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介堪自选印谱》中姓名印技法分析(一)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ran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方介堪自选印谱》中姓名印为研究对象,以篆刻范畴下的技法为研究视角,以姓名印为研究背景,在继承和借鉴篆刻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篆法、章法、刀法和款识法四个维度为研究方法,吸收古代篆刻的思想,力图为现代的书法篆刻设计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模式。
  【关键词】:姓名印;篆刻;技法
  方介堪(1901-1987),原名文渠,字溥如,后改名岩,字介堪,以字行,永嘉城区(今温州鹿城区人),20世纪杰出的篆刻家,尤長鸟虫篆,对20世纪鸟虫篆印蓝缕之功,成就至今无人逾越。曾任西泠印社副社长、全国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中日兰亭书会名誉顾问。撰著有《玺印文综》、《古玉印汇》、《介堪印存》、《介堪印集》、《介堪手刻晶玉印》等。
  方介堪先生是20世纪杰出的篆刻家,曾任西泠印社副社长,一生治印三万余方,但许多印章刻好交付印主后,流散四方,自己也較少留存印稿,今天所能全部聚齐者,亦仅三四千方而已。本书所收印蜕400方,乃方先生于上世纪70年代整理仅存印稿、亲自编次的一部印谱,皆为其自我认可的篆刻精品,交由其入室弟子徐无闻保存,此为首次印行。其中多数印章仅存一份印稿,这次是首度公开发表。本印谱集中体现了方先生的篆刻艺术成就。
  方先生还对其中近百方印注明了篆刻年月,并写有跋语,或记印主,或记印章材料,或记印稿原委,不仅可借以了解方先生的前后印风变化,还可作为勾勒方先生生平事迹、交游的第一手史料,其中关于姓名印方先生真是千变万化,形成了众多的种类,值得我们研究。
  (一)方介堪
  上面八方印同样都以“方介堪”为内容,但是风格各异,图1、4、5、6四方印风格相近,都是秦印,但是三个的细节部分还是有很大差别的。图2是古玺的风格,其中“堪”中“土”的横画用点来代替,朱文印。图3为汉印风格,大白文的风格。图7和图8都为圆朱文印,清代陈炼在其《印说》中说:“圆朱文……如春花舞风,轻云出岫。”只不过图8有外边栏,且图8圆朱更恬静、安雅、飘逸、散淡,犹如谦谦君子。
  (二)方巖
  图9、12、15字与字之间有边栏,都属于秦印风格,只是字与字之间有微妙的变化。只有图11、14没有外边栏,这两方为汉印。此七方印都是白文印。清 阮葵生《茶馀客话》卷十九:“白文印必逼於边,不可有空,空则不古。”因而图11、14白文印逼於边,显示了高古。
  (三)介堪
  图16、18都是圆朱文印,图16“介”的竖画连着最底边,而图18没有。图19和图20都是朱文印,都采用粗边栏技法,只是图19“堪”的竖笔画连接到最上面的边栏,图20中的“介”字的一笔画连接到最上面的边栏。图17为细白文,且设计趋势为下趋势,因为分别夸大了“介”和“堪”的长笔画,形成独特的艺术效果。图21为一方随形章,细白文并用界格隔开,构成了别具一格的面貌。
  由此联想到了中国的印章,始于殷商,盛于秦汉,六朝以后与书画结缘,到元代印章已经演化成为一门独立的篆刻艺术,入明清则臻于高峰,成为艺术创造中一支独具中国文化特色的产物。印章的发明与使用,历史悠久,它从实用的印章逐渐变成艺术品,再逐渐成为一门专门的学术,即为印学,也是篆刻学、篆刻艺术。中国古代的印章史与其他艺术的一样,都是人类物质活动转化为精神活动的艺术,是人类对于美的创作。不同时期的印章在印文、布局、铸刻等方面都有着不同的风貌,中国印章的发展就是由这些不同风貌的印章层叠而成,最终形成现在所呈现的印章面貌。
  因此对《方介堪自选印谱》中姓名印技法分析, 有利于吸收篆刻学的思想,力图为现代的书法篆刻设计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模式。
  参考文献:
  [1] 《方介堪自选印谱》徐无文 徐立整理,[M].中华书局 2015年8月北京第1版
  [2]《印章边栏分类》王本兴著,[M].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
  [3]《历代印学论文选》韓天衡 编,[M].西泠印社出版 1985年9月第1版
其他文献
【摘要】:印度历史上流行的主要思想派别都有明显的宗教背景,而宗教教义则大多带有思辨色彩,印度正统六派哲学继承和发展了古代圣典奥义书中的主要宗教哲学思想、构成了古代哲学的主体。佛教等非正统派别则提出了具有极高理论价值的哲学体系,在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印度古代宗教哲学中蕴念者宝贵的文化遗产,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和借鉴,对当今人类的文化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印度;宗教哲学;派别  从印度的东到
期刊
【摘要】:哈萨克族是以游牧为主的民族,所以进入阶级社会以后,仍然残留氏族部落的组织形式,哈萨克族有比较完备的切吉列,或传诵于人口,或记录为文字。文章结合哈萨克族切吉列,应用文化人类学的理论方法研究该选题,既给哈萨克族社会文化史研究带来新的视角,也有助于关注哈萨克族百姓对本民族文化变迁的认知态度。  【关键词】:哈萨克族切吉列;文化人类学;文化变迁  哈萨克族是我国北方少数民族之一,是古代西北众多游
期刊
【摘要】:语言是思维的外在表现形式,而思维是语言的内在支撑。语言与思维相辅相成。翻译不仅是语言交际活动,同时也是思维活动,因此既要遵循语言规律也要遵循思维规律。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使英汉两种语言有着不同的表达习惯,影响译者翻译策略的选择。  【关键词】: 语言;思维;翻译;翻译策略  一、前言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它是人类特有的精神活动,是从社会实践中产生的。思维靠语言来表达,语言是思
期刊
【摘要】:李可染,是我们中国著名的国画大家,他的一生都在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和不断的探索,为中国山水画开创了崭新的道路。他特别的强调山水写生的重要性,一定要亲身实践,走进大自然中,寻找创作的灵感,并且创作出了大批的与众不同的优秀的山水画作,为当时的画坛注入一股新风。而且李可染先生敢于进行创新,不断的进取,把自己天才的想法融入到绘画中,还借鉴西方的绘画技法上的技巧,来进行改良传统式的中国山水画,他通过
期刊
【摘要】:圣旨对清朝多民族国家统一的历史进程及边疆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都产生过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作为这项传统政策的载体,圣旨或敕諭,诏令、懿旨、告文在藏汉民族的交际的进程中起到了促进的作用,也闡释了藏汉民族的特定的社会意识及价值观。  【关键词】:圣旨;藏汉;翻译  一、历史背景  自元朝灭亡以后,好战的蒙古民族掀起了一股内乱,分成了三大部即厄鲁特蒙古,漠北喀尔喀蒙古,漠南蒙古。其漠南
期刊
【摘要】:四川省康定市鱼通区位于汉藏文化交融的地带,本文就前人研究的历史基础上对鱼通地区的宗教信仰现状略作考证,从而试探鱼通区宗教信仰交融的些许规律以及多元文化的宗教在这里如何和谐共处。  【关键词】:鱼通;实地考察  对于“鱼通”地区的宗教,众多学者在诸多综合性的研究中有零散地提到,对其专门做研究的较少,这些研究中较权威的有金绥之的《康定县鱼通区贵琼人宗教习俗》;较系统的有郭建勋的《互动与区分:
期刊
【摘要】:曾经节奏舒缓而和谐的农耕文明不知孕育了多少灿烂的物质精神文化,而今在这飞速发展的世界里这些文化瑰宝受到了严重的冲击与挑战。保护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成为社会乃至世界积极呼吁的主题。本文将以舟曲县博峪乡岔路沟村的“十二相”文化为例,论证“十二相”文化的渊源由来、发展情况、社会功能、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十二相”文化的内涵及意义,社会功能转变的过程和原因,再通过和汉族、藏族“十二生肖”的比较
期刊
【摘要】:本文将从声乐舞台艺术实践的五个环节进行分析,且以作品《心上人像达玛花》为例来阐述舞台艺术实践的重要性。  【关键词】:声乐;舞台;艺术实踐;《心上人像达玛花》  声乐作为表演艺术的一个分支,它要求歌唱与“形神兼备”的舞台表演相结合来增强声乐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实现舞台整体视觉和人物形象塑造的结合及声乐表演的动作和音乐的高度融合。而我们只有通过舞台艺术实践来掌握舞台表演技巧,锻炼舞台
期刊
随着留学热潮席卷全球,越来越多中国学生选择雅思(IELTS)考试。雅思分成四个部分:听力、阅读、写作和口语,其中阅读是中国考生的主要拿分项。而阅读中的选择题是中国考生最熟悉的题型,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却发现此类考题错误率很高,耗费时间长,而且容易失分,成为考生通往高分道路上的拦路虎。本文旨在分析雅思阅读选择题的难点,知己知彼,针对难点探讨相应的答题策略,为备考的学生指明方向。  (一)难点解析  通
期刊
【要旨】:日本語の漢語動詞に関する研究は盛んになるのは、つ  い最近3,40 年のことであると思われる。管見ではあるが、漢語動  詞に関する先行研究は語彙の面にとどまって、漢語動詞の文法的性  質を研究することはそれほど多くないと思われる。その一方、現代  日本語の文法、特にアスペクトについては、これまですでに多くの  研究がなされてきている。しかしながら、これらの先行研究という  と、動詞を分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