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有一个名字与中国革命史、中国青年运动史紧密相连,那就是36岁即于南京雨花台慷慨就义的恽代英。
这位中国共产党创建早期领导人,知识渊博、胸怀大志、坚守信仰、高瞻远瞩,他在短暂一生中,为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做出重要贡献,留下丰厚宝贵的思想遗产,是优秀中华儿女中的杰出代表。在当今中国社会发生深刻的历史性变革和发展的重要时期,恽代英的思想与精神,仍具有跨越时空的现实价值和恒久生命力。
日前,由中宣部、教育部主办的原创话剧《雨花台》在北京大学拉开国内高校百场巡演的帷幕,并在当代青年中掀起忠诚信仰、为民担当的“恽代英热”。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也是恽代英烈士就义85周年。在建党95周年纪念日到来前夕,本刊专访恽代英之侄恽希良,特刊发此组文章,抚今追昔,缅怀先烈,以飨读者。
“利社会、利国家、利天下”,他将这三句话作为思想的起点,用文章作带领青年追求真理的火炬
“国不可以不救。他人不去救,则唯靠我自己。他人不能救,则唯靠我自己。他人不下真心救,则唯靠我自己。”恽代英和并肩作战的同志们回首凝望这块自己为之抛洒青春和热血的土地,毅然决然地走上雨花台慷慨就义,以青春生命对话信仰永恒。
这是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教育部组织的大型话剧《雨花台》中的一幕。2016年4月,这部讲述南京雨花台英烈事迹的原创话剧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首演,并拉开全国巡演序幕。1931年4月牺牲于雨花台的恽代英,是话剧《雨花台》的主线人物。
能容纳2000余人的观众厅座无虚席。在观众中,有一位特殊的老人,耄耋之年依然精神矍铄。他在亲属的陪同下静静地凝神观看,似乎已随台上剧情起伏、光影变幻沉浸在往事追忆之中。他就是恽代英之侄、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原编审恽希良。
一生受伯父思想和精神影响的恽希良,87岁高龄仍谨记教诲:“革命青年要把学习和救国的事业紧密结合起来,青年不但要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成为饱学之士,还应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道义感。”
矢志“伺候国家”
在我们今天,不是自动地一热血为人类奋斗,便只有被动地受强邻的自由宰割……还有人气的青年,上去吧!只有奋斗可以给你们生路,而且亦只有奋斗可以给你们快乐!——恽代英
“在大革命前后的青年学生们,凡是稍微有些进步思想的,不知道恽代英,没有受过他的影响的人,可以说没有。”现代文学家郭沫若曾撰文这样回忆恽代英。从18岁到36岁,恽代英留下几百万字文字资料,记录其思想脉络,且具有前瞻性。许多人多年后回忆自己如何走向革命道路,都对启蒙者恽代英难以忘怀。
“伯父留给我们最大的精神财富就是严于律己、严以修身,以及他极强的爱国情怀。”在恽希良看来,伯父恽代英作为共青团和青年运动的领导者之一,始终与青年在一起,站在工作和斗争最前沿,在团的思想组织建设、历次大规模青年运动过程中起到极其重要的引导作用。
1895年,恽代英出生在武昌一个大家庭。祖父恽元复是湖广总督张之洞的高级幕僚,父亲恽爵三长期在外地教书。恽代英6岁入家塾,10岁进高等小学堂,14岁小学毕业后,随父母到老河口。当地无中学,恽代英的母亲只好自己教育。她的家教只有6个字:自省、自学、自律。自省,就是多反省自己,最好的办法是记日记。自那时起,恽代英每天写日记,并给家人和朋友看。这个习惯延续到他做秘密工作时才终止;自学,就是阅读家庭藏书,如《纲鉴易知录》、《战国策》、《古文观止》、《饮冰室文集》等。另外,找当地邮政局局长学英文,顺便利用邮局选阅当地邮递的书报。几年阅读了大量报刊,以及孟德斯鸠等人的著作;自律,就是管住自己,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从此,恽代英对个人道德修养要求日益严格。
“目睹中华民族的严重危机,伯父作为中国当时的先进分子很早就立下‘伺候国家’、‘伺候社会’,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奋斗的崇高理想。”恽希良说,多年来,每次读到伯父的这些事迹,都发自内心钦佩不已。
1917年,恽代英提出要用行动来救国。为救国,他首先重视个人的品德修养,要具有“公德、公心、诚心、谨慎、服从、礼貌、利他”,认为“这是救国的唯一方法”(《社会的修养》)。当年9月,他成立“以自助助人为宗旨的互助会”,在小团体内实行自由、平等、博爱、互助、劳动的精神,践行利他的人生观。他每天积极地组织和参与“互助社”活动,会员们互相关心、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在例会中他把已经连续写了几年的日记给会员们传看、交流思想的同时,也是起一个带头作用。一些人受到他的启发,也开始记日记,追求自我完善。他曾在1918年7月的一篇日记中写下对同人的希望:“尽力助人;尽力爱国、尽力爱正义,勿为偏僻的爱国者,不顾正义。”
为了帮助和引导青年树立崇高的理想,恽代英创办启智图书室,向广大学生推荐《共产党宣言》、《新青年》等进步书刊,传播新思想;创办利群书社,主办《光华学报》、《中国青年》等革命刊物,为追求进步的青年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谈起恽代英创办和出任《中国青年》雜志期间与青年的交往,恽希良不禁动情:“1923年9月,伯父到上海去,首先是创办《中国青年》,任主编。从创刊到1927年,他在《中国青年》发表文章和通讯210多篇,占他一生发表作品数量的三分之一。他不但通过‘通信’、‘青年问题’等专栏发表大量与读者沟通的文章,循循善诱教育青年正确对待恋爱婚姻、工作生活等成长过程中的许多切身问题,还以通信方式保持与广大青年的联系。他每天都收到几十封甚至上百封读者来信,对于读者来信,不管多忙都一一回信。有典型意义的信,则在《中国青年》上刊登,以期引起讨论。”
恽代英非常重视青年在革命运动中的重要作用。他认为“中国革命的先锋队,一定是青年”。他把变革社会,争取民族独立看作是青年“不能不负的重大使命”。他非常重视理想和信仰的作用,有理想、有信仰的人,“如黑地有灯,则自增其勇往之气;无希望如无灯,则举足略有崎岖即生畏缩之心,如人遇小挫折即生消极之想也。希望愈大如灯光愈大,则风不能熄”。 在心里缩短与伯父的感情距离
信仰之引人向上,固不可诬之事。且其功用能使怯者勇,弱者强,散慢者精进,躁乱者恬静……唯信仰固有如此之功用。——恽代英
“伯父被国民党当局逮捕时,我才一岁,第二年他牺牲。我离开上海前,父亲从未向我谈过伯父的事,只知道伯父的名字是恽代英,已不在人世。1941年秋某日,从一个存放旧书报的木箱中,我偶尔翻出一本杂志,其中刊载一篇写伯父的文章,读后却大失所望,因为叙述的只是一些无意义的琐事。总之,在少年时代,伯父离我很遥远,我对他并无所知。”言及伯父,恽希良从容而深情。
光阴穿越历史,回到1942年,恽子强带着14岁的恽希仲、13岁的恽希良等五个孩子一路徒步8个月来到延安。直到那时,参加新四军后,恽希良才知道伯父原来是一名革命先驱,从一本薄薄的《烈士传》中,恽希良读到伯父和李大钊、罗亦农、熊雄、马骏等十数位革命烈士的简介,崇敬之情顿时油然而生,也立即在心里缩短与伯父的感情距离。
在那本小册子中,恽希良读到一句影响他一生的话:“伯父说,‘我身上没有一件值钱的东西,只有一副近视眼镜值几个钱。我身上的磷,仅能做四盒洋火。我愿我的磷发出更多的热和光,我希望他燃烧起来,烧掉过老的中国,诞生一个新中国’!”恽希良领悟到,恽代英对知识的渴望、对真理的追求和对理想的执著,不仅对伯父同代人而言是为标杆,于现代青年同样堪称楷模。
恽希良真正有机会阅读伯父文章,深入了解他的思想和经历,时间已是1983年。当时江西人民出版社准备出版三卷本的《恽代英选集》,恽希良被邀请参加选编工作,由此阅读和接触到大量关于恽代英的文献资料。虽然最终由于人民出版社《恽代英文集》出版发行,《恽代英选集》没有面世,但恽希良对伯父的了解更进一步:“第一,他在大学学习期间就培养了严谨的学风,写出一批有科学水平的哲学论文,是中最早宣传唯物论和利他论的先驱。他自己也在这些观点的基础上为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做理论准备。第二,在大学毕业后,他用四年时间,通过认真思考、反复推敲、同仁切磋,以及社会实践活动,探索改造社会的途径。从修身助学的互助会、传播新文化的利群书社,到救国的共同社,以独特方式走上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道路。第三,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他做过多种工作,写过许多文章,逐渐从一个为人师表的教师转变为职业革命家。我认为,对伯父最好的纪念,就是认真研究他的思想和生平,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学习和继承他。”
精神与思想上的感召,促使恽希良致力于弄清楚自己与伯父是否曾有过见面,哪怕这只是幼年恽希良毫无记忆的相会。“但伯父同我一定是见过面的。”怀着自豪之情,恽希良肯定地讲到。1929年初,恽希良出生于上海,满月后离沪到南通舅舅家,第二年初返回上海,同父母居住于北四川路永安里。根据史料和父亲、恽代英大哥恽子强遗留的照片及简短说明中,恽希良得知伯父恽代英1928年冬天到上海,同周恩来一起做党的地下工作,周恩来住永安里,恽代英也大概住于此。
翻开泛黄的纸页,恽希良拿出一张与恽代英之子恽希仲的合影:“这张照片拍摄时间是我满月前后,根据这些要素可以大致判断:伯父同我是见过面的。”
2015年8月,恽代英诞辰120周年之际,恽希良携子女亲属再赴祖籍常州,来到恽代英故居、现恽代英纪念馆祭奠。“在常州市中心晋陵中路,沿小巷一路向东左拐穿梭到晋陵中路娑罗巷,第一栋民宅就是伯父曾经的住地。”在飞檐黛瓦、木格窗花的江南风韵中,恽希良说,那是他与伯父灵魂的映照。
“摸黑路”前行的爱国者
联合的分子越多,他的力量越大。一丛纤弱的竹林,可以胜过吹得倒孤松的风暴。一把细嫩的竹箸,可以胜过折得断粗枝的手腕。——恽代英
“伯父的很多文章对于党史研究很有意义。阅读他的文章,不仅可以看清他的成长历程和思想变迁,还可以大致了解中国当时的许多问题。他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政治活动家、杰出宣传家,又是较早认识武装斗争重要性的领导者。”抚摸着案头一卷《恽代英全集》,恽希良语重心长地讲到,恽代英已牺牲80多年,熟悉他的人都已谢世,记录他事迹的书籍、文章、回忆录也比较少,但从恽代英的文章中仍旧能够感受到他思想的光芒。
“利社会、利国家、利天下”,恽代英将这三句话作为思想的起点,用文章作带领青年追求真理的火炬。恽代英指出:“皇帝时代的主人翁就是皇帝”,现代社会的“主人翁就是民众”。他主张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我们是要谋全体人民的利益和政治,不是要谋任何优等阶级利益的政治”,国民革命是为了谋取“占国民大多数的工人、农民的利益”,强调中国革命只有依靠工农群众、发动工农群众,才能取得成功。
恽代英是党内最早提出青年运动必须始终走与群众相结合的道路这一观点的领导人之一。早在1922年,他就在《为少年中国学会同人进一解》中明确提出:“群众集合起来的力量,是全世界没有可以对敌的。”他指出青年、青年运动和群众的结合是非常必要的,因为“我们专靠自己纯粹的血与汗,是不能成功的,想利用别的靠不住的势力,是有弊病靠不住的。我们必须利用群众集合的力量”。他进一步分析说,群众的力量是发源于本能的冲动,因此有盲目性。青年应该懂得群众的心理,为群众提供理性智慧的指导,走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道路。恽代英鼓励广大青年到农村去,到田间去,去宣传和教育农民。恽代英尤其重视青年工人运动,他号召广大青年:“我们一定要与产业无产阶级的革命势力联合,我们的革命势力才伟大,能够必然的获得胜利。”
通过对恽代英文章的系统研读,恽希良认为:“正确地认识国情,是制定正确革命路线、政策的基本出发点和前提。要不要深入地研究中国的国情,怎样具体分析中国国情,这是当时中国共产党人首先面临的重大课题。恽代英提出研究国情的重要性。”1923年6月,恽代英在给当时团中央负责人的信中就提出:“不顾全国经济状况大不相同的情形,于是每有要求是实际无法遵守的。”他告诫广大青年和革命群眾要“彻底了解近代社会的实际情形,然后使你们彻底了解革命的主义与政策的真正意义”,“解决中国的问题,自然要根据中国的情形,以决定中国的办法”。恽代英非常注重对中国国情的研究,他的《中国贫乏的真原因》、《革命政府与关税问题》、《中国经济状况》等论文,都是这方面的代表性成果。正是扎实把握马克思主义,深刻理解中国国情,使他能够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上,对中国革命进行多方面思考和探索。
同其他早期革命家一样,恽代英的许多活动是摸索着前进。他说自己是“摸黑路”前行的爱国者。加入中国共产党以后,他的许多活动仍带有摸索性质,因此他的很多文章具有启蒙作用,至今予人启迪。
“浪迹江湖数旧游,故人生死各千秋。已摈扰患寻常事,留得豪情作禁囚。”恽希良轻声吟诵伯父就义前留下的诗篇。“伯父一生写了许多文章,尤其是入党后写的文章,大多围绕一个中心,那就是为了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今天中国人民革命胜利已经60多年,我们仍然需要坚持社会主义的理想和原则,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本文选自:中华儿女 2016年10期)
这位中国共产党创建早期领导人,知识渊博、胸怀大志、坚守信仰、高瞻远瞩,他在短暂一生中,为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做出重要贡献,留下丰厚宝贵的思想遗产,是优秀中华儿女中的杰出代表。在当今中国社会发生深刻的历史性变革和发展的重要时期,恽代英的思想与精神,仍具有跨越时空的现实价值和恒久生命力。
日前,由中宣部、教育部主办的原创话剧《雨花台》在北京大学拉开国内高校百场巡演的帷幕,并在当代青年中掀起忠诚信仰、为民担当的“恽代英热”。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也是恽代英烈士就义85周年。在建党95周年纪念日到来前夕,本刊专访恽代英之侄恽希良,特刊发此组文章,抚今追昔,缅怀先烈,以飨读者。
“利社会、利国家、利天下”,他将这三句话作为思想的起点,用文章作带领青年追求真理的火炬
“国不可以不救。他人不去救,则唯靠我自己。他人不能救,则唯靠我自己。他人不下真心救,则唯靠我自己。”恽代英和并肩作战的同志们回首凝望这块自己为之抛洒青春和热血的土地,毅然决然地走上雨花台慷慨就义,以青春生命对话信仰永恒。
这是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教育部组织的大型话剧《雨花台》中的一幕。2016年4月,这部讲述南京雨花台英烈事迹的原创话剧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首演,并拉开全国巡演序幕。1931年4月牺牲于雨花台的恽代英,是话剧《雨花台》的主线人物。
能容纳2000余人的观众厅座无虚席。在观众中,有一位特殊的老人,耄耋之年依然精神矍铄。他在亲属的陪同下静静地凝神观看,似乎已随台上剧情起伏、光影变幻沉浸在往事追忆之中。他就是恽代英之侄、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原编审恽希良。
一生受伯父思想和精神影响的恽希良,87岁高龄仍谨记教诲:“革命青年要把学习和救国的事业紧密结合起来,青年不但要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成为饱学之士,还应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道义感。”
矢志“伺候国家”
在我们今天,不是自动地一热血为人类奋斗,便只有被动地受强邻的自由宰割……还有人气的青年,上去吧!只有奋斗可以给你们生路,而且亦只有奋斗可以给你们快乐!——恽代英
“在大革命前后的青年学生们,凡是稍微有些进步思想的,不知道恽代英,没有受过他的影响的人,可以说没有。”现代文学家郭沫若曾撰文这样回忆恽代英。从18岁到36岁,恽代英留下几百万字文字资料,记录其思想脉络,且具有前瞻性。许多人多年后回忆自己如何走向革命道路,都对启蒙者恽代英难以忘怀。
“伯父留给我们最大的精神财富就是严于律己、严以修身,以及他极强的爱国情怀。”在恽希良看来,伯父恽代英作为共青团和青年运动的领导者之一,始终与青年在一起,站在工作和斗争最前沿,在团的思想组织建设、历次大规模青年运动过程中起到极其重要的引导作用。
1895年,恽代英出生在武昌一个大家庭。祖父恽元复是湖广总督张之洞的高级幕僚,父亲恽爵三长期在外地教书。恽代英6岁入家塾,10岁进高等小学堂,14岁小学毕业后,随父母到老河口。当地无中学,恽代英的母亲只好自己教育。她的家教只有6个字:自省、自学、自律。自省,就是多反省自己,最好的办法是记日记。自那时起,恽代英每天写日记,并给家人和朋友看。这个习惯延续到他做秘密工作时才终止;自学,就是阅读家庭藏书,如《纲鉴易知录》、《战国策》、《古文观止》、《饮冰室文集》等。另外,找当地邮政局局长学英文,顺便利用邮局选阅当地邮递的书报。几年阅读了大量报刊,以及孟德斯鸠等人的著作;自律,就是管住自己,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从此,恽代英对个人道德修养要求日益严格。
“目睹中华民族的严重危机,伯父作为中国当时的先进分子很早就立下‘伺候国家’、‘伺候社会’,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奋斗的崇高理想。”恽希良说,多年来,每次读到伯父的这些事迹,都发自内心钦佩不已。
1917年,恽代英提出要用行动来救国。为救国,他首先重视个人的品德修养,要具有“公德、公心、诚心、谨慎、服从、礼貌、利他”,认为“这是救国的唯一方法”(《社会的修养》)。当年9月,他成立“以自助助人为宗旨的互助会”,在小团体内实行自由、平等、博爱、互助、劳动的精神,践行利他的人生观。他每天积极地组织和参与“互助社”活动,会员们互相关心、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在例会中他把已经连续写了几年的日记给会员们传看、交流思想的同时,也是起一个带头作用。一些人受到他的启发,也开始记日记,追求自我完善。他曾在1918年7月的一篇日记中写下对同人的希望:“尽力助人;尽力爱国、尽力爱正义,勿为偏僻的爱国者,不顾正义。”
为了帮助和引导青年树立崇高的理想,恽代英创办启智图书室,向广大学生推荐《共产党宣言》、《新青年》等进步书刊,传播新思想;创办利群书社,主办《光华学报》、《中国青年》等革命刊物,为追求进步的青年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谈起恽代英创办和出任《中国青年》雜志期间与青年的交往,恽希良不禁动情:“1923年9月,伯父到上海去,首先是创办《中国青年》,任主编。从创刊到1927年,他在《中国青年》发表文章和通讯210多篇,占他一生发表作品数量的三分之一。他不但通过‘通信’、‘青年问题’等专栏发表大量与读者沟通的文章,循循善诱教育青年正确对待恋爱婚姻、工作生活等成长过程中的许多切身问题,还以通信方式保持与广大青年的联系。他每天都收到几十封甚至上百封读者来信,对于读者来信,不管多忙都一一回信。有典型意义的信,则在《中国青年》上刊登,以期引起讨论。”
恽代英非常重视青年在革命运动中的重要作用。他认为“中国革命的先锋队,一定是青年”。他把变革社会,争取民族独立看作是青年“不能不负的重大使命”。他非常重视理想和信仰的作用,有理想、有信仰的人,“如黑地有灯,则自增其勇往之气;无希望如无灯,则举足略有崎岖即生畏缩之心,如人遇小挫折即生消极之想也。希望愈大如灯光愈大,则风不能熄”。 在心里缩短与伯父的感情距离
信仰之引人向上,固不可诬之事。且其功用能使怯者勇,弱者强,散慢者精进,躁乱者恬静……唯信仰固有如此之功用。——恽代英
“伯父被国民党当局逮捕时,我才一岁,第二年他牺牲。我离开上海前,父亲从未向我谈过伯父的事,只知道伯父的名字是恽代英,已不在人世。1941年秋某日,从一个存放旧书报的木箱中,我偶尔翻出一本杂志,其中刊载一篇写伯父的文章,读后却大失所望,因为叙述的只是一些无意义的琐事。总之,在少年时代,伯父离我很遥远,我对他并无所知。”言及伯父,恽希良从容而深情。
光阴穿越历史,回到1942年,恽子强带着14岁的恽希仲、13岁的恽希良等五个孩子一路徒步8个月来到延安。直到那时,参加新四军后,恽希良才知道伯父原来是一名革命先驱,从一本薄薄的《烈士传》中,恽希良读到伯父和李大钊、罗亦农、熊雄、马骏等十数位革命烈士的简介,崇敬之情顿时油然而生,也立即在心里缩短与伯父的感情距离。
在那本小册子中,恽希良读到一句影响他一生的话:“伯父说,‘我身上没有一件值钱的东西,只有一副近视眼镜值几个钱。我身上的磷,仅能做四盒洋火。我愿我的磷发出更多的热和光,我希望他燃烧起来,烧掉过老的中国,诞生一个新中国’!”恽希良领悟到,恽代英对知识的渴望、对真理的追求和对理想的执著,不仅对伯父同代人而言是为标杆,于现代青年同样堪称楷模。
恽希良真正有机会阅读伯父文章,深入了解他的思想和经历,时间已是1983年。当时江西人民出版社准备出版三卷本的《恽代英选集》,恽希良被邀请参加选编工作,由此阅读和接触到大量关于恽代英的文献资料。虽然最终由于人民出版社《恽代英文集》出版发行,《恽代英选集》没有面世,但恽希良对伯父的了解更进一步:“第一,他在大学学习期间就培养了严谨的学风,写出一批有科学水平的哲学论文,是中最早宣传唯物论和利他论的先驱。他自己也在这些观点的基础上为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做理论准备。第二,在大学毕业后,他用四年时间,通过认真思考、反复推敲、同仁切磋,以及社会实践活动,探索改造社会的途径。从修身助学的互助会、传播新文化的利群书社,到救国的共同社,以独特方式走上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道路。第三,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他做过多种工作,写过许多文章,逐渐从一个为人师表的教师转变为职业革命家。我认为,对伯父最好的纪念,就是认真研究他的思想和生平,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学习和继承他。”
精神与思想上的感召,促使恽希良致力于弄清楚自己与伯父是否曾有过见面,哪怕这只是幼年恽希良毫无记忆的相会。“但伯父同我一定是见过面的。”怀着自豪之情,恽希良肯定地讲到。1929年初,恽希良出生于上海,满月后离沪到南通舅舅家,第二年初返回上海,同父母居住于北四川路永安里。根据史料和父亲、恽代英大哥恽子强遗留的照片及简短说明中,恽希良得知伯父恽代英1928年冬天到上海,同周恩来一起做党的地下工作,周恩来住永安里,恽代英也大概住于此。
翻开泛黄的纸页,恽希良拿出一张与恽代英之子恽希仲的合影:“这张照片拍摄时间是我满月前后,根据这些要素可以大致判断:伯父同我是见过面的。”
2015年8月,恽代英诞辰120周年之际,恽希良携子女亲属再赴祖籍常州,来到恽代英故居、现恽代英纪念馆祭奠。“在常州市中心晋陵中路,沿小巷一路向东左拐穿梭到晋陵中路娑罗巷,第一栋民宅就是伯父曾经的住地。”在飞檐黛瓦、木格窗花的江南风韵中,恽希良说,那是他与伯父灵魂的映照。
“摸黑路”前行的爱国者
联合的分子越多,他的力量越大。一丛纤弱的竹林,可以胜过吹得倒孤松的风暴。一把细嫩的竹箸,可以胜过折得断粗枝的手腕。——恽代英
“伯父的很多文章对于党史研究很有意义。阅读他的文章,不仅可以看清他的成长历程和思想变迁,还可以大致了解中国当时的许多问题。他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政治活动家、杰出宣传家,又是较早认识武装斗争重要性的领导者。”抚摸着案头一卷《恽代英全集》,恽希良语重心长地讲到,恽代英已牺牲80多年,熟悉他的人都已谢世,记录他事迹的书籍、文章、回忆录也比较少,但从恽代英的文章中仍旧能够感受到他思想的光芒。
“利社会、利国家、利天下”,恽代英将这三句话作为思想的起点,用文章作带领青年追求真理的火炬。恽代英指出:“皇帝时代的主人翁就是皇帝”,现代社会的“主人翁就是民众”。他主张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我们是要谋全体人民的利益和政治,不是要谋任何优等阶级利益的政治”,国民革命是为了谋取“占国民大多数的工人、农民的利益”,强调中国革命只有依靠工农群众、发动工农群众,才能取得成功。
恽代英是党内最早提出青年运动必须始终走与群众相结合的道路这一观点的领导人之一。早在1922年,他就在《为少年中国学会同人进一解》中明确提出:“群众集合起来的力量,是全世界没有可以对敌的。”他指出青年、青年运动和群众的结合是非常必要的,因为“我们专靠自己纯粹的血与汗,是不能成功的,想利用别的靠不住的势力,是有弊病靠不住的。我们必须利用群众集合的力量”。他进一步分析说,群众的力量是发源于本能的冲动,因此有盲目性。青年应该懂得群众的心理,为群众提供理性智慧的指导,走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道路。恽代英鼓励广大青年到农村去,到田间去,去宣传和教育农民。恽代英尤其重视青年工人运动,他号召广大青年:“我们一定要与产业无产阶级的革命势力联合,我们的革命势力才伟大,能够必然的获得胜利。”
通过对恽代英文章的系统研读,恽希良认为:“正确地认识国情,是制定正确革命路线、政策的基本出发点和前提。要不要深入地研究中国的国情,怎样具体分析中国国情,这是当时中国共产党人首先面临的重大课题。恽代英提出研究国情的重要性。”1923年6月,恽代英在给当时团中央负责人的信中就提出:“不顾全国经济状况大不相同的情形,于是每有要求是实际无法遵守的。”他告诫广大青年和革命群眾要“彻底了解近代社会的实际情形,然后使你们彻底了解革命的主义与政策的真正意义”,“解决中国的问题,自然要根据中国的情形,以决定中国的办法”。恽代英非常注重对中国国情的研究,他的《中国贫乏的真原因》、《革命政府与关税问题》、《中国经济状况》等论文,都是这方面的代表性成果。正是扎实把握马克思主义,深刻理解中国国情,使他能够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上,对中国革命进行多方面思考和探索。
同其他早期革命家一样,恽代英的许多活动是摸索着前进。他说自己是“摸黑路”前行的爱国者。加入中国共产党以后,他的许多活动仍带有摸索性质,因此他的很多文章具有启蒙作用,至今予人启迪。
“浪迹江湖数旧游,故人生死各千秋。已摈扰患寻常事,留得豪情作禁囚。”恽希良轻声吟诵伯父就义前留下的诗篇。“伯父一生写了许多文章,尤其是入党后写的文章,大多围绕一个中心,那就是为了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今天中国人民革命胜利已经60多年,我们仍然需要坚持社会主义的理想和原则,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本文选自:中华儿女 2016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