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日译本的翻译策略对比研究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p_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译者主体性对翻译作品的风格会产生极大的影响。通过对比分析刘德润、刘淙淙的日译本和加地伸行的日译本可知,不同国家的译者受到自身知识结构、母语、受众等多方面的影响,对《论语》中的文化负载词采取了不同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 《论语》;日译本;翻译;策略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23-0110-02
  基金项目:青岛农业大学2020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译者主体性视角下《论语》日译本的对比研究”(484)。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个方面,其内容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论语》不仅塑造了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对儒家文化圈内的其他国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论语》作为中华文化的代表也受到了全世界的瞩目,外文译本不断涌现,其中包括国内代表性的日译本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刘德润、刘淙淙翻译的译本(以下简称刘译本),日本代表性的日译本由讲谈社文学书库出版,加地伸行翻译的译本(以下简称加地译本)。这两种译本的译者对于《论语》中带有鲜明中华文化特色的文化负载词,采取了不同的翻译策略。本文拟从《论语》中的文化负载词入手,探讨不同译者的翻译风格及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
  一、日译本的翻译风格对比
  刘译本为了达到帮助读者学习汉文训读和日语古典语法的目的,其中附加了大量详尽的语法注释。而加地译本则在帮助读者理解《论语》内容方面做出了诸多努力,从前后文等多方面对短小精悍的《论语》语句进行了补充和解释。
  (一)中国译本的翻译风格。刘译本更加贴近原文,字字对译,对古日语在一定程度上做了注释,详细地标注了训读读音。对于大部分的文化负载词,刘译本均采取了直译的方法,且未做过多的补充注释。例如,对于《论语》的核心思想“仁”,刘译本自始至终本上均采取了「仁」这一直译方式。这是因为刘译本在中国出版发行,其受众主要是学习日语的中国读者或对中华文化有一定了解的日本读者。针对这一受众的特点,刘译本对文化负载词仅加了少量注释,同时又专门对古日语部分做了详细的注解,这样可节省阅读时间,为读者留下思考的余地,又利于读者学习古日语。
  (二)日本译本的翻译风格。加地译本更注重翻译的流畅性和理解性,对于一些需要补充说明的部分做了适当的补充,尤其是在补充说明文化负载词时,加地译本的说明翔实易懂。在翻译《论语》的核心思想“礼”时,加地译本根据上下文,采取了「礼式」「丁寧」「世の規範」等多种翻译方式,同时,在注解部分有大量关于中华文化和一些专有名词的解释,补充了大量文学常识。例如,下面例(1)中在翻译第三章《八佾》时,译者对“季氏”的身份和“庭”的含义做了详细的注释。由此可见,加地译本更适合对中华文化了解不深或第一次阅读《论语》的日本读者。通过加地译本详细的注释,读者一定会受益匪浅,加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
  (1)原文: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译文:祖師(孔子)が季一族について〔密かに〕論評されたことがあった。季氏が自邸の庭で〔祖先の祭祀を行うとき〕、〔天子しか許されない〕六十四人による納舞をさせた。こういうことを平気で行うというのであれば、どのようなことでも平気で行うことになるであろう、と。
  注释1:「季氏」は、系図参照。孟孫氏、季孫氏(季氏)の三家は魯国君主の桓公の分家であるので三桓と称し、魯国の重臣として代々勢威があった。(下略)
  注释2:「庭」は、自邸で諸礼儀を行うときに使われる広い平地、あるいは自邸内にある廟の前庭とも。水石樹木のあるいわゆる観賞用の庭園ではない。
  二、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对比
  由于受到译者自身特点、受众特点、出版发行环境等的影响,以刘译本为代表的中国译本和以加地译本为代表的日本译本采取了不同的翻译策略。下面以《论语》前三章两种译本的译文(译文A为刘译本,译文B为加地译本)为例,对比分析不同译者在翻译文化负载词时采取的翻译策略。
  (一)直译与意译。在翻译“君子”这一文化负载词时,两种译本采用了不同的翻译策略。如下面例(2)所示,刘译本采取的是直译「君子」。这种翻译方式对中国读者来说更为直接。日语中也有「君子」一词,但加地译本却采取了意译「教養人」。在日语中,「教養」的意思是通过渊博的学识、精神上的修养等而获得的创造性活力及豁达的胸襟。而汉语关于“君子”的解释也是有学问、有修养、品德高尚的人。由此可见,加地译本将“君子”的内涵意译出来,便于读者把握“君子”的内涵。刘译本的译者为中国人,受众多为学习日语的中国人或了解中国文化的日本人,译者将受众设定为有一定中华文化基础的人,而采取了直译的方式。而加地译本的译者为日本人,其受众也是日本读者,因此,便采取了便于日本读者理解的翻译方式。
  (2)原文: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A:人に認められなくても恨まない。亦君子らしいことではないか。
  譯文B:世間に私の能力を見る目がないとしても、耐えて怒らない。それが教養人というものだ。
  另外,加地译本在翻译文化负载词一般采取多样的翻译方式。例如,下面例(3) ~ (5)中关于文化负载词“礼”,刘译本全部采取了直译的方式,而加地译本则根据上下文采取了灵活多变的翻译方式,分别译为「礼式、作法の実行」「世の規範」「学問」,其翻译策略体现出了“礼”的具体内涵,行文流畅,能够迎合日本读者的阅读习惯。
  (3)原文:礼之用,和为贵。
  译文A:礼の働きとしては和が貴いのである。   译文B:礼式 · 作法の実行においては、〔堅苦しくならず〕なごやか(和)であることが大切である。
  (4)原文: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译文A:徳で導き、礼で統制していくなら、羞恥心を持って、なおまた最善にいたるようになる。
  译文B:〔しかし、その逆に、〕行政を道徳に基づき、治安に世の規範を第一とすれば、心から不善を恥じて正しくなる。
  (5)原文:人而不仁,如礼何?
  译文A:人にして不仁ならば、礼を如何。
  译文B:人間としてだめであるならば、その人が、学問だの。
  (二)异曲同工的意译。刘译本对一部分文化负载词采取了意译的方式。如下面例(6)中的“忠”,两个译本都采取了意译的方式,但却存在微妙差异。刘译本将“不”与“忠”合并译为「誠意が欠けた」,而加地译本为了与“不”连接成句,而将“忠”译为「誠意の問題について」与「いい加減にしておく」呼应。
  (6)原文:为人谋而不忠乎?
  译文A:人の為に誠意が欠けたことはなかったか。
  译文B:〔たとえば誠意の問題についてのときは、〕他者のために相談にのりながら、いい加減にしておくようなことはなかったかどうかとか。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关于“忠”的一个解释为“尽力竭力”,刘译本正是基于这一解释而采取的意译,将“不忠”表达为诚意欠缺。《大辞泉》中关于「忠」的解释有“真心”和“为君主或国家奉献一切”两种翻译,而加地译本并未选取这两种含义,而采取了意译的方式,表达为关于诚意是否做到适当。日本人在进行人际交往时,会为彼此留出一定的缓冲区,即使是家人、朋友之间也会保持一定的距离感,这种文化被称为「間」文化。加地译本采取这种翻译方式也是日本「間」文化影响的体现。
  (三)对译与省略。译者母语的语言习惯也会影响其翻译方式。例如,在例(7)中,关于“女”的翻译,刘译本使用第二人称代词忠实地对译为「お前」,符合汉语尽可能保留主语的习惯,而加地译本根据日语中第二人称代词的使用特点,省略了“女”的翻译。由此可见,母语的语言习惯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译者的翻译方式。
  (7)原文:女弗能救与?
  译文A:お前にはやめさせることができないのか。
  译文B:その非礼を諌めて中止することできなかったのか。
  与此相对,在翻译人称代词时,两个译本又采取了相反的翻译策略。如下面例(8)所示,刘译本按照原文的反问句式,省略了“吾”的翻译,而加地译本则采取了增补主语的方式,将前面分句的主语补充为「指導者」,主句的主语则是将“吾”对译为「私」。
  (8)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译文A:人の上に立ちながら寛容でなく、礼を行いながら慎みがなく、お葬式に行きながら悲しまないなら、どうしてみようか。
  译文B:指導者として、人の上に立ちながら他人には厳しく、礼法は正しいが気持ちがこもらず、喪儀に参列してもまごころがないようでは、私はそのようなものを見たくもない。
  综上所述,刘译本与加地译本在翻译风格及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方面各有千秋,能够满足不同受众的特点和需求。从译者主体性的视角看,前一译本的译者为中国学者,更注重异化,忠实地再现原文,引导读者去接近、理解作者,在翻译文化负载词时,使用注释较少;而后一译本的译者为日本学者,则更注重归化,多采取符合日语特点的意译,并辅以较多的注释,有针对性和侧重点地满足读者的需求,将原文表达的意思尽可能详细易懂地呈现给读者。
  参考文献:
  [1]刘德润,刘淙淙译.论语[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
  [2]加地伸行訳.論語[M].東京:講談社,2009.
  [3]和辻哲郎.孔子[M].東京:岩波書店,1988.
  [4]水野实等.『論語私存』訳注(十二)[J].論叢アジアの文化と思想,2020,(28).
  [5]王力等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6]大辞泉[Z].東京:小学館2002.
  作者简介:
  刘雯雯,女,汉族,山东青岛人,青岛农业大学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汉日翻译。
  仇虹,女,汉族,山东青岛人,青岛农业大学讲师,博士,研究方向:汉日语言对比与翻译。
其他文献
【摘要】马克思异化理论认为,异化是社会历史的普遍现象,广泛存在于不同形态的社会中。在现代社会,人们仍无法摆脱异化,现代人的异化也体现着诸多时代的特质。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人类社会的异化却呈现出生产异化、交往异化及人的主体性丧失等总体性态势,因此,必然要求对现代人的异化进行扬弃与超越,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之间矛盾的化解,复归人的本质力量。  【关键词】现代化;异化;超越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对于科举而言,或是对于童蒙读物来说,宋代都是绕不开的繁盛的朝代。宋代科举改革之后,重文轻武,举经义,从思想上巩固和加强了中央皇权的地位;童蒙读物发展至宋代,不仅在数量上、类型上,还在质量上达到了高峰。文章认为二者是交互影响的关系,宋代科举制对童蒙读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童蒙读物的编撰、创作及传播上,其中,传播主要涉及教育,指的是私塾的传播。而童蒙读物对科举制度也有反哺的影响,如顺应、巩固和加强
期刊
【摘要】在对现代性问题的哲学思考之下,现代西方哲学形成了两大哲学思潮,即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这两大思潮总体上都将传统西方哲学的危机根源归结为形而上学的危机。马克思正是从对这一危机的反思与批判着手进行道路探索,因此马克思是探索传统西方哲学现代性转换的领路人。马克思认识到哲学思想的危机从根本上是源于人类社会实践本身的危机,为找到一条现实的、科学的走出异化回归人以及人类社会本质的通路,他提出人类通过自己
期刊
前情提要  天刀门五雄在铁热克村遭遇神秘的人头收割者,原本就受伤不轻的众人,终究是无力抵挡,死伤惨重。吴土焙被当作活口,擒至钟山。在钟山遇到阿依古丽,并且阴差阳错之间,吴土焙帮助雷六鼎击杀魔头潘笑夫。休整数月后,吴土焙带着阿依古丽离开钟山,前去铁热客村寻找谭火池,并踏上了返回山东的旅程。  第四章 斗蛟擒鳌  山叠嶂,水流长。烈日炎,月色凉。竹箫一曲断人肠。风尘满面心如洗,应知路途多风光。驼铃嘹喑
期刊
【摘要】随着近代中国的国门被外来势力打开,殖民经济传入并破坏了中国原有的小农经济体制,外来的思想文化也不断地冲击中国传统文化。外国思想文化传入,国内文化运动的兴起,民主思想逐渐深入人心,传统的思想道德伦理被打破。五四运动时期,最先接触外来文化的知识分子对封建礼教进行鞭挞,提出人人平等。女性权利平等作为民主的一部分,开始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女权思想就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应运而生并发展壮大。这前所未有的女
期刊
【摘要】战国时期兼并战争的加剧,离不开当时社会生产的发展,而生产发展的一个标志是铁的使用技术愈加精湛。冶铁技术催化加速了农业和军事上的革新,并提供了物质和技术上的支持,助长了诸侯欲取代周天子的勃勃野心。  【关键词】战国;铁器;冶铸技术;兼并战争  【中图分类号】K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标号】2096-8264(2021)39-0054-02  平王东迁后中国社会进入了
期刊
【摘要】宋玉其人及作品中的文学典故、文学主题在清代散曲中被频繁提及和援引,通过梳理全清散曲发现,对于宋玉及其作品的接受既呈现出和元明散曲中一以贯之的承袭特点,即多附会于男女情事,同时亦有向本事本义回归的出新。  【关键词】清代散曲;宋玉;接受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39-0043-04  宋玉批评自汉代始,史载可查者
期刊
【摘要】婚俗作为一种重要的民俗事项在几千年的流传中既保存了对特定仪礼的传承,也发生过一些变迁。本文以婚俗中的“相亲”为例,简要梳理了宋代开始至今,相亲活动在流传的普遍性、发起者、参与者、活动地点与形式等方面的传承与变迁情况。  【关键词】婚俗;变迁;相亲  【中图分类号】K8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39-0064-02  中国的婚俗源远流
期刊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寄托了我国的民族精神,映现人类智慧的结晶。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活跃于我国民间数千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消逝速度也在加快,其命运堪忧。大批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丧失了生存的土壤,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毁坏。因此,必须立即采取行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将对有关盐城非遗文化的影像文本进行研究与分析,归纳总结其在传承与保护中传播的内容和方法,并提出合适的传播策略。  【关
期刊
【摘要】 中国是传承千年的礼仪之邦。因此,在生活中,最基本的莫过于日常寒暄语。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哪个国家,在不同的场合,人与人之间都要进行寒暄。而在不同时间、面对不同对象,寒暄用语的使用方法是有差异的。本文以中日日常交流时的寒暄用语为中心,探讨中日文化的差异性。  【关键词】 寒暄语;中日文化;差异性  【中图分类号】H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