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作得来非臆造

来源 :新高考·高三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m80201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树高参天,靠的是深广的根须;文章俊美,凭的是广博的积累。在此,笔者以近年高考优秀作文为例,谈谈高考作文的借鉴与创新。
  一、 写作素材的借鉴与创新
  (一) 借鉴
  1. 贴着自己的生活场景来写。如以“拒绝平庸”为题的一篇优秀记叙文,一位同学写父亲如何设法改变自己在女儿眼中的平庸形象的几个生活片段,真切感人,充满生活质感。有同学以一个具体的拒绝平庸的绘画创作经验作为载体,表达了对“拒绝平庸”的认识和思考,选材新颖,立意准确且不乏深刻。生活人人有,撷取显智巧,要力避庸众化。
  2. 贴着自己的阅读史、文化积累来写。如写“拒绝平庸”,有的同学写孙中山、史铁生、昂山素季等历史人物或当下名人是如何拒绝平庸的。要注意的是,一定不要泛泛而叙,而要“定点”、“定位”地深入记叙,记叙选材力避“大众”都知道的事,写作者永远是“小众”的角色,如此才有“看点”。
  3. 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串联起来写。一滴水可能不会引起人的注意,万滴相汇就成汪洋了,有道是“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其实,生活中也没有“小事件”,只有“没脑子”、“无思考”、“小思考”。鲁迅先生不是就能把“一件小事”写得引人注目吗?艺术地把“小”串起来,有时更显其大,如在“绿色生活”中,有的同学从住、食、行三个方面叙写了爷爷质朴的乡村生活,用爷爷的表情、动作诠释了绿色生活的内涵。有的同学就有本领把在一个“草台班子”那里所见所闻的点点滴滴串联起来,从而很好地体现出了他们“绿色生活”的旨意。
  4. 注意对当下生活的观照和审视。在《怀想天空》中,小作者在文章结尾写道:“现在,我在考场上做题,室内很凉快。当考试结束后,我要在烈日下站两小时,来感受那种烈日当空的滋味。”何永康对此点评说:“此为一个大大的‘亮点’,全文生辉,一切皆活。‘怀想’出来了,‘天’出来了,比天还‘大’的农民出来了,比天还‘亲’的父亲出来了。一切皆在不言中……”这里面还有一个打动人的地方,就是小作者有能就当下、眼前取材的机智。中国文化的审美中,有对即兴原创的情有独钟,如著名的三大行书——王羲之的《兰亭序》、苏轼的《寒食帖》、颜真卿的《祭侄文帖》无不具有这样的审美特征。这样的素材,我们形象地将之称为“带着露珠”的素材。
  在记叙文的写作中,写什么有时候比怎样写更重要。以上所述可供我们玩索借鉴。
  (二) 创新
  1. 细节是可以创造的。“生活中不一定有,但它一定会有。”“杂取种种合成一个。”这些都是记叙文写作创新的箴言。有人考证,鲁迅在仙台学医期间,课间老师并没放映过当时日俄战争的新闻片,可鲁迅先生却在《〈呐喊〉自序》中写得真真切切。如无确凿考证,我们断然看不出其伪,即便有了考证,我们甚而怀疑考证失真。这就是因为这个细节的创造十分真切,非常有利于我们理解当时鲁迅思想的转变。也就是说,记叙的事件,特别是某些细节,有时为了“中心”,可以“拿来”为我所用。
  记叙文的写作理路应是:感性——理性——感性,即由感性的生活中得出理性的认知,再通过感性的记叙(事件还原)来传达这种理性的认知,也可以说是“生活——认知——生活”的过程。这是一个“坯”炼为“器”,“料”提为“品”,“种”开花结果的过程,到第三层面的感性(生活)是可以加工创造的。
  2. 未来是不容忽视的。在众多的优秀作文中,把视角投向历史、投向当下的所在不少,而把视角投向未来的则少之又少。在写这篇文章时,我找了又找,翻了又翻也没有所得。这不能不说是一块未开垦的处女地。
  二、 立意的借鉴与创新
  统观近几年高考作文中的优秀记叙文,其立意或是对亲情的珍视,或是对真善美的颂扬,或是在乡村与城市、历史与现实的对比叙述中表达出对当下生活、生命的反省。但通过生活反映出文化(文明)冲突、文明走向等这样具有哲学深度的文章还很少见,非常值得关注。
  三、 艺术手法的借鉴与创新
  1. 拧巴法。写王小三,要写他伟大、了不起的一面;写奥巴马,就要写他的生活琐事。小人物,要写他的大事情;大人物,要写他的小事情。在粗鄙中要能看出崇高,反之亦然。这样才有看点,往往也能反映出本质。如一同学写其父亲为了在女儿面前摆脱平庸的形象,想方设法来提升自己的形象,可恰恰相反,父亲往往为此出乖露丑。可就在这出乖露丑中,父亲对女儿的爱洋溢在字里行间。
  2. 转折法。“绿色,生机勃勃,赏心悦目。但是……我到过江苏的一些地方,如果把江苏分为苏南、苏中、苏北三片的话,你会发现,从南到北,绿色愈来愈浓烈。”这是《绿色生活》一文的开头。这里通过转折,引出对现实生态环境的反思。转折往往能收警醒之效。
  当然,细节描写、心理描写、对比等艺术手法也是优秀记叙文所常用的。运用得好,运用得巧,创新也就在其中了。
  此外,活泼灵动的语言也是记叙文的亮点所在,如在《绿色生活》中,有这样的句子:“他总是炫耀他的小屋冬暖夏凉,比待在空调屋里舒服多了,这样就可以省了买空调的钱了。呵,我的爷爷啊,何止是省了买空调的钱呢,你还在拯救环境呢。”读着这样的句子,我们仿佛听到了这孩子快乐的声音。
  一、 由头的借鉴
  议论文写作除了开门见山地提出论点外,往往有一个“由头”来引出论点。这可使文章显得舒缓有致。好的由头有以下几种情况。
  1. 以某一历史事件、文化事件作为由头引出论点。如《拒绝平庸》的开篇:“几十年前,北岛代表当时的青年,喊出了‘我不相信’,那是信念坍塌后集体怀疑中的呐喊,更是他们那一代人拒绝平庸的宣言。”如此开篇不同凡响,让阅卷者感受到了作者独特的视角。再如另一篇《拒绝平庸》的开头写道:“在郑渊洁童话《驯兔记》中,老师、家长为了让孩子们听话,就努力地‘驯养’他们。最终,孩子们都成了兔子般的乖乖宝宝,皮皮鲁也不得不缚于‘兔装’之下,收束自己的个性。”这便自然地引出了“我们要拒绝平庸,张扬个性,坚守自己”的论点。
  2. 以眼前的生活为由头引出论点。如《拒绝平庸》的开篇:“不由得想起早上过来赶考时瞅见的一家小餐馆,名为‘风沙渡’。独这三字,意境全出,那杂乱的店面也仿佛不嫌粗陋,而自有一种粗犷的豪情在胸中激荡了。只是一个招牌,却可以让这一家平凡的餐馆从一片‘某氏餐馆’、‘某某小吃’中脱颖而出,这就是超越了平庸的力量。”这样的开篇,有一种即兴原创之美。只此一家,当然能让阅者耳目一新了。
  3. 通过对文题中概念的辨析来引出论点。如《拒绝平庸》的开篇:“‘平庸’,说得直白些就是没有人生的追求,其生活状态是浑浑噩噩,庸庸碌碌,虚度时光,随波逐流,‘活着是为了吃饭’。”接着作者提出论点:“我们要拒绝这样的平庸。”
  二、 论据的借鉴
  论据要多关注那些在小众视野里的伟大人物的存在。哲学家,如康德、尼采、海德格尔等;文学家,如托尔斯泰、巴尔扎克,张爱玲等;艺术家,如梵·高、毕加索、张大千等;风流名士,如嵇康、金圣叹、李叔同等,因为使用的论据可以体现出作者的视野和品位。有同学在《拒绝平庸》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因此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那些20世纪的知识分子们,怀念鲁迅的锋利,怀念章太炎的狂狷,怀念李大钊的理想,怀念陈寅恪的执著……”这样的视角,让读者感到了作者的不平庸。
  此外,在写作议论文时,要努力贴近生活,写具有杂文色彩的议论文。如有的同学写电视文化应拒绝平庸;作家应拒绝平庸;知识分子应拒绝平庸;公务人员应拒绝平庸;身为学生应拒绝平庸……这些都是难能可贵的。
  三、 思维品质的创新
  1. 要打破单一的思维向度,养成多元思维的习惯。人的思维向度,大约可分为一元向度思维和多元向度思维。如以“绿色生活”为题的作文,一元向度思维就是“我们要追求过上一种绿色的生活”,二元向度思维就会在原先的一元向度思维的基础上,透过现象进一步思考事物的本质,就有可能想到“我们生活中大力提倡的绿色生活表象背后存在着什么问题”,至于多元向度思维,那就五花八门了,可质疑(谁劫持了我们的绿色生活?)、可探究(什么是绿色生活?)、可创设(创设一种意境来诠释绿色生活)等。养成多元思维的习惯,我们会享受到“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思维快乐,会体会到“思维大于存在”的明慧。
  2. 打破惰性思维,养成灵性思维。所谓惰性思维,即囿于成说(成见)的思维。灵性思维即是能打破成说(成见),对一切重新思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看到类似或压根就是名言、格言、谚语等一类话语,这些看似很聪明的话其实都是根据一个特定的情景、一个特殊的人、一种特殊的经验引申出来的,在彼时情景下有效的东西,其意义并不明确。它们都是具体经验下的话语,而具体经验是不可复制的。对甲有用的经验体会对乙就不一定有用,有时甚至会产生误导,其中的许多话貌似智慧,其实无用。面对“人与路”这个作文命题,如果不迷信“路是人走出来”这一点,而能想到生活中许多道路都是追认的(我们见惯的许多经验、教训都是后来总结的),那思维就一定是超群的。这世界没有《圣经》,如有,它只存在于自己的践行中,存在于自己的灵性思维中。
  3. 在习惯于肯定正价值思维的同时也要注意对负价值进行估量。所谓正价值,即为大众认同的、为主流意识所接受的价值。比如勤奋、惜时、节俭、勇敢等都是我们所肯定的正价值。面对人们普遍肯定的勤奋,舒国治在他的《理想的下午》一书中写道:“我几乎可以算是以赌徒的方式来搏一搏我的人生的,我赌,只下一注,我就是要这样地来过——睡。睡过头,不上不爱上的班,不赚不能或不乐意赚的钱,每天挨着混——看看可不可以勉强活得下来。”这是他对“勤奋”的背叛,无独有偶,作家刀尔登也是对“勤奋”这一正价值的背叛者。面对“惜时”这一正价值,作家范承玲偏写了一本书,名为“有些时间是用来浪费的”。面对“节俭”这一正价值,作家黄永玉偏偏写了打油诗说“未必因奢天下贫,无奢哪来百行新。初闻此语惊狂诞,细辨思维实超伦。”面对“勇敢”这一正价值,卡夫卡的座右铭却是“所有困难都击碎了我”。而以上所有这些人,我们不得不说一个个都是了不起的存在。此外再如“保持饥饿,保持愚蠢”(斯图卡特·布兰德)、“确定是美丽的,但变幻无常更为美丽”(辛波丝卡)等语句,我们也不得不说其间蕴含着难以言传的智慧。上帝不造多余物,万物皆有备于我,关键是看我们能否从一个美丽的角度思考。负价值因常被人自觉或不自觉地回避,所以如果我们能随其引领,往往会走进一个洞天福地。如面对“好奇心”这一文题,不少优秀的作文,都是从它的负价值(好奇心的危害性)一面立意的。
  4. 注意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综合运用。发散思维,是指大脑在思维时呈现的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它表现为思维视野广阔,思维呈现出多维发散状,如“一事多写”、“一物多用”等方式。聚合思维是与发散性思维相对应的一种思维方式。发散性思维是根据已知信息,使思维沿着不同方向和不同角度进行多方位的思考。聚合性思维是把广阔的思路聚集成一个焦点的方法,是一种有方向、有范围、有条理的收敛性思维方式,因此聚合性思维又称为求同思维、集中思维和同一思维。这两种思维方式的恰当运用,有助于我们打开作文思路,提升思维的品质。如面对“品味时尚”这一文题,有同学用发散性思维想到:时尚也许是一种崇拜;时尚也许只是一种攀比;时尚也许是为了获利;时尚有时候源于内心的追求。如此,他便获得了一个很好的文章结构。另有同学通过聚合思维,把生活中老人不蓄胡子,年少的留胡须;男士留长发,女子理短发;内衣外穿,拍写真照;城里人喜欢到乡间居住,乡里人大批进城;中年妇女扮嫩,儿童唱爱情歌曲等生活现象,归纳为老少颠倒、男女颠倒、内外颠倒、城乡颠倒、大小颠倒等,最后提炼出“时尚即颠倒”的命题。收到让人耳目一新的效果。当然,把这两种思维形式综合运用到写作中去,定会收到纵横捭阖、收放圆通的效果。
  5. 在模仿中创新。“不是艺术模仿人生,是人生模仿艺术。”(王尔德)“不学诗无以言。”(孔子)这些明哲的话在告诉我们,习得漂亮的语言是多么重要。好的语言无疑都在为我们提供一个好的思维,点亮我们的思维火炬,同时也会给我们带来表达上的启示。梁实秋先生的散文《我的国文老师》中这样的句子:“他(徐先生)给我批改作文特别详尽,批改之不足,还特别的当面加以解释”。如果稍有语言敏感,我们就会意识到,这样的表达方式是从“情动于衷,而发于言;言之不足,则歌咏之;歌咏之不足,则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中学来的。语言的生生不息,在于它的传承与创新,好的语言都体现着好的思维,好的语言都是有“根”的语言,当一位同学在文章的结尾写道:“无论如何,我现在是快乐的。”这种思维的根就在张爱玲的一句话:“有一天我们的文明,不论是升华还是浮华,都要成为过去。然而现在还是清如水明如镜的秋天,我应当是快乐的。”阅读,不仅是积累语言,更是发酵一种思维。
  在借鉴与创新之间,我们应更加注重借鉴,因为创新往往只是在大量借鉴的基础上进行的一点点的花样翻新。
  记叙文与议论文是写作的两大基本文体,也是其他文体的写作基础,所以这里仅就记叙文与议论文来讨论高考作文的借鉴与创新。
其他文献
孙瑛  出生于辽宁沈阳,1984年大连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88年和1990年于美国和加拿大留学读研,然后先后在韩国和中国香港工作。2000年回京,后加入思科系统公司,任执行总监。    坚持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然后用心去经营,你会发现生活真的很美好。  —孙瑛    孙瑛是很典型的知识女性,大连外国语学院毕业后,就读于沈阳音乐学院外事处,后留学美国研修传媒与政治,与加拿大籍老公
期刊
显赫的家庭背景为叶明子贴上了“名媛”的名号,脱离父辈的革命光环,成为一个时尚服装设计师,是叶明子为自己选择的人生正途。    叶明子,祖父叶剑英,父亲是叶剑英的三子叶选廉,原为保利集团下属凯利公司董事长兼总裁,母亲苏丹丹原为解放军总政歌舞团的报幕员,婚后息艺学画,随丈夫叶选廉到香港经商。    她从小跟随父母与爷爷生活在香山脚下的别墅里,7岁之前,叶明子就随爷爷的专机到处去,当时小叶明子对飞机的印
期刊
千古文章意为高,一篇作文质量的优劣、品位的高低,衡量的关键就在立意。谁的作文立意新、立意巧、立意深(只要具备其中一个方面),谁的作文就能胜人一筹。怎样做到作文立意新、巧、深,写出闪烁着炫丽思想火花的作文呢?本文结合当今高考作文最重要的命题形式——材料作文,略述管见。  新一点——深层析因  当今材料作文所给的材料大多是客观事实型材料(材料叙述的是一个或多个客观事实),这类材料审题立意最重要的方法是
期刊
2010年9月7日,中国东海钓鱼岛海域发生撞船事件,因日本扣押中国渔船船长而让中日关系正式亮起红灯。区别于此前中日之间就历史和经贸问题出现过的数次分歧,钓鱼岛事件涉及中国的主权问题。    事实上,钓鱼岛问题的实质与西藏和台湾一样,属中国核心利益,对于中日双方而言,都没有太大的回旋余地。钓鱼岛主权之争的公开化和表面化对两国日后关系的发展将产生十分深远的影响。    而此次日本首次在周边有争议海域使
期刊
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英镑汇率大幅下跌,留英成本由以前每年25万元降低到现在的17~18万元,据英国高等院校招生办公室(UCAS)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英国大学本科新生人数创下新高,其中,中国留学生增加了21%。英国一直备受中国留学生青睐。    始于1985年的伦敦大学亚非学院ICC是英国最早开设的国际课程之一,课程质量受到伦敦大学担保。    在伦敦中心罗素广场(Russell Square
期刊
2010年7月16日加拿大使馆正式发布留学新政:SPP计划—《中加国际学生合作计划》,此举目的在于吸引更多的中国优秀学生赴加留学;新政实施3个多月了,对中国学生有何利好?本刊专门采访了加拿大留学顾问,为您详情解读。    GA: SPP计划是什么?    李冉:在过去的2009年,加拿大政府发现了很多留学生在毕业后更能融入加拿大的工作体系,加拿大因此调整留学签证政策,SPP计划就是其一。该计划只针
期刊
虽然精算行业是个很小的行业,但精算师在国外是个非常受人尊敬的职业。在西方人的眼里,最聪明的人应该去搞抽象的、比较纯粹的东西,比如学数学,而不是学商学之类的东西。这是他们的一个传统。    在现代保险业经营与发展的过程中,科学的理论与方法,特别是精算学原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几乎保险业运营的所有重要环节,如新险种设计、保险费率和责任准备金的记算、分保额的确定、养老金等社会保障计划的制订等等,都必须由
期刊
提及移民,大多数人的脑海中就会出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甚至是新西兰这些常规移民国。因为欧洲诸国还保持着一贯的态度—拒绝接收移民。经过千呼万唤,2005年,德国终于打开了欧洲的首扇大门,成为了欧洲第一个可以移民的国家。经过几年时间的打磨,如今,德国的移民法日渐完善,已经慢慢成为了渴望去欧洲享受生活的人们的首选。    GA:对于远在欧洲的德国,你能给我介绍一下德国的基本概况吗?    葛俊龙:德国
期刊
乌克兰作家弗兰科曾说:“我们唯一的美学法典,就是生活。”四川散文作家怀理也说:“不管生活怎样待我,我都要善待它,因此,我把深深感动我的生活剪裁成散文。”日常生活是写作取之不竭的源泉,散文家往往都是书写生活的高手,他们从生活中窥見自然的奥秘、人性的高贵、世俗的激情与宇宙的神奇,把生活铺展成一幅幅或绮丽或散淡的画卷。从张岱、李渔的小品文到现当代作家赵丽宏、迟子建、毕淑敏的散文,莫不流露出浓郁的生活气息
期刊
由于文化传统、社会背景的不同,中西方家庭教育观念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中国人更多的是满足于孩子吃穿无忧,而对于孩子自己的真正需要却不甚关注。而西方却倡导 “让孩子的需要做主”的育儿观念。从这些差异中,我们可以找出许多值得中国家长学习的观念和做法。    中国:宠爱式圈养    自我国实行独生子女制度后,中国的父母对惟一的孩子可谓是千般宠爱于一身。从孩子出生那一刻开始就被父母、爷爷奶奶及外公外婆,团团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