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文本 循例求真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heaixi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叶圣陶先生指出:“教材无非是例子”,但同时也说:“教材又是很重要的例子”。这个“例子”不仅给我们呈现人文的内涵,还给我们呈现出作者对事物的认识与情感,又是怎么样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它承载着的哪些“字词句篇,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语文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当让学生借助教材这个“例子”,通过具体的语文实践,主动去理解和体验,以综合提高语文素养。如何实现这些目标呢?
  
  一、细读文本,把握教材
  
  教材是最主要的课程资源,是语文课程的集中表现,是语文教学、最主要最基本的资源。语文教材集中体现了作者的认识与情感,编者的编写意图,学生学习语文的目标要求。而对这些内容把握的前提是细读文本,教师只有通过对文本的细心研读,并联系作者写作的时代背景、人生境遇以及写作的目的进行全面解读,才能达到把握教材的要求:
  1.弄清文本基本价值取向、教材的特点、目标要求,以及在本组课文中的地位、作用、任务、前后联系等。
  2.读者应有自己独特理解和感受,审美启迪。
  3.明确学科的基本特征,就是所承载着的“字词句篇,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语文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人文素养等。
  4.理清教学的基本思路和方法,认真区分什么是“教材内容”,什么是“教学内容”,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二、追求本真,用足教材
  
  开发语文教育资源必须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并服务于教学目标。同时,教学目标的确定又必须以文本为依托,凸显语文学习、发展语言这一本质特征。语文课程的基本特征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是训练语言,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教学中怎样做才能“用足教材”呢?首先,要认真地把握好教材这个“例子”的目标要求、重点、难点、关键点、训练点,紧扣文本的教学内容,确定好训练载体,运用综合训练方法,全面扎实地进行字词句篇基本知识的学习和听说读写等方面技能的训练。其次,要引领学生借助教材这个“例子”,在具体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感悟人文内含,综合提高人文素养,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当然,不同课文均有不同的文本价值。在具体教学中,我们可依据课后“思考·练习”组织课堂教学,展开训练。课后“思考·练习”是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体现教学的目的要求,体现本课语文素养方面培养的指向,提示教学的重难点,提供教学的基本结构,告诉师生基本的教法与学法,是确定教学内容的主要依据,是实施教学的主要凭借。
  例如学习《普罗米修斯盗火》(苏教版四年级上册)一课的“思考与练习”:
  1.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用钢笔描红。(生字)
  3.读读下面的词语。(新词)
  4.下面的句子中两个带点的词能不能互换?为什么?(句子(略) 词语:决心——决定)
  5.默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想象人们得到火种后欣喜若狂的情景。说一说,再写下来。
  以上“思考与练习”,题1为我们指明了“朗读与表达”方面的要求;题2指明了“识字写字”方面的要求;题3指明了“词语理解”方面的要求;题4指明了“句子中词语辨析”方面的要求;题5指明了“听说与读写”方面的要求。综合起来则为本课训练的重点,也是本课的“教学内容”,这些方面的训练既是相对独立,又是彼此关联的整体。教学中教者可以通过初读指导,让学生读准字词,读通课文;其次,通过精读指导,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品词析句,辨析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揣摩人物表达的情感;其三,让学生认真默读课文第四自然段,联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的有关语句,即人们得到火种前的困苦生活,展开想象,再凭借描写人们得到火种后的心情、语言以及如何唱歌、跳舞、奔走相告等语句,想象人们欣喜若狂的样子。可先自己说说,再在小组交流,然后全班交流。进而探究为什么人们会如此欣喜若狂。启发学生思考感悟,去体会普罗米修斯不畏强暴、不惜牺牲一切为民造福的伟大精神,课后再让学生写下来。最后,引导学生按照课文段落层次列好提纲进行复述课文,全面内化。这样,一方面体现了语文教学的本色,紧扣目标,强化训练,通过重点词和句的品析,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另一方面,在品词析句的同时,引领学生体会文中含着的意思、表达的情感,揣摩这些词句在表达上的作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用足教材。
  
  三、适度超越,用活教材
  
  开发语文文本教学资源,就是要“用活教材”,同时也要把握好开发的度,做到“合理”、“适度”。一方面,要扎扎实实教好教材,使学生获得语文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人文素养;另一方面,在此基础上适当超越文本、超越课堂,这样,学生的语文学习才能既钻进教材,又能跳出教材。
  1.与时俱进,赋予文本新的内涵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观念的更新,价值观、人生观的改变,教材中不少文本内容将与时俱进,蕴含着新的内涵。因此,我们必须更加深入研读文本,准确把握好文本新的内蕴,引领学生对文本做更全面的新解读。如教学《落花生》一文,学生品读父亲说的话“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苹果、石榴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的挂在枝头,使人一看就生爱慕之心,必须挖起来才知道”时,学生在感悟到花生谦逊品格的同时,就纷纷质疑:花生藏而不露的确可贵,难道像苹果石榴一样外表好看的东西就没有实用了吗?于是,围绕这一问题让“花生派”与“苹果石榴派”学生展开激烈的争论。争论中学生不仅明白了文章中父亲的真正用意,而且清楚地认识到我们与作者所处的时代不同,现实社会不仅需要像花生一样有真才实学却不图虚名的实干家,也需要像苹果石榴一样既重视仪表又有内才的优秀人才。
  2.有效拓展,激活多元解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同一文章,同一问题,由于学生认识能力的差异和解读角度不同,可作多元解读,就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和环境里阅读,感悟也不同。为此,教者在教学中对文本要善于作适度拓展,以此来激活学生的多元解读。例如学习《桂花雨》(苏教版四年级上册)一课,课后思考题:“为什么‘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这一问题是本课教学的难点,为使学生深入解读,做些适度的拓展,补充介绍“这里”(文中的“小山”就是指西湖边上赏桂名胜——满陇桂雨),并追问:满陇桂雨的桂花香飘十里,却比不上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这是为什么?家乡的桂花到底有多香,让我们到课文中找一找,画出文中描写家乡桂花“香”的句子,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
  生:“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香气里”中“全年”说明家乡桂花香的时间之长,“整个村子”让人们感受到桂花香得范围之广。因此,她认为还是家乡桂花香。
  生:“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是作者家乡的“摇桂花之乐”,令人思念。这场场桂花雨,下遍了春夏秋冬,下遍了整个院子,香了人们的身,香了人们的心,是乐在其中的“香”,因此,母亲认为还是家乡的桂花香。
  生:我生活在这里(外地学生),环境舒适,但我仍觉得还是不如家乡好。我想“母亲”或许也这么认为,不管这里的环境有多好,生活有多么舒适,桂花是如何的香,可总觉得还是家乡桂花香。
  生:说桂花,实际是说母亲对家乡的一种思念之情。
  通过这一拓展及品读感悟,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解读,体会母亲那种“月是故乡明”的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和对家乡眷念之情,这是浓浓的香、暖暖的愁。
  3.关注生成,提升文本价值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变化、发展过程,也是师生、生生之间交流、互动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必然会不断地产生许多新的学习信息,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可供教师使用的有价值的教学资源,这就需要教师独具慧眼,善于捕捉这些生成性资源,并且加以有效地利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文本价值。例如学习《草船借箭》一文中,学生在探究诸葛亮是如何“神机妙算”从而使“借箭”获得成功时,一个学生提出:要是曹军使用“火攻”,放“火箭”的话,诸葛亮的这一周密计划不就“破产”了吗?一时课堂一片哗然,面对这一生成的问题,我灵机一动,引导学生联系全文想一想:诸葛亮、曹操是否也已考虑到这些因素?于是,学生通过再次研读提出:
  生:江上大雾锁江,“火箭”起不了作用。
  生:“草船”与曹军水寨离得那么近,弄不好还会引火烧身,把自己的水寨给烧了。
  生:曹操毕竟是著名的军事家,或许正是考虑到这一点,才不使用“火箭”的。
  生:诸葛亮也许正是考虑到曹军不会这么做,才胸有成竹“借箭”的,这正是诸葛亮“神机妙算”的集中表现。
  生:“借箭”也是挺悬的事,正是诸葛亮考虑周密、安排的巧妙,才得以成功,否则,还会弄巧成拙,反害其身……
  通过这一生成问题的引导,促使学生对文本作更加深入的探究解读,从中不仅理解了诸葛亮借箭成功的原因,体会到他的“神机妙算”,还使学生进一步明白了“凡事都应考虑周密,巧妙安排,才能成事”这一普遍的哲理,从而提升了文本的价值。
其他文献
新课程提出,要拓宽学科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加强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注意利用其他学科教学活动成果与本学科教学活动进行有机整合,在整合中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也指出,生活本身是综合的,没有纯粹的语文生活、数学生活、艺术生活,也没有纯粹的品德生活。《品德与生活》课程的设计,主要是将品德教育、生活教育、社会文化、科学教育等进行有机整合,让学生感受到完整的生活,在具体的生
三年级是学生开始学习写作的起始年级,很多学生在尚未起步之前,就已经从多种渠道耳闻习作艰难,心理上产生了惧怕之心。那么,如何在作文的起始年级,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使学生将这一需要内化为自身的需求呢?  一、巧用日记,呼唤尽情表达  三年级的小学生天真烂漫,情感丰富,乐于表达。很多学生在平时说话时有条有理,头头是道。这正是他们渴求表达自己内心情感的反映,也是进行写作兴趣激发的最佳时机。针对这一现状,我
现在为大多数中国哲学家、美学家所接受的是李泽厚先生所主张的“自然的人化”。美是只有在主观实践与客观现实交互作用的意义上才可实现的主客观的统一。  李泽厚先生的《美学三书》和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都认为:自由的形式就是美的形式。就内容而言,美是现实以自由形式对实践的肯定;就形式而言,美是现实肯定实践的自由形式。所以美是自由的形式。  什么是自由?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中有这样一段话:任性和偏见就是个
教学理念  “简简单单教语文,实实在在写作文”。通过本次习作引导学生“学会做生活的有心人”,养成学生良好的习作习惯,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倡导学生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    教学目标    1.把握年段习作的特点,简化习作指导,重在引导学生关注参加“劳动实践基地”活动的见闻,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2.在习作交流与指导中,渗透习作方法(选材独特,内容具体,感情真实)。养成学生良好的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应是活的讲堂,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常看到“死”的课堂。这里的“死”,基本含义有二:一是学生外部行为、课堂气氛的“死”,即学生无法与老师或同伴进行积极的有意义的交往与应对,无法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二是学生内部心理、思维活动的“死”,这是外部“死”的根源所在——面对教师的提问或启发,他们无法进行积极的读书与思考。本文通过一位新教师执教的《浅水洼里的小鱼》教学片段的评析,谈谈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应“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语言的“积累”已经越来越引起语文老师的重视,不少小学生能熟练地背出许多成语、名言名句,甚至能背出不少名篇佳作。然而,当他们操纵语言这个工具——需要说一段话、写一篇文童时,却勉为其难,词不达意。分析学生个体语言形成的心理过程,就会发现,语言的“理解”和“记忆”是“运用”的两个必要条件,而不是充要条件。有关研究证明
【关键词】活动,探究,语文实践,戏剧教学  统编语文教材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材内容是戏剧,文本主要有《屈原(节选)》《天下第一楼(节选)》《枣儿》等。教材将这个单元定为“活动·探究”,并设计任务一“阅读与思考”,任务二“准备与排练”,任务三“演出与评议”,这种创新的单元设计,启发教育者应当重视语文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活动中去探究、体会,提高学科素养,形成关键能力。  “阅读与思考”这个任务,
汉字是学生写作和阅读的基石,是实现学生独立阅读的前提。随着社会信息化的迅速发展,在小学低年级尽快实现一定数量的汉字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低年级识字教学的首要任务是解决学生对汉字的认识和读写问题,进而为阅读和写作打下坚实基础。  大部分的汉字,包括大部分的简化字,都还是隐含“六书”原理的。不仅表现在汉字与音、义发生直接联系,而且还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如物质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居住文化……对这些
小说是一种侧重刻画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的文学样式。也有人将小说分为以写人物为主和以叙述故事为主两种形式。统编教材中的古今中外的小说(或小说节选)可分为中国古典小说、中国现代小说与外国小说。由于外国小说经由文字翻译而成为中国语言的小说,所以若除去外国现代主义各流派对于小说写作形式的探索和创新,传统的外国小说与中国现代小说可视为一大类,本文暂且称之为传统小说,即本文主要讨论的小说类型。  法国叙事学
“语文园地”和“基础训练”所不同的是,其更加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其呈现方式基本上以“我会……”的形式出现。因此,在这个前提下,学生可以自主参与、实践、探究,可以合作交流,它是培植学生语文学习自信的重要平台。同时,新课程的“语文园地”与“基础训练”所不同的是,其信息量更大,与生活的链接更加密切,更加注重学生的发现、实践、创造,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语文园地”也应是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舞台。  在以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