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园联动”职业教育集群化发展的模式研究

来源 :职教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tang1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湖南省株洲市借助自身的区位优势,推进株洲职业教育科技园建设,吸引11所职业院校到株洲职业教育科技园集中办学,初步实现了职业院校的集群发展。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发挥职教园中职业教育集群化作用,形成“城镇化与职教园”(简称“城园联动”)的互联互动,可以更好地促进城市和区域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职业教育;职教城;城镇化
  基金项目:2013年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课题“城镇化进程中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以湖南省株洲市为例”(项目编号:13YBB152)
  作者简介:彭新宇,男,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纪委书记,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刘硕,男,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党务秘书,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校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14)32-0001-02
  一、株洲职业教育科技园建设背景
  株洲职业教育科技园项目启动于2009年,是株洲市委、市政府为响应国家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促进就业、改善民生、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和打造株洲发展升级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园区建设先后被列为湖南省重点建设项目、省“两型社会”建设典范工程、市四大精品工程、市十大基础工程。2013年9月,经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复更名为“湖南(株洲)职业教育科技园”。职教园秉承“资源整合、两型引领”的理念,按照“城市名片、两型典范、发展引擎”和“中部地区职业教育创新之都”的发展定位,经过近6年的建设,现已有11所职业院校签约入园,国家级示范院校1所、国家级示范中职4所,省级示范高职院校2所。湖南铁道职院、湖南铁路科技职院对接株洲市轨道“千亿产业群”。湖南汽车工程职院对接汽车产业,株洲工业学校对接服饰产业,分别为株洲市汽车、服饰“千亿产业群”提供技术技能型人才支撑。当前,职教园初具规模、职教品牌凸显,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逐步增强。
  二、株洲市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职业教育集群化发展的价值分析
  (一)充分挖掘人力资源
  要实现人力资源的大国梦,就要加强新型城镇化的建设,新型城镇化的核心不应在于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而农村劳动力进城,不仅要面对生活方式的转变,更要进行工作方式、劳动技能的转变。以此来看,新型城镇化核心目标应该是人的城镇化,通过职业教育加强技能培训真正实现人的自身的发展。株洲加快职教园的建设需要征用大量土地,那么对于失地的农民的知识与技能的培训,使其尽快融入城市生活是株洲市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例如,因云龙新区职教园的开发,未来几年需要进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人口即达到7~8万人,这样庞大的职业人才缺口和职业培训的需求,对于经济的推动和社会影响力将是巨大的,3年来,已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和实用技术短期培训达1万人次。并且,株洲市“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株洲正着力打造“5115”工程即在未来五年培育壮大株洲市“五个以上年主营业务收入过一百亿元、十个以上年主营业务收入过五十亿元”的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的新型工业化“旗舰企业”。通过“5115”工程的实施来加快推进株洲市的轨道交通、汽车及零部件、中小航空发动机、有色冶金及深加工、化工、健康食品等产业基地的建设,促进工业园区的大开发,带动产业集群的大发展,产业的大发展,对职业人才的需求是巨大的。职教园规划到2020年实现城区人口规模25万人,在校学历教育学生10~12万人,年均培训学生10万人∕次,年均提供轨道交通、装备制造、有色金属、汽车、石化等专业技术人才3万人,通过职业园区的职业院校对接产业集群培养一批有较强专业技能的高素质劳动者,完全可以满足产业需求。
  (二)资源共享实现最大化
  2014年全国职教会议上,提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株洲职教园区涵盖了中高职、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等不同类型和层级的职业教育。因此,在职教园区构建中高职相互衔接,“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互沟通的模式,在职教科技园区内的职业学院之间实行学分互认,企业培训和相关的实践工作经历可以学分置换,即打造“职业教育立交桥”可以实现。[1]职教园按照“优化资源、合理布局”原则,围绕职教改革的总体目标,并充分结合株洲职业教育现有基础,实现原有各院校的集中办学,集聚了资源,已投入试运行的湖南(株洲)就业创业指导中心,能够为技能培训、创业孵化、公共实训、技能鉴定、职业资格认证提供广阔平台。彻底解决困扰职业院校的设备问题,从而实现实训基地设备的共享。
  (三)为产业升级提供动力
  石伟平教授曾提出,“职业教育本身应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立、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型等方面加强建设,从而更好地为产业升级服务”。[2]株洲职教园完整对接株洲产业,整合重复专业,发展骨干示范专业,通过建设焊接中心、机械制造中心、自动化控制中心、汽车制造中心等实训中心建设,促进株洲经济产业提质增效升级,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功能。
  当前,职教园正积极推进湖南保险职院的进入,作为国内惟一的保险类职院入驻,不但可以占领我国保险行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制高点,而且可以引进中国人寿企业大学、中国人寿养老养生基地、后援服务中心等落户园区,这将会把株洲迅速打造成长株潭城市群保险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示范区和保险行业转变发展方式的先导区,将极大地推动株洲市的产业大发展。
  三、城镇化进程中职业教育集群化发展的策略
  (一)加快推进职教园的建设
  其具体的思路设计为:(1)转变建设观念。株洲职教园从2008年启动到目前只有4所院校建成开学,速度较慢,原因主要是建设重点放在“建城”。株洲职教园可以将建设重点放到“建校”方面,加快推进学校入园,发挥企业的聚集效应;(2)理顺管理机制。剥离株洲市教投公司管理职能,并明确其职责。完善园区管理机构,职教园管理办公室作为园区教学业务和日常事务管理机构,主要负责职教园的管理、协调等综合改革工作;(3)尽快推进院校建设。落实政府的工作要求,指定时间进度表,尽快完成征地拆迁工作,确保已签约院校尽快开工建设。   (二)构建多层次职业教育体系
  为推动职业教育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提升办学质量和社会服务水平,2014年在全国职教会议上,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学制完全有发展提升的空间,特别是向本科、研究生等高层次教育发展,中等职业学校应发挥基础作用,重点培养技能型人才;高等职业学校要发挥引领作用,重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本科、研究生层次职业教育重点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形成多层次衔接贯通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北京、上海、福建等经济发达地区已经率先举办了四年制技术教育,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株洲市可以利用职教园优良的职业教育资源,在支持高职教育改革发展中的做法可以借鉴:(1)开展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试点。根据省情及地方主导产业、特色产业急需紧缺人才培养的需要,支持高职院校选择高职精品专业与本科高校开展联办应用型本科专业试点,面向本省生源,以本科二批次录取,联合培养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支持高职院校与本科高校联办成人教育本科专业;(2)开展联合培养专业硕士试点。在工学、农林和艺术类等领域,支持校际联合开展“3+2+2”(三年制高职+两年本科+两年硕士)、“5+2+2”培养专业硕士试点(五年制高职+两年本科+两年硕士),联合开展“3+4”(三年制高职+四年本硕连读)、“5+4”(五年制高职+四年本硕连读)专科起点本硕连读试点。
  (三)发挥政府部门统筹协调,整合资源的作用
  职业教育的集群化改革和发展,需要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1)政府要高度重视,将职业教育推动城镇化发展,对接地方产业产业发展的计划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规划,加大财政投入;(2)政府要加强统筹协调,整合教育资源,结合产业集群对人才需求的稳定性,批量性和同质性的特点,统筹高职院校的建构,规划布局和发展,科学合理利用高等职业教育资源,杜绝重复建设,避免无序竞争,创建优质高效的全市职业教育一盘棋的新局面;(3)为职业院校和企业合作搭建良好的平台,促进产学研的结合。鼓励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共同申报大型研究课题,加大对产业集群和专业集群的联合申报方面的鼓励与支持力度。与政府、行业企业一起研究产业发展、结构调整和人才培养,并组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教学和科研团队。政府主导,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行业引领,实现人才培养与岗位职业对接;企业参与,实现教学内容与技术进步对接。通过“三个对接”,建立起“快速反应、同步跟进、动态调整”服务产业结构调整的创新机制。
  参考文献:
  [1]钟建宁,刘硕.构建完善的高职轨道交通专业群教育类型体系的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3(10).
  [2]马建富.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发展模式的构建[J].职教通讯,2013(13).
  [责任编辑 秦 涛]
其他文献
摘 要:校企合作是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如何激发企业合作积极性,构建稳定、长效的校企合作机制,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各个职业院校研究的重心。现代学徒制是校企深度融合的一种合作模式,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借用了现代学徒制的理念,探讨了“工学六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以及其在数控技术专业中的实践研究,提出了校企合作的一些新思路。  关键词:工学六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双师能力;现代学徒制 
期刊
摘要:网络教学平台的学习是一种高度自主的个性化学习,他要求学习者具备极强的自主学习和自我监控能力及一定的语言运用能力。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直接关系到网络学习的成败。网络教学平台环境下商务英语学习者应理解并掌握商务英语词汇的语音知识、语义知识,掌握词汇的指示意义(denotation)和引申意义(connotation),能运用语义学概念,丰富词汇知识和内化语言运用能力,培养良好的语言交际能力。  关
期刊
摘要:高职院校构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必须厘清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内涵和结构。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在主体上应建立学校、政府、行业、用人单位、学生及其家长、社会机构等参与的多元主体;在管理模式上可实施“教学运行”和“教学监控”两条线的管理模式;在方法和载体上可实施标准化、系统化、信息化管理。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课题重点项目“基于校企合作的高
期刊
当师兄约我对邓博士的《学徒制新篇》写回应时,我非常高兴。而且感觉由于自己随性地写过一二十本日记,相信写随笔没有什么问题。但真正提笔写了,居然很难随性而写,可能是在体制化的学术圈里呆的时间太久了吧。尽管数次改动,仍不知是不是真的能算一篇合格的作业,至今惶恐。  怀着欣喜和好奇的心情数次读了邓博士的文章,不仅因为其标题里有个“新”字,也是因为她并非“专门”研究职业教育的,而且受过异域陶治,坚信会带来一
期刊
摘要:近年来,职业院校通过教育管理创新,逐步将创业教育纳入教育管理体系,已取得一些实质性进展,但是,这些零碎的管理经验仍然困扰着教育管理的实践。从教育管理学视角,梳理创业教育的基本属性,帮助教育管理者形成较为清晰的创业教育决策路径和实施办法。  关键词:创业教育;基本属性;教育管理学;视角  作者简介:王中,男,常州市教育局终身教育处处长,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管理;陈霞,女,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
期刊
摘 要:分析了中高职衔接教学存在的问题,阐述了中高职衔接的构想策略。提出明确中高职衔接的专业培养目标,构建中高职贯通的职业能力培养体系,构建“233”分层次、模块化的中高职理论课程体系,建立“2522”中高职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从而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实现中高职教学的顺利衔接。  关键词:中职;高职;课程体系;衔接;职业能力  基金项目: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13-20
期刊
摘要:市场经济体制下,中等职业学校要想很好地生存与发展,就必须与行业企业紧密协作,实现校企深度融合。因此,立足于结合本校实践,对中等职业学校实施校企深度融合的一些机制进行探讨,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校企深度融合;机制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立项重点课题“区域推进校企深度融合的实践研究”(项目编号:B-b∕2013∕03∕017)  作者简介:刘军
期刊
摘要:高职教育“总部—基地”办学模式是以中心区域的学校总部与非中心区域的教育教学基地两者之间空间分离的形式,来彰显高职院校以服务于区域总部经济而切入区域经济的服务型办学模式的本质;而高职教育“总部—基地”办学模式运作机制——“学校总部—教育教学基地—产业基地”“三段一站式”运行机制建设是贯穿其中的;而机制构建的关键在于,“三段式”各段机制的相对独立运行能否为“三段一站式”整合机制的形成奠定坚实基础
期刊
摘 要:以情景教学的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总结了职场英语课堂教学中应用情景教学的主要策略,并结合“新职业英语”课程,分析其实施过程,最后拟定出与之相适应的情景教学评价机制。高职英语职场情景化教学通过创设真实的泛商务情景,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关键词:高职;职场英语;情景教学;考核评价;新职业英语  基金项目:2013年度教育部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研究课题“基础课中有形教学载体的信息化构建及
期刊
摘要:地市职业教育担负着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持的重要责任,政府应发挥统筹主导责任。在对地市教育局长和督学的调查结果显示:地市政府在职业教育管理上存在“越位”和“缺位”现象。为促进地市职业教育更好地为产业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地市政府应从政策落实、职能转变和统筹管理三个方面入手,确保责任到位简政放权和优化配置。  关键词:地市政府;统筹主导;责任;职业教育行政管理  基金项目:国家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