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西炒青记

来源 :安徽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hou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家岳西是茶乡,翠兰遐迩四方。乡下农人常喝的却是自制的岳西炒青。炒青属绿茶类,有长炒青、圆炒青、特种炒青之分,我不知道岳西炒青属哪一种。
  我是喝岳西炒青长大的。
  岳西炒青像文言文写的笔记,少年时代读不出好。十三四岁之际,囫囵吞枣读了不少笔记,《东坡志林》《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子不语》,岁数不够,没读出多少好来。如今猛地想起,吓一跳,那些笔记的好,让人吓一跳。并不是說我如今就懂得了那些笔记的好,但至少吓一跳,不复当年的瞎热闹。
  炒青是茶叶的加工方法,与其相对的是蒸青。蒸青从唐朝发端,一直蒸到明朝,终于式微了,岳西炒青大行其道。
  炒青火大。有年春天,喝多了手工炭火烘焙的炒青,上火了,嗓子失音半个月。读来的印象,明朝人清朝人火气大些,不知道是不是喝多了炒青。
  新制的岳西炒青得放,冷藏几天再喝,茶叶的火气消退了,味道更平,平而足。好的岳西炒青,连泡五开水,入嘴兀自桀骜不驯。岳西炒青的好,正是好在桀骜不驯上。
  炒青耐泡,哪怕是泡残了,仍有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慷慨,不经意间立马南山、拔剑四顾。这一点蒸青比不上,蒸青有水汽,做得不好,泡出的茶汤易流于寡。我喝茶不怕苦不怕涩不怕淡,唯独怯寡。茶汤一寡就没有回味,不如白开水来得舒爽。
  朋友知我,每年惠送一斤岳西炒青,用雨前或明前茶精制而成。茶味甘滑,嫩且老,仿佛坐在春风里看秋景。雨前明前茶做的岳西炒青,一来有空山新雨后的轻灵,又不乏天气晚来秋的惆怅。好茶都是这样,有阴有阳,阴阳互补。
  春风好,秋景好,春风里看秋景,这样的好哪里找,只得喝喝岳西炒青。
  好的岳西炒青,喝得出一段《天方夜谭》,也喝得出一段《聊斋志异》。
  又及:
  午饭前喝了杯岳西炒青,午睡后一股茶气兀自在嘴里呐喊。到底受了十足火功,清新中有股子烈性。岳西炒青是曹雪芹笔下的探春。若问缘由,边喝岳西炒青边读《红楼梦》去。
  岳西炒青的烈性在绿茶里实属凤毛麟角。前几天写一信札,错把凤毛麟角写成了凤毛羚角,心下大惭。朋友说无妨,羚角也不错,现在大贵。朋友说他每年立夏必喝羚角汤,一夏无事。
  也是,凤毛是什么毛,杜撰耳。麟角是什么角,还是杜撰耳。凤毛羚角有实有虚,将错就错,别有意味。
  岳西炒青的做法并不复杂,但对技艺要求高。岳西炒青第一要义是炒——炒好青茶。炒老了,茶味涩,炒嫩了,茶味出不来。炒之后,又要揉,揉好了,茶形才好看,茶味才正。我过去每年做一点岳西炒青,揉茶之后,第二天兀自一手茶香。
  那时候乡下有人把炒青当药喝。感冒受凉了,泡一大瓶岳西炒青,浓且热,热得发烫,喝饱喝足,发出一身汗,身子好了。
  岳西炒青不香,当然,这是一己的偏见,我母亲就觉得香。我说岳西炒青不香实则因为其香浑实,香之气非得漫漶才是上品。岳西炒青香得太满了,让人不容易觉得它香。
  香的好处,全在于空灵,除了菜饭香要香得富足之外,不管是沉香檀香草香还是茶香皆要跳脱。
  我喝岳西炒青泡得淡,一来是怕苦,二则泡浓了,入嘴味道太满,不得回旋。岳西炒青要用热水,小口喝,不妨用小盅,一连喝十几盅,滋味就上来了,不仅滋味上来了,滋味还长着呢。
其他文献
電梯里“我们”目光躲闪  看手机或望天花板  这算不上“无话可说”。“我们”  还不具有说出一个简单的词的慷慨  合伙数年。像吵闹不休的夫妻  终于陷入寂静:只有厨房锅铲的声音  桌上碗筷声,或抽水马桶  一阵哗啦之后咕咚一声  没有证据依然下达了批捕令  铁窗外的警察问,“你还有什么要说的?”  除了嘴唇嚅动几下,像齿轮卡住  除了拒绝签字,你还有什么说的  站在街口回望看不清  她往常站在阳台
期刊
以为风是绿的。去庐江看山,看到了一片又一片茶园,葳蕤茂盛丰盈,染得风都是绿的。那风吹得人欣然怡然。  绿的树绿的草绿的风,恍惚江南。茶汤翠绿,比茶湯更绿的是茶叶,盈盈一握,越发恍惚江南。茶汤入口,喉咙生出绿意,热水里有凉性,雪意上来了。雪意不仅上来了,雪意还婉约得很,有江南风味,斑斑驳驳像太湖石上渐渐化开的积雪。  凉性幽长,这是雪峰其名的由来之一吧。我猜。茶生于峰,这是雪峰其名由来之二吧。我猜。
期刊
谜面:山中无老虎。  谜底:猴魁。  猴魁的形状,让人想起彪形大汉,满脸髭须。  很多茶叶像地方戏,譬如苏州的昆曲,苏州那样的地方就应该有绵绵的昆曲。譬如安庆的黄梅戏,小城山水就应该孕育出那种朗朗的调子。譬如陕西的秦腔,关中大汉适合那样嘶喊。太平猴魁是黄山的地方戏,只是灵秀的黄山居然生出了如此粗枝大叶的一款茶,像温柔娇小的母亲带着她高大的儿子,猛一见,让人心惊。  第一次喝太平猴魁是在郑州。去朋友
期刊
瓜片,好,周正。  绿茶喝过很多,许多绿茶有些轻浮。瓜片不轻浮。添水后,云淡风轻,一弯新月照松林。喝瓜片时心里蹦出这样三句话。前一句记事,后两句抒情,前一句实,后两句虚,也是这款茶给我的感觉。一弯弯新月泡在水中,绿水是松林的倒影,好像童话世界。云淡,茶香得薄;风轻,茶味平和。  茶香不能太浓,浓了失之空灵,浓香馥郁,少了回旋余地,多了些香艳。好的茶香是有意无意间挥散的,有意无意,意味才饱满。淡香令
期刊
抬头,看到了薄雾中的茶园。  二一六年四月二十二日,去青阳黄石溪看茶。车进山时,天试探地掉了几滴雨,渐行渐深,山渐渐阔了。到底是江南,山崖峭壁也绿茵茵长有草木。车到黄石溪时,雨开始大了。山腰袅了层雾,那雾极薄,人的目光能透过去。美也正是美在这里。云要厚,厚云才有意趣;雾不妨薄,薄雾最堪清赏闲玩。  因为雨的缘故,茶园显得更绿。茶园之绿有一种艳,不是艳丽的艳,而是鲜艳的艳。鲜艳的茶绿,让人心旷神怡,
期刊
编好我的散文自选集《墨团花册》,一口气泄了,提笔疲倦,不想写东西。编书时,重读旧作,欣喜是有的,毕竟写了那么多。更多的是惭愧,写了那么多不痛不痒的文字。  前些时回了老家,每天和小城一帮文人玩玩。朋友约去皖南,没心绪,近来越发懒得远行。少年游,早已非少年之身;晚年游,年纪还不够;不尴不尬,也就不想出门。  背负着生活的身体,消受不住游山玩水的惬意。再说几百里外的皖南,吸引我的只有两点:  黄山与毛
期刊
北大街后巷190号对面是191号,那是一座洋楼。高大的门台,两扇黑漆的大门,其上有两个对称的铜饰虎脸门把。岁月将其摸得铮亮,即便在深夜也能发出幽绿的微光。我常常盯着那两张虎脸看,似乎它们能告诉我门后的秘密。  门后是一排的二层楼房,前廊的柱子是用青砖砌成。廊下的木门有些开裂,漆也有些脱落了。楼上的露台上有弯曲的铁栏杆。这是老旧的住宅,而屋主人深居简出,我从来没有见过屋里的男主人,但他的夫人倒是常在
期刊
北大街后巷住着三姐妹。  大街横贯城中南北,以道台衙门为界,往北的称为北大街,往南的称为南大街。道台门前有一座桥,称道前桥。桥下清渠漫流,泠泠传响。门前往东,正对着南北大街的,是一座打锣桥。从前的人看见道台里的大人出门巡游,借从这桥上过,必打锣开道,八抬大轿与骑马的护卫鱼贯而出,莫不威风。  这早已是百多年前的风景了。如今这里什么都没有,道台门后是小学,门前是柏油的马路。但马路两旁的法国梧桐,倒是
期刊
莫名想起翠兰了,想起岳西的翠兰。  翠兰真是好茶,大抵是生长于斯的缘故,年纪渐长,又远离故地,心里觉得亲近家乡的物事便是亲近家乡的土地。每每无聊,总要泡杯翠兰独饮。  洗净手,用透明的玻璃盏,取半撮翠兰铺满杯底,注入浅浅一层细水,茶叶在瞬间碧绿,仿佛一次再生,倏尔一股股沁人的幽香飘逸于鼻間,眨眼工夫,茶叶已苏醒舒展如新芽。续水,汤色更加淡雅,像齐白石的水墨小品,清而丰,淡且腴,在灯下细看,真有隔帘
期刊
侦探小说出现在19世纪中叶,大约经过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出了柯南·道尔,第二阶段出了阿加莎·克里斯蒂,第三阶段出了横沟正史。至此,在整个世界侦探小说叙事史上都没有提到一个人,这就是大导演希区柯克。  在“世界”这个大盘子里谈侦探小说,希区柯克不能不提,尽管从严格意义上说,他还不能算是一个侦探小说家。  喜欢希区柯克正是从喜欢他的电影作品《后窗》开始的。  《后窗》说了这样一个故事——在家养伤的摄影记
期刊