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炖肉用的八角又称大料是每个家庭必备的调味料。可恐怕没有人在炖肉前会仔细地数这些八角到底有几个角。
但是近日,在沈阳的乐购超市和一些农贸市场上却出现了10个角以上的八角,这些是真的八角吗?有人怀疑这些不是八角,有可能是外表相似的剧毒植物莽草。消息传出后,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及各大超市也对在售的八角展开自查,目前尚未发现莽草的踪迹。
究竟什么是莽草?八角与莽草有哪些区别?普通消费者又如何区分呢?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研究员田代科告诉记者,八角与莽草都是八角茴香科八角属的植物,莽草主要是用于绿化的一种观赏植物,又叫红毒茴、披真叶茴香,其果实有毒,该植物在华南植物园、杭州植物园等地和一些公园中就有种植,而八角主要是用于制造调料的经济作物。
中国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研究员杨峻山告诉记者,两者外部形态比较相似。但八角是调料,而莽草是有毒植物。
在中国历史上,就有关于莽草有毒的记载。在《周礼·秋官·翦氏》中“掌除蠹物。以攻禜攻之,以莽草熏之”。对此郑玄注解:“莽草,药物杀虫者,以熏之则死。”在《山海经·中山经》中记载:“又东北一百五十里,日朝歌之山……有草焉,名日莽草,可以毒鱼。”
杨峻山介绍,使人中毒的是一种叫做莽草酸的物质,在八角和莽草中都含有莽草酸,只不过八角中莽草酸的含量较低,而莽草中莽草酸含量很高。由于莽草中含有大量有毒成分莽草酸,人一旦食用就会出现昏迷、休克、痉挛抽搐、口吐白沫等神经系统中毒症状,常因呼吸衰竭、血压剧降而死亡。
莽草酸虽然有毒,但是也可以做医药原料。前一段瑞士罗氏制药公司生产的用来治疗禽流感和甲型H1N1流感的药物达菲,其主要原料就是莽草酸。
尽管这次沈阳疑似莽草事件还没有发现中毒患者,但事实上误食莽草中毒的事件也曾经发生过。
据医学文献记载,1962年2月19日,湖北省长阳县一单位职工食堂,误将莽草当做八角茴香用来炖肉,导致55人在食用后18个小时内相继中毒发病。吃得少的症状较轻,开始只是头痛头晕,胸闷气急,烦躁不安,流涎,多汗,上腹部灼痛;之后恶心呕吐,四肢麻木,瘫软无力,眼球发涨,转动不灵活。吃得多的症状较重,开始就剧烈头痛,呈喷射状频繁呕吐,两眼上翻,牙关紧闭,口吐白沫,四肢抽搐痉挛,瞳孔缩小,心率减慢,脉搏细弱,血压升高;之后反复抽搐,昏迷,高热,呼吸困难,瞳孔散大,血压下降,尿失禁。
经过治疗,54人痊愈,1人死亡。当地民间称莽草为野茴香、次大料,兽医称它为“山大茴”。而该职工食堂使用的假八角茴香正是从镇牲畜防治站购买的“山大茴”。
1978年11月4日,江西省某村9人,把3斤猪肉与3两莽草果实同煮。其中3个10岁小孩因煮熟的肉和肉汤有特殊难闻的气味,且汤味苦,拒绝进食,而幸免没有中毒。其余6个成人将肉及肉汤吃光而发生中毒。其中一位30岁妇女因喝肉汤较多,食后头晕、恶心、呕吐、全身肌肉呈痉挛性强直,3小时后入院,已经神志不清,皮肤苍白,双目闭合,瞳孔散大,牙关紧闭,苦笑面容,颈项强直,躯干、胸、背、腹和四肢的伸、屈肌均呈痉挛。
近年来,还发生过误将莽草当做八角茴香来泡酒引起中毒的案例。2007年8月24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大新县某村村民赵冠伟病愈出院,村里10名族人先后到他家探望,赵冠伟拿出自泡的酒款待。不料几杯酒落肚后,众人先后出现头晕、呕吐或抽搐等症状,其中一名村民因抢救无效不幸死亡。经鉴定,导致村民中毒的这种酒,是用莽草根切片,浸泡后制成的。
那么如何辨别八角和莽草呢?有人建议通过数果实的瓣来分辨。认为八角有8个瓣,莽草有9个以上的瓣。
田代科告诉记者,由于植物器官的形态特征存在一定的变异幅度,导致八角和莽草的果实瓣数会存在一定的重叠。八角常为8瓣,但也有少数为7、9、10瓣,甚至极少数为11瓣;莽草的果实常为10~14瓣,但也有少量为8、9瓣;所以八角和莽草都会有8~11瓣的,如果只凭果实瓣数来判别真假八角还不是很容易,尤其是当果实不完整即部分或全部果瓣分离时就根本无法凭果瓣数鉴别。
但八角和莽草在果实形态上还是有明显差异的。八角的果瓣短粗,尖是平的,莽草的果瓣瘦长,尖是向后弯的。此外,八角尝起来有点甜味,莽草尝起来有点苦还有点麻。虽然果实的形态差异比较明显,但对于一般人来说并不容易鉴别,尤其是当八角中还掺入八角属其他近似八角种类时。
因此,田代科建议普通消费者在鉴定八角时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一是通过网上途径,如百度百科、中国植物志(网络版)等资料,自己试着区别真伪。二是请中科院、大学、林业部门的植物专家鉴定,或通过网络上传数码照片请有关专家鉴定。由于普通百姓不是植物分类学家,最简单最有效的办法是在家里留一点正品八角(通过正规渠道获得),下次购买时进行比较,如果同正品比较形态差异很大,则一定是伪品。特别是购买的八角中如果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形态的果瓣,就值得怀疑了。
事件发生后,沈阳的乐购超市已将相关货物全部下架,沈阳工商行政管理局也对全市销售的八角进行排查。尽管官方的进一步检测结果还没有出来,但是事件背后却显示出政府有关部门对食品市场监管的缺失。
对此,华南理工大学食品学院教授郑建仙告诉记者,这说明在食品安全领域,我们的管理严重滞后。真假八角茴香不能只让消费者来鉴别,市场有责任提供安全可靠的食品,政府部门也有责任保证市场供应的安全。但现在的情况是:一方面,在流通领域,食品供应商与超市之间监管环节有漏洞,才会导致假八角进入超市。因此,作为流通领域的最前沿,超市以及各大农贸市场应该严格审查自己的进货渠道,对于八角调味料供应商,要求提供正规的检测报告。另一方面,我们在食品安全上是多头管理,工商部门、农业部门、卫生检疫部门甚至质检部门都在管,责任落实没有到位,这样的管理模式导致食品安全管理的缺位和越位,这种情况需要政府各部门在管理上各司其职,合理分工,共同把好关。
另外,在郑建仙看来,出现问题惩罚也很重要,西方发达国家食品原料提供商、食品生产商、食品销售商之间的流通链条十分成熟,主观上不会出现问题。而一旦出现问题,处理是很严苛的,责任者会被罚得倾家荡产。这就是国外食品安全很少出问题的原因,我国的食品安全也需要借鉴此类办法。
但是近日,在沈阳的乐购超市和一些农贸市场上却出现了10个角以上的八角,这些是真的八角吗?有人怀疑这些不是八角,有可能是外表相似的剧毒植物莽草。消息传出后,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及各大超市也对在售的八角展开自查,目前尚未发现莽草的踪迹。
究竟什么是莽草?八角与莽草有哪些区别?普通消费者又如何区分呢?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研究员田代科告诉记者,八角与莽草都是八角茴香科八角属的植物,莽草主要是用于绿化的一种观赏植物,又叫红毒茴、披真叶茴香,其果实有毒,该植物在华南植物园、杭州植物园等地和一些公园中就有种植,而八角主要是用于制造调料的经济作物。
中国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研究员杨峻山告诉记者,两者外部形态比较相似。但八角是调料,而莽草是有毒植物。
在中国历史上,就有关于莽草有毒的记载。在《周礼·秋官·翦氏》中“掌除蠹物。以攻禜攻之,以莽草熏之”。对此郑玄注解:“莽草,药物杀虫者,以熏之则死。”在《山海经·中山经》中记载:“又东北一百五十里,日朝歌之山……有草焉,名日莽草,可以毒鱼。”
杨峻山介绍,使人中毒的是一种叫做莽草酸的物质,在八角和莽草中都含有莽草酸,只不过八角中莽草酸的含量较低,而莽草中莽草酸含量很高。由于莽草中含有大量有毒成分莽草酸,人一旦食用就会出现昏迷、休克、痉挛抽搐、口吐白沫等神经系统中毒症状,常因呼吸衰竭、血压剧降而死亡。
莽草酸虽然有毒,但是也可以做医药原料。前一段瑞士罗氏制药公司生产的用来治疗禽流感和甲型H1N1流感的药物达菲,其主要原料就是莽草酸。
尽管这次沈阳疑似莽草事件还没有发现中毒患者,但事实上误食莽草中毒的事件也曾经发生过。
据医学文献记载,1962年2月19日,湖北省长阳县一单位职工食堂,误将莽草当做八角茴香用来炖肉,导致55人在食用后18个小时内相继中毒发病。吃得少的症状较轻,开始只是头痛头晕,胸闷气急,烦躁不安,流涎,多汗,上腹部灼痛;之后恶心呕吐,四肢麻木,瘫软无力,眼球发涨,转动不灵活。吃得多的症状较重,开始就剧烈头痛,呈喷射状频繁呕吐,两眼上翻,牙关紧闭,口吐白沫,四肢抽搐痉挛,瞳孔缩小,心率减慢,脉搏细弱,血压升高;之后反复抽搐,昏迷,高热,呼吸困难,瞳孔散大,血压下降,尿失禁。
经过治疗,54人痊愈,1人死亡。当地民间称莽草为野茴香、次大料,兽医称它为“山大茴”。而该职工食堂使用的假八角茴香正是从镇牲畜防治站购买的“山大茴”。
1978年11月4日,江西省某村9人,把3斤猪肉与3两莽草果实同煮。其中3个10岁小孩因煮熟的肉和肉汤有特殊难闻的气味,且汤味苦,拒绝进食,而幸免没有中毒。其余6个成人将肉及肉汤吃光而发生中毒。其中一位30岁妇女因喝肉汤较多,食后头晕、恶心、呕吐、全身肌肉呈痉挛性强直,3小时后入院,已经神志不清,皮肤苍白,双目闭合,瞳孔散大,牙关紧闭,苦笑面容,颈项强直,躯干、胸、背、腹和四肢的伸、屈肌均呈痉挛。
近年来,还发生过误将莽草当做八角茴香来泡酒引起中毒的案例。2007年8月24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大新县某村村民赵冠伟病愈出院,村里10名族人先后到他家探望,赵冠伟拿出自泡的酒款待。不料几杯酒落肚后,众人先后出现头晕、呕吐或抽搐等症状,其中一名村民因抢救无效不幸死亡。经鉴定,导致村民中毒的这种酒,是用莽草根切片,浸泡后制成的。
那么如何辨别八角和莽草呢?有人建议通过数果实的瓣来分辨。认为八角有8个瓣,莽草有9个以上的瓣。
田代科告诉记者,由于植物器官的形态特征存在一定的变异幅度,导致八角和莽草的果实瓣数会存在一定的重叠。八角常为8瓣,但也有少数为7、9、10瓣,甚至极少数为11瓣;莽草的果实常为10~14瓣,但也有少量为8、9瓣;所以八角和莽草都会有8~11瓣的,如果只凭果实瓣数来判别真假八角还不是很容易,尤其是当果实不完整即部分或全部果瓣分离时就根本无法凭果瓣数鉴别。
但八角和莽草在果实形态上还是有明显差异的。八角的果瓣短粗,尖是平的,莽草的果瓣瘦长,尖是向后弯的。此外,八角尝起来有点甜味,莽草尝起来有点苦还有点麻。虽然果实的形态差异比较明显,但对于一般人来说并不容易鉴别,尤其是当八角中还掺入八角属其他近似八角种类时。
因此,田代科建议普通消费者在鉴定八角时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一是通过网上途径,如百度百科、中国植物志(网络版)等资料,自己试着区别真伪。二是请中科院、大学、林业部门的植物专家鉴定,或通过网络上传数码照片请有关专家鉴定。由于普通百姓不是植物分类学家,最简单最有效的办法是在家里留一点正品八角(通过正规渠道获得),下次购买时进行比较,如果同正品比较形态差异很大,则一定是伪品。特别是购买的八角中如果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形态的果瓣,就值得怀疑了。
事件发生后,沈阳的乐购超市已将相关货物全部下架,沈阳工商行政管理局也对全市销售的八角进行排查。尽管官方的进一步检测结果还没有出来,但是事件背后却显示出政府有关部门对食品市场监管的缺失。
对此,华南理工大学食品学院教授郑建仙告诉记者,这说明在食品安全领域,我们的管理严重滞后。真假八角茴香不能只让消费者来鉴别,市场有责任提供安全可靠的食品,政府部门也有责任保证市场供应的安全。但现在的情况是:一方面,在流通领域,食品供应商与超市之间监管环节有漏洞,才会导致假八角进入超市。因此,作为流通领域的最前沿,超市以及各大农贸市场应该严格审查自己的进货渠道,对于八角调味料供应商,要求提供正规的检测报告。另一方面,我们在食品安全上是多头管理,工商部门、农业部门、卫生检疫部门甚至质检部门都在管,责任落实没有到位,这样的管理模式导致食品安全管理的缺位和越位,这种情况需要政府各部门在管理上各司其职,合理分工,共同把好关。
另外,在郑建仙看来,出现问题惩罚也很重要,西方发达国家食品原料提供商、食品生产商、食品销售商之间的流通链条十分成熟,主观上不会出现问题。而一旦出现问题,处理是很严苛的,责任者会被罚得倾家荡产。这就是国外食品安全很少出问题的原因,我国的食品安全也需要借鉴此类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