叶纷飞的秋天到雪花晶莹的冬天,她的生活被大自然紧密围绕,并且她对大自然怀抱一种富有想象力的认知。这个小女孩不受现实的成人世界中对死亡刻板定义的影响,她拒绝因为丧失了挚爱的亲人而沉浸于悲伤之中,一蹶不振,或彻底消除对死去姐弟的记忆。相反,她接受事情的改变,并继续如往昔一般快乐地生活。秋天和冬天,她的兄弟姐妹离开了这个世界。当春风拂过大地,她兄弟姐妹的坟墓上又长出了绿绿的小草。这一切象征着一段新生活的开始。人类会经历出生,成长,衰老,死亡这一漫长的过程。大自然也会经历这样的季节变换,从万物萌发的春天,热烈生长的夏天,到硕果累累的秋天和万物凋零的冬天。大自然的规律主宰着人类生命的变化以及大自然季节的循环往复。自然与人生统一于自然,人无论生死,都与自然保持和谐一致的关系。小女孩的纯真让她可以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可以接受生命的变化与无常,快乐地享受大自然的馈赠。这里,女孩启发诗人从另一个角度看待死亡:人没有生死离别,姐弟俩没有离去,他们仍处于自然界中,和大自然浑然一体。因此,人们不必对死亡感到恐惧,对亲人的逝去感到悲痛,因为他们并未离去,只是融入了大自然之中。
二、大自然的治愈力量
1796 年至1807 年是华兹华斯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 在这伟大的十年里, 他把他的诗歌理论贯穿于创作实践中, 写出了许多石破天惊的作品, 开创了英国文学史上的一代崭新的诗风。然而在这伟大的十年之前, 诗人却经历了一次精神危机。1787 年至1791 年间, 华兹华斯曾两度去法国,对法国革命充满同情, 并且还爱上了一位法国姑娘, 然而这段恋情遭到了亲属的反对。华兹华斯于1792年回到英国。两个月之后英法两国的宣战迫使诗人献身法国革命的雄心壮志付之东流。对法国革命的失望, 对都市文明的厌倦及对人生起伏的感慨使华兹华斯把目光转向充满灵性的大自然,在自然风光中寻求寄托和慰藉。诗人几乎用自己的全部诗作展示了一个中心主题——讴歌自然和探索人与自然的关系。华兹华斯认为,自然不仅仅是上帝在人间撒下的星辰,还是人间一切欢乐的源泉。大自然的一草一木,在华兹华斯的诗文里面都焕发着勃勃的生机,给人带来心灵上的启迪和愉悦。1802 年,当华茲华斯探访友人归来,途径乌尔华特湖畔时,望见一大片美丽的水仙花迎风招展,他感觉到了自然的喜悦,便写下了传世之作《水仙花》。在诗中,诗人将自己比喻为一朵在天空中漫游的云,独自一人在天空中飘荡。正在漫游的“云”发现一大片金色的水仙花,水仙花正在广阔的土地上随风舞动,连绵不绝,如繁星灿烂。它们沿着海湾向前伸展,通往远方仿佛无穷无尽。一眼看去就有千朵万朵。粼粼湖波也在近旁欢跳,却不如这水仙舞得轻俏。诗人作为天空中的一朵“云”,为自己能够有这样的旅伴而开心,希望能一直有水仙花的陪伴。水仙是一种象征,象征着诗人的伸展开来的灵魂,以及诗人向往自由的精神。水仙也代表了自然带给诗人的一种情感。自然具有神奇的治愈力量,它可以在诗人失意落寞之时,为其带来一丝慰藉和感动。水仙是自然中精华的产物,是美妙的自然的心灵带给人们的灵魂的至宝。一次与水仙的邂逅让诗人受到大自然的启发。每当他情绪低落时,想起那随风起舞欢欣雀跃的水仙花,都让诗人重获向往自由的精神和对生活源源不断的希望。孕育在大自然当中的水仙花在诗人的灵魂中留下了独特的记忆。 三、自然需要被敬畏
华兹华斯是位具有现代意识的诗人,他敏锐地察觉到狭隘的功利主义对自然带来的灾难,致力寻求一条挽救人类文明危机的道路和救赎人类灵魂的神秘力量。他憎恶城市中冷酷的利益关系,认为人类要从工业文明的灾难性后果中得到拯救,其出路是重返自然、热爱自然、拥抱自然。他的回归自然不是一种对现实生活的逃避,而是一种精神层面的救赎。他认为大城市里拥挤不堪的生活会剥夺正常人性,人类会成为一种工业化时代下的丧失灵魂的躯壳。所以,人类应该到自然中去找寻人生的意义和生活的灵感。自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起,农业社会已逐渐被现代工业化社会所取代。在这个唯物主义泛滥成灾的时代,人类开始竭尽全力去开发大自然有限的能源,不顾一切地牺牲生存环境去追逐利益的最大化。那时,新兴的工业化城镇如丛林一般竞争激烈。当时流行的法则是“适者生存”。华兹华斯在他的十四行诗“我们是这世界的负累”中表达了人类唯物主义态度的失望。“这世界承受着太多的我们;从过去到将来,不停的挖掘与消耗,我们不停的损毁自己的能源;我们所看到的自然,极少是属于我们的;我们已经迷失了心窍,为了一点肮脏的蝇头小利!”诗人在控告无情的人类为了一点眼前的利益而鬼迷心窍,为了发展而不惜消耗自然。“这大海迟早会对着月亮空空地露出胸部,这大风迟早会无休止地空茫呼号,现在它们像睡着的花朵一样收拢,对此,对所有的一切,我们依旧我行我素。”诗人用狂风的呼号来加剧诗歌气氛的紧迫感,同时列举了大自然中的大小事物,如,大海,月亮,大风,来表明大自然孕育着一股神秘的力量并且其中的万事万物是紧密相连的。令他感到愤怒的是,自然的美,神秘和力量对冷漠的人类心灵毫无影响,无知的人类继续我行我素,尽其所能挖掘大自然中的一切。。“伟大的神啊!我宁愿做一个在陈腐的教条中吸吮的异教徒;这样我也许,站在这片宜人的草地上,就能看看让我减少绝望的景物;看看普罗透斯海神从大海上起身;或者听听特里同海神吹响他盘绕的号角。”诗人绝望地呐喊,表明他宁愿做一名异教徒,这样就可以看到古代的神灵面对大自然的所作所为,从而获取心灵上的慰藉。华兹华斯表达了他对人类对大自然毁灭性行为的愤怒,以及对大自然的敬畏以及精神和谐宁静的向往。大自然需要受到人类的敬畏,因为人类从大自然中生长,生活,繁衍,大自然是人类永恒的家园。人类应该和大自然和谐相处,尊重她,保护她,拥抱她。这样人类社会才能绵延不息,大自然也会守护着人类社会。
自然是华兹华斯诗歌中永恒的主题。作为浪漫主义运动的主要诗人,华兹华斯表达了他对自然的深爱。他以饱蘸感情的诗笔咏赞大自然,咏赞自然界的光影声色对人类心灵的影响;在自然与人类,自然与人生,自然与心灵的关系上,他用诗歌表达了一整套新颖独创的哲理。从他的诗歌中可以发现,人类属于自然界,并且深受自然地影响。他认为大自然中的每一种事物都有着一种感应,大自然处处都被一种精神渗透和辉映着,处处都表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伟大力量,这力量给人们以福泽与启示,也在唤醒、教育着人们。当人类因为人间的种种挫折重新投身大自然之时,也会感受到大自然神奇的治愈能力。栖身于大自然中,与山川河水,花草树木做伴,可以使人类暂时抛去人世间的烦恼忧愁,呼吸一丝新鲜的空气。诗人同时还警告我们,不应该过度利用和消耗自然,而是应该以敬畏的态度对待自然。自诗人的童年时代起,大自然就成为他的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自然陪伴着他,见证了他的成长。当他步入成年,面临着理想的破灭以及爱情的失败,悲伤无助之时,大自然安慰了他并鼓励他继续前进。在熙熙攘攘的工业化时代,人类為了争取一点利益,尔虞我诈。在对冷漠的人类社会失望之际,诗人又重返大自然,寻找心灵的宁静。诗人的一生被大自然塑造,大自然给了他生活的目标,纯净了他的心灵,升华了他的境界。
参考文献:
[1]华兹华斯.华兹华斯诗选[M]. 杨德豫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3.
[2]白凤欣.华兹华斯诗歌中的自然情结[J].西安: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5.
[3]王佐良. 英国文学论集[C ] .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 1980: 79.
[4] ]刘炳善.英国文学简史「M] 郑州: 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