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文作文,从人文精神的角度,还作文以“人”性,还作文“生活”的本质,旨在建构和实现生活的审美工程。人文作文,是语文学科走进新课程改革的先锋和旗手,它吸取东西文化中人文精神的积极成果,引导学生树立有中国特色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挥重要作用。以下为人文作文实施途径及方法:
一、建构审美工程
1.寻找切入点,注入活水,激起波澜
人文作文将人和人的生活作为根基和母源,其审美指向是发现和挖掘生活中的美,应当寻找带有审美意味的诗化的载体。当然,也不能排除对丑的抨击。因为美和丑唤起的美感形式不同:将生活中的美集中升华,可以直接给人以美的享受;通过对丑的批判,对弱的同情,则又可唤起人性中的求美向善之心;还可以通过对社会和人生本质上的丑陋和荒谬的展示,表达人类失去美的痛苦或对美的渴望,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人文作文以弘扬主旋律为主。但绝不摒弃对丑的鞭笞。作文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捕捉生活中的闪光点,比如周围的或社会上的焦点,并对这些“活水”进行透视,纵横出击,力求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震撼效果。从而使人文作文在体现审美情趣的基础上,富有历史厚重感或时代节奏感。
2.在审美活动中,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创造性
自从原始人把一块天然石块打磨成石斧,便表明了人的初级状态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成为“人猿揖别”的标志。因此,人文作文的训练中,我们应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写作中,学生在由想象、幻想和加工制作的创造才能构成的原动力系统作用下,自觉而又十分强烈地表现自我。情感的河床里,渗透着求真求善的审美意向。古人把人同外部世界的情感沟通和交融的至高境界称作“心与境合”、“天人合一”。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文作文的写作,成了一种审美实践活动,不仅创造着学生周围的世界,也相应地创造着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
3.突破学科本位,从宏观的大视角,注重审美活动发展的广度、深度和思维的自我创新
中国文学,自古就是文史哲的统一。在全球化的今天,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的兴起,不仅开拓了新的领域,更是开阔了人的视野、活跃了人的思维。应运而生的人文作文,不但要结合美术构图、音乐要素作文,更应适应当今关注心灵的内宇宙运行的趋势,将心理学与文史哲等学科进行整合。从而使师生突破学科本位思想,从传统的作文模式中解放出来,使审美活动大胆地向广度、深度发展;并突破思维定势,促进思维的自我创新。
二、创办鉴赏工程
1.师生畅游在人文作文的大江中,持续发展多维度的自我挑战
从老师角度看,学生作文时,老师亦同时作文,完成后,师生作文同时公开接受评议,这种“对峙”,无疑是一大挑战;而在此前,如何引导学生走上人文作文之路,更是一大挑战。对学生而言,认知生活世界的过程,不也是一个不断超越自我、挑战自我的过程吗?这种挑战的相互性有机地融合在人文作文的教学之中,激励师生共同打造一把与时代同步的金钥匙——人文作文。
2.开办课堂“人文沙龙”,鉴赏、修改作文
如果说,学生将周围世界有激情、有个性的事物诉诸笔端为一度创作,那么,鉴赏、修改,可以说是对作文进行二度创作、三度创作,由此可见鉴赏和修改的重要性。在这个环节,应该牢记两点:一要民主,二要及时。开办课堂“人文沙龙”,实现师生平等对话、平等交往,正好一箭双雕。在“人文沙龙”的民主氛围中,学生主动参与,调动所有存储信息,畅所欲言,碰撞出思维最为活跃的火花。在学生互动评议和老师适时点拨、归纳的基础上及时反馈,不仅激发了学生作文的热情,更能趁热打铁,十分有效地促进学生整体作文水平的提高。鉴赏、修改后,将学生的作文存入“成长记录袋”中。在整个作文训练过程中,学生将在自己不断进步的事实面前,信心百倍地投入到作文和学习中,努力塑造自己完美的人生。
一、建构审美工程
1.寻找切入点,注入活水,激起波澜
人文作文将人和人的生活作为根基和母源,其审美指向是发现和挖掘生活中的美,应当寻找带有审美意味的诗化的载体。当然,也不能排除对丑的抨击。因为美和丑唤起的美感形式不同:将生活中的美集中升华,可以直接给人以美的享受;通过对丑的批判,对弱的同情,则又可唤起人性中的求美向善之心;还可以通过对社会和人生本质上的丑陋和荒谬的展示,表达人类失去美的痛苦或对美的渴望,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人文作文以弘扬主旋律为主。但绝不摒弃对丑的鞭笞。作文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捕捉生活中的闪光点,比如周围的或社会上的焦点,并对这些“活水”进行透视,纵横出击,力求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震撼效果。从而使人文作文在体现审美情趣的基础上,富有历史厚重感或时代节奏感。
2.在审美活动中,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创造性
自从原始人把一块天然石块打磨成石斧,便表明了人的初级状态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成为“人猿揖别”的标志。因此,人文作文的训练中,我们应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写作中,学生在由想象、幻想和加工制作的创造才能构成的原动力系统作用下,自觉而又十分强烈地表现自我。情感的河床里,渗透着求真求善的审美意向。古人把人同外部世界的情感沟通和交融的至高境界称作“心与境合”、“天人合一”。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文作文的写作,成了一种审美实践活动,不仅创造着学生周围的世界,也相应地创造着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
3.突破学科本位,从宏观的大视角,注重审美活动发展的广度、深度和思维的自我创新
中国文学,自古就是文史哲的统一。在全球化的今天,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的兴起,不仅开拓了新的领域,更是开阔了人的视野、活跃了人的思维。应运而生的人文作文,不但要结合美术构图、音乐要素作文,更应适应当今关注心灵的内宇宙运行的趋势,将心理学与文史哲等学科进行整合。从而使师生突破学科本位思想,从传统的作文模式中解放出来,使审美活动大胆地向广度、深度发展;并突破思维定势,促进思维的自我创新。
二、创办鉴赏工程
1.师生畅游在人文作文的大江中,持续发展多维度的自我挑战
从老师角度看,学生作文时,老师亦同时作文,完成后,师生作文同时公开接受评议,这种“对峙”,无疑是一大挑战;而在此前,如何引导学生走上人文作文之路,更是一大挑战。对学生而言,认知生活世界的过程,不也是一个不断超越自我、挑战自我的过程吗?这种挑战的相互性有机地融合在人文作文的教学之中,激励师生共同打造一把与时代同步的金钥匙——人文作文。
2.开办课堂“人文沙龙”,鉴赏、修改作文
如果说,学生将周围世界有激情、有个性的事物诉诸笔端为一度创作,那么,鉴赏、修改,可以说是对作文进行二度创作、三度创作,由此可见鉴赏和修改的重要性。在这个环节,应该牢记两点:一要民主,二要及时。开办课堂“人文沙龙”,实现师生平等对话、平等交往,正好一箭双雕。在“人文沙龙”的民主氛围中,学生主动参与,调动所有存储信息,畅所欲言,碰撞出思维最为活跃的火花。在学生互动评议和老师适时点拨、归纳的基础上及时反馈,不仅激发了学生作文的热情,更能趁热打铁,十分有效地促进学生整体作文水平的提高。鉴赏、修改后,将学生的作文存入“成长记录袋”中。在整个作文训练过程中,学生将在自己不断进步的事实面前,信心百倍地投入到作文和学习中,努力塑造自己完美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