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内部审核是保证企业的管理体系持续、有效运行的方法之一,因此,我们应该精心策划、细心组织,增值审核效果。
【关键词】 体系;审核
积极按照标准要求,构建和认证企业管理体系,已成为企业全面提升基础管理水平的一种趋势。内部审核,作为提升管理体系的有效方法之一,正日益引起企业的重视。它对于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为此,我就如何搞好体系内部审核谈一下个人的认识。
一、领导要高度重视
内部审核涉及到体系范围内各职能部门和所有过程,只有企业的领导层从思想上重视,从人、时间等方面给予大力的支持,内审工作才能顺利开展,审核效果才能有所保证,才能实现体系持续有效的改进。领导对审核工作的重视主要表现在领导层认真研究如何建立内审的组织机构,任命管理者代表,确定各部门在体系建立、运行、改进过程中的职责,还要建立内审员相关激励机制。
二、抓好审核队伍的建设
审核队伍素质决定着审核的效果。企业必须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必须在日常管理中精心抓好其建设工作,为审核工作得以有效运行提供基本保障。企业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抓起,一是聘任合适的审核人员,企业应从各部门中选聘富有管理经验和具有强烈责任感的人员担任。比如在审核员入职要求中规定相关体系的学历、职称、及工作年限等要求,必要时对内审员规定激励机制,对内审员进行分级聘用等。一般情况下最好在技术、检验、生产、设备、采购和销售部门中均能培养出相应内审员供工作需要之用。二是抓好审核人员审核技能和审核技巧的培训工作。通过专业机构培训、考察学习、适当的召开交流讨论会以及审核人员之间的交叉审核等方式,使审核人员不仅能熟练掌握GB/T19001、GB/T24001、GB/T28001等标准,还要能正确理解并掌握企业的手册、程序文件和其他支撑性文件,更重要的是要能够熟练地运用标准,能够熟练审核并指导体系的实施。
三、重视审核的策划与准备
审核的策划与准备包括编制审核计划、审核组工作分配、编制检查表等内容。每次审核前,企业应将富有审核经验、善于组织的内审员确定为审核组长,由审核组长进行全面的策划,策划内容应包括审核的范围、内容、时间安排、审核人员的分组以及审核依据等,审核计划经领导批准后应及时传递到涉及的所有部门、岗位。同时,审核组要根据计划安排,提前编制检查表,其目的是使审核工作提高效率、防止审核疏漏,也是审核关键环节之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个高质量的检查表能为审核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四、开好三个会议
三个会议主要是指首次会议、审核组会议和末次会议。首、末次会议一般由企业体系主管领导、审核组全体成员、各相关部门的负责人、部门体系主管领导及专兼职体系管理员参加。首次会议主要是说明审核目的、范围、审核依据、时间安排等。末次会议主要是通报审核结论、亮点工作,报告不符合项、问题点,提出改进建议,安排不符合的相关整改工作。审核组会议是审核组内部召开的会议,其主要议题是讨论确定不符合项、问题点,提出整改要求,对于同类问题进行归纳,形成共性问题,以便企业能进行系统的、彻底的有效整改,同时评价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和充分性,为末次会议做准备。这三个会议对于审核组与受审核部门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以及对审核过程的控制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审核组对每个会议应做好充分的准备。
五、抓好现场审核
现场审核是整个审核工作关键性环节,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一是收集客观证据,二是对客观证据进行分析、判断。因此,审核应以某些重点过程或活动为切入点,运用好审核的方法和技巧,记录现场存在的客观事实,并按照准则的要求做好专业判断。在现场审核中,审核员需要正确掌握并运用好審核的技巧,比如需要获取大量信息时,可以采用开放式提问。审核时间不充足时需要进行封闭式提问,简明扼要的获取想要的信息。记录合格的事实要简要,节约时间,记录不合格事实应详细记录,确保其可重查,具有可追溯性。
六、写好审核报告
审核报告是审核组分析了所有的审核发现后得出的审核结果。对审核发现的汇总分析可以从下列几个方面入手:一是从发现的不符合项、问题点、改进建议方面汇总分析,可以利用矩阵图等工具分析出过程的薄弱环节。二是从发展的历史和趋势来分析,通过与上次内审发现的不符合项总数及其构成的比较,可以看出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三是总结部门工作的亮点,及时给予肯定,有推广价值的加以推广。四是从产品质量、环境和安全绩效、市场反馈等方面进行分析,以验证企业体系持续改进效果。审核报告经过领导审查同意后,应尽快送达受审方。
七、加强内部审核的后续跟踪
开展内部审核的主要目的是发现薄弱环节,加以改进以避免类似问题的重复发生,不断改进管理体系。因此,审核组对审核报告所通报的问题,要加强后续的跟踪,对纠正和纠正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验证,从而促进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和持续改进。
八、审核工作不应重频次、轻效果
审核工作涉及到各部门、各岗位工作的方方面面,需要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以及操作人员的有效配合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如果审核人员没有充足的时间,被审核部门岗位人员不在,或不能有效的配合,或是审核后整改措施制定不是针对根本原因,仅对一些好整改的原因整改,都可能导致审核工作疲于应付,出现治标不治本等现象,我个人认为年度内企业通过一次有效的集中审核即可,必要时可增加一次滚动审核,侧重于各项管理的规范性,日常贯标的效果监督由各部门业管主管领导、管理人员进行检查即可,可结合文件执行率进行,专业检查可以弥补审核时业务深度不够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李仁良等.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M].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3.5.23.
[2]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教材[M].方圆标志认证集团有限公司.2009.5.
[3]李建玉.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探析.2009.1.
【关键词】 体系;审核
积极按照标准要求,构建和认证企业管理体系,已成为企业全面提升基础管理水平的一种趋势。内部审核,作为提升管理体系的有效方法之一,正日益引起企业的重视。它对于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为此,我就如何搞好体系内部审核谈一下个人的认识。
一、领导要高度重视
内部审核涉及到体系范围内各职能部门和所有过程,只有企业的领导层从思想上重视,从人、时间等方面给予大力的支持,内审工作才能顺利开展,审核效果才能有所保证,才能实现体系持续有效的改进。领导对审核工作的重视主要表现在领导层认真研究如何建立内审的组织机构,任命管理者代表,确定各部门在体系建立、运行、改进过程中的职责,还要建立内审员相关激励机制。
二、抓好审核队伍的建设
审核队伍素质决定着审核的效果。企业必须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必须在日常管理中精心抓好其建设工作,为审核工作得以有效运行提供基本保障。企业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抓起,一是聘任合适的审核人员,企业应从各部门中选聘富有管理经验和具有强烈责任感的人员担任。比如在审核员入职要求中规定相关体系的学历、职称、及工作年限等要求,必要时对内审员规定激励机制,对内审员进行分级聘用等。一般情况下最好在技术、检验、生产、设备、采购和销售部门中均能培养出相应内审员供工作需要之用。二是抓好审核人员审核技能和审核技巧的培训工作。通过专业机构培训、考察学习、适当的召开交流讨论会以及审核人员之间的交叉审核等方式,使审核人员不仅能熟练掌握GB/T19001、GB/T24001、GB/T28001等标准,还要能正确理解并掌握企业的手册、程序文件和其他支撑性文件,更重要的是要能够熟练地运用标准,能够熟练审核并指导体系的实施。
三、重视审核的策划与准备
审核的策划与准备包括编制审核计划、审核组工作分配、编制检查表等内容。每次审核前,企业应将富有审核经验、善于组织的内审员确定为审核组长,由审核组长进行全面的策划,策划内容应包括审核的范围、内容、时间安排、审核人员的分组以及审核依据等,审核计划经领导批准后应及时传递到涉及的所有部门、岗位。同时,审核组要根据计划安排,提前编制检查表,其目的是使审核工作提高效率、防止审核疏漏,也是审核关键环节之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个高质量的检查表能为审核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四、开好三个会议
三个会议主要是指首次会议、审核组会议和末次会议。首、末次会议一般由企业体系主管领导、审核组全体成员、各相关部门的负责人、部门体系主管领导及专兼职体系管理员参加。首次会议主要是说明审核目的、范围、审核依据、时间安排等。末次会议主要是通报审核结论、亮点工作,报告不符合项、问题点,提出改进建议,安排不符合的相关整改工作。审核组会议是审核组内部召开的会议,其主要议题是讨论确定不符合项、问题点,提出整改要求,对于同类问题进行归纳,形成共性问题,以便企业能进行系统的、彻底的有效整改,同时评价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和充分性,为末次会议做准备。这三个会议对于审核组与受审核部门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以及对审核过程的控制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审核组对每个会议应做好充分的准备。
五、抓好现场审核
现场审核是整个审核工作关键性环节,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一是收集客观证据,二是对客观证据进行分析、判断。因此,审核应以某些重点过程或活动为切入点,运用好审核的方法和技巧,记录现场存在的客观事实,并按照准则的要求做好专业判断。在现场审核中,审核员需要正确掌握并运用好審核的技巧,比如需要获取大量信息时,可以采用开放式提问。审核时间不充足时需要进行封闭式提问,简明扼要的获取想要的信息。记录合格的事实要简要,节约时间,记录不合格事实应详细记录,确保其可重查,具有可追溯性。
六、写好审核报告
审核报告是审核组分析了所有的审核发现后得出的审核结果。对审核发现的汇总分析可以从下列几个方面入手:一是从发现的不符合项、问题点、改进建议方面汇总分析,可以利用矩阵图等工具分析出过程的薄弱环节。二是从发展的历史和趋势来分析,通过与上次内审发现的不符合项总数及其构成的比较,可以看出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三是总结部门工作的亮点,及时给予肯定,有推广价值的加以推广。四是从产品质量、环境和安全绩效、市场反馈等方面进行分析,以验证企业体系持续改进效果。审核报告经过领导审查同意后,应尽快送达受审方。
七、加强内部审核的后续跟踪
开展内部审核的主要目的是发现薄弱环节,加以改进以避免类似问题的重复发生,不断改进管理体系。因此,审核组对审核报告所通报的问题,要加强后续的跟踪,对纠正和纠正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验证,从而促进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和持续改进。
八、审核工作不应重频次、轻效果
审核工作涉及到各部门、各岗位工作的方方面面,需要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以及操作人员的有效配合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如果审核人员没有充足的时间,被审核部门岗位人员不在,或不能有效的配合,或是审核后整改措施制定不是针对根本原因,仅对一些好整改的原因整改,都可能导致审核工作疲于应付,出现治标不治本等现象,我个人认为年度内企业通过一次有效的集中审核即可,必要时可增加一次滚动审核,侧重于各项管理的规范性,日常贯标的效果监督由各部门业管主管领导、管理人员进行检查即可,可结合文件执行率进行,专业检查可以弥补审核时业务深度不够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李仁良等.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M].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3.5.23.
[2]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教材[M].方圆标志认证集团有限公司.2009.5.
[3]李建玉.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探析.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