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信息技术课与素质教育

来源 :中外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dong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阶段,我国教育正处于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全面转轨的时期,一些常规科目的性质、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等,都在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我认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不必再重复传统学科的这些过程,而应当直接在信息技术课中实施素质教育。
  
  一、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信息技术的教材,在内容选取上只罗列了当前阶段的大多数人所应当掌握的信息技术应用,而没有考虑到信息技术更新发展的变化,更没有照顾到素质教育对培养学生能力的要求。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学习者带来了不断地去更新自己已有知识的需要,对于信息技术课尤为显著。层出不穷的计算机软件、日益通俗的计算机应用技术、日新月异的网络信息,这些都不是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所能够一时完全学到的。这一点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给学生特别指明,使其意识到知识更新的重要性。明确了更新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学生自学时就有了主动性和积极性。当然,上述仅仅强调了非智力因素,学生自学能力的高低和自学效果的好坏,还取决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这同样也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在教学中,我们尽量给学生提供自学机会。例如,将教材中符合学生知识水平的教学内容,像计算机基础知识、信息技术的发展及趋势和信息技术在社会中的应用等专题知识,可以先让学生自学,再由学生通过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最后,由教师对学生的理解作出修正或对学生的问题作出解答;有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去学习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教材之外的知识,像各种简单动画制作软件,让学生各显神通,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或阅读书籍,或查资料,或通过多媒体学习软件,或在教师和同学的帮助之下掌握,在一段规定时间的自学之后,经过测评,让一些学有所成的学生走上讲台,向同学介绍自己的学习内容,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二、培养学生实践技能
  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过程要素已经不同于传统学科,除了教师、学生、教材之外,还应该包含教学媒体——计算机。实践在信息技术课中的重要性勿庸置疑,信息技术课教材中安排了许多实用的、可操作的内容,以加强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我们不但要“授之以鱼”,而且还要“授之以渔”。
  对于实践课教学,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计算机配置情况和不同的教学内容,可采用不同的方式。例如基于资源的主题探究、基于网络的合作学习、基于学生作品的交流评价的教学方式。
  
  三、培养在应用中创新的能力
  素质教育,很大程度上包含着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鼓励学生不受固定模式的约束,大胆地对所学知识的内容、适用范围作出猜想和判断,并将其猜想作为创造新知识、探索新功能的基础,举一反三。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新兴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缺少现成的教学经验可供借鉴,而且信息技术本身又是一门飞速发展的技术,需要不断去探索。但是有一点是坚信的: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要切实地实施素质教育。
  (作者单位:068359河北承德丰宁县鱼儿山中学)
其他文献
最近一年多时间来,我抽空在各大学参与了很多以大学生心灵成长为核心内容的讲座和调研。结果从同学的反应中了解到,现在的学生精神压力实在是非常大。几乎可以说,很少有精神状态比较正常的。无论是谁,都不得不为家庭的,学业的,经济的,情感的,就业的……等等问题困扰。以至于我们以为自由领土上的臣民应该是快乐的,结果恰恰相反。在大学这块看似自由的领土上,一直生活着一个非常不快乐的族群。  这个族群正在承受着种种压
期刊
均值不等式:当且仅当a=b时等号成立)是一个重要的不等式。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值是求最值问题中的一个重要方法,也是高考考查的一项重要内容。应用该不等式求最值时,要把握不等式成立的三个条件“一正、二定、三相等”。在此过程中往往需要采用“变系数、凑项、分离、取倒数、平方”等变形技巧构造定值,下面是笔者总结归纳的一些变形方法和技巧。  一、凑系数  例1、求函数的最大值。  分析:由于不是常数,所以需将
期刊
目前,我国正处社会转型期阶段,社会转型的特征就是一切都有所变化。校长在一所学校里领导着变化的发生,而每一个变化的发生都是一次利益的调整。校长必须既解决老问题,又面对新问题,而相当多的问题又是充满悖论的,左也不是右也不是;前也不是后也不是,快也不是慢也不是。这时,新时期的校长自然就在风口浪尖上,既要当好传统的守护神,又要吹响未来的号角。这就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特色学校。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特色学校这任
期刊
【摘 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是进行教育改革和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本文在分析创新能力的定义及内涵的基础上,结合《旅游地理》的教学实践,从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参加创新活动与社会实践活动三个方面讨论了如何在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教学过程中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问题。  【关键词】学生 课程 教学 创新能力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
期刊
图书是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过程中产生的,无数历史事实证明,图书对人类历史的进步做出了不可想象的贡献。图书是人类文明的记录员和传播者,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图书使人类对自然与社会的认识不断深化,不断发展。  对某一个人来说,书籍是人们的思想不断进步的反映,是人们认识世界的结晶,是人类生活的一面镜子。是一代又一代的人们不可缺少的良师益友。书籍可以说是无说不包,集中了人们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客观的认识,
期刊
素质教育的浪潮一浪接一浪,在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对教师只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是学生知识的启发者和引路人,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这句话有了更深的体会。因此,在教学时我非常重视课堂的气氛。因为适宜的课堂气氛能使学生情绪高昂,智力活动呈最佳状态;反之,沉闷、冷漠、消极的课堂气氛往往会压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抑制智力活动,窒息智慧火花。下面就谈谈我在语文课中创建良好的课堂气氛的一点体会。    
期刊
新课程标准关于“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中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指导作用,值得我们每位教师去思考。  学生的主体作用,简单地讲,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出现,他们能够能动地发展自己的潜能。学生应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教材、教
期刊
教师传授新知识,学生从未知到已知,犹如涉水过河,找不到通路;课堂上学习新知识,学生从旧知到新知,好比爬坡登高,感到困难。这时,精心设计好课前的铺垫,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能为学生的学习扫清障碍,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在教学中如何作好铺垫呢?下面谈谈我在这方面的几点浅见:    一、直接利用学过的法则作铺垫    由于数学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在教学中有时要学的知识往往是原来学
期刊
新课程改革实施多年了,每一次走进课堂,总会有那么一种喜悦袭上心头:老师变了,孩子变了,一切都变了……“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引领着老师们的教学行为。老师们特别珍视孩子随时闪现的智慧火花,用多种方式对孩子的言行进行鼓励,提倡老师:不要吝啬我们的表扬!然而,一个阶段后,我发现孩子们对于老师的表扬由最初的开心变得无动于衷了,对老师的“好”、“很好”、“不错”不再在乎了,孩子们的积极
期刊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成绩与学习兴趣有很大的联系。对数学的兴趣可以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使学生乐于学习数学。数学的学习兴趣是逐渐形成的,需要长期的培养。怎样培养学习兴趣呢?    一、让学生爱你    学生毕竟是孩子,因为不喜欢一位老师,随之就不喜欢他所任的那门学科。怎样才能让学生“爱”你呢?  1、多与学生沟通  沟通是消除师生代沟最好的方法。沟通的方法多种多样,譬如课下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